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孙绍群

雕塑头条

《中国百年雕塑》讲述中国雕塑的历史,说长即长,说短即短。长则五千年,短则将近百岁。为什么呢?这取决于“雕塑”二字的定义与概念范围。先说百年史。严格地来说,今天我们使用的“雕塑”一词,或者讲中国人有了“雕塑”之概念,仅始于20世纪之初,即“五四运动”后由早期留学欧、美、日的学者艺术家们带回的,是作为整个西方美学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到中国来的。如蔡元培先生在创办教育之始时所说的:“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现人生观,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刻。”因此,可以说这个百年历史就是我们雕塑教育发展史。

雕塑家简介

孙绍群                     

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82年起在湖北美术学院从事雕塑艺术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国内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

现为中国雕塑学会理事,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在全国城市雕塑的的创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并在武汉、长沙、南昌、哈尔滨、深圳、青岛、威海等城市留下了城市雕塑作品。获得两次“全国城市雕塑创作”优秀项目奖。

曾多次担任大型艺术工程总设计及艺术总监。曾担任国庆50周年、60周年湖北省进京游行彩车总设计及艺术总监,武汉市辛亥首义广场大型群雕及艺术工程设计,南昌市全国7城运动会系列体育雕塑等工程。2007至2013年,创作出12件《毛泽东青铜系列雕塑》并展览。2014年、2015年参加中国(长沙)国际雕塑大展、中国(芜湖)国际雕塑大展。2014年12月湖北卫视“中国NO.1”栏目播出《匠心独“铸”》个人专题片。

近年作品参展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展,北京

2001年 北京申奥体育美展,北京

2001年 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

2002年 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北京

2003年 中国雕塑精品展,北京

2003年 中国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展,上海

2004年 全国第十届美展优秀作品展,北京

2005年 上海雕塑百年展,上海

2007年 2007上海雕塑年度展,上海

2008年 中国姿态 — 厦门国际雕塑展,厦门

2008年 北京秋季艺术沙龙主题展,北京

2009年 雕塑百家联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9年 5.12汶川抗震一周年雕塑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雕塑展,长春

2010年 回顾与展望 — 湖北雕塑艺术展,武汉

2013年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4年 首届中国长沙国际雕塑艺术节,长沙

2014年 刘开渠国际雕塑大赛,芜湖

2015年 第二届中国长沙 国际雕塑艺术节,长沙

2015年 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太原

作品获奖

1999年 《竖起你的大拇指》获“湖北省第九届美展”金奖

2004年 《沙漏 — 时间备忘录》获“第十届湖北省美展”铜奖

2006年 《蒸蒸日上》获“全国城市雕塑年度优秀项目奖”

2008年 《春到东湖》获“全国城市雕塑年度优秀项目奖”

2009年 《重庆谈判 1945》获“湖北省第十一届美展”优秀奖

2009年 《凤舞楚天》获湖北省参加国庆60周年彩车设计一等奖

作品收藏

1986年 石雕《冰球门》中国奥委会收藏

1997年 《初升的太阳》深圳市南山雕塑院收藏

1998年 《心弦》(青铜)武汉长飞光纤集团收藏

2001年 《巨人的脚步》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

2003年 《新浪潮》杭州市人民政府收藏

2006年 《沙漏—时间备忘录》厦门市人民政府收藏

2007年 《裘法祖像》上海市人民政府收藏

2009年 《春到东湖》模型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收藏

2010年 《延河水1938》上海泓盛春季拍卖会拍卖

2011年 《黄土高坡1937》上海刚泰美术馆收藏

2013年 《大跃进1958》湖北美术馆收藏

专著

2003年 《环境雕塑设计》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7年 《大匠之道 · 孙绍群》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匠心独“铸”——孙绍群


最新雕塑作品《劳动者之歌》组雕


武汉东湖绿道劳模岛又添新景。劳模岛原叫璀璨岛,邻近武汉高铁站和国际雕塑园,是东湖最美的地方。

五一节前夕,一组《劳动者之歌》雕塑作品于29日晚间在武汉东湖绿道劳模岛安装,该组雕包括《面罩》《手套》《安全帽》三件,高度3到4米,全部由青铜铸造和锻造。在短短一个月余的时间内,孙绍群教授带领团队和武汉品艺雕塑、武汉文星雕塑、武汉湖艺雕塑加班加点,通力合作。尤其在安装当晚,主创人员与工人通宵作业。在无法用吊装设备的情况下,工人们将重达千斤的大部件进行搬运组装,这也是劳动者献给劳动者的赞歌!

《劳动者之歌》组雕之《面罩》

青铜  高420cm

《劳动者之歌》组雕之《面罩》

局部1

《劳动者之歌》组雕之《面罩》

局部2

《劳动者之歌》组雕之《手套》

青铜  高320cm

《劳动者之歌》组雕之《手套》

局部

《劳动者之歌》组雕之《手套》

青铜铸造与锻造  高280cm

《劳动者之歌》组雕之《手套》


心雕力塑 铸就华美

文 / 徐勇 赵吉政

关于雕塑,是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雕塑通过对各种可雕、可刻、可塑材料的匠心处理与充分利用,并融入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或记录历史重大事件,或讴歌英雄人物,或延续城市记忆,或反映现代生活,或体现时代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并不是孤立的物象存在,而是能够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外部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存储珍贵的历史信息,丰富城市的人文景观,代表独特的城市精神。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城市都拥有自己的标志性雕塑,它们早已成为国家的象征、城市的灵魂、物化的精神、时代的声音,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让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2016年4月底,笔者一行慕名拜访了著名雕塑家、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孙绍群先生。出现在笔者面前的孙教授,精神矍铄,为人谦和,温润如玉,对过往的人生经历与雕塑艺术的理解感悟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师者的睿智博学与艺术家的襟怀修养,在他的身上结合得恰到好处,让人一见如故,倍感亲切。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当笔者置身于孙教授那宽大而充满浓郁艺术氛围的工作室里,恰似步入一方唯美曼妙、其乐无穷的艺术胜境,让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在这里,无论是独出心裁、异想天开的《毕加索》,还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毛泽东系列青铜雕像,抑或是用白铜铸造的经典写实人物雕塑《姚贝娜》,无不见证和述说着孙绍群教授在雕塑艺术之路上所诞生的一个个奇思与妙想,所达到的一项项创新与突破,所取得的一份份荣誉与硕果,真是让人深深折服,叹为观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孙绍群教授精彩绚丽而又独具特色的“雕塑人生”吧!

情系雕塑 硕果累累

孙绍群出生于湖北武汉。自幼年开始,他就喜欢画画,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一时,他响应时代的号召,光荣应征入伍。在部队期间,他在刻苦训练之余,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画画,其创作的美术作品在军报上发表,并参加全军美术展览。而且,在师电影队工作期间,他以邱少云为题材制作的幻灯片《烈火中永生》,曾参加军区幻灯汇映。

1977年,孙绍群从部队转业回来后不久,恰逢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他也跃跃欲试,通过紧张的复习和考试,1978年3月幸运地被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录取。刚进大学时,由于先前缺乏专业老师辅导,底子薄,基础差,孙绍群的专业成绩在班上不太理想,但他猛志发愤,刻苦学习,勤奋实践,得到了快速地进步和成长,成为班上的佼佼者。临毕业时,学校希望他能够留校工作,但他还是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于1982年进入湖北美术学院从事雕塑基础教学与艺术创作工作。

从1982年走上教学岗位,到2014年正式退休,在30多年的雕塑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孙绍群教授始终恪守一名师者的责任与使命,兢兢业业地工作,无私无畏地奉献,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经验、卓越的教学成绩深受学校师生的欢迎与好评。在雕塑系申报的湖北省精品课程《泥塑基础》的建设中,他承担了大量高难度的艺术创作工作,其完成的多件写实性雕塑艺术创作,为省精品课程的确立及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雕塑系创设的《公共艺术设计》及《电脑辅助设计》课程中,他更是不遗余力,孜孜以求,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科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3年,他的教材类专著《环境雕塑设计》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使学生在了解掌握传统雕塑创作的基础上,得以吸收更广泛的知识、拓展更宽广的视野和思维。

缘于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孙绍群先生相继成为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雕塑系学科带头人,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而在艺术创作特别是城市雕塑创作领域,孙绍群教授更是硕果累累,卓有建树。长期以来,凭借着饱满的创作热情、过人的艺术才情以及卓越的写实功底,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城市雕塑。在武汉,诸如黄鹤楼的“岳飞”雕塑;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的“经济学家董辅礽”、“青年女歌手姚贝娜”雕塑;双湖桥的“抗洪”雕塑;西北湖的“大拇指”、“春到东湖”;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廉政风暴”群雕;武昌首义广场大型群雕“走向共和”,以及汉口江滩、光谷广场等地的雕塑群,都是由他担任总设计、艺术总监并参与具体创作。同时,在上海、南昌、哈尔滨、深圳、青岛、威海、厦门等全国许多城市里,也留下了他的雕塑作品。

历年来,孙绍群教授的雕塑作品,多次参加国内美术作品展览。1999年,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2001年,参加“北京申奥体育美展”和“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2002年,参加“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2003年,参加“中国雕塑精品展”和“中国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展”;2004年,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优秀作品展”;2005年,参加“上海雕塑百年展”;2007年,参加“上海雕塑年度展”;2008年,参加“中国姿态——厦门国际雕塑展”和“北京秋季艺术沙龙主题展”;2009年,相继参加“雕塑百家联展”、“5·12汶川抗震一周年雕塑展”、“湖北省第十一届美展”和“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雕塑展”;2010年,参加“回顾与展望——湖北雕塑艺术展”。

同时,他的雕塑以鲜明的艺术特色、极高的艺术价值多次获奖。如,1999年《竖起你的大拇指》荣获“湖北省第九届美展”金奖;2004年《沙漏——时间备忘录》获“第十届湖北省美展” 铜奖;2006年和2008年,《蒸蒸日上》《春到东湖》获“全国城市雕塑年度优秀项目奖”;2009年,《重庆谈判·1945》获“湖北省第十一届美展”优秀奖,等等。

此外,他的作品多次被相关机构收藏。2001年,《巨人的脚步》被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2003年,《新浪潮》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收藏;2006年,《沙漏——时间备忘录》被厦门市人民政府收藏;2007年,《裘法祖像》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收藏;2009年,《春到东湖》模型稿被“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收藏;2011年,《黄土高坡1937》被上海刚泰美术馆收藏;2012年,《大跃进1958》被湖北省美术馆收藏。

2014年12月,湖北卫视《中国NO.1》栏目,以《匠心独“铸”》为题对孙绍群教授的艺术人生与雕塑创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在观众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

根源生活 艺绽新枝 

作为一位丰产、优产的著名雕塑艺术家,孙绍群先生在湖北乃至全国雕塑艺术界的成就、声望和影响,可谓是举足轻重。然而,时至今日,他并没有沉醉于已有的荣誉中裹足不前,而是以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进取之心,仍然在雕塑艺术的曼妙天地间孜孜不倦地求索着。近几年来,他相继参加了多项国际雕塑活动以及大型的、重要的雕塑设计创作,佳作不断,捷报频传——

2014年,孙绍群教授应邀参加了“中国(芜湖)第四届刘开渠国际雕塑大展”,完成作品《起死回生——一棵大树的故事》。在这座高5米,采用综合材料制作的作品中,由掀起的地皮、倾倒的水泥仿真大树、树苗、树影绿化四部分构成。掀起的地表,象征着地皮的炒作;倾倒的大树,诉说着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大面积的老屋拆迁和植物移栽,仿佛进行着一场城市“起死回生”式的博弈;大树上新生着的幼小树苗,象征着新的城市希望和梦想的开始;地面上的绿色倒影,象征着大树的前世今生。可以说,孙绍群教授的这组雕塑作品,体现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达了对当今城市建设乱象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忧戚与关注。

2014年9—10月,孙绍群教授应邀参加了“首届中国(长沙)国际雕塑艺术节”。他的作品《霾》,采用灰麻石和花岗岩石雕,高2.8米,所呈现的是半个头颅,眼睛以上的部位全部被平切掉,只有一对大大的眼袋却没有眼球,嘴角向下,抿着嘴呼吸,一种不太愉快的表情;在他的头顶上,是模糊的人物和汽车造型……在《霾》的创作过程与设计立意中,孙绍群教授以“半个脑壳”的大胆创意和独特造型,直面当今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污染、雾霾笼罩这一广泛的社会问题,藉此希望能够引起人民对生态的关注、对环境的保护,共同携手建设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和一方整洁干净的土地。其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荣获“致敬·绿色”篇章特别荣耀奖。艺术节期间,孙教授还现场为“全国道德模范”廖月娥创作了人物雕像,为市民现场展现雕塑艺术的魅力,使雕塑这一艺术形式成为传播道德文化的载体,受到市民的热烈响应和赞誉。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如果说《霾》是孙绍群教授对现实社会的审视、思考与批判,那么,在“大美洋湖·2015第二届中国(长沙)国际雕塑艺术节”上,他以迥异的思维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创诞出的雕塑作品《都市萨克斯风》,则是他耽于当今社会与艺术多元发展、各学科交叉互融的新形势,倾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将传统与时尚进行融合,“跨界式”地设计和整合相关因素,从而创造出的艺术杰作。

在造型上,一只高4米的萨克斯静卧于长沙洋湖湿地生态公园嫩绿的草坪上,在阳光和草地的映衬下,显得圆润饱满,熠熠生辉;萨克斯仿佛在演奏着一首悠扬灵动的乐曲,与周围美丽如画的环境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在立意上,萨克斯的“萨”与长沙的“沙”谐音,吹响一首萨克斯曲,象征着长沙是一座多元、丰富、前进、发展的城市,一座开放、包容、好客、美丽的城市。雕塑以浪漫而幽默的方式,将乐器上开合的“风口”想象成舞动的“孩童”,管身仿佛舞台。湿地公园恬静而自然的风貌,仿佛从都市中吹来一股清新明快的萨克斯风,和谐而安详,静谧而绵长。

在材料上,创作者独出心裁,采用麻灰石与不锈钢两种材料相结合,形成结实而稳固的雕塑“躯体”,可供游人爬玩嬉戏。麻灰石冬暖夏凉,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环保低碳的理论;而石头与金属的碰撞,又隐喻出人类对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行进历程,既敬畏又积极,既漫长又久远。更值得一提的是,萨克斯上面的结构部分,则采用锅、碗、瓢、盆、盘、筷、勺等日常生活用品共同组成,使之成为一件妙趣横生、充满意趣和生活气息,既贴近百姓又具有当代艺术特征的作品。当人们来到这里游赏时,不免会心一笑,玩兴大发,孩童可以爬到雕塑上玩耍,大人们可以亲手触摸、敲击这些锅碗瓢盆,发出悦耳的声响,组成一支曼妙唯美的“家庭合奏曲”,这是多么惬意的事!

艺术节期间,孙绍群教授还为遴选出的普通市民代表以及参加此次艺术节的19个国家的23位雕塑大师现场塑像。一般而言,雕塑家不能像画家那样,对着镜子或是照片就能塑出自己。因为,绘画只需选取一个角度,而雕塑则是立体的,要雕塑家塑造出一个立体的自己,几乎不可能。在他的匠心妙手之下,一尊尊形肖酷似、生动传神的雕塑家塑像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得到了各国雕塑家的喜爱。

2015年下半年,孙绍群教授又为已逝青年女歌手姚贝娜精心设计并塑造了雕像。这尊1.8米高的等人大全身像,是湖北省第一座采用高镍白铜铸造的人物雕像,受到广泛关注。在设计过程中,孙教授在收集了数千张姚贝娜的人物图片及影像资料,走访了众多歌迷(贝壳)的基础上,历经数月精心塑造完成,无论是在人物形态的“肖似”和“神似”上,还是在铸造的精度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国内写实人物雕塑的一个新高度,堪称写实性人物雕塑的经典。同时,他还设计了整体式汉白玉贝壳形墓碑及墓座,34根琴键代表了姚贝娜短暂而光彩的一生,贝壳形墓碑后镌刻出“艺海失贝 娜之歌永存”字样,表达出歌迷对她的由衷喜爱。9月26日,《歌星姚贝娜》白铜雕像被安放于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凤舞楚天 创造经典

在雕塑艺术的创作之路上,孙绍群教授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曾多次担任大型艺术工程总设计及艺术总监,如武汉辛亥首义广场大型群雕及艺术工程设计,南昌市全国7城市运动会系列体育雕塑工程等。

1999年与2009年,他连续两次担任国庆50周年、60周年湖北省进京游行彩车的总设计及艺术总监。其中,建国50周年湖北省进京游行彩车获“最佳设计制作奖”,建国60周年湖北省进京游行彩车《凤舞楚天》荣获“最佳创意设计奖”、“最佳制作奖”、“最佳组织奖”等6项大奖,孙绍群教授个人被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聘为专家组成员,荣获国庆60周年筹委会颁发的“奋进奖章”,并荣获“湖北省参加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此外,《凤舞楚天》还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3月,当接到任务后,孙绍群的头脑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凤凰,而且是抽象的凤凰,然后要能动。湖北是荆楚大地的重要部分,古属楚国。楚人崇凤,从出土的漆器到丝绸,无论是平面图案,还是立体造型,凤都是永远的主角,在楚国有着图腾般的象征意义。但他又暗暗有些担心。因为,凤凰从古到今,越来越写实,除了华丽漂亮,已没什么东西了。弄不好,落魄得像只鸡。国庆的天安门,花的世界,人的海洋。无论做得多么华丽,也将被湮灭。太写实,缺少灵气,反而不大气。惟有简洁,才能时尚好看,令人眼前一亮。

基于此,孙绍群设计出抽象的凤凰形象:凤头、凤尾、羽翼都是薄片。彩车静止时,“凤凰”收拢双翅,覆盖车体;彩车行进时,两侧翅膀缓缓张开,每只翅膀上有4根羽毛,按节奏上下挥舞。然而,要想让翼展达10米,尾翼长6.5米的凤凰展翅,舞动起来,却是难于造飞机。为此,孙绍群带人请教武船、华科的专家教授,通过无数次的模拟实验和反复改进,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甚至身体也累垮了,才渐渐地达到了理想中的效果。2009年10月1日,亮相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庆60周年湖北省进京游行彩车《凤舞楚天》,长15米,宽6米,“湖北”两个大字立于车前,一只巨型的红色凤凰在天安门前傲首凌空,展翅欲飞,一鸣惊人,脱颖而出,被网民评价为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最美的彩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新世纪浪潮的到来,转眼间,孙绍群教授也已经步入了“知天命”之年,艺术思维、观念以及创作精力都开始慢慢退化,而随着艺术的多元化和创作观念的融合更新,越来越多的人试图标新立异,剑走偏锋,玩观念,玩材料,讲究新锐,追求现代派,对于写实的作品疏而远之。他想,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接过艺术前辈们关于写实雕塑的接力棒,使之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而且,就写实雕塑而言,老一辈雕塑家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却仍然难以达到西方的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因此,他想在接过“接力棒”的基础上奔跑得更远一些,与西方的差距更小一些。而在写实雕塑的题材上,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孙绍群教授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

客观而言,国内也有雕塑家曾经塑造过毛泽东雕像,特别是“文革”期间更是有大量关于毛泽东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但在孙绍群教授看来,很多都流于“假大空”、“红光亮”,千篇一律,呈现出表面化、概念化和程式化,不是最真实的毛泽东形象,也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毛主席。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作,不加粉饰,不掺杂个人观念,不一味追求技巧,不刻意迎合时尚,体现真实、立体、由神到人的毛泽东形象,他将此次创作当成一个课题去完成,不带任何功利性,以学术的角度去思考。

为了达到写实的目的,孙绍群教授经过数月的思考与精心准备,收集了数百张图片,还特意到欧洲考察。在精心的准备之后,随即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作之路。由一张原始照片的某一角度到一件立体的雕塑,本就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还要在人物形象和神采上超越前辈们的努力和成就,开创写实雕塑的新高度,是多么的不易!从2007年至2013年,经过前后长达6年的辛勤创作,孙绍群教授终于完成了12件毛泽东青铜系列雕塑的创作,成为他雕塑艺术生涯中熠熠生辉的一页!

重塑经典之美,创造艺术永恒。孙绍群教授的12件毛泽东青铜系列雕塑,高度均在1米左右,分别选取了毛泽东同志从1937年—1972年间的12个历史经典瞬间。2013年12月,作品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美术作品展”,受到艺术界以及首都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随后,又相继在广州番禺、武汉毛泽东同志旧居、武汉石门峰名人纪念公园等地进行展览,广受好评。

撷英拾华 佳作探美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长期的艺术浸润与创作实践,使孙绍群教授积累了精湛而深厚的艺术功底,其创作写实雕塑的水平和能力,在湖北乃至全国名列前茅。他的雕塑,在写实的基础上却又不完全拘泥于物象,透露出浪漫主义情怀;他关注社会,关心热点,始终保持着艺术家的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感;他以自己的神思、匠心和妙手,或雕、或塑、或刻,从而点石成金,变平凡为神奇,化普通为壮丽,让石头、钢铁、青铜以及其他许多坚硬、冰冷的物体,具有生命般的活力、质感与温度。

在气势恢宏、宽阔巨大的武昌首义广场,矗立着一座由孙绍群提纲总设计,为纪念辛亥首义10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群雕《走向共和》。群雕由13个形象特征鲜明的人物组合而成,高7.2米,宽3米,长13米,采用重达20吨的青铜铸造,是湖北省最大的青铜群雕。而今,这组群雕已与江城其他的名胜古迹一样,成为城市新的优秀的文化名片,形象地诠释着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在这组群雕的设计创作中,孙绍群教授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雕塑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因为它是一个纵向的广场,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等与新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隔街相望,如果做成实体的雕塑无疑会像一堵墙一样挡住南、北广场的呼应,因而雕塑首先必须要两面看,就是南北通透、人物剪影非常清晰的。而雕塑的朝向,无疑是朝着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是光明和希望的方向。在确立了通透式、简易式的主体结构下,孙绍群教授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塑造和重现那些腥风血雨、激昂壮烈的战争场面,而是独辟蹊径,锐意创新,通过人物剪影式的方式清晰地勾勒出一群士兵刚刚占领总统府、凯旋而归的场景,从而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向共和!可以说,以抒情式的表现手法和诗意般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大型历史战争题材,这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也是少有的!

而在与紫阳湖相邻的首义公园,孙绍群又设计制作了许多与首义历史段相响应的小型情景雕塑,如《鼓书传唱》《历史存照》《放足》《小小报童》《剪辫子》《上学堂》《遛鸟》,等等。每一座雕塑,都是处于历史变革时期的老武昌市井生活的写照,反映了真实生动的市民百态,让人倍感亲切。在人们看来,他将雕塑艺术从过去那种给人印象比较刻板,或者纪念性很强,很神圣、很崇高的固有状态中释放和解脱出来,赋予雕塑艺术一种生活化、市井化、人性化的气息,使之更接地气,雅俗共赏,促进了雕塑艺术的转折与变革,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2011年8月,在湖北宜昌葛洲坝水利枢纽运行30周年之际,由孙绍群教授创作的《情系大江》毛泽东全身雕像,在葛洲坝坝头广场隆重揭幕。雕像高5.3米,采用青铜整体铸造,以1953年和1958年毛泽东同志视察长江为题材,艺术再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情系大江大河治理,胸怀亿万民众的光辉形象。雕像的基座北面,镌刻着“情系大江”四个大字,下部为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主席手持望远镜,目光深情地眺望着长江,眺望着他牵挂的那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是迄今为止湖北省内最大的整体青铜雕像,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进厂铸造期间,有人曾经表示:“这是我们做过的最逼真、最神似的毛泽东雕像!”

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他应邀为湘西边城湖南芷江创作大型雕塑群。在创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将写实与抽象艺术巧妙融合,以一把软化、变形的日本军刀,形象地诠释了“日本投降、抗战胜利”这一主题。

不仅如此,孙绍群教授的雕塑,强调造型与视觉审美,在雕塑语言上彰显出较强的技术性,它们不追求激烈、冲突、震撼、惊愕,而是倾向于在观众内心唤起一种平和、安详、愉悦的情感。在审美取向上,具有传统雕塑单纯、简约、静穆的特点。

如,他为华师一附中设计制作的红色立体雕塑“华”,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穿梁斗拱的艺术语言,采取与背景主建筑相一致的架空造型,再加上中国文字语言的符号,把它组合成一个立体的雕塑,使其不论从哪个面看都是一个立体的“华”字。“华”,既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的第一个字,也有“华中”的地域意义;造型中间的主轴代表着“1”,象征着华师大一附中永争第一;雕塑的中国红色外观,代表华师大一附中厚重的历史,代表学生们厚德、博雅;整个雕塑,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来看皆为一个整体,寓意着华中师大一附中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以主轴为中心,各支架错落交替的“华”字,更像一颗正在蓬勃生长的大树,彰显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

又如,他为山东威海名人文化公园创作的爱因斯坦青铜雕塑,眼光深邃,头发纷披,双手插兜,略显孤独……而且,在创作过程中,孙教授将这尊两米多高铜像中头部的比例稍作夸张放大,在造型上形象地突出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异常发达、聪慧过人的特点,从而传达出人物的个性与神采,令人印象深刻。

又如,他创作的青铜雕塑《毕加索》。作为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特立独行、天马行空的生活方式与艺术创作,引发了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革命性突破。他曾经用一个自行车把和一个自行车的坐板,组成了一个牛头,他将它称为在艺术上的发“见”。在孙绍群的作品中,毕加索瞪大眼睛,瞳孔放射出一种螺旋状的光,双手抓住一个自行车把,正在往自己的头上安装……这样的创意与设计,可谓与毕加索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如出一辙,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了“这就是毕加索”的主题。

再如,孙绍群教授根据自己手指上的指纹而创作的《大拇指》,利用铜管弯弯绕绕,组合成了一个大拇指,形象而又生动;矗立在湖北绕城高速边的18米高的《蒸蒸日上》,充分利用金属材料曲直交错、穿插组合的特性,采用竹节网架结构,简洁而概括,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力。从其诸多雕塑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孙绍群教授深厚的艺术功底、独特的艺术思维,以及对各种雕塑题材高超的理解、驾驭与创作水平!

真知灼见 再谱华章

忆往昔硕果累累,望前路任重道远。

作为自改革开放中国雕塑艺术建设与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孙绍群教授在长期的、大量的艺术创作中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这也使他对中国雕塑艺术有着清醒的认识,对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洞若观火,了然于胸,更对中国雕塑艺术的未来发展有着清醒独到的见解与感悟。

什么才是好的城市雕塑作品?孙绍群教授认为:一件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气质与内涵的结晶,是城市的图腾与象征。一如人们看见《美人鱼》,便会想到丹麦;看到《鱼尾狮》,便会想到新加坡;看到《自由女神像》,便会想到美国纽约;看到《华表》,便会想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看到《拓荒牛》,便会想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好的城市雕塑作品,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饱含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深植于自己的文化根脉之中,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体系作为支撑,概括起来就是16个字:一目了然,回味无穷,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对于当前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他认为,由于雕塑艺术与审美能力在各地发展不同,有的地方盲目追求城市雕塑的数量,产生了不少粗制滥造的“次品”,还有很多城市雕塑作品最大的弊病就是:缺乏追求,没有思想,不但影响了城市精神的表达,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还给城市的形象及声誉造成了损害。而且,有时候决定城市雕塑品质的并不仅仅是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水平。现实中,有的城市需不需要城市雕塑和建设怎样的城市雕塑,完全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态度,尤其是个别领导的审美和喜好。有些城市在雕塑乃至建筑上,几乎是一任领导一个想法、一个做法。其实,城市雕塑是人民的艺术。任何行政指令的标准、学者权威的标准,都大不过人民群众的审美标准,所以应该将城市雕塑的设计和建设,交给专家和市民。当然,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城市雕塑也应该是高雅艺术的体现。贴近群众和高雅并不矛盾,关键要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既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能体现人民的意志。

同时,作为一名当代雕塑家,一定要坚持“艺术为人民、为社会、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在加强学习、提高审美情趣的前提下,深入生活,体会人民的喜怒哀乐,承担起自身的使命,用心去完成每一件作品,通过作品展现时代的心声,展现民族精神,使其能够历久弥新,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必须立德立艺,坚守做人、从艺的道德底线,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丧失一个艺术家对作品的应有要求。

在孙绍群教授看来,“艺术”两个字是由“艺”和“术”两个方面构成的。在学校的学习和创作训练,都是一种“术”的成分,可以通过训练使技术日益提升和精湛,而“艺”,则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智慧、才情、想象力、思维方式、创造力等等,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漫长过程,需要悟性、热情、拼搏、恒心、毅力、勇气等等。“艺”要想提高,是一辈子的修行。而在这条漫漫长路上,孙绍群先生沉醉其中,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最后,祝愿孙绍群先生艺术创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谱华章!

主 要 作 品

前景:4米高升降式《永远在路上》群雕

背景:黄砂岩全景数字浮雕《大江东去 中流砥柱》

4米高升降式《永远在路上》群雕

局部

黄砂岩全景数字浮雕《大江东去 中流砥柱》

局部组图

走向共和

青铜  800cm×1600cm  2011 年  武汉首义广场大型青铜群雕

不锈钢喷漆  高 680cm  2010 年  武汉华师一附中校园标志雕塑

昌盛之门

青铜贴金  高1200cm  2010年  南昌国际机场广场雕塑

花岗岩  高 280cm  2014 年  2014 中国(长沙)国际雕塑艺术节作品

起死回生—— 一棵大树的故事

综合材料  高500cm  2014年  中国(芜湖)国际雕塑作品

锅碗瓢盆沙克斯风

不锈钢器皿 / 麻石  高400cm  2015 年  2015 长沙国际雕塑节现场作品

欲望漩涡 

不锈钢 150×150×120cm  2014年

2017年立于武汉东湖国际雕塑园

毛泽东青铜雕塑园

12件作品  高220cm  2017年

位于武汉市江夏锦绣山庄

情系大江

青铜  高 530cm  2011年  立于葛洲坝西坝广场

大跃进 1958

青铜  高103cm  2008年

怀仁堂 1956 

青铜  高103cm 2007年

北戴河 1954 

青铜  高103cm  2008年

延河水 1938  局部

青铜  高103cm  2007年

重庆谈判 1945 

青铜  高83cm  2008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作品

国画大家邵声朗

青铜  高82cm  2017年  置于湖北省博物馆

孤芳魂——李青萍

青铜  高75cm  2017年

 李青萍(1911——2004),著名女画家,中国抽象画的先驱。

孤芳魂 —— 李青萍

文/孙绍群

她是画坛的一棵青松

寂寞而孤傲

特立而独行

立于峭壁却不当“迎客松”。

她如水中的浮萍

点点聚散荡游飘零

孤芳自赏拒绝赞美

却始终绽放着

那一抹醉人的青绿……

她如山巅之雪

既是高处就该寒冷

独守那炫目的高洁

吸引人不断向上攀登……

她是抽象画派的开山鼻祖

摒弃一切陈规和教义

恣意纵横

把时间和同辈

统统甩在身后……

李青萍

中国最早的抽象画先驱

弱小孤单命运多舛

却一直顶着世俗和偏见

挺直了腰杆!

这朵民国时期耀眼的昙花

魂系丹青不让须眉

似欲火的凤凰

在涅槃中

一次次获得新生!

坎坷与垃圾伴随一生

牢狱与清贫如影随形

是金子也会被时间掩埋

是钻石也会被浊眼误解。

独自心如猛虎

静夜细嗅蔷薇

磨难泼洒出心中的缤纷

勇气绘制生命的精彩!

她是艺术苍穹的一颗孤星

在布满繁星的天空画布上

从未落寞

花开不败!

爱因斯坦

青铜  高32cm  2005年

阿根廷雕塑家理查多·巴斯托斯

约翰·桑顿像

铸铜  2018年

永远的萌萌

石膏  高60cm  2008年

姚贝娜  局部

白铜铸造  高200cm  2015年  立于武汉石门峰

来到这个世界

走过

生命的河

来一场

生命之恋

匆匆离去

一路笑着走

这一切

只因为爱!

你的歌声

天耀中华

你的祝福

天下平安

你与我们

相约永恒

一生相伴

你说

也许明天

我会再回来……

节选自长诗《9·26我们静静等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解析艺术家】读懂洪涛
为雕塑凿七个孔 | 雕塑家何力平
画家乐城麟--灵性艺术作品欣赏
【我形我塑】“百年学脉·今朝楚天” 2022年迎新春 湖北雕塑艺术邀请展(一)
雕塑家李守仁
雕刻时光之古代阿拉伯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