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垣眼中的脾肺关系——解读脾胃论系列

前言:秋高气爽又来给大家更新精神食粮了,前阵子有个网友半夜私信我,让我推荐推荐《脾胃论》的解读书,我实在是没法推荐,因为我没有看到过《脾胃论》的解读书,一本都没见过,都是看的原文,自己解读的。网友又犯难了,说《脾胃论》这个书看不懂,入手比较困难。这个是实话,虽然脾胃学说也是中医的一个正统热门研究点,李东垣也是脾胃学说的代表人物,但是《脾胃论》绝对属于一个小众的书,搞中医的人,大部分都不看《脾胃论》,非专业选手又看不懂《脾胃论》,不得不说这个是有阶级性的。还是看我解读解读比较有意思吧,hahaha。

(9月9日摄于中山陵)

正文:

脾胃一虚,肺气先绝

东垣看待各个脏腑的之间的关系是有阶级性的,所谓阶级性就是不平等的,总的来说东垣认为脾胃的地位要高一些。 

东垣在《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章节创立了升阳益胃汤,治疗秋燥时候,暑湿所剩不多,节气变换出现倦怠喜欢躺着(嗜卧),身体没劲(四肢不收),沉重关节痛(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大小便、恶寒、出汗,面色差(面色恶而不和),等等一系列症状的时候,用升阳益胃汤(黄芪、半夏、人参、甘草、防风、白芍、白术、羌活、独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黄连),建议中医爱好者不要自己瞎搞,剂量很重要,个体差异很重要。

这个方子其实跟李东垣的其他一些方子,风格差不多,我前面的解读脾胃论系列已经讲了不少,关键是这个方子的下面,东垣解释了一句,尤为关键,那反应东垣的内心深处观点: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白芍之类反补肺,为脾胃虚则肺最受病,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

在东垣老人的心理,脾胃虚则肺就容易受病了,补肺用补脾胃的药最为有效。

在脾胃论《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章节,东垣老人又提到了这个观点,有兴趣的看看这个标题就觉得很有意思,一下子就给你表明了他的看病观点。东垣讲到酷暑长夏,湿热都很重的时候,人会出现困倦,没有精神,不想动,胸满闷,身体沉重,小便黄次数多,大便溏泄不成形次数也多,不想吃饭,出汗多,这种情况要用清暑益气汤(黄芪、苍术、升麻、人参、泽泻、神曲、橘皮,白术、麦冬、当归、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五味子)。后来清朝的温病大家王孟英,独到李东垣的脾胃论清暑益气汤,还“吐槽”李东垣这个方子名为清暑益气,清暑在前,益气在后,其实益气的特多,太温了哪里是清热的。

清代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评论东垣所制清暑益气汤,“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认为东垣辛燥药物用的较多,不利于暑证,于是另立了王氏清暑益气汤,用西洋参、鲜石斛、麦门冬、黄连、淡竹叶、知母、鲜荷梗、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一派甘寒清热滋阴,针对暑热伤阴之证。

我们且不管王孟英他们学术争鸣的东西,个人所处的时代是不一样的,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不能一味地认可谁而否认谁。东垣在这个清暑益气汤的条文下面又说了:脾始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之甘温,以益皮毛之气,而闭腠理,不令自汗而损其元气。上喘气短懒语,须用人参以补之。跟前面其实是一样的,李东垣仍然认为肺的问题,是脾先虚的,给肺输送水谷精微的气断了,肺自然就要歇菜了。

冬天时候天气比较冷,人容易冻着生很多问题,李东垣在《神圣复气汤》条文下,写到:治复气乘冬,足太阳寒气、足少阴肾水之旺,子能令母实,手太阴肺实,反来侮土,火木受邪。

李东垣看待脏腑关系的时候,心中还是依据这个传统的五脏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脾土生肺金,肺主皮毛,冬天最容易受凉了,寒气导致肺出问题,破坏了这对土金关系。李东垣的眼里,脾胃出了问题会导致肺断供,出现很多问题,治疗肺的问题要考虑脾胃,很多情况下是拐弯抹角,从脾胃入手。肺的问题,也会反过来导致脾胃的问题。

个人观点:东垣的这个脾肺关系真的是非常贴合实际的,一般来说右手寸关尺,对应着肺脾肾,这个寸脉对应着肺,关脉对应着脾胃。我们一般认为左手主血,右手主气,气虚的人,右手偏弱,轻度的就是寸弱,就是肺弱,中重度的就是寸关都弱。

当然这种是内伤病的一种准则,有时候我们也经常碰到外感病,就是从口鼻入的肺病啊,从胃肠道入的急性胃肠病,这种可能就局限在单一的脾肺脏腑,不要混为一谈。

博主理念:对于一心想要从事中医的来说,掌握原理,远比掌握一方一药要重要的多,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避免误区比吃很多药都重要。欢迎加入博主的知识星球。

东垣脾胃论是他特地的历史时期,观察到的一些显著特点的问题,带有个人鲜明的特点,无疑这种特点被很多人认可了,所以才被追捧。但是任何人物的学术观点都带有局限性,不要听了这个观点,并且验证了这个观点的一些情况就完全否定其他的观点。所以这也是我取的题目:东垣眼中的脾肺关系,肺是脾胃的小弟,肺也跟肾啊、肝啊关系密切,喘啊,无力啊,也可能是肾虚啊,不能纳摄,也可能是肝气上逆,木火刑金。之所以今天要写这么一段就是总有人抓住我一篇文章的某一段就拿其他的观点来反驳我。还有很多人喜欢看黄元御,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中焦脾胃的运转出了问题,很是对胃口一些喜欢简单化中医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名方 宋元名医李东垣 补中益气汤补气养生
补中益气汤
补虚名药:补中益气丸10种以上的妙用!
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其妙处多多
聊一聊补土派的主张,并讲解2个最养脾胃的方子,建议收藏
三足鼎立、互为犄角为角药,李东垣用“角药”一,黄芪、人参、炙甘草,人参、麦冬、五味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