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高清大图欣赏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故于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他不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还是书法家,也是美食家(东坡肉),更是画家,他又是历史上的治水名人。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藏研网分享一则苏轼《行书归院帖页》高清大图请您赏析

点击下方链接或搜索 藏研 直达高清大图赏鉴

苏轼《行书归院帖》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行书归院帖页》局部图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苏轼是北宋中期时的文坛领袖,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擅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其具有个人风格,他与黄庭坚被世人并称为"苏黄"。他的词为豪放派,与辛弃疾一样都是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他的散文内容极其丰富,放荡不羁,与欧阳修被世人并称为"欧苏",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擅长书法,又是"宋四家"之一。还擅长文人画,尤其擅长画墨竹、怪石、枯木等。

本文转载于 南三大叔发布于藏研app

https://h5.cangyan.com/#/pages/content/details_Release?id=58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行书欣赏《啜茶帖》
谁都觉得自己是苏东坡
艺赏|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及黄庭坚、董其昌等人题跋
(宋)苏轼行书定惠院海棠诗卷
他的诗词被后人传咏,但是如今很多人不知道他也是书画家——苏轼
集苏轼行书《千字文》,真不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