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我认知有多么重要

1.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感受:
别人抱怨的一句话你会以为是说给自己听的;
和别人交往时,小心翼翼,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对别人的一个动作,就像你跟他打招呼他别过了头,或者你向他走去他转过了身,你就会从心底里觉得这个人对你有意见了,但可能人家就是没有看见。
我们常常将这种行为归结于敏感。有的人觉得这种人太矫情,大惊小怪的,但也只有当事人最知道,处于当时的情景下,有多么难堪和受伤。

这种敏感的性格,又往往会进一步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越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越是小心翼翼的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越是小心翼翼,又越是显得拘谨。有时候就也会让对方觉得交往有些举步维艰,交流不顺畅,所以你更觉得是对方不喜欢跟你交往。
但是换位思考一下,换做是你的话,你也更愿意跟落落大方、言谈自信又有趣的人说话不是?
归根结底,不管是对外界的行为过于敏感,还是自己在交往中的不自信,其实都是因为对自我的认知不足。

2.
没有认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又想要什么,怎么明明白白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呢?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每个人就都属于独立的个体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了。你没有发现,你掌握的每一项技能都是为了自己在这个世界更好的生存下来吗?
从蹒跚学步,到读书认字,到外地求学,再加上因为这个或那个原因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炒菜,学会了画画,其实都是为了成就你自己本身。就像慢慢把自己从家庭这个群体里剥离出去,每学习更多的一点,你就更进一步的雕塑自己,也就离独立的自我更进一步。

但是自我认知的缺失就会让我们变得过度依赖于外界,会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越是在意别人的意见,越容易常常跟着别人的想法跟节奏走,也就越容易迷失自我,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3.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她在聊天的时候跟我说过她的困惑,总觉得疲于应对外界的交往,对自己不自信,也怕让别人不喜欢自己;越是怕,就越不想去接触跟沟通,但其实又很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每一次人际交往都让她疲惫,不知道怎样打破这个僵局?

我想说,没有人一下子就可以达到应付自如的地步,都需要一步一步学习的。比如,你可以先塑造一个你想象中的跟别人相处时应该是什么样的你,也许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谦逊有礼的模样,然后慢慢往这个形象靠拢。与人交往的时候,看看现在的自己有哪些不足,是话说的不对,还是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应该怎么做,下一次就吸取经验改正过来,想方设法往理想中的自己转变。
其中中间也是需要一点厚脸皮。我还记得我高中毕业那会,出门问个路都脸红怯懦,半天不敢迈出那一步。后来嘛,实践的多了,做过一些兼职,比如推销手机啊,人员接待啊,见过的人多了,遇到的事多了,认知慢慢提高了以后,就会觉得很多时候,别人的看法跟说法真的都无所谓,可能那个人转身就忘了你,你却还在这边纠结半天他说过的话,自己不是很傻叉吗?

人生有两句至理名言,那就是:管你屁事,和关我屁事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不懂就去学,放低姿态的去学。先搞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对于一件事情,第一反应应该是:”我觉得……”而不是:“他们都说……”人云亦云的跟风要不得。
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脚下和身边,不要被别人路上的鲜花吸引而忽略属于自己的风景。
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先成为了你自己,才可能去认知别人和爱别人啊。

最后,

我是芦苇,一只在非洲待了三年的教书酱

爬过雪山,也看过动物大迁徙的大草原

打得过蟑螂,捉得了老鼠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热恋

把诗和远方都背上行囊,和你分享一路见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独处,学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30岁之后该怎么进行职业规划?
怎样学会享受孤独?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不断突破自己人性弱点的过程
所谓的解脱是与自己和解‖文/又又
“相由心生”说的一点不假,一个人的长相里藏了他的三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