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幽飘洒 烟雨朦胧

作品欣赏

竹,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深受历代文人、画家的喜爱,更是深得百姓爱戴,可以说是人见人爱的真“君子”。它虽与梅、兰、菊合称“四君子”,但它在人们心目中却是最熟悉亲近的“君子”。不仅是因为它品种繁多、生长地域广泛,真正亲民在于竹的实用价值,全身是宝。竹笋是鲜美的食物,竹材可用于建筑、交通、劳动、家居生活等各方面,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材料之一。竹编、竹节可作容器,竹材在用于造纸前,人们用“竹简”书写典章书籍;中国传统乐器、兵器更是取之于竹。自古人民与竹为邻,以竹为用,竹对广大人民生活、文化的发展贡献巨大,因此,不论竹的强大实用价值,还是修雅的形态,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在百姓眼里竹子可谓是表里尽善的全德“君子”。

历代文人、画家自是对竹超凡脱俗的特征个性大加赞誉,赋予了高标品格的君子之“德”。从竹子还未破土就赋予了高尚的品性:“未先出土先有节,到凌云处还虚心。”竹笋的确是有节的,等长到成竹很高时更是虚心劲节。竹不畏风寒雨雪,以极大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与自然抗争,狂风吹不倒,大雪压不折,修雅之姿,四季常青。“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竹之句毫不过分。苏东坡《戒坛院文与可(文同)画墨竹赞》:“风梢雨箨,上傲冰雹。霜根雪节,下贯金铁。”另一首《御史台榆槐竹柏》诗句“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都肯定了竹的傲霜、有节、不屈的人格气节。

历代赞美竹子品格的诗句不计其数,以人格喻竹的特征个性,赋予竹君子之德,同时,又会在诗画作品中以竹的个性反观赞美人的品德,这种互为比兴的诗词手法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国绘画中,与老庄哲学推崇的物我两忘的创作思想不谋而合。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就是一例:“与可画竹时,见物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其身与竹化”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化观念充分展现了中国诗画的老庄哲思。由此,我们就会明白中国诗画创作都讲究比兴的手法,同时更是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化的意境。通过这个简单例子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说中国绘画是诗化的艺术,是追求老庄哲思境界的艺术,它具有更加深刻的中国文化内涵,不是简单的审美构成和自然描绘。喜欢或是学习中国画的朋友一定注重这些方面学养的积累,卢坤峰先生老年的一方朱文印“拙而知事少,老梅读书迟”说出了对中国绘画的感悟和体会。当然,卢坤峰先生诗文很好,从年轻时就注重诗文方面的学养积累,他大量题画诗足以证明他诗文的功力,但老年仍自觉不足,可见中国文化修养对绘画艺术的雅俗、高下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即使是欣赏中国画也要提高文化修养以提升赏美能力,否则只能停留在视觉形式层面,永远无法进入到中国绘画审美的核心——精神层面。

历代墨竹绘画大家代不乏人,真正使墨竹进入兴盛时期的是北宋文同,就是前文中提到的苏轼一再为他作品又题诗文、又作叙的文与可,苏轼是文同的表弟,更是文同(绘画)的学生,所以苏轼对文同不仅感情很深而且敬重有加。文同是宋后的墨竹发轫者,他的墨竹属于比较写实的风格,不用勾勒之法,以笔墨直接写出,他还提倡“胸有成竹”。后代墨竹画法全是由文同墨竹发展而来,有的偏于写实,有的直接写意。苏东坡的墨竹就是写意风格,水平也很高。纵观历代画竹作品宋元时期水平最高,明代水平明显下降,清代倒是出了大写意竹的好作品,像石涛、吴昌硕、李方膺、罗聘、诸升、郑板桥、蒲华各出新意。

历代画家对竹书写着不同的情感和人生感悟。文同写竹“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苏轼则写竹“可折不可辱”,吴镇“戏扫清风五百竿”写畅怀之情,徐渭“我亦狂涂竹,翻飞水墨梢”完全是他对乱世以高清自标的狂放宣泄,郑板桥则“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生民疾苦声”,表达着对百姓的同情和牵挂。李方膺的“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抒发着放旷达观的人生态度。不同人同是画竹,却表达了不同的人生境遇和高洁的情怀。

历代画竹的风、晴、雨、露、雪可谓极尽,没给后人留下什么余地,可卢坤峰先生在长期观察竹中,以敏锐的视角感受到了江南竹特有的烟雨朦胧,这种竹特有的幽雅气韵恰与卢坤峰先生的诗词修养和天生淡薄禀赋相吻合。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画竹者几乎无人涉猎此类主题形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清代诸升虽是画竹大家,也曾涉猎此类烟雨朦胧的竹画法,但因过于版刻而无所大成,而卢坤峰先生不仅观察、体会、写生自然之竹尽其精微、常年不懈,而且,练习兰竹笔墨基本功极为扎实,他认为:“基本功绝对不能欠债,欠了债就是高利贷,一辈子都还不清。”他还认为:“画画的捷径就是弯路,就是失败,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失败是必然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成功也就是必然的了。”卢坤峰先生正是以这样的治学态度来成就他的绘画艺术的。卢坤峰先生画竹笔墨精湛、情致高雅、充满生机,竹竿子刚中带柔,极具韧性,他笔下的竹风刮不断、雪压不折,不像有的人画的竹子风一刮就折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品格被卢坤峰“高韵情深、坚质浩气”的笔墨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枝柔韧充满弹性更是精道,因为小枝一般是被大家忽视的,而作为大家之作从小枝一看便知高下;竹叶灵动飘飘洒洒、神采焕然。他的画作留给大家的是清雅飘洒、是幽韵朦胧、是一派生机的君子气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一组吴石仙的绘画作品,有种烟雨朦胧,...
烟雨朦胧泛舟点点
烟雨朦胧
四君子画:中国画艺术象征性的代表_艺术学论文范文_CSSCI学术论文网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苏轼:艺术家是诗人,而不是画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