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争中的人性闪光

“这是一个犹太小女孩与两位荷兰老人的故事。如果在平时,他们的人生轨迹根本不会有交集,但战争和与战争同样惨绝人寰的针对犹太民族的迫害行动,迫使他们相依为命。越是在灾难之中,越能彰显这种跨越种族和国界的人类大爱。它让小说充盈着动人心弦的热度,也让爱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这是我为加拿大女作家莎朗·E.麦凯伊的儿童小说《电车上的陌生人》写的封底推荐语。这本书获得加拿大童书中心最佳童书奖,是加拿大图书馆协会年度推荐读物。新蕾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中文译本,编辑约我写推荐语,我便写下了如上文字。

其实心里的话还很多。

这部小说最让我感动的是作家对战争叙写的把握。在儿童小说里描写战争,是一个难题。儿童的心理、智力都很稚嫩,战争的杀戮、血腥如果酿成心理阴影,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负面影响。在《电车上的陌生人》中,女作家莎朗·E.麦凯伊将战争的残酷放置于背景呈现,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呵护着儿童内心的希望,让他们感受到爱与温馨。这恰如一位母亲在她的幼儿面对杀戮时本能地捂住她孩子的眼。

小说一开始,犹太女孩碧翠丝就面临生离死别。妈妈被纳粹从电车上抓走了,她才只有五六岁,就失去了亲人的呵护,幸好电车司机汉斯、售票员拉尔斯瞒过纳粹把她带回家。汉斯和拉尔斯是一对亲兄弟,六十多岁了都没有娶妻,更不会照顾五六岁的小女孩。接下来的情节令人泪目:汉斯和拉尔斯带碧翠丝回家,两人走到马路中间,见女孩没有跟上来,连忙折返,问她“怎么了”。碧翠丝说,我太小了,没法儿自己过马路。“汉斯和拉尔斯互相看了一眼。怎么办?他们站在街角,茫然不知所措。”这时,碧翠丝来到两兄弟中间,伸出小手,抓住他俩的手。这本是最普通的儿童对成人的信任与依赖,而汉斯和拉尔斯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感受到被别人温暖的小手握着是什么感觉。拉尔斯觉得掌心仿佛突然涌起一股温暖的潮水。汉斯觉得好像地球上最温柔的小动物,比如一只小鸟,在他手里筑了巢。”于是,他们领着小女孩安全地过了马路。他们心里充满着自豪感和责任感。在作家笔下,爱的表现不仅仅是两兄弟对小女孩的施与,而是双向互动,小女孩的信任与交托也给了两兄弟一份沉甸甸的温情。

作家努力避免令儿童直面战争的血腥。但她并不回避战争,小说真实地再现荷兰被德国占领后降落在阿姆斯特丹市民生活中恐怖的阴霾。纳粹疯狂搜捕犹太人和共产党员,凡隐藏他们知情不报的都会被枪毙,即使是碧翠丝的亲爷爷亲奶奶,都不得不忍痛将碧翠丝母女赶出家门。生活无比艰难,寒冷的冬季没有木柴,电车没有煤,城市公共交通瘫痪,街上有人乞讨,有人饿死,售票员拉尔斯不得不偷电车轨道的木头生火取暖。生命危在旦夕,空袭成了家常便饭。

但是,这些都被作家置为故事背景,小说聚集的中心则是小碧翠丝周围许多陌生人对她的关爱。作家精心塑造了一批生活在碧翠丝周围的小人物:沃斯太太挨家挨户嘱咐邻居们保守碧翠丝是个犹太人的秘密;丽芙不怕危险承担了教育碧翠丝的任务;汉斯和拉尔斯更是又当爹又当妈,精心照拂着碧翠丝。作家描述这两个老单身汉抚养小女孩的细节常常令人忍俊不禁。拉尔斯第一次给女孩梳辫子,他颤抖着举起梳子在孩子脑袋上空挥舞——像挥舞一支魔杖。汉斯找出自己母亲的旧睡衣给女孩穿,睡衣大得犹如一面船帆。第一个晚上,女孩一直哭,怎么哄都不行。两个老单身汉想起小时候妈妈会躺在自己身边说些温柔的话。于是,他们一左一右在女孩身边躺下来,像两只大枕头,给了女孩充分的安全感。正是这些小人物在炮火硝烟中焕发出的人性光辉,穿透了战争硝烟,照亮了碧翠丝幼小的心灵,并感动着读者。

2018年11月,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上新蕾出版社举办了“儿童文学里的战争与温情——中加作家对谈”活动,我携我的儿童小说《泥土里的想念》,莎朗·E.麦凯伊携她的儿童小说《电车上的陌生人》,我们一同与小读者交流,并听取儿童文学作家和评论家的意见。当时,来了许多孩子,活动办得很成功。会后,莎朗告诉我,她曾多次去战地采访,不久要去黎巴嫩——看来战争之恶与人性至善的激烈冲突仍是她的关注点。期待她写出好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黑塞 | 人生三把钥匙 :自知、放下、寻找自己
这本书因政治原因迟来了65年,却依然熠熠生辉
推荐十本世界名著,爱读书的朋友可以参考
娜彧《刺杀希特勒》创作谈
作文《围城》读后感_700字
谁能代表香港的文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