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刘少为

《中国百年雕塑》讲述中国雕塑的历史,说长即长,说短即短。长则五千年,短则将近百岁。为什么呢?这取决于“雕塑”二字的定义与概念范围。先说百年史。严格地来说,今天我们使用的“雕塑”一词,或者讲中国人有了“雕塑”之概念,仅始于20世纪之初,即“五四运动”后由早期留学欧、美、日的学者艺术家们带回的,是作为整个西方美学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到中国来的。如蔡元培先生在创办教育之始时所说的:“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现人生观,而表示之最直接者为雕刻。”因此,可以说这个百年历史就是我们雕塑教育发展史。

雕塑家简介

刘少为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96年前曾先后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和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研修班做短期进修;2003年和2009年曾先后到欧洲进行游学考察;2009年在巴黎国际艺术城期间,接受大卫教授邀请观摩巴黎美术学院雕塑课程教学。曾历任广州教育学院美育教研室主任,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和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

知名实力派肖像雕塑家。雕塑风格大气,内在灵动。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级重要展览,并分别被广东省档案馆、广东江门市政府、中国镍都金川集团、广州市红线女艺术中心、中山大学等多家单位作永久性收藏。雕塑《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是广州美院建院42周年赴京汇报展览作品之一,该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博览会、广东省雕塑精品展、广州艺博院广东美术作品世纪之交回顾展、广东省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果展等展事上获社会广泛好评和美术家同行高度评价。

知识广博,对自然、人文、艺术等学科都有独到的认识和研究。并有多篇论文公开发表于不同学科的国家及省级刊物上。1987年所撰美术大学教育系统改革思想及其改革方案的《美术教育的抉择》,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主办的全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讨会交流文章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完整提出美术大学系统改革理念,率先提出美术教育要追随发展的社会需求、优先发展艺术设计各专业、设立基础部、双向选择+试读制、美术大学下设各院系专业等基本构想。

迷航中的中国美术界
文 / 刘少为

一两百年来直至四十年前,前辈们都知道落后,奋斗目标都很清晰。但如今,我们集体迷航了!一、不知道为什么欧美美术一直是主流美术,错误认为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竟然逐渐成为“共识”;二、不理解西方美术界自印象派以来的所有流派主义不断变革的内在核心动力或变革的目的是什么;三、不理解为什么欧洲传统美术的教育与创作被弱化;四、我们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在哪?!还要美吗?!

集体迷航,也就乱象丛生,如:一、“美术评论家”的评论难有真知灼见,流行用文学语言用故弄玄虚的词句搞弯弯绕,让观众处于云里雾里。根本不懂美术的本体语言,只是装模作样地唬人的假专家不少;二、没有正确的理论引导,我们的很多美术家也像无头苍蝇乱闯,收藏者不懂艺术的内在价值,被画廊或美术家雇佣“专家”的吹嘘所忽悠,胡乱收藏,蕴藏着未来巨大的经济风险;三、因为失去美术的基本价值观,以为美术创作就是为了追求视觉冲击感,给观众留下印象。有雕塑家拿一批奇丑的作品去神圣的世界雕塑之都意大利,到公众场所高调显摆,不知为何所为,文化交流不是小狗撒尿圈地。四、在学术问题上不够严肃认真。因为职称评定政策制定得不合理不科学,大家对论文、著作、教材的撰写,只讲究发表刊物级别和数量,而严重忽视质量。有一本最高学府之一编写的《构成基础》教材,竟然连减光法的三原色都搞错!五、失去了价值标准和发展方向,再加上因为体制和学术腐败问题,具有独立人格和学术上严肃批评精神的艺术评论家越来越少,造成美术界良莠不分。行政职位或学术衔头或职称等虚名常常决定了市场价值,所以大家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专业之外。

文化的核心是哲学。哲学观念决定了思维方式。不管你乐不乐意,科学文化已经是世界的主流文化。欧美美术、艺术设计等学科和西医一样,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思维方式一脉相承。众所周知,近现代科学实质上是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开始欧洲美术与自然的观察实证、自然哲学的思辩等文化行为是没有严格分开的,都是寻求真的途径或方式,只是后来对自然的观察实证与哲学思辩成功引入了数学,真实确切地开始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自然规律,并据此不断发明创造,科学技术就此诞生了,并爆炸性地创造出全新的世界!同时,牛顿的光谱说、麦克斯韦的混色实验等科学成就点燃了美术的革命之火!自印象派以来产生了形形色色众多的主义和流派,他们都打着寻求美的真谛、美术本体语言等等的口号去张扬自身有特色的追求。但万变不离其宗,贯穿欧美美术一系列现当代革命的思维方式就是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将所有的造型要素分离出来,甚至包括人的精神层次内容、内外环境要素、时空要素等等相关的要素以及不同年代各地各民族的美术元素都被分而别之去研究其美的属性特点以及发展美的可能性,然后再根据作者主观需要,随意抽取选用造型要素,甚至生发出新的要素或将原要素加以改变后再去自由创造。于是就有了点彩画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流派和后现代主义、实验艺术等等,随之,也发明了训练艺术设计师的“三大构成”理论与方法。艺术探索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作品并不一定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性。无论如何,未来纵有再多的艺术探索,诞生多少流派主义,它们都只有一个终极目的:就是极大地丰富人类视觉或空间或触觉或综合性的美的世界!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至今,几乎所有美的造型设计仍然仰视欧美日,说明我们在创造美和追求完美的领域里都还相当落后,中国美术界任重而道远!

主 要 作 品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玻璃钢仿金属  1992年

抗战时期的李济深先生

泥稿

方毅副总理

铸铜  2009年

金川集团领导和方毅同志亲属等嘉宾与铜像合影

梁思成院士像

泥稿  2007年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院士像

泥稿  2009年

广州市无党派陈少华女士

未修复石膏稿

金字塔 — 优秀钢琴教师许小民根据照片创作

白色大理石

馨 — 中国画新教师卓莎速塑像

石膏稿

钢琴教师吴少桦塑像

石膏稿

中国画研究生李韵恒的豆蔻年华(根据照片创作)

泥稿

设计系室内设计班李新焕速塑像

石膏稿

课堂速塑演示——美教班陆雯菁塑像

石膏稿

课堂速塑演示——美教班颜金露

石膏稿

课堂速塑演示——美教班班长钟文静塑像

石膏稿

研究生彭思提的大学时光

石膏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膏雕塑艺术
破坏中的美感:这位艺术大师穷尽一生追求的境界
【榜样艺境】石向东:观想物性,雕塑深情
用色彩勾画玉溪魅力—文化—玉溪新闻网
中国人体艺术七十年
在长沙就能看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