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低头掀哀浪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因病在湖南长沙不幸逝世,享年91岁。
噩耗传来,三湘悲痛,举国哀恸,微信刷屏,万众悼念,同表衷情。当日长沙,阴风凄雨,下午4时多,袁隆平院士的灵车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出发,开往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市民们自发地肃立沿途道路两旁,齐声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冒雨为这位泽被后人、倍受景仰的老人送行。
5月24日上午,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一稻杂交饱天下,两梦圆合慰平生”。作为享誉全球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生前曾说过:“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说,这个一辈子和水稻、农田打交道的科学巨匠,为了圆这两个梦,可谓辛勤耕耘、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要以为满脸沧桑、长相和农民无异的袁隆平是农家子弟无疑。其实,袁隆平乃典型的书香门第出身,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在县里担任过高小的校长和督学,因受抗日名将孙连仲的器重,做过这位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的秘书,后还曾在南京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当过事务科科长。袁隆平的母亲华静从教会学校毕业后,做过老师,英语非常棒。知道了袁老这样的家庭背景,当看到他2019年9月12日 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全程都用英文流畅地对话,你就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了。
袁隆平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同年被分配到湖南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通过观察、研究,推断出这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从此,他走上了人工培育杂交水稻、不断提高水稻亩产量的艰辛道路,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全国每年种植杂交水稻约2.4亿亩,年增长的稻谷可养活7000万人。
       我是湖南人,曾在江西生活过很多年,曾经做过准知青,插过秧,种过稻,挨过饿,深感粮食的金贵,知道水稻增产的意义所在,有感于袁隆平院士在解决人类尤其是中国人吃饱饭问题上所做出的无可估量的贡献,特填《定风波》词一首,以表对他的敬仰之情,哀悼之意。
      “五月潇湘起朔风,斑竹滴泪悼袁公。水稻低头掀哀浪,悲唱,伤心震恸九州同。//赤子情怀千古颂。两梦,寰球仓廪暖实充。禾下乘凉悠自在,爱戴,福泽万世建殊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程泪目!十万青年送别袁隆平…他走后,我们就是他!
黄梅文史哲 | 悼袁公
此刻,一起送别袁老
一位阜阳人和袁隆平的故事!
今天,中国痛失两位“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
悼念袁隆平院士 专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