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墙”之隔:这么近,那么远

一“墙”之隔:这么近,那么远  

2013-05-24 13:17:53|  分类: 军事论坛 |字号 订阅

边界作为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总是时不时成为国际焦点。在世界上许多地方,虽然只有有形或无形的一“墙”之隔,但或对峙、或冲突、或生死、或无视,让这种距离变得那么远。(来源:搜狐图片)

  朝韩边界-只有用望远镜才能“望见”对方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到了今天的板门店位置。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的见证,也是当今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中间的军事分界线之上设置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规定双方的警卫军士均不得越过一步。由此一“墙”之隔,好像只有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对方。图为2009年3月6日,朝鲜和韩国士兵在军事分界线两次站岗。(来源:搜狐图片)

  2011年4月24日,板门店“共同警卫区域”建筑内外,朝韩士兵对视。(来源:搜狐图片)

  2007年10月26日,板门店朝韩边境,朝鲜从韩方接收一名朝鲜士兵遗体。8月24日尸体被发现于韩国汉滩江,据猜测可能是被洪水冲过去的。(来源:搜狐图片)

  2011年7月27日,朝鲜游客参观板门店边境。(来源:搜狐图片)

  2009年6月7日,韩国坡州临津阁,游客通过望远镜看板门店以北的朝鲜村庄。(来源:搜狐图片)

  印巴边界-充满“剑拔弩张”的诙谐

  同样,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印巴分治,两国由于边界问题争端不断。从印巴分治开始,在瓦格赫口岸的印巴边境部队就开始了互相较劲般的口岸关闭降旗仪式。双方军人都为了让自己踏步的声音高于对方,而将脚尽量提高又重重落下。用响亮的皮鞋叩地声来显示本国的军容风貌。而在最后,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中,两国军人一握手,然后迅速关闭两国口岸,降下两国国旗。这种希望以精神力量威慑对方的愿望,只有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这条边界上,是以队列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紧张心理,准确地反映了印巴两国关系的状态,是两国长期紧张对立和激烈竞争的缩影。但也有人对降旗仪式不那么悲观。他们戏称降旗仪式是印巴两国唯一的合作项目。同时,这也成为旅游景观,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这一“墙”之隔,充满了“剑拔弩张”的诙谐。图为2006年7月20日,瓦格赫口岸,降旗仪式。(来源:搜狐图片)

  2002年6月5日,瓦格赫口岸,身穿黑色军服的巴基斯坦士兵正在降旗。(来源:搜狐图片)

  2002年6月5日,瓦格赫口岸,身穿黑色军服的巴基斯坦士兵正在降旗。(来源:搜狐图片)

  2009年7月18日,瓦格赫口岸,印巴士兵关闭口岸。(来源:搜狐图片)

  巴以边界-难以阻断仇恨与暴力

  自2002年6月起,以色列政府开始沿1967年战争前以巴边界线修建高8米、全长约700公里的安全隔离墙,也有”防止恐怖事件用的防护墙“的含义。总共预算是需要约10亿美元。其表面上是将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地区与以色列彻底隔离开来,阻止巴激进组织成员渗透到以境内实施袭击。其实是在把占领的土地合并在一起。在这片由历史、民族、宗教各种矛盾交织的土地上的一“墙”之隔,难以阻断仇恨和暴力。图为2007年10月2日,阿布迪斯,以色列修建的隔离墙。(来源:搜狐图片)

  2005年2月20日,在约旦河西岸城镇拉马拉,巴勒斯坦人走过以色列修建的隔离墙。(来源:搜狐图片)

  2004年8月27日,阿布迪斯,巴勒斯坦青年向以色列隔离墙外投掷石块。

  2007年2月2日,靠近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一名巴勒斯坦示威者示威与以色列士兵争论,反对以色列修建隔离墙。(来源:搜狐图片)

  2006年6月18日,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巴勒斯坦工人迫不及待地穿过以色列隔离墙检查站,进入耶路撒冷寻找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板门店的三八线
以色列士兵抓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小女孩,巴勒斯坦小女孩绝望的哭喊
巴勒斯坦小男孩怒目以色列士兵
朝鲜边境见闻
巴勒斯坦男子伪装记者刺杀以色列士兵
世界军事简讯续(5月16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