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婺源彩霞桥

  到过婺源的人,一定知道清华的彩虹桥 ,生在婺源的人,却不一定知道下港的彩霞桥。

                                         一一题记

  发源于婺源县甲路乡严田莲花塘的河流途经严田,甲路,对坞,下港,下中云,横搓,方村,太白……,绵延数百里汇入鄱阳湖。在这途经流域上仅存两座古老的木结构的廊桥式燕嘴桥。稀罕的是,这两座结构样式完全相同,规模大小有异的燕嘴桥却座落在同一河道上且相距不足五华里,并在同一辖区内一一霞港村委会境内。它们便是下游的下港的彩霞桥与上游的黄岗庙燕嘴桥。

  婺源的老式桥,有六七种之多,主要有独木桥,板凳桥,石板桥,石拱桥,燕嘴廊桥等,尤以燕嘴廊桥最为出名,现仅存留完好的不足十座,己成历史遗景,成为保护文物。

        燕嘴廊桥是有屋檐的桥,能遮风避雨,不仅能给人们出行交道带来方便,也是人们休憩,小儿玩耍,纳凉,交流,集会,看风景,旅游摄影,留念合照等的好去处。

        婺源清华的彩虹桥当数第一,无论是规模与造型,还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无以伦比的环境……,都当之无愧。

       婺源霞港境内的下港彩霞桥虽较之有些逊色,但从它的历史,规摸,样式,周围的环境,地理位置及交通便利,更加上今年的全面修缮后以崭新的面目面向世人,如果再经过包装宣传,一定可成为婺源的第二个'彩虹桥'!

       ……

       历年来曾吸引无数驴友,摄影爱好者,美学院学生……,驻足观光,旅游摄影,拍照留念,写生绘画……

                       彩霞桥  

        彩霞桥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廓桥,下部是石礅基座。

       彩霞桥的下部基座是在两岸河磅上先用平整的石块砌成石磅墙,然后在距离两河岸石磅墙三等分的二个点上的河道上各用巨大的平整的石块砌垒成的二个一大半为长方形一小半为三角形结合成整体象燕嘴的同样大的二石礅子,再在石磅墙与石礅之间,石礅与石礅之间分别用三根一人抱粗的苦楮树或其它质硬耐腐的方木架成桥纲<桥梁>,最后再在桥梁上面铺上由杉木拼合而成的桥面板,便一同构成整个廊桥的基座。  

      彩霞桥上部采用全木质用榫卯结构建造成廊桥。其桥面宽约6米,桥〈身〉长4O余米,高约5米,两水橼间宽约7米。桥分十三间(栋),每间长约3米,间间相连,互为一体。

         彩霞桥采用木榫卯结构组合而成。其用立柱〈方圆各半〉52柱,,柱木枕垫26块,勒土板24块,雕刻过的上、下大小柁梁26根,由杉木拼合的上穿枋<桥面枋>共80块,下穿枋<桥凳枋>48块,桥凳板24块,直瓜〈撑〉柱39柱,雕刻过斜瓜<撑>柱板26柱,檩条(行条)7O根,房架上柁52根,雕刻过柁梁托与垫共26组,楔钉榫卯超1000个,望板<前板>平铺约250平方米,土瓦片及其它小构件若干,无以计数。

        基座用桥纲<梁>9根,桥面板约240平方米,石料无以计数

        廊 桥屋顶采用中高两边底斜坡面的形状,由柁、檩、橼、望板等构件组结而成,再在其上铺盖上传统黑土瓦。一则起作遮风挡雨作用,另则也起防晒隔热的功能。

       彩霞桥远看似座房,近看是楼亭,实用是座桥。

  彩霞桥座落在下港与毕掸<应为土字旁的,即“土” “单”左右结构的合体字,读'浅”音,因现电脑版无法打出此字>河道上,虽没有清华彩虹桥那闻名遐迩,但也算得上它的姊妹篇。

彩霞桥采用全木头结构,每个相联结合部分采用榫卯、挂销、楔、护托、支撑等方式拼合加固而成,无一钉一铆,桥身紧结牢固不易松 动变形。

                     再度修缮彩霞桥    

                      <二O一八年>      

        现存的彩霞桥<2018年3月修缮前>是乙亥年<1935年>老桥被洪水整体冲走后重建的,期间癸卯年<六三年>维修过,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桥屋顶严重漏水,橼条、檩条、望板、脊梁、柁梁、穿面枋、桥登面、梁托、柱枕、桥面板、桥纲<梁>……都或多或少被白蚊蚀空或自然腐损。桥已变危桥,急待修缮。       

         于是,二O一八年四月进行整体拆倒修缮,保留原完好能用的材料构件外,去除腐损不能用所有构件材料,全部采用新木材重造。修缮后彩霞桥是按老桥原貌重建,规模大小,一柱一梁等尺寸都没变,没少一分一厘,原来该雕的就雕,该刻就刻,该怎样就怎样,就连小构件的形状图案都和原先的一模一样。可以说修缮后的彩霞桥是原桥再现新姿!


              彩霞桥的传说 <一>      

                     桥名由来

       彩霞桥是哪个朝代建造的?是以何种形式建成的?为何取名“彩霞桥'?到现在有多长的桥史?等等诸多问题都无人知晓,更无从考证。 人们只依稀地记得解放前乙亥年间〈1935年〉一场近代史上最凶猛的洪水把原先的彩霞桥整体冲走,〈被因洪水冲跨的黄岗庙燕嘴桥漂浮至此整体冲倒〉同年在程灶成等人牵头下,多方筹资备料重新而建成现在〈2018年3月修缮前〉模样的廓桥。

       现在<2018年3月修缮前>所见廓桥,是辛亥年重建时在原燕嘴形的长方形那段的石礅上用石块砌高了约一米,石块之间用桐油石灰粘缝,石块相贴缘面中间部各凿成卯洞,然后用铁块做榫,把相连部份相楔串在一起,表面也用桐油石灰覆盖,防止铁块腐锈,一则确保与原基座石礅紧贴牢固,二则增加了抗洪水冲击力。同时两岸的石磅也同时升高约一米,所以进入桥面也增设了三四步阶梯,现在看起来没有原先的平整,有分次建造的痕迹。当时建造时首栋桥柁梁上刻有造桥的年间一一辛亥年,桥名一一彩霞桥,木工师名<是都昌的师傅,名字已被白蚁蚀腐,无法辩认出>。

         二O一八年三月前的彩霞桥曾在六三年间被村民洪灶泉因用火篮火不小心烧了一间,同年进行了修缮,重造一间拼接上,并换了数根桥纲<梁>,同时修缮其它损坏部件。重拼修造柁梁上面还写着修造木工师的名字,木工师:张桂志 [注:西坑柿树湾人] ,时间:癸卯年。

       彩霞桥取名由来,据传明清时期,现在的下港村原名为'霞溪'。发源于严田莲花溏的河流流经霞溪时没有现在那么宽,象是小溪那样半环抱地从村边流过,同时溪上空时常有彩霞出现,故取名为霞溪。国民时期,河床己从狭窄小溪变为较为宽阔的河道,半环形地从村缘湍过,加之村庄扩大,霞溪便象避风的港湾,故更为霞港,现在的'下港'实是原来的霞港,只因解放后文字简化及人民为了书写方便,加之'下”与'霞”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相似,久而久之便把霞港简写为下港。而现在的'霞港”主要出现在官方的语言里,代表的是整个村委会一一霞港村委会,而非是一个地名一个村名了。 

       从上面下港由霞溪演变成霞港等历史变更来推测,彩霞桥建在霞溪村边的河道上,加之经常有彩霞出现,取名'彩霞桥'便顺理成章了。

       于是乎,从'彩霞桥'的取名历史分析推算,彩霞桥便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其史可能甚至更长。

        今天,彩霞桥〈2018年夏修缮后〉以升'崭新'姿态显现在人们的眼前!

                   彩霞桥的传说<二>
                           交通要道  
  彩霞桥在近代交通史上曾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明清及国民时期以及后来的解放初期,由于没有现在的马路,能四通八达地通往各处。一般出行都走小路,那儿近就往那儿走,那怕是翻山越岭,行走纤陌,涉水过河,……。彩霞桥则为抄近路的人们提供了极大方便。彩霞桥上能通婺源县城、清华、甲路、坑头、孔村、思口、延村、龙山、考川……,下能通景德镇、乐平、德兴、赋春、许村……。

        据传,解放前,彩霞桥桥头的另岸头的毕掸村,有商铺,赌场,饭庄,客栈,粮庄,屠宰场,……,本村村不算大,但地处于彩霞桥这交通要道傍,过往的客人非常多:购物的,吃饭的,住店的,找乐处的,收租的,佃农交租粮的,……,单凭屠宰场一天能买出一头猪,也足见此处聚集众多四方来客。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如此繁忙兴旺都与彩霞桥是这里的交通要道分不开的,也从侧面反映出彩霞桥在当时起着十分重要交通作用。

  据传:解放之前的国民统治期间,地方军阀政府曾在彩霞桥桥头两岸建筑防御工事,对过往的行人进行盘查,防止有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交通员及反政府人土通过。

          ………

         国民党的94师数千人也从彩霞桥路过向它处赴进。

         解放婺源城的解放军也曾浩浩荡荡地从彩霞桥经过向婺源县城开拔。

          ……

         ……

            彩霞桥的传说<三>                                                      桥址变更                   

       发源头于莲花塘的河流经至霞溪与毕掸之间时河道变成S形,把霞溪,毕掸分别半环形地揉抱在怀里,两村就象住在八卦图的阴阳极中。  

      彩霞桥筹建之初,原拟定在河道S形中部一段较直的河床建造。两岸石磅与中间燕嘴形向上的两石礅作基座,把河水分成三股引向下游。      

       就在下游二十米处弯道旁有一边土质肥沃,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良田。此片田当时被曾出过'一门九进土,六部四尚书”坑头村有钱的人家购置为家业,并在毕掸开设粮庄。一同把购置而来附近的多处实骨田<指土质肥沃,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被购置为自己家业的良田>租给佃农。然后到收割的时候,在粮庄设点收租粮,四处附近的佃农就近来交租<粮>。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庄主再把屯积在粮庄的粮食出卖或放高利贷粮或调出粮庄买到米行,所以进进出出,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繁忙………这些来往的过客当时只能借助于当时的板凳桥。板凳桥一到发洪水时就很轻易被冲走,年年建,年年被冲,时时对出行带来不便,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于是两村商议造一座多功能的具有一定程度抵抗洪水的惠及后代的廊桥。

         于是,说干就干,两村成立造桥筹备小组,四处多方筹资备料……当向毕掸粮庄募捐钱物时,遭受拒绝,一气之下,两村便商议,把原预设的桥址下移约十米,这样,桥的纵横轴稍发生偏移,引流下来的三股水也稍稍地改变流向,向左侧流去,一到洪水泛滥时,洪水直对坑头的实骨田冲去,良田被冲三亩多,田场变成了河床,被冲刷出来的泥沙沉积在原来的河道上,变化今天的毕掸滩。 

       同时,两村协议好,不准粮庄主出入走彩霞桥,就连粮庄出粮也不许走廊桥,此时,板凳桥已被拆除,无奈,只能涉水过河了。

        ……         

       于是,彩霞桥便建成在今天位置上。

       彩霞桥坐标:纵轴,西南268度 。横轴,东南178度。北纬29度15'34',东经117度38'0'
  河水向左侧下游流去,右侧为被冲刷而来的泥沙堆积成的沙滩。

                      修缮中的彩霞桥

2018年修缮前彩霞桥

位于上游的黄岗庙燕嘴桥

一九三五年前的黄岗庙燕嘴桥是何年建造己无人知晓,有多少年的桥史更无从考证。人们只记得现存的黄岗庙燕嘴桥是在辛亥年间<1935年>原来的廊桥被洪水冲走后按照当时重建的下港彩霞桥样式重建而成,只是在桥面宽度与高度和桥长度上缩小了少许,花样款式一模一样,是彩霞桥的缩小板。       

        在两岸石磅与河道中间由石块砌成燕嘴形的石礅之间分别架上三根耐腐的方木后并铺以由杉木拼编的木扳构成廊桥基座,再在基座上构造全木质由榫卯组造廊桥,其长约3O米,宽约5.5米,高约5米,由8间(栋)拼成,不用一钉一铆……。  

     现存廊桥有近百年的历史,桥面杉木板有多外腐烂断折,桥屋顶多处漏雨,檩、橼、柁、望板、穿枋〈面枋〉、桥凳面、桥梁〈纲〉多处受损,己成危桥,不但作为文物,同时存在安全隐患,故急待修缮。

  作为文物地的相关单位村庄,也应积极多方筹集资金,进行抢修性维修,确保数百年文化免毁于一旦。

远景

近景

局部

河道上的风景

长满杂草的“燕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油菜花已开!婺源开启最“黄”乡村模式!05
江西婺源廊桥的代表作
2013看中国 (3/12) – 宋代廊桥
江西---廊桥——彩虹桥
婺源这座廊桥被称为全国最美,已有近900年历史
婺源彩虹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