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4种思维方式多刻意训练,让生活变得更好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思维能力,你可能认为思维能力比你强的人数不胜数,至少他们的思维总是可以“鹤立鸡群”、“独树一帜”。虽然你这样想也没错,但是你的思维能力其实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

思维是一种技能,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后期是可以提高和改善的。

在日常生活里,其实你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无论你是否能意识到,你的思维方式都是独一无二、别人无法复制的。

以下是我分享的4种思维方式,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吧!

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黄金圈法则。

由国际知名广告专业人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提出。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法。我们看问题的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事情表象,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如何去做这件事;

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就是做事情的理念或者目的。

运用黄金圈,从why开始,再到how,最后再考虑what。即先找到“为什么”,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突出“为什么”,鲜明个性、极致追求,并始终用why来检验how与what。

如果你想要与别人不一样,比别人优秀,在众人中脱颖而出,那你一定要比别人更快、更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关键因素。也就是多问一个why,更好的看透问题的本质,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它成为你的思维习惯,运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不要被表象迷惑。

这个思路也同时适合创业、品牌运营、职业规划等等。

中国有句老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就是外行或功力浅的人,只能看到做的事情的表面,而内行或有一定功力的人能透过表层看到事情的本质。

其实人在看待问题时,主要有两种思考表现:

1、上推式思考

2、下推式思考

就拿超级演说家刘媛媛举的案例“黑人犯罪率高”展开:

一般人看到这个陈述,下推式的思考就是:黑人素质低,容易犯罪

而上推式思考的脑回路却是:

为什么黑人犯罪率高?→因为年轻人较年长者更容易犯罪,而黑人处在年轻人的人数比较多。

为什么年轻人中黑人比较多?→因为黑人往前推的出生率比较高。

为什么黑人的出生率比较高?→因为观念和技术的差别。

你看,这就是通过不断的上推原因来进行思考。

再比如以“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为案例。

下推式思考:美国太不安全了,中国禁枪最安全。

上推式思考的脑回路:

为什么不禁枪?→因为有持枪权。为什么有持枪权?→因为美国宪法赋予的。为什么美国宪法赋予持枪权?→因为当年美国成立的时候就是利用人民手中有枪推翻了暴动。

那这么多年过去了,形势有变,为什么现在还不取消?→因为持枪有好处,比如因为有枪,所以入室抢劫很少,诸如此类的犯罪率低。那持枪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对比,哪个大?→有好有坏。

如果采取像当年一样的禁酒令,是否会产生同样的后果:造成流通不畅,黑市交易,敲诈勒索,贪腐和黑社会,社会环境更加恶劣?

所以你看,我们看待问题时,要学会进行上推式的思考训练,面对问题,我们才不会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陷阱中。

虽然也是从“why”层面出发,但上推式思考并不等同于黄金思维圈,它的思考途径不止于原因“why”,也就是追溯原因链条:多问几个为什么

上推式思考还有另外两种途径:

1、追溯证据来源和可靠性:我的朋友被男人骗了,得出结论男人都不可靠。这个证据可靠吗?

2、追溯历史过程:在中国看病难,为什么难?是不是一直都难?有没有不难的时候?

通过这三种路径:原因链条追溯法,证据来源和可靠性法和历史过程法,能帮助我们避免流于表面,轻易下结论和给别人贴标签。

其实这一理念,我是从《非暴力沟通》看到的。

生活中大多数问题,都是沟通问题。而大多数沟通问题,又往往源于什么呢?

沟通双方的不透明度。

很多人的毛病就在于:你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自己却在瞎想,从而产生一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令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之中,然后开始吵架,发生冲突。

所以,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思考和沟通时,学会表达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

比如:

旧模式:不是和你说过吗,炒完菜顺手拿抹布把灶上的油擦一擦,你怎么老是忘了!我的话你从不当回事!

新模式:“亲爱的,我看见燃气灶上的油星又没有擦,其实我上周提醒过你的(观察),这让我不太舒服(感受),因为我很看重厨房的整洁卫生,以及你对我说过的话是否在意(需要)。现在你能否顺手把燃气灶擦一下?(请求)”

也就是说,用「观察 - 表达“感受” - 说出“需要”-具体的请求」的沟通模式,替代掉你对对方的情绪发泄,把事情「摊开来讲清楚」。

这个过程的重点,是感受和需要。很多沟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人们往往不是直接表达感受和需要,而是喜欢表达批评,以为对方能从批评中理解自己的需要。

然而,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对方的反应很可能是申辩或反击。

同样是指出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提出来能让人心平气和,而有的人却让人火冒三丈?这是因为沟通中我们把发泄情绪放在了首位,而不是客观地表达感受。

正如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说:“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当你带着情绪沟通时,你就无意识地释放出了敌意,把对方推向了对立面。这个时候,对方会把你传递出来的有效内容、无效内容一统统屏蔽掉。

心理学上的定义心理学研究说,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zone),学习区(stretchzone),和恐慌区(stresszone)。

学习区: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的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比如,生活中,换一条上班的路线;学习中,接触另一个专业的书籍;工作中,切换到另外一个岗位。

恐慌区: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比如在公共场合演讲,或者从事一些危险的极限运动。

而舒适区,是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比如做一些自己擅长的工作内容。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老布,他在监狱被关了整整50年。刑满释放后,他被安排到超市工作,按理说,他应该万分高兴才对,但老布却抑郁了——外面陌生的世界让他感到惶恐,甚至不打报告,连尿也尿不出来,最后,他将自己吊死在房梁上。

电影里有句很经典的台词:

“这些墙很有意思。开始你恨它们,然后时间久了,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所谓体制化就是依赖,对环境、对制度、对习惯、对人的依赖。

可这种体制化所带来的舒适,会导致你的生存优势明显降低。

你越来越处于一种寄生的状态——如果你很幸运,还有得以寄生的资源的话;你也可能连寄生的可能性、寄生的空间都没有。而当他们越来越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他们的生存优势就明显降低了。

比如当处在舒适区中,我们往往觉察不到压力,并且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和熟悉的人交际,对这个区域中的人、事、工作等感觉很舒适,容易忽视环境的变化,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进步缓慢。

一旦离开这个“寄生”环境,因为自己的能力一直没有提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反而被社会、被众多公司淘汰,这就是生存优势的降低。

人就是这样,总喜欢在舒适熟悉的环境里呆着。一个人一旦建立了自己的舒适区,就会像老布一样对之形成依赖,从而困在安于现状的懒惰里和拖延里。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学习区”内做事,人才会进步。尝试新鲜事物,探索未知领域,能开拓思维和视野,激发潜力。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每天按部就班没有压力,习惯了在一条轨道上不想改变的时候,一定要警惕,学会做出改变,给自己一点挑战,能够主动的入新的学习区。

这就是把学习区转化为舒适区,并不断扩大舒适区的过程。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舒适区不断扩大的过程,每次你去尝试新的挑战,你就能对一件新的事情感觉适应和舒服,不再紧张害怕。所以,如果有什么事情让你感觉不舒服,让你感觉紧张,不要回避它,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你想做的事情。突破了,你就又长大一圈;退缩了,你就还呆在以前的小圈子里。

如果可以,每个月拿出时间来反思,是否自己也陷入了《肖申克的救赎》原著里的那句:“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

.我是小结.

今天这一篇,分享了四种思维方式:

- 用黄金思维圈,探索问题的本质

- 培养上推式思考力,不要轻易下定论

-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受而不是情绪

警惕舒适区,学会适当挑战自我

以上是我的分享,晚安,好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改变思维方式?
6临界知识之一黄金思维圈
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
理财的思维方式
今天学到的一个思维方式:黄金思维圈
一个简单易学的思维提升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