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子女相处的最高境界竟是……后悔没有早点看到!

之前认识过一位很酷的大爷,他除了外在形象优越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生活态度的酷。那是一种在日积月累中越发熟稔的豁达开朗,是一种在时光静好中越发宁静的幸福美满。

与孩子相处的三段论

提起生活,袁老觉得家庭关系最重要,尤其是与子女相处。袁老有一套独创的亲子关系论,主要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孩子。14岁之前,孩子就是孩子,要呵护、关爱、引导和鼓励。关心孩子的生活、健康、交友等,引导孩子分享、分担,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

第二阶段:朋友。在孩子有自己的自主意识后,与孩子交朋友,平等交流,不强势的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识加诸在孩子身上。可以提建议,可以从旁协助,但尽量避免替孩子做决定。

第三阶段:邻居。孩子结婚后,他就是属于他的小家庭了,作为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尤其是不要进入那个小家。得体的退出孩子的生活,是对这一段亲子关系的最好的尊重。

爸爸只是一种称呼

其实关于这些阶段,很多人都知道,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尤其是不干涉这一点。大部分父母会出于心疼孩子的心理,总是控制不住想要为他们付出的心情。退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这一方面,袁老也有一套方法论:“要时刻谨记一句话,爸爸只是一种称呼,名字才是平等交流的基础。

不要总想着辛苦养大的孩子自己自然有干涉的权利,再不济也可以建议一番。其实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的世界也在慢慢变大,直到他们成年,这个世界已经属于他们了。我们自以为的那些经验,从世界发展的角度而言,是经验,但也是束缚。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让孩子们自己去闯荡呢?就如今天的手机电脑,在我们的经验中,这些科技应该要很久才能生产出来,但现在我们这些老古董不都在玩着手机电脑吗?生活也一样的,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想法和习惯,我们要尊重他们。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其他时候,过好自己的日子,他们也放心,我们也安心。

聪明老人都会得体退出

其实袁老看的通透,尤其是人到老年,退居二线,家庭成了生活的重心。如何与儿女相处,又成了一门重要学科。

作为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幸福与否,和子女的相处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聪明的老人,都早早明白了这两个字——放手。父母与子女一场,终究要学会得体地退出。

学会放手,退出孩子们的生活,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的决定,过自己的日子,是为人父母必修的功课。

放手,是最好的成全

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保护起来,事事都要帮孩子做决定,永远学不会放手,那么你的孩子,就永远也长不大,永远都得活在你的羽翼之下。

等到你年老力衰,无法再护着孩子帮着孩子的时候,可能你才会发现,原来儿女早在自己的过度保护之下,丧失了在这个社会生存和拼搏进取的能力……

老话常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放手,就是一种最好的成全。

放手,是最大的恩赐

永远不要觉得你的孩子不能没有你,相反,不过度参与孩子的生活,他们需要的时候就帮忙,不需要的时候就得体退出,那么对于自己来说,就是最大的恩赐。

到了一定年纪,心思就不要一股脑挂在儿女身上了,自己要多为自己着想,多留出一些时间来取悦自己,把精力花在兴趣爱好上,花在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上,花在煲汤养生、锻炼和照顾自己上。

对儿女学会放手,不仅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恩赐。两代人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关系反而更融洽,相处更舒服。

我们这一生,为家庭为儿女,付出很多,最期盼的不过“健康”“团圆”四字。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奢望太多,放宽心,放开手,孩子们自会长成令你惊喜的模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发人深思 令人警醒)
教育子女歌
心中有父母
人到六十才明白:一辈子的幸福,其实只决定在这三个人身上,准确
不争对错,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大荔文苑】李冬花:疫情见真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