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道德经》老子论述了,社会之所以“乱”而“难治”,原因在于“民多智慧”(《五十七章》)和“其上之有为”、“求生之厚”(《七十五章》)。因此,只要统治者做到“常使民无知无欲”(《三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就能达到使天下太平的目的。

基于这种政治主张,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小国寡民”的复古思想。认为最理想的社会应当是:国家小,人民少,用不着各种器物,既不需要舟车,也不需要文字,靠结绳记事就可以了。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执,没有战争,“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们各自生活在一个互不联系的狭小天地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以上均见《十八章》)。这实际上是理想化了的原始氏族社会,是对现在社会文明的彻底否定;为其“无为而治”的政治说教,从社会历史观上作了进一步论证。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本章,老子揭露了,统治者横征暴敛,肆意妄为,生活奢侈的罪恶行径。并指出,老百姓没有活路,只能铤而走险起来反抗。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大意】民众所以受饥挨饿,那是因为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们才陷于饥饿。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君主妄为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民众就难于统治。民众之所以不怕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民众不把自身看得珍贵,觉得死算不了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人和草木,在活着的时候,都是柔的,死后却变得比较硬。因此。成长的、上升的事物都是柔弱的,只有接近死亡的东西,都是坚强的。这个观点与三十六章中“柔弱胜刚强”是一致的。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大意】活着的人身体是柔软如绵的,死了以后就变得硬而坚。草木生长时枝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会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一类的,柔弱的东西是属于生长紧密相连的。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壮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为,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經》誦讀(76-77)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译文
《老子修经基础篇》(二十七)——木强则兵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道德经》新解”之七十六
道德经章成•德经七六章•人生柔溺篇
《道德经三百问》263. 为何统治者“有为”反而“民之难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