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通鉴(44)无时不博弈

读通鉴(4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当时,发闾左戍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为屯长。正巧遇上天气不好一直下大雨,道路不通,两人计算一下知道期限已过;错过期限,秦法皆斩。陈胜、吴广乘着天下之愁怨,于是杀将尉,召令徒属说:"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一般也是10有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众人皆跟从。陈涉于是诈称公子扶苏、项燕,设祭坛而结盟,号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兵转而攻蕲,蕲下。乃下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酇、苦、柘、谯,皆下之。一路收聚兵马;等到了陈,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卒数万人。进攻陈,陈守、尉皆不在,只有守丞与陈涉、吴广战于谯门中,不胜;守丞死,陈胜乃入据陈。

当初,大梁人张耳、陈余相与为刎颈交。秦国灭魏,听说二人是魏国之名士,重赏购求。张耳、陈余乃改变名姓,一起藏于陈,为里监门下以自食。里吏尝以过错笞陈余,陈余欲起,张耳用脚踩他,让他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余到桑树下,数落他说: "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余道歉。

陈涉既入陈地,张耳、陈余诣门上谒。陈涉也一直听说两个人有能力,大喜。陈中豪桀父老请立陈涉自立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余,耳、余劝陈涉说:"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各自相为树党羽,让秦国增加更多敌人;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人心散失。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注:张耳、陈余这计是分化瓦解敌军之策,秦国军队大多在戊边,内陆平时没有常规部队,内乱一起,就失去应对之策,仅剩下章邯这样的大将,用囚徒平叛。张耳陈余的办法是先派人四处封王,六国之后人就会纷纷起来称王,这个时候秦国要重新面对各处的叛乱,陈涉就有机会拿下咸阳。陈涉没有采纳,陈涉格局不大,缓称王,广积粮这是后世成功的帝王的共同策略。

当是时,诸郡县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响应陈涉。谒者从东方到咸阳,以反者的情况如实汇报。二世大怒,将其下吏系狱。后来使者至咸阳,皇上问盗贼情况,都应对说:"群盗鼠窃狗偷,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也。"二世很高兴。

陈王以吴叔为假王,监督诸将向西攻击荥阳。

张耳、陈余再次劝说陈王。请奇兵北略赵国故地。于是陈王让之前自己信任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给其兵三千人,攻击赵国故地。

陈王又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立鲁庄公之后襄强为楚王。听说陈王已立,就杀了襄强还报。陈王诛杀葛婴。

注:这个阶段,陈涉已称王,葛婴所作就必须要诛杀,否则威权不保。葛婴擅自立一个王,没有经过陈涉批准,即使陈涉不称王,也要杀他。

陈王下令周市北徇魏地。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陈王听说周文是陈地之贤人,习兵,于给其将军印,派其西击秦军。

武臣等从白马渡河,至诸县,说其豪桀,豪桀皆响应楚军;乃行收兵,得数万人;号武臣为武信君。下赵十余城,余皆城守;乃引兵东北击范阳。范阳蒯彻说武信君: "足下必将战胜而后略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过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可乎?"

武信君说:"何谓也?"

蒯彻说:"范阳令徐公,畏死而贪,欲先天下降。君若以为秦所置吏,诛杀如前十城,则边地之城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君若赍臣侯印以授范阳令,使乘朱轮华毂,驱驰燕、赵之郊,即燕、赵城可无战而降矣。"

武信君曰:"善!"以车百乘、骑二百、侯印迎徐公。燕、赵闻之,不战以城下者三十余城。

陈王既遣周章,认为秦政令混乱,有轻秦之意,不复设防备。博士孔鲋劝谏说: "臣闻兵法:『不恃敌之不我攻,恃吾不可攻。』今王恃敌而不自恃,若跌而不振,悔之无及也。"

陈王说:"寡人之军,先生无累焉。"

周文一边行军一边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驻军于焉。二世这才大惊失色,与群臣讨论说:"怎么办?"

少府章邯说: "盗贼已至,人多势众,现在发兵近县,也来不及。骊山正在服有期徒刑的人很多,请皇帝赦免他们,授以兵器来攻击盗贼。"

二世于是大赦天下,命令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全部编入军队以击楚军,大败楚军。楚将周文逃走。

注:陈涉轻视秦军,没有进行大规模长期作战的准备,所以一旦战败一次,内部就会分化。拿破仑说的,路易王战败100次,还是法王,而他战败一次就不是了。博弈论说的囚徒困境,清晰地将各种人选择摆在面前。

张耳、陈余至邯郸,听说周文打败,又听说诸将为陈王打下来地的,一回去就被谗毁而得罪诛杀,于是劝说武信君自立为赵王。八月,武信君自立为赵王,以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派人报给陈王。陈王大怒,欲尽族武信君等家而发兵击赵。柱国房君劝谏说:"秦未亡而诛武信君等家,这就又自己制造了一个秦国一样的大敌;不如因而贺之,使急引兵西击秦。"

陈王觉得有道理,听从其计,将武信君等家人迁到宫中,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安排使者贺赵王,下令赵国发兵向西入关。张耳、陈余劝说赵王说:"大王在赵称王,并非楚王本意,特以计贺大王。楚国一旦灭秦国,必然加兵于赵国。愿大王不要向西出兵,而应向北扩张尽收燕、代之地,向南收河内以扩大土地。赵国南据大河,向北有燕、代,楚虽然战胜秦国,必然也不敢轻易出兵攻击赵国;不胜秦国,必然更加重看赵国。赵国乘秦、楚之敝,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此不向西出兵,而使韩广略燕,李良略常山,张黡略上党。

注:张耳、陈余劝不了陈涉,又退求其次不停劝这个武臣,陈涉这个阶段已被其抛弃。他们从原来辅助陈涉得天下的角色,跳出来变成博弈的棋手。武臣这个人是他们踏脚石。

九月,沛人刘邦起兵于沛县,下相人项梁起兵于吴,狄人田儋起兵于齐。

刘邦,字季,为人隆准、龙颜,左屁股上有七十二黑子。爱人喜施,为人豁达;做人大大咧咧,不专心从事家人生产作业。后来当了泗上亭长,单父人吕公,有相人的本领,见季状貌,惊奇,将女儿嫁给他。

既而刘季因为亭长为县里送罪犯去骊山服刑,罪犯一路逃亡很多。自己一合计,等到骊山就都逃光了,到丰西泽中亭,不再向前,当夜,解开所送刑徒说:"公等皆逃去,我也从此躲起来!"徒中壮士愿跟从者十余人。

刘季喝醉酒,夜里经过一个大泽,有大蛇挡路上,刘季拔剑斩蛇。有老妪哭着说:"我儿子,白帝子,化为蛇,当道;被赤帝之子杀了!"因忽不见。刘季亡匿于芒、砀山泽之间。数有奇怪;沛中子弟闻之,多欲附者。

县于是命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有数十百人;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死守,刘季用书帛射城上,告诉沛父老,为大家陈述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

项梁者,楚将项燕子,曾杀人,与兄子项籍逃避仇家,躲在吴中。吴中有才能的士大夫大多是其学生。项籍少时学书,学不下去,放弃;转而学剑,又学不成。项梁大怒。项籍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开始教籍兵法,项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认真学。项籍身高有八尺余,力能扛鼎,才器过人。会稽太守殷通听说陈涉起义,打算发兵以响应陈涉,并安排项梁和桓楚为将。这时,桓楚逃亡在大泽中。项梁说:"桓楚逃亡,人莫知其所处,独项籍知道。"

项梁于是安排项籍持剑居外,项梁复入,与太守坐说:"请召项籍,使受命召桓楚。"

太守说:"诺。"

项梁召项籍入内。须臾,项梁以目示意项籍说:"可行矣!"

于是项籍遂拔剑斩太守人头。项梁持太守人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项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于是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旗起义得吴中兵马,并派人接收下面的各县,得精兵八千人。项梁为会稽太守,项籍为裨将,徇下县。项籍是时年二十四。

田儋,原来齐王家族里的人。田儋从弟田荣,田荣弟田横,皆豪健,宗族强势,能得人心。周市徇地至狄,狄城守。田儋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令,因击杀令,而召豪吏子弟说:"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也;儋,田氏,当称王!"遂自立为齐王,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率兵东略定齐地。

赵王与张耳、陈余北略地燕界,赵王间出,为燕军所得。燕人囚之,欲求割地;使者往请,燕人辄杀之。有厮养卒走燕壁,见燕将说:"君知张耳、陈余何欲?"

燕将说:"欲得其王耳。"

赵养卒笑说:"君未知此两人所想要的。夫武臣、张耳、陈余,杖马棰下赵数十城,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将相终已耶!顾其势初定,未敢参分而王,且以少长先立武臣为王,以持赵心。今赵地已服,此两人亦欲分赵而王,时未可耳。今君乃囚赵王。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燕将于归还赵王,养卒为御而归。

周市自狄地还陈,至魏国故地,欲立故魏公子宁陵君魏咎为魏王。咎在陈,不得到魏地。魏地已定,诸侯皆欲立周市为魏王。周市说:"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诸侯固请立市,市终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之,立咎为魏王,市为魏相。

这一年,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卫绝祀。

注:王夫之瞧不起陈余,评论周市说:陈婴之不自立也,周巿之不王魏也,其情均也,而周市贤矣。巿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义之所不敢出,害不敢自之而远。居尊以为天下不义之魁,“负且乘,致寇至”,灼然易见,而人不能知。非不知也,无志义以持其心,流俗之蛊之者进矣。陈婴非幸而有其母,亦殆矣哉!市之一言,所谓“大浸稽天而不溺,疾雷破山而不震”者乎!陈余自矜儒者,而不能守义以自王。周巿虽死而如生。陈余碌碌以死,又何称焉?

博弈论有一个出发点,参与博弈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参与者只能制定一个适应自己形势的策略,这个时候,对手会出什么选择,参与者是不能决定的,参与者只能控制自己的选择。陈涉不愿意听张耳陈余的策略,他就决定不了其他人在各地称王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史记(卷89-1):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1】
《资治通鉴》第八卷.5
张耳陈余列传·记述张耳陈余反目成仇
读《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同甘共苦的刎颈之交,互相征伐的不义之人
秦末陈胜封的赵王,为何三个月就亡了?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41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