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马,盛产“人瑞”的世外桃源|人瑞大观

巴马,盛产“人瑞”的世外桃源

作者:admin 2011-05-31 21:25
如果不是十年前,全球权威认证机构“国际老龄科学认证委员会”主席本特琼教授确认广西巴马县为世界第5个“长寿之乡”;如果不是那些百年高寿的“人瑞”,或许外面的世界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中国桂西北有个偏远的地 ..
 
  
  如果不是十年前,全球权威认证机构“国际老龄科学认证委员会”主席本特琼教授确认广西巴马县为世界第5个“长寿之乡”;如果不是那些百年高寿的“人瑞”,或许外面的世界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中国桂西北有个偏远的地方叫做巴马。

  其实,桂西北一带民众的长寿现象古已知名,其中尤其以巴马最为著名——清朝嘉庆年间,嘉庆皇帝听闻永定土司(今为巴马)境内有位瑶族老人高寿142岁,于是赐予这位名叫蓝祥的瑶族寿星一首七言绝句诗以祝寿:“四朝雨露一身罩,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向老聃,花甲再周衍无极。”后至光绪年间,光绪帝钦命广西提督府给今巴马那桃乡平林村村民邓诚才赠送寿匾一方,并题贺词“惟仁者寿”。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年纪100岁以上的高寿老人,由于德高望重常受敬重,被人们尊称为“人瑞”,或称百岁人瑞。1964年,全国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发现巴马的百岁老人有28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巴马的百岁老人增至50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巴马的百岁老人又增至66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巴马的百岁老人多达74人。2003年,巴马的百岁老人已达78人。

  “世界长寿乡”的标准是每10万人中至少应有7位健康的百岁老人, 2004年巴马有百岁老人74位。全县24万人口,算下来每10万人中拥有30.8位百岁老人,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乡”标准的4.4倍。

  1,一切缘于水

  和世界上其他长寿之乡相似,巴马也具有一个自然清新的人居环境。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全县辖10个乡镇,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聚居着瑶、壮、汉等12个民族,总人口24.12万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

  在巴马境内山水环绕,河谷秀丽。空气尤其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据测量,巴马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达2万多个,是一般平原地区的30多倍,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科学研究表明,负氧离子具有镇静、降压、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能加强肝、肾、脑和肾上腺的组织氧化功能及免疫系统的功能。此外,由于地处偏远,这里几乎没有环境污染,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20.4℃的最适宜人居的气温,几乎就是一个天然养生的“世外桃源”。

  去过巴马的人都感叹,巴马就像是上天遗落在人间的一片净土。在巴马无处不山,山山有泉。全县大部分人口经常饮用山泉水,有的也饮用河水和储蓄雨水,经检测,这些水质标准都比较高。平日人们上山劳作,基本都用泉水解渴,因为山泉水没有受到污染,所以人喝生水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喀斯特地形的山泉水,保持着特有的清澈。此外,根据当地人丰富的经验,巴马矿泉水还具有杀菌消炎之特殊功效,如有碰伤出血,往水里泡,伤口愈合快,也不发生感染,对皮炎、湿疹类也有消炎作用。据说这里的水还有滋润护肤的功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那桃乡班交村长绿山的泉水,在当地被称为“神仙水”,村中相传“神仙泉”的泉水能治百病。研究专家在巴马采集水样检验,发现这些水含硒、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比其他的四个世界长寿之乡的水含量高,因而巴马的泉水又被称为长寿圣水。

  巴马的水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巴马的水是小分子、碱性离子水,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溶解度高达71%,它的负电位为-29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清除导致人体疾病与衰老的氧自由基能手。这是大自然恩赐给巴马的长寿财富,是世世代代巴马人引以为豪的自然之宝,是巴马长寿老人多的重要因素之一。

  2,粥食长寿乡

  “早上吃玉米糊,中午吃烤玉米,晚上烤玉米加玉米糊。”这是在巴马流传的关于长寿老人主食的一种说法。巴马人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享乐派,他们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妙,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也享受着他们的长寿。

  纯朴的巴马人一生以素食为主,主食大米和玉米,玉米经剥粒后磨成粉状,煮成米糊,辅以青菜、豆类和薯类,提高营养互补作用。据说巴马的老者对玉米也是情有独钟,都喜欢吃新鲜玉米面加水煮成的粥。粥食易于消化和人体吸收,可润肠通便,肠胃病少,日本森下敬一博士称之为“粥食长寿乡”,这是巴马寿乡与其他四个世界长寿乡最大区别的个性特征之一。并且这种玉米是巴马地区特有的,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富含溴、碘、锌、锂、硒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这些微量元素是通过巴马的土壤和山泉输送到作物里面的。因此,玉米被巴马人看成是大自然的赏赐。而玉米带给巴马人的,更多的是健康长寿。

  在巴马老人的食谱上,除了玉米,还有一些食物也是巴马特有的,比如“火麻汤”、“合渣菜”、野菜等等。“火麻汤”是用火麻仁磨成的粉加点芥菜制作的,看上去毫不起眼,喝起来也谈不上是美味佳肴,但其对人体健康的功效却非同一般。火麻是巴马地区特有的珍贵油料作物,火麻仁是目前所有常见的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火麻油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植物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亚麻酸较其他植物油高。火麻油味道清香可口,吃后有助于人体吸收和生理调节,能降低胆固醇,润燥滑肠,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等,所以也有人称为“长寿油”。经常食用“火麻汤”,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提高心力储备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研究表明,巴马老人长寿,“火麻汤”的功劳也不可轻视。

  巴马长寿老人食用以农家肥培植的绿色食品,他们前半生都生活在化学肥料尚未普及使用的年代,其主粮大米、玉米、杂粮及蔬菜,全是施放农家肥生长的,不沾染化学成分。老人们不喜欢吃味精,要求食品保持原汁原味。还有近一半的老人喜欢饮用少量自家酿制的低度米酒,且多数在晚餐时才饮用。饮适量的酒,对消除疲劳,增强血液循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巴马长寿老人对饮食不主张暴食暴饮,饭只吃七八分饱即可,保持一定的饥饿感,保持旺盛的食欲。医学专家分析发现,饭吃六七成饱的人几乎不生胃病,这也就是巴马长寿老人饮食上的“黄金分割点”。


  3,清心寡欲,

  长寿的偏方

  在巴马,人们普遍保留着晚婚晚育的传统习惯。一些当地人还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就是结婚后女方不在丈夫家长期居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新婚之夜夫妻不同房,女子新婚阶段不落夫家,要在娘家住几年,待到想生儿育女的时候才住到夫家去。不少人有夫妻分床睡觉的习惯,避免过频的性生活。

  在2007年9月21日召开的世界长寿之乡探研会上,专家宣布了巴马长寿独到秘方——“适欲”。控制性欲可以长寿,得出这个结论的是中国保健协会科技部副主任甫元。

  巴马人笃行“三晚”:晚恋、晚婚、晚育,严禁婚前性生活,严禁近亲及同姓结婚。人们追求一种“凉水泡茶慢慢浓”的悠久情爱。巴马的女子20多岁婚后才第一次同房。巴马的青年男女大多通过赶集、过节、聚会对歌等相识相恋,包办婚姻不多,故破裂亦少。在婚后赶集等场合,夫妻可以分别去找婚前的情人、朋友叙旧,相安无事。新婚之夜,夫妇竟不入洞房:新娘住得近的,当晚即回娘家;住得远的,先在夫家近处借住一宿,次日方回娘家。过了半个月到1个月以后,新郎才能请新娘回来住上一两天。此后,只有每逢过年过节或大事才能鹊桥相会。

  除了“适欲”外,勤劳也是巴马人长寿的秘方之一。在巴马,百岁老人辛勤工作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走进巴马瑶族自治县,在秀丽山水和清新空气中,随处可见童颜鹤发、精神饱满的老人。当你看见百岁老者不安坐在家中,而是在劈柴、放牛的时候,你就会不由得相信,巴马的老人个个身强体壮。

  作为“世外桃源”般的长寿之乡,巴马山好水好人也好。巴马人生活淳朴,天生性格豪爽开朗,对待生活也非常积极向上。他们虽然居住在偏远的山区,生活十分艰难困苦,但他们从来不会因为贫穷而忧心烦恼,反倒呈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乐观大方。因此造就了巴马人其乐融融的家庭,形成长寿基因。正如光绪帝的题词,“惟仁者寿”,善良大方的巴马人是最好的证明。

  相关链接

  巴马的地理位置及特产

  巴马县城位于国道323线和省道322线的交会处,是桂西通往桂东南沿海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咽喉要地,距南昆铁路70公里。可从田阳、田东、大化三条线路通往首府南宁。 

  特产:巴马香猪、火麻、红粳米、珍珠黄玉米、茶籽油、板栗、黑麻山羊、蛤蚧、油鱼、芭蕉芋粉丝等是典型代表,特别是“巴马香猪”曾是明、清时代宫廷贡品,十分名贵,巴马因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一个小县城,百岁老人占比为世界第一,还是“世界长寿之乡”
广西巴马县长寿村
北海到南宁
中国最长寿的一个自治县,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国人瑞圣地”!
中国最美的十大长寿之乡
巴马长寿乡探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