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里的乡思,句句发自肺腑,字字动人心弦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便会发现漂泊他乡的诗人,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思乡情怀。可以说他们只要时事合适,就必然会将心中的乡思尽情抛洒于纸上。如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面对白云悠悠、落日余晖,写下了历久不衰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再如唐代诗人李白客居洛阳期间,亦写下了闻名遐迩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乡思》,也是一首具有强烈思乡情怀的经典诗作。它出自北宋诗人李觏之手,其表达出的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可谓句句发自肺腑,字字动人心弦。

《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首先,诗的一二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交代了李觏的乡思是因为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所致。它的意思是说,人们都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可我能够极目天涯,为什么还是见不到故乡?以落日喻天涯,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夙惠》“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来多以落日、天涯比喻远。

因此,这里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其实在情绪上是不同的,它有一种情绪的递进作用。即前者说诗人遥望故乡,故乡远在天涯;后者说诗人遥望天涯,却不见故乡。可见后面的“天涯”要比前面的“天涯”远,诗人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情绪也更重更深。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三四句“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诗人凝视青山的所见所感。它的意思是说,本就因为视线被青山遮断而恼恨,没想到青山竟又被重重暮云所遮挡。可见李觏不仅与故乡相距甚远,中间还有无数青山阻隔。

就在诗人怨恨青山时,没想到落日下的云彩又把青山团团围住。如此一来,对于李觏而言,便是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望眼欲穿,也望不见故乡啊。而望不见故乡,诗人的乡思自然也就愈来愈浓郁。所以别看《乡思》只有短短四句,在情感表达上,可是层层深入,不断推进,直到极致。

最后,我们结合整首诗来看,诗的一二句是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的所见所感;诗的三四句是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青山时的所见所感;总体则是突出诗人不能回乡的无奈和痛苦,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其实说到古诗里的乡思,我们很小就接触过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要说什么时候才懂得其中的无奈和痛苦,恐怕都是等到长大远离了故乡后,尤其是每逢佳节,乡思最浓。总的来说,古诗里的乡思,句句发自肺腑,字字动人心弦。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思》 宋·李觏
再读李觏的《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肝肠寸断
唐朝一位二流的诗人,写下了一首经典的思乡之作,成为了千古名篇
【夜听】《​ 乡思》宋代,李觏
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