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脂肪肝的若干饮食“减法”

作者: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程书权

近十年来,随着国人生活的日趋安逸与富足,脂肪肝等富贵病已远非有钱人和中、老年人的标配。《北京健康白皮书》显示,脂肪肝的年轻化正不断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十几、二十多岁的患者屡见不鲜。

每个人自打一出生,几乎都在“忙”——忙着做各种“加”法,如刚刚会牙牙学语的三、四岁儿童,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被家长们拖着到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如钢琴考级、书法美术等等,害怕“输在起跑线上”。小学、中学更是忙上加忙,甚至被各种“加”法剥夺了玩和足够的睡眠时间。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各种应聘、考试、考证、继续教育、职场拼搏……纷至沓来,熬夜加班更是成为家常便饭。

虽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被人们接受,但对于已经出现脂肪肝或者有类似风险的人群而言,多做点减法对健康的益处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以下择要介绍。

一般而言,饮食疗法是肝病患者基本的控制措施。早在50年代前,饮食疗法是以保护受损肝脏为目的,主张高糖、低蛋白、低脂饮食。而近30年来,则逐渐推行美国的“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低脂肪模式。这种疗法对减少肝硬化并发腹水、协助肝细胞修复、延长生存期确实有一定效果,但伴生了肝病后发胖,引起脂肪肝的情况。

目前认为,类别多样、良好均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额外食品对减少脂肪肝的发生最为关键。在调控方面,首先应控制总热量尤其是主食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将每天的总热量控制在20~25千卡/公斤体重的最低限度,减少热量供应,可促进体内的脂肪氧化消耗,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程度,待体重下降至正常范围后,给予维持体重的热量。

这类患者可摄入含充足优质蛋白质必须氨基酸的食品,如瘦肉、鱼、虾、脱脂奶、大豆制品等,足量蛋白有助于清除肝内脂肪,每天应摄入80~100克

若饮食中蛋白供应不足,可能出现虚脱,精神萎靡,易疲劳,抵抗力下降及低白蛋白血症等表现。

在饮食内容和烹调技术方面,尽可能保持个性化,让患者充分了解基本的营养知识,在保持旺盛食欲的同时,每餐吃到七、八分饱为宜。

饮食不宜过多采用油炸、油煎、烧烤、烟熏、腌制等类烹饪方法,以免摄入太多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宜用蒸、煮、炖、汆、炒,慎用食品添加剂。

职场拼搏人群应改正早餐少吃或不吃、午餐简单、晚餐丰盛的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合理调配,主食品种不可过于精细,需适当添加粗粮,粗、细结合,如燕麦、玉米、甘薯、豆制品等,保持营养均衡

有的人每天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正餐,而在办公室或家里狂吃零食,虽然肚子饱了,但大量高热量、低营养食物入腹,常导致热量聚积、营养缺乏,从而引起或加重脂肪肝。但是,“减食”不代表早餐或晚餐不进食,这是一个误区。

在饥饿状态下,为维持血糖的水平,机体会代偿性地分解脂肪,动员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大量进入肝脏,导致在肝脏中的蓄积。而暴饮暴食会进入另外一个极端,更易导致肝脏脂肪储备能力上升,也导致营养过剩,在肝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形成脂肪肝

对于已经罹发了脂肪肝的人,要关注其进食(质和量)是否过多,能否在营养得到充分保证的基础上,把主食减少。因米面类主食主要是淀粉类碳水化合物,在肠道里分解为葡萄糖而被吸收。可先从10%~30%的小量,循序渐进地进行削减。

如果饥饿过快、没有获得饱腹感,可用新鲜的蔬菜、粗纤维食物、水果来补充。蔬菜以凉拌、清蒸、少油为好,其次需审理自己的食谱即每日进食的种类,将过高的脂肪、糖类先大幅度的减下来,尤其注意摄入非动物性油脂及不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品种,如奶类、瘦肉、大豆制品和含有益生菌、维生素、矿物质类的食材。

另外,对青少年尤其儿童自幼教育,约束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零食,尤其是薯片、辣条、炸薯条、爆米花、奶茶、奶油、火腿肠、糕点等高脂肪、高热量、深加工类、富含添加剂成分的垃圾食品

有了高脂血症和脂肪肝者不宜进食过多肥肉、肥禽和重油糕点,烹调以植物油为主,少用含较高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脂肪,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对难以推脱的日常应酬,尽量选择清淡蔬菜及适量蛋白质,避免肥甘厚腻。

保证充分的饮水量,每日养成多饮水的习惯,晚上睡前、晨起、运动后、出汗后、洗澡后均要喝一杯水,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

有些脂肪肝者因长期进食非油腻食物,往往觉得口味较寡淡,会下意识地多吃主食弥补,以为这样可以达到减肥不长脂肪的保健作用,其实又进入另外一个误区。

另外,吃荤食之后避免立即喝茶,因茶叶中所含大量鞣酸,能与蛋白质结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使肠道蠕动减慢,容易造成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质的吸收和对肝脏的毒害作用,引发或加剧脂肪肝的程度。

深加工或精制的食品,如爆米花、方便面、油条、叉烧、炸鸡、皮蛋、烤鱼、肉串、肉丸、肉干、腊肉、腊肠、香肠、火腿、鸭脖、成鱼、罐头鱼、薯片、雪糕、奶茶、点心、糖果、果脯、蜜饯、含糖饮料、糕点等高热量、高脂肪、高嘌呤、高添加剂类垃圾食品,均对脂肪肝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少用为宜。

此外,许多人喜欢饮用可乐、果汁、咖啡、凉茶、功能饮料、汽水、苹果醋、风味饮品及其他含有碳酸、苏打或植物成分的深加工饮品。它们或含有较多的糖分,或含有不利于健康的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矫味剂、赋型剂、替补剂等化学成分

每种饮料都有一定的适宜和禁忌人群,如生活中不加节制地随意饮用,久而久之,势必对脂肪肝患者的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酒类在我国自古以来便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形成了悠久的文化。随着社会与科技水平的进步,酒的酿造方法也不断更新,其种类早就从古人发明的单一酿造低度白酒演变为各种浓度、花色、口味的饮品,如红酒、啤酒、果酒、鸡尾酒、黄酒、米酒等等,还有其它许多含酒精的饮料,如格瓦斯及常常被人们忽视的药酒。后者更是把药与酒结合于一体,兼具治疗、养生、保健等功效而被宣传。许多酒量好的人,往往不把药酒当成酒或者是其他可能有损于健康、对脂肪肝带来潜在不良影响的生活用品,临床因此喝出肝功能异常者屡见不鲜,而且具有非常大的隐蔽性。因为饮用者及其家人常常忽略或从未认识到肝脏问题,源自于自己每日的这一个小小的生活偏好。若不加仔细甄别与询问,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

据计算,男性每日饮酒50~80克,女性饮酒50克,连续超过5年,即具有极高的脂肪肝发生风险。每日饮酒14~80克,即会增加肝硬化几率。75%~90%的饮酒者有脂肪肝,20%~30%的酒精性脂肪肝在10~15年内变成肝纤维化,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长期或过量饮酒者,食物摄入量及种类多数不均衡。蛋白质、核黄素、泛酸、烟酸等维生素类的不足,而使肝功能减退,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研究发现,戒酒4~6周,可使肝内沉积的脂肪明显减少,戒酒3个月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现在人们经常在酒足饭饱后喝茶,这并不能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因难以推诿的生活和工作应酬,次均应把握好饮酒的度、量,如果已经出现了脂肪性肝炎,宜决心戒酒。

熟悉与了解了上述因素对脂肪肝的不良影响,生活中如果能够警钟长鸣,恰当加以注意和规避,势必对肥胖人群和脂肪肝患者产生良好的积极作用,如若能够持之以恒,则可事半功倍。

作者简介 PROFIL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疾病』得了脂肪肝怎么办
脂肪肝的自然疗法
护肝饮食要做到“五少五宜”
饭后喝茶好吗? 男性易患脂肪肝
脂肪肝病人晚餐要怎样饮食?
近期体检有脂肪肝(我的随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