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题

本篇6k+字,阅读时间约20-30分钟

这一篇本应是帕米尔的人文地理,不过近日户外圈剧震,上周六甘肃白银景泰县的绝命越野赛,发生了自1991年梅里山难至今、国内伤亡人数最多的户外事故,而昨日又传来了另一位山友在田海子遇难的消息,加之去年年末友人在四姑娘山遇难的事故,思想前后,还是插播几句感想

我个人非常反感消费山难、消费亡者,遂用无题

虽然在户外领域,我偏向人文地理的研究,并不玩极限越野,不过算是混迹山野多年,海内外叫得上名的山也是爬了不少,百公里级线路也走过了六七条,早期也曾在纳木错经历过失温昏迷、命悬一线,对这个领域多少有点理解

极限越野我不懂,不多说,但是在户外环境、国家公园建设方面,算是略知一二,所以这一篇就结合自己的经验,简单聊几句一些值得改善的方面

由于临时起意、一夜成文,未经太多斟酌,难免有不周之处,还望各位看官谅解

其实建设体系,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因为海外有大量的先进管理经验,欧美从黄金年代起算、登山运动发展超过150年,日本从20世纪初起算,积累超过100年,都形成了适合自身条件的成熟模式

这些模式只要稍加本土化,就可以直接照搬过来用,完全不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去摸着石头过河(当然,这其中不考虑利用只摸石头不过河获取利益的因素)

所以做不做的好,一是成本问题(经济基础),二是态度问题(想不想做)

本篇简要逻辑目录

1、线路分级

2、地图精细化

3、设置关键庇护所

4、专业管理团队

5、专业气象组

6、主动把控风险

7、接受意外和死亡

8、向死而生

1、线路分级

典型的例子是新西兰,线路分级是南阿尔卑斯户外运动的基本逻辑,它将所有登山、徒步线路分为5个级别——入门级、初级、中级、进阶级、专家级

每个级别都有相对应的4种要素——持续时间、适合人群、地形条件、路标类型;从易到难,各不相同

例如,最简单的入门级(Easiest)的各种情况如下

持续时间:数分钟至1小时

适合人群:绝大多数年龄段(前者包括残障人士)及适应性,无需特殊技能

路面条件:全铺装路面,无陡坡、无台阶或较少台阶,排水系统良好,溪流、河流有架设桥梁

路标:路径清晰,无需路标

而最高的专家级(Expert)的情况则是

持续时间:高强度数日远足徒步

适合人群:具备极强的野外技能和丰富经验,以及方位判断及野外生存技能,拥有完全自给自足的能力

路面条件:未经修缮的天然道路,可能崎岖、泥泞、非常陡峭,有路标、标杆、石冢指引方向,预期将有溯溪、涉水要求

路标:在必要之处有非常清晰的橘黄色三角形路标固定在树上,其余颜色路标均非步道。在林线以上以标杆、石冢代替

在新西兰,有专门的政府机构保护部(DOC)对全国十多个国家公园进行管理,绝大多数的登山、徒步线路都能在DOC网站上查询到具体信息,并明确标注难度级别、并说明关键要素

如此,就能用客观的信息和数据,直观地让登山客看到所将面临的风险,从而去选择适合自己实力的线路,而不是笼统地用难或容易、行或不行这样主观性很强、又容易引起歧义的模棱两可字眼,避免了一刀切式的粗暴管理模式

这种线路分级的方式,与攀岩、攀冰的难度分级逻辑有所区别,主要是用于在一个地形复杂、线路繁多的区域、建立起底层管理逻辑的切入方案,比如四姑娘山、亚丁这样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地形地貌多样的区域,就非常适合进行线路分级

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户外线路分级体系,并不一定要照抄,但这个思路是完全可以参考的

新西兰南岛的雪崩峰小径(Track,是Trail的同义词),为进阶级线路

喜马拉雅地区的线路并没有官方分类法

以上是一位完成大喜马拉雅小径(GHT)考察的西方旅行家根据瑞士阿尔卑斯线路分级法而拟定的喜马拉雅地区线路等级,与新西兰的分级法有相似之处

按这个分类法,我目前完成了两条Grade 4、四条Grade 3级别线路

2、地图精细化

公允评价,这些年国内在公共地图资源共享这方面的建设,是一个急转向右、甚至是大踏步倒退的过程

不止一次说过,在遥感测绘如家常便饭、开源等高线图广泛应用到民用领域的当下,我个人实在不明白这种几乎要退回封建社会的保守其中的用意何在,若仅是为了垄断利益、利用信息不对称割韭菜,那倒也可以理解,唯恐还有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各位可以看看,无论是新西兰的保护部,还是日本的国土地理院,哪怕是尼泊尔的Himalaya Map House,他们提供给公众的户外地图是个什么样的水准和精度

新西兰保护部官网的电子地形图,完全免费,截取库克山国家公园区域

日本国土地理院电子地形图,完全免费,截取枪岳周边的等高线

开放街景地图(OSM)中截取的黄河石林景区的地形图,完全免费且开源

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内的珠峰手绘地形图

登山、徒步、越野跑这些户外活动与平原马拉松完全不同,通常都会在地形复杂、起伏较大、无铺装路的高海拔地区开展,绝对高程差经常高达两三千米,在一些高难度线路中累计爬升/下降甚至可能上万(例如龙目岛林贾尼100)

在这种环境下,一份精确的地图是最基本、也是极其重要的技术支持

而一份合格的户外地图,在充分表现相关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同时,还要对山峰、水系、地质灾害区、观景点、庇护所做详细标注,所有关键位置的标高也应该详细标注,并给出关键数据,上面这些地图就是最好的范例

精细化的地图,不仅是为户外活动的参与者提供数据支持,也是更为广大的群体与自然界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帮助他们有兴趣、有意愿、也有途径去深入了解某个区域的具体环境,而非如今这般盲人摸象继而以讹传讹

然而目前纵观国内的各大户外景区,我几乎没有看到过称得上合格的官方地图版本,而目前官方凿凿背书的天地图是个什么水平,可能大家也都心里有数

所以对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我个人相对悲观,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依然不得不继续用架梯翻墙的方式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我个人储备的喜马拉雅各区域户外登山徒步地图,尼泊尔方面制作

1-2年一次版本更新,也不断在测绘新的区域,水平一直在进步

而这些制作精良的地图售价仅折合20-30元人民币每册

合格的神山圣湖区地图应该是这样的

3、设置关键庇护所

在日本、新西兰、欧洲阿尔卑斯的户外区域,此类庇护所(hut)是一种常规安全措施,大多都是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设施,形式多样,有小木屋、简易房、岩洞等类型,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这类避难设施,一般都建设在非常关键的地理位置,例如山脚、垭口、雪线位、暴露棱线位、气象/地质灾害多发区、或范围较广的无人区域内,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供登山客暂避极端天气,以及提供基本生活设施

例如新西兰库克山国家公园,每一个庇护所都配备无线电通讯(山谷内没有信号),每晚7点,国家公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会向庇护所的人员通报当天公园内的气象、地质变化情况,而庇护所内的登山客也需要选派一位代表,向办公室通报此时所内的人数、身体状况、所在位置等信息(我有幸做过一次代表),必要时,无线电可作为紧急通讯方式来使用

而在日本阿尔卑斯,庇护所和山间小屋(lodge)的密度更加惊人,基本上所有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都有设置

我本人曾在攀登枪岳下山途中错过末班车,而在登山游客中心过了一夜,这地方白天是办公室,晚上就是避难所,无人值守但不锁门,感应式门禁和灯光,室内有空调、洗手间有热水、大厅有充电,还有自动贩卖机和应急医疗设备,维生设施一应俱全

宁可十防九空,也要设法让措施走在问题前面,这才是发达国家真正的发达之处

那么试想一下,如果黄河石林景区能在20-31公里的大片无人区设置一个庇护所,哪怕是挖个地窖、搭个石屋,派人携带通讯装备值守,本花不了几个钱,但结果是否就会不同了呢

库克山国家公园的波尔庇护所(Ball Hut),拥有3个床位、简易厕所、炊具和无线电设施,500米外有水塔供水,是塔斯曼冰川沿线的固定露营点

蓝白相间的是我的帐篷

白马大雪溪中的简易庇护所,此时已被埋在数米厚的雪溪之下

4、专业管理团队

还是以新西兰为例,我在前往塔斯曼冰川的波尔庇护所前,曾到国家公园办公室进行线路申报,接待我的工作人员是一位年轻姑娘,当她看了我的申报单后,差不多花了20分钟时间对我详细说明了沿途的情况

包括线路中所有的地形变化、所有可能出现危险的地点(途中有雪崩区、并有一半路程是走在不稳定的冰碛墙上)、所有的理想观景点、所有容易迷路的位置、以及无法继续前进时的替代方案,如数家珍

当我走完了以后一回想,完全准确、分毫不差。然而这位小姐姐,只是个傍晚拿着pos机、去宿营地收过夜费的普通基层工作人员,而这样的工作人员,在整个国家公园还有很多很多

一个基层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专业素养,可想而知这国家公园的管理水平有多高

日本方面也是如出一辙,当我在预约100公里级徒步熊野古道中边路沿途住宿的时候,接待我的也是一位小姐姐,以岛国人的锱铢必较,她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跟我进行深度网聊,基本就是考试的形式,确认我对沿途各方面(地理、交通、补给、时间规划等)的了解程度后,才给我预定住宿

最后闲聊了几句,我有点官方地夸了几句,你专业知识简直太丰富了,而对方却轻描淡写地说,她只是来顶班的临时工

由此可见,无论是管理方、还是主办方,负责决策的核心团队、负责具体事务的实操人员,本身就需要具备丰富的户外活动、极限运动经验,需要对于相关区域的一山一河、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了如指掌

诸如前述的,线路如何分级、庇护所如何设置,都需要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户外从业人员进行处理,这些人应该比单纯的所谓大神们具备更高层次的综合能力

尤其是像极限越野这样专业性极强、与传统城市马拉松完全不同的高风险项目,需要管理团队熟练掌握线路勘察、组织管理、应急救援、突发事件处置的流程和方法,这些都是基本的从业门槛

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没有专业的管理、运营团队,建立现代户外运动环境无异于空中楼阁

5、专业气象组

纵观过往几十年户外运动史,无论是91年梅里山难、96珠峰山难、08K2山难、14ACT山难、还是此次甘肃事故,这些引发团灭级悲剧的原因,都是极端恶劣天气

早期由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限制,对于户外运动所需的、小时级甚至分钟级的精确预报,确实是力有不逮。不过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国防级超级计算机的普遍运用,精确预报早已离我们不再遥远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家提供精确预报的大型机构,主要有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美国全球预报系统(GFS)、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环境监测模型(NEMS)、瑞士巴塞尔蓝天预报系统(Meteoblue/基于NOAA数据源),基本上大多数预报都是基于这些机构的数据源

目前,相当部分的国内户外、高山摄影群体已经渐渐接受、并已经能熟练掌握运用这些精确预报来进行线路规划,并肉眼可见地起到了相当积极的效果

可在缓慢进步之余,仍有相当规模的户外相关群体,对气象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亦或是对境外的预报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而国内自身的精确预报系统,则迟迟未见有建立的迹象,我不知道是技术原因、还是其他说不得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山地天气预报与普通预报不同,对于专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进行类似极限越野这样持续时间长、海拔跨度大、地形复杂的赛事时,还是应该组建对于山地气候判断经验丰富的气象团队,在开赛前就要对赛事期间的气象做预判,比赛中至少要做到小时级的精确预报,并及时反馈给主办方和参赛选手

结合之前的庇护所设置,试想如果此次有专业气象人员,预判出即将发生的冷涡风暴,然后汇报给主办方,并通知庇护所的工作人员,果断终止比赛并劝返选手、或引导避难,是否就能多挽救几条生命呢

在这种紧急关头,我们引以为傲的组织能力又到哪里去了呢

6、主动把控风险

当然,把所有的责任都归于管理方和主办方是不公平的。说句容易得罪人的话,不少参与者本身,自身硬实力固然很强,但多少对自然环境缺乏敬畏

何谓敬畏自然,就是重视细节。尤其是自主的登山、徒步、越野跑这些户外活动,详细研究前往区域的季节气候、地形地貌、路面条件、熟读等高线图,做各种极端情况下的脱困预案,携带必要的装备,都是非常重要的户外素养

把这些事全部推给组织者,就是将把控风险的主动权完全交到他人手上

在极端自然环境中,人的天然缺陷会被无限放大,实力再强的人大自然想要你的命也和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缺乏对细节的重视,等于加大了自身的风险

尤其是跑山的群体,大多体脂率低、基础代谢高,为了追求成绩有时极端轻装上阵,对于运动本身而言可能没毛病,但在类似冷涡风暴这种短时极端环境中,这些因素就会变成超级debuff

因为在无法移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你的血条会比常人更快地归零,存活时间甚至会大大低于天天坐办公室的死肥宅

另外,有一些越野跑选手是从城市、平原、低山跑转型而来,高海拔、强高差山地跋涉不足,对于孤立无援下遭遇山地气候突变的后果也缺乏认识,你在风和日丽中跑得再快,在持续8级风面前也一样是站都站不稳的节奏,基本失去移动能力,单衣单裤无补给,那就是死路一条

户外活动本身是一件以人类的脆弱之躯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的事,高海拔下的容错率更是极低。然而现实是,不少人光知道斗勇、却忽略了斗智,不了解它、也没有阅读它的能力,当它要将你吞噬时,却依旧浑然不知,随之走向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是颇令人遗憾的

除了对技术的磨练之外,对风险的主动把控意识,也应成为户外参与者必修的一课

7、接受意外和死亡

从这些天、这些事故后的反馈来看,不少管理方、组织方、参与者、还是评论者,表现出的状态是迷茫,大多数人好像都不知道该怎么去看待这些事情

我个人的观点是,平常心看待

正如每时每刻、在世界各个角落因交通事故意外离世的人们,大家会因此而大惊小怪吗?会因此而拒绝汽车吗?显然不会

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基本道理,就算把交通规则落实得再细、把车辆的安全性做得再好,依然会有发生意外的概率,这个几率是不可能降到零的

熵增(事物总是从有序走向混沌)是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之一,有些事它就是无巧不巧,没有太多道理可讲

那么换到户外活动也是同样的道理,就算是日本那样拥有完善山地救援体系、甚至有专业的山地救援警察队伍的国家,每年仍会发生几百起山难,会有成百上千的死伤

所以,我们也需要像接受交通意外那样,学会用平常心去接受户外活动中(非人为)的意外和死亡

在此,我个人觉得此次央视新闻的做法值得肯定,只是客观陈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未做任何评论,这是一种恰当的态度

8、向死而生

当然,平常心面对的前提是,你做好了面对这一切的准备

在我个人的逻辑中,总是默认每一个走向山野的人,都已经充分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这并非触自己的霉头,而是敬畏生命

只有想到死,才会去认真思考,这一趟行程中有哪些风险会要自己的命,其中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你能否接受,又该做哪些相应的准备

这是我理解中的向死而生——死不是死、是最坏的结果,生不是生、是必要的应对措施

向死而生,不是拼命,而是以可能存在的最坏结果为前提,主观上把自己能掌控的细节做到最细

包括生理上、心理上,也包括对自己、对他人

正如第一次去EBC的时候,我就写好了遗书,因为要乘卢克拉的小飞机,那个航线基本上年均摔一架,一年几千趟航班谁也不知道谁会中这个奖,这是不可控的,所以这就是一种准备,这份遗书至今也一直在抽屉里摆着

不过,我并不认为所有户外活动的参与者都有类似的觉悟,毕竟意外事故是个小概率事件,而基于我们的文化,人们可能也不太愿意以平和的心态去讨论这件事

但是,除了少数孑然一身、了无牵挂的参与者之外,绝大部分群体依然是社会化的,许多人家中尚有翘首盼归的父母妻儿

或许对于许多自然属性较强的户外参与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魂归山野并非是一个自己不能接受的结果,但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意外事故带给上述这些人的被动痛苦,或许要远为绵长

理想与现实、自我与他人、生存与死亡,摆在户外参与者面前的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南辕北辙的观念分歧,同样是需要智慧去化解的课题

在我个人看来,唯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建立起成熟、健康、合理、现代化的户外运动环境、管理体系、观念和文化

现代化的环境、合理的管理体系能杜绝人祸,而成熟的观念、健康的文化能让人们平常看待并接受天灾,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接受、并参与其中,这才是户外活动生存和发展的长久之计

然而,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当前我们的经济基础、主流价值观、利益分配模式皆与之相悖,大环境并不友好。要实现这个美好愿景,势必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最终难以实现也是合理的

即便有那么点希望,也离不开每一个户外人的积累和努力,有一份力、发一分光,改变世界一点点,必然是从我做起

愿逝者安息,生者前行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公山寨摘桔子户外活动召集
2℃到底意味着什么
“全国蚊子出没预报”地图出炉 你们家叮成啥颜色了?
时间与气象预报-
狼头长啸李树身日记(177)
《立春》72小时节气预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