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衡观点看人性
山语
纯音乐 - 身体工房馆-养生放松系列-山语 24:06

文 | 毕希名

郭念锋在 1995  年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人性”。他认为人性的本质有三重属性,即生物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三者互相制约, 互相渗透。这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平衡观点对人性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我们认为作为人性本质,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人有别于其它动物,即使是哺乳动物中最高级的灵长类也不能与人相比。
二,人性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性相近,习相远)。
三,人性基本上贯穿生命始终,但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毕生发展的观点) 。一出生,可以称为小崽子,说明还不具备人性。到了18岁才算成人,人性才算基本完成。例如,变态心理学认为 不够18岁不诊断人格障碍。因为人性还有完善的可能。此外 基于人性尚不完善的考虑,司法上也有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从轻的考量。

据此,我们根据平衡观点对人性进行了以下描述(或称描述性的定义)供家长们在教育子女时参考使用。

人性是运用思维,遵循节能省力的原则,毕生不断追求平衡的思想和行为表现。

解释如下:

01

关于思维

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健康正常清醒状态下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大脑不健康的人有时会做出非人性的行为来,这是常识。)

在人性定义中强调思维的理由是人在认知过程中有思维,而动物中只有灵长类才有思维的萌芽。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们的理解是因为我有思维活动及其所产生的思想,我才能感到我是一个人的存在。否则,纵然不是行尸走肉,也无异于禽兽。

思维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有人说,思维是内部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基本同意周有光先生所说的“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 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以及“人是追求知识的动物”,但又觉得不够准确。

因为动物并非没有语言,例如常说的鸟有“鸟语”,狼有“狼嚎”,这也是一种语言交流,只是我们不懂罢了。如果把语言和文字连在一起,说“人类有语言和文字,以此有别于禽兽”可能就比较全面了。

追踪印度狼孩的生命历程,发现由于错失了语言学习关键期, 十年时间她才学会了六十几个单词。她还是像狼一样的嚎叫,不会运用语言与人类交流。因此即使在形体上像人,但是由于不会说人话, 只能称她为“狼孩”。也就是说她不具备人性。

02

关于遵循节能省力原则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个耗能过程。根据物理学上所说的能量守恒定律,我们知道,能量既不能自动产生, 也不能自动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外界的供给。太阳是根源,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这一点来说,外因的确非常重要。

由于人们获得的能量受到个体解剖和生理机能的限制,所以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一定是遵循节约能量和节省力气的原则。

可以把有机体看作为一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要核算投入和产出的比值,注重节能增效。

动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也是遵循节能省力的原则。就这一点来说, 人和其他动物并无不同。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贪欲与种族、性别、年龄和荷尔蒙无关,而是基于节能省力的生命法则。

再比如,有时我们认为“投机取巧”是负性的说法,但实际上“莫失良机”、“大干苦干加巧干”正是人们节能省力的智慧表现。

由此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贪污腐败屡禁不止,不但要用制度来约束,还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有关教育。

动物也遵循节能省力的原则。但那是经久历代,适者生存而进化成本能。是被动适应的结果。

人类则会通过思维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再配合一定的体力劳动,不断地改变生活格局。是主动地应对的过程,具有现实性和实效性。其结果不但使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节能省力,而且也使生命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人类在遵循节能省力的原则时,还会运用思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兼顾其他条件,以维持平衡。

可以看出,节能省力对于人的生命活动而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故而构成人性的重要内容。

深入思考可以发现,即使在政治和战争活动中也脱离不开人性的节能省力原则。

我们也可以此来理解马克思“人性是历史的”论断。

一般来说,有能力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遵循节能省力的原则。有意思的是,如果去掉“节”,去掉“省”这两个字,“节能省力”不就简化为“能力”了?


上文说过,动物没有思维,因此动物的节能省力是被动的,是适应性的。

看起来动物的那些精密组织的行为,都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例如,随着气温变化,有的动物会迁徙,有的动物会冬眠。

人类则不同。

人类一方面要面对日新月异外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内环境的平衡,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比如,不管春夏秋冬,无论南极北极,人的体温都要维持在摄氏 37 度左右。这就需要一套更加复杂的调节系统,使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平衡。有人估算过,假定在一般进食条件下,阻断散热途径三天,人的体温就能达到摄氏一百度,自己把自己煮熟。

与动物一样,人类的调节系统也分为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局部,以便迅速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内分泌调节也称为体液调节,主要参与生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调节,其特点是缓慢、 广泛、持久。

对于人类而言,单靠与动物类似的调节方式(比较原始的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呼吸反射)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显然是不够用的。人们还想提高生活质量,要追求真善美,还有不断探索追求更高理想的要求。

人类的这些追求是毕生存在的。这些都需要运用思维活动来实现。人类在追求平衡的过程中既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又要有主动创造性。这又须臾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作用。

语言文字的使用进一步开拓了人类的智慧,使教育的过程也能遵循节能省力的原则进行创新,并使人性更加完善,社会也更加和谐文明,更加平衡。

这样我们就从平衡观点解释了人性,即:人性是人类使用健康大脑,运用思维,遵循节能省力的原则,毕生不断追求平衡的思想和行为表现。

孔子的毕生好学精神一直贯彻到“不知老之将至”,但又“不逾矩”,其实就是他毕生不断追求平衡的人性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启亮:人性中的善、恶与自然
事实胜过任何贫瘠的想象
儿子是个啥东西?
趣味实用语言学讲话
生物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的思维及语言形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