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31輯:木麒麟等十個品種(105P)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31輯:木麒麟等十個品種(105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植物名稱目錄
1.木麒麟
※※※※※※※※※※※※※※※
2.化石樹
※※※※※※※※※※※※※※※
3.升馬唐
※※※※※※※※※※※※※※※
4.日日櫻
※※※※※※※※※※※※※※※
5.木虌子
※※※※※※※※※※※※※※※
6.牛心梨
※※※※※※※※※※※※※※※
7.天宮石斛
※※※※※※※※※※※※※※※
8.日本女貞
※※※※※※※※※※※※※※※
9.止宮樹
※※※※※※※※※※※※※※※
10.水社柳
※※※※※※※※※※※※※※※
植物資料美圖
1.木麒麟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木麒麟                              更多木麒麟
英文名稱:Barbados Gooseberry,Lemon Vine,Leafy Cactus
學   名:Pereskia aculeata Mill.
科   名:仙人掌科(Cactaceae)葉仙人掌屬(Pereskia)
別名:葉仙人掌、仙人鞭、虎刺(北京)
原產地:中美洲、南美洲北部及東部、西印度群島等熱帶的潮濕地區。
分布:栽培
用   途:1.園藝觀賞、庭園植栽綠籬用。2.食用:黃色有刺的漿果,酸甜可口,可供食用,稱為-刺兒李及『巴巴多斯醋栗 Barbados Gooseberry』之稱,其葉片還可用作烹調的調味品。3.砧木用:木麒麟是仙人掌科唯一具上位子房的種屬植物;扦插易成活,和仙人掌類的一些植物親和力強,常被選作緋牡丹、山吹、鼠尾掌、仙人指、黃金鈕、蟹爪蘭等的砧木。
莖:攀援灌木,高 3~10 公尺;莖木質化,基部主幹直徑達 2~3 公分,灰褐色,表皮縱裂;分枝多數,圓柱狀,具長的節間,無毛;幼枝紫紅色,老枝淡白色;小刺座生於葉腋,墊狀,直徑 0.15~0.2 公分,具灰色或淡褐色絨毛,於老枝上增大並突起呈結節狀,直徑可達 1.5 公分,具 1~15 根刺;刺針狀至鑽形,長達 1~4(-8)公分,灰褐色,在攀援枝上常成對著生並下彎成鉤狀,較短。
葉:葉片卵形、寬橢圓狀披針形,長 4.5~7(-10) 公分,寬 1.5~5 公分;葉面略向正面內捲,先端急尖至短漸尖,葉尖外翹,邊緣全緣,基部楔形至圓形;葉質厚,稍肉質,無毛;正面綠色,背面淡綠色,通常黃綠色中泛紅暈;側脈每側 4~7 條,在上面稍下陷或平坦,於下面略突起;葉柄長 0.3~0.7 公分,無毛。
花:花於分枝上部組成總狀或圓錐狀花序,輻射狀,帶有淡香,直徑 2.5~4 公分;花梗長 0.5~1 公分;花托外面散生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葉質麟片及腋生小凹槽,鱗片長 0.8~2.5 公分,寬 0.2~0.6 公分,小凹槽具黃褐色至淡灰色絨毛和細刺;萼狀花被片 2~6 片,卵形至倒卵,長 1.2~1.5 公分,寬 0.4~0.8 公分,先端急尖或圓形,有時具小尖頭,淡綠色或邊緣近白色;瓣狀花被片 6~12 片,倒卵形至匙形,長 1.5~2.3 公分,寬 0.6~0.8 公分,先端圓形、截形或近急尖,白色或略帶黃色或粉紅色;雄蕊多數,無毛;花絲長 0.5~0.7 公分,白色;花藥橢圓形,長 0.1~0.12 公分,黃色;雌蕊無毛,子房上位;少數胚珠著生於側膜胎座下部呈基底胎座狀;花柱長 1~1.1 公分,直徑 0.1~0.2 公分,白色;柱頭 4~7,直立,長 0.3~0.4 公分,白色。
果:果實為漿果,初為青綠色,成熟後變為黃色,表皮散生肉質葉片、有刺;果實長橢圓形,長約 2 公分,寬約 1.5 公分;種子 2~5,雙凸境狀,黑色,平滑,直徑 0.45~0.5 公分,厚 0.14~0.16 公分;種臍略凹陷。
特徵:木麒麟為仙人掌科葉仙掌屬植物,落葉蔓性灌木,莖木質化,有分枝,在原產地高約可達 8 公尺至 10 公尺,刺座大,有刺 2 枚至 15 枚。葉質厚,肉質,橢圓形,正面綠色,背面淡綠色,葉面略向正面內捲,葉尖外翹,長約 4~6 公分,寬約 3~4 公分,通常黃綠色中泛紅暈。花為圓錐花序,孕生於嫩枝先端,花小,白色,有香氣,很像白玫瑰,開花時一片雪白。在歐洲南部常作綠籬。漿果黃色、有刺,可供食用,稱為-刺兒李,其葉片還可用作烹調的調味品。由於其根系發達,加之又與仙人掌類的一些植物親和力強,常被選作緋牡丹、山吹、鼠尾掌、仙人指、黃金鈕、蟹爪蘭等的砧木,形成多品種的共同體植株,別具一格。是仙人掌植物中最為原始的種類。
植物圖片
※※※※※※※※※※※※※※※
 
        
    
    
        
2.化石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化石樹                         更多化石樹
英文名稱:
學名:
Clerodendrum calamitosum Linn.
科名:馬鞭草科(Verbenaceae)海州常山屬(Clerodendrum)
別名:
大號化石樹、圓葉化石樹、南洋草、爪哇大青、古蘆常山、結石樹
原產地:
爪哇熱帶地區,台灣最早於 1916 年由廖以銳氏從爪哇引進種植。
分布:
散見台灣各地藥用或觀賞零星種植。
用途:
1.藥用:性味:枝:苦、寒,有小毒。效用:葉:治膀胱結石,膽結石,腎結石。枝葉全年可採,採葉片或枝葉,曬乾,稱化石樹(台灣)。枝葉有利尿,化石,解熱,降血壓之效。治膽結石,膀胱結石,腎結石,腎炎,肝炎,高血壓。
莖 :
灌木,高可達 1 公尺或更高,具多數枝條;小枝直立或斜上昇,幼枝綠色,被絨毛。
葉 :
葉對生,柄長 1~3 公分,葉片闊橢圓形,皺褶狀,長 5~10 公分,寬 3~5 公分,基部廣楔形,先端鈍形或突細尖,粗鋸齒緣。
花 :
聚繖花序,枝端腋出,多數形成圓錐花叢,花軸被軟毛,苞片線形,長約 0.8 公分,小花梗長 0.4~0.9 公分;萼筒長約 0.8 公分,被疏毛,萼裂片狹長形,長 0.8~1.3 公分,先端尖;花冠白色,花筒細長,長約 2.5 公分,被絨毛,先端 5 裂,展開,裂片狹倒卵形;雄蕊 4 枚,著生花筒管上,伸出花冠外;子房球形,不完全 4 室,每室具胚珠 1 顆。
果實:
核果球形,徑 0.8~0.9 公分,基部襯托出殘存的紅色花萼。花果期 7~12 月。
特徵:半落葉性灌木,幼枝綠色,被絨毛。葉對生,柄長 1~3 公分,葉片闊橢圓形,皺褶狀,長 5~10 公分,寬 3~5 公分,基部廣楔形,先端鈍形或突細尖,粗鋸齒緣。聚繖花序,枝端腋出,多數形成圓錐花叢,花軸被軟毛,苞片線形,長約 0.8 公分,小花梗長 0.4~0.9 公分;萼筒長約 0.8 公分,被疏毛,萼裂片狹長形,長 0.8~1.3 公分,先端尖;花冠白色,花筒細長,長約 2.5 公分,被絨毛,先端 5 裂,展開,裂片狹倒卵形;雄蕊 4 枚,著生花筒管上,伸出花冠外;子房球形,不完全 4 室,每室具胚珠 1 顆。核果球形。花果期 7~12 月。
植物圖片
※※※※※※※※※※※※※※※
3.升馬唐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升馬唐
英文名稱:Tropical Crab Grass,Southern Crabgrass,Summer Grass,Henry Crabgrass,Mehishiba
學名:
Digitaria ciliaris (Retz) Koel
Panicum ciliare Retz.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馬唐屬(Digitaria)
別名:馬唐草、馬唐、假馬唐、指草、糯米草
原產地:熱帶至溫帶地區
分佈:台灣全島五百公尺以下丘陵及平地。
用途:牧草、地被植物
莖:草本,稈高 50~100 公分,稈纖細,基部膝曲,具分枝。
葉:
葉片長 8~20 公分,寬 0.5 公分~1.2 公分,線狀披針形;葉鞘被柔毛,短於節間,抱莖,長 0.1~0.3 公分;葉舌長 0.1~0.3 公分,膜質,先端鋸齒狀,截形;平行脈,不明顯。
花:
花序為總狀花序, 3~8 枚指狀成對排列。花序長 5~15 公分;總狀花序長 5~15 公分;序軸 0.06~0.1 公分,邊緣鋸齒狀;小穗長約 0.3 公分,排在軸之一側,綠色或紫色;穗柄三角形,不等長,具細齒;外穎細小,三角形;內穎為小穗的 1/2~3/4 長,長橢圓形,邊緣被纖毛,3 條脈;下位外稃闊橢圓形,5~7 條脈,膜質;上位外稃與下位外稃等長,橢圓形,革質,灰綠至黃褐色。花期 4~10 月。
果實:果實為穎果,小穗均排在穗軸之一側,約 0.3 公分長,綠或紫色。
特性:
一年生草本,基部分枝而生根,稈傾斜。葉片線狀披針形,葉鞘短於節間,葉舌膜質,先端鋸齒狀,總狀花序 3~10 枚指狀排列,小穗成對,一具長柄,一無柄或具短柄。
植物圖片
※※※※※※※※※※※※※※※
4.日日櫻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日日櫻
英文名稱:Rose-flowered Jatropha、Violin-leaved Nut
學名:
Jatropha pandurifolia Andre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瘋樹屬(Jatropha)
別名:南洋櫻、木花生、琴葉櫻、紅花假巴豆
原產地:西印度群島
分佈:在台灣普遍被種植為園藝用樹
用途:庭園觀賞樹,主要在於觀花,亦可盆栽。
莖:日日櫻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株高 1~2 公尺。
葉:
葉互生,卵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漸尖或銳尖,全緣而基部有疏齒,葉基具刺齒狀,葉脈上面凹下,下面隆起。
花:
花為雌雄同株,成繖房花序;萼、瓣各 5 枚,花冠紅色,長約 1.3 公分,另有粉紅品種。五瓣,清逸美妍。
果實:蒴果。初為青綠色,成熟後轉為黑褐色。
特性:
日日櫻為大戟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株高 1~2 公尺。植物體含乳汁。葉互生,卵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漸尖或銳尖,全緣而基部有疏齒,葉基具刺齒狀,葉脈上面凹下下面隆起。花為雌雄同株,成繖房花序;萼、瓣各 5 枚,花冠紅色,長約 1.3 公分,另有粉紅品種。五瓣,清逸美妍。蒴果。初為青綠色,成熟後轉為黑褐色。花開時如櫻花狀美麗,又因花期長,四季開花,故稱為日日櫻 。乳汁有毒,誤觸乳汁引起水泡或膿皰,皮膚嚴重發炎,對眼睛亦極有毒害;家畜誤食落葉,常造成口部嚴重起泡。用扦插法繁殖。
植物圖片
※※※※※※※※※※※※※※※
5.木虌子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木虌子、木鼈子、木鱉子      雄花     幼實    青實 2     紅實
英文名稱: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
學名: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Mur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
科別:瓜科 ( Cucurbitaceae)苦瓜屬(Momordica)
別名:臭屎瓜、木蟹、狗屎瓜、天草、漏苓子、土木鱉、木別子、木鱉瓜、藤桐、Zyazyai(排灣)
原產地:中國大陸廣東、廣西、江西、湖南和四川,台灣。
分布:台灣全島中南部、東部平野、低海拔森林中。
用途:1.食用:未熟的綠色果實可煮食,但熟果種子,有毒且有惡臭,不能食用。嫩莖葉及未熟之青果均可當蔬菜煮食或炒食。2.藥用:性味:種子:苦、微甘、溫,有毒。效用:種子:解毒,消腫,散結。根、葉:消炎解毒,消腫止痛。治癰瘡腫毒,淋巴結炎,乳癰,瘰癧,痔漏,疥癬,禿瘡;種子:有毒。消腫散瘀,解毒生肌。治癰腫,疔瘡,膿腫,乳癰,頭癬,痔瘡,無名腫毒,疳積痞塊,風濕痹痛。
莖:草質藤本,長 4~8 公尺。塊根粗壯,近圓柱形,稍有分枝,表面淺棕黃色。莖幾無毛,有稜線;捲曲單一。
葉:葉互生,葉柄長 5~10 公分,葉片三角形,3~5 掌狀淺裂至深裂,長 8~22 公分,寬近於長,先端短漸尖,基部心形,近葉柄兩側處各有1-2個較大的腺體;中裂片菱狀卵形,側裂片三角卵形,邊緣有波狀三角形齒。
花:花雌雄異株或單性同株,單生,花梗甚長,每花有1綠色圓腎形苞片,長 3~4 公分,全緣;花萼 5 裂,具暗紫色條紋;花冠鐘狀,淺黃色,直徑約6公分,5 裂,裂片倒卵狀橢圓形;雄花花冠裂片不等大,雄蕊 3,花絲極短,具 2 個有蓋的蜜囊;雌花花冠裂片近等大,子房下位。花期 5~9 月。
果實:果實寬橢圓形至卵狀球形,長 10~16 公分,直徑 8~9.5 公分,橙黃色,有肉質刺狀突起,果梗長 7~10 公分。種子大,35~75 粒,長約 2 公分,寬約 1.2 公分,黑褐色,外有一層鮮紅色帶甜味的黏滑膜,似鱉甲狀。果期 9~11 月。
特徵:多年生草質大藤本,根呈塊狀,卷鬚不分叉;葉片膜質,輪廓呈廣卵狀心形,長寬都在 8~22 公分之間,3~5 裂,裂片邊緣有小齒牙或近於全緣,葉柄基部有 2~4 枚腺體;花雌雄異株,雄花具長梗,單一或 3~5 朵聚生,花梗長 5~15 公分,苞片圓腎形,花萼片廣披針形,花冠淡黃色,寬鐘形,花徑 6~8 公分,瓣基黑色,雄蕊3枚,雌花梗長 2~5 公分,子房密生刺狀突起;果實橢圓形,長 10~16 公分,成熟時紅色,表面有多數軟刺。
植物圖片
※※※※※※※※※※※※※※※
 
        
    
    
        
6.牛心梨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牛心梨               牛心梨-實                  牛心梨-果實
英文名稱:Bullock's Heart,Custard Apple
學名:
Annona reticulata Linn.
科名:
番荔枝科 (Annonaceae )番荔枝屬(Annona)
別名:
牛心果、牛心番荔枝
原產地:熱帶美洲,南美祕魯,波利維亞,西印度群島,北美之佛洲等地。荷蘭時期引入台灣。
分佈:台灣各地有零星栽培,南部較適宜栽培。
用途:1.食用:果實可蜜漬作蜜餞,果實供食用;可用以調酒。2.藥用:牛心梨之樹皮及種子做為驅蟲、腹瀉、癲癇及腫瘤等的治療。性味:樹皮:澀、平;果實:苦、寒。效用:樹皮:收斂;果實:驅蟲,止痢,健脾胃;葉:治咳嗽痰喘;種子、葉:種子含有 45 % 黃色油,可殺蟲。3.作染料用:未熟果可作黑色染料。
莖:樹高 5~10 公尺,幹皮粗糙,並具縱裂,表面灰白色,小枝淺綠色,出生時具暗褐色毛,之後逐漸消失呈灰白色。
葉:
嫩葉反面亦具褐色毛,單葉互生,長披針形或長橢圓形狀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寬 4~6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全緣,厚紙質,表面濃綠色,反面淡綠色,延中肋密生褐色粗短毛,側脈於反面隆起,正面扁平,葉柄上面具溝,表面被白色短毛,揉搓葉片時,則散發出一種青臭味。
花:
花由新稍頂端或葉腋間或節間抽出,集 3~6 枚簇生為聚繖狀,花軸短,密生銹褐色毛茸,小花常下垂,萼片 3 片,呈三角形排列,裂片菱形,紙質,花瓣 3 枚,與萼片互生,另 3 枚退化,瓣片披針形,肉質,橫斷面呈三稜形,表面黃綠色,密佈暗紫色細斑,雄蕊緊密排列於隆起花托上,呈扁圓形,花絲極短,藥 2 室,縱裂,白色,藥隔凸起,先端呈扁平頭,雌蕊多數聚生於雄蕊群頂端花托上,呈圓錐形,柱頭白色,子房暗紫色,表面生白毛,一室含一胚株,花期:六月上旬開放,花期甚長,可延至 12 月。
果實:果實為聚生果,心臟形,圓錐狀或卵圓形,基部常作歪斜狀,未熟果表面呈暗褐色,成熟果則變黃綠色,受光部分則帶赤褐色,果肉乳白色,多實細胞,一果含種子約 18~30 粒不等,種子黑褐色,扁橢圓形,光滑。
特性:
牛心梨常綠番荔枝科植物,亞喬木或呈灌木狀,在本省北部則帶落葉性,樹高 5~10 公尺,幹皮粗糙,並具縱裂,表面灰白色,小枝淺綠色,出生時具暗褐色毛,之後逐漸消失呈灰白色。嫩葉反面亦具褐色毛,單葉互生,長披針形或長橢圓形狀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表面濃綠色,反面淡綠色,延中肋密生褐色粗短毛,側脈於反面隆起,正面扁平,全緣,厚紙質,葉柄上面具溝,表面被白色短毛,揉搓葉片時,則散發出一種青臭味。花由新稍頂端或葉腋間或節間抽出,集 3~6 枚簇生為聚繖狀,花軸短,密生銹褐色毛茸,小花常下垂,萼片 3 片,呈三角形排列,裂片菱形,紙質,花瓣 3 枚,與萼片互生,另 3 枚退化,瓣片披針形,肉質,橫斷面呈三稜形,表面黃綠色,密佈暗紫色細斑。果實心形,長 7~10 公分,具不顯著之寬稜狀隆起,聚生果,果實成熟變黃紅後,可食。由於果實形狀似心臟,故稱牛心梨。
植物圖片
※※※※※※※※※※※※※※※
7.天宮石斛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天宮石斛          更多天宮石斛
英文名稱:Hooded Dendrobium,Cowl-Carrying Dendrobium
學 名:Dendrobium aphyllum (Roxb.) C. E.
Dendrobium pierardii
Dendrobium cucullatum
科 名:蘭科(Orchidaceae)石斛蘭屬(Dendrobium)
別 稱:天弓石斛、垂枝石斛蘭、瀑布蘭、倒吊蘭、兜唇石斛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至中國南部各省及海南島、印尼等地。中國分布於廣西西北部(隆林、西林、東業)、貴州西南部(興義)、雲南東南部至西部(富寧、建水、金平、勐腊、勐海、瀘水)等地。本種分布很廣,花色和花的大小常有變化。
分布:台灣南北各地都適合栽培。
用 途:栽植於蛇木板上或附木栽培,為優良觀賞植物。
莖:莖下垂,肉質,細圓柱形,長 30~60(-90) 公分,粗 0.4~0.7(-1) 公分,不分枝,具多數節;節間長 2~3.5 公分。
葉:葉紙質,二列互生於整個莖上,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6~8 公分,寬 2~3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具鞘;葉鞘紙質,乾後淺白色,鞘口呈杯狀張開。
花:總狀花序幾乎無花序軸,每 1~3 朵花為一束,從落了葉或具葉的老莖上發出;花序柄長約 0.2~0.5 公分,基部被 3~4 枚鞘;鞘膜質,長 0.2~0.3 公分;花苞片淺白色,膜質,卵形,長約 0.3 公分,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暗褐色帶綠色,長 2~2.5 公分;花開展,下垂;萼片和花瓣白色帶淡粉紅色或淺粉紅色或有時全體淡粉紅色;中萼片近披針形,長 2.3 公分,寬 0.5~0.6 公分,先端近銳尖,具 5 條脈;側萼片相似於中萼片而等大,先端急尖,具 5 條脈,基部歪斜;萼囊狹圓錐形,長約 0.5 公分,末端鈍;花瓣橢圓形,長 2.3 公分,寬 0.9~1 公分,先端鈍,全緣,具 5 條脈;唇瓣寬倒卵形或近圓形,長、寬約 2.5 公分,兩側向上圍抱蕊柱而形成喇叭狀,基部兩側具紫紅色條紋併且收狹為短爪,中部以上部分為淡黃色,中部以下部分淺粉紅色,邊緣具不整齊的細齒,兩面密布短柔毛;蕊柱白色,密布細乳突狀毛,前端邊緣寬凹缺。花期 3~4 月。
果:蒴果狹倒卵形,長約 4 公分,粗 1.2 公分,具長約 1~1.5 公分的柄。果期 6~7 月。
特徵:天宮石斛為蘭科石斛屬落葉性多年生草本。著生性,以氣生根攀附樹上生長,鞭狀莖下垂。葉片光滑,冬季落葉眠。春季於去年生莖的節處開花,每節著花 1~3 朵。花瓣粉紅色,脣瓣奶油色有絨毛,脣半邊緣或有流蘇狀細齒。因栽培容易且開花性良好,為日漸普及的石斛之一。石斛蘭可概分為春石斛和秋石斛兩大類:春石斛屬落葉性,春季開花,花開在莖節兩側,花朵多而密集;秋石斛於秋季開花,花開在莖的頂端,生態酷似蝴蝶蘭。石斛蘭生性強健,繁殖力強,栽培容易,開花繁盛,花色豐富,常是初學養蘭者最喜愛的對象,且極能適應台灣的風土氣候,尤其台灣南部接近熱帶,更適合它的生長。
植物圖片
※※※※※※※※※※※※※※※
8.日本女貞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日本女貞
英文名稱:Japanese Privet
學名:
Ligustrum japonicum Thunb.
Ligustrum liukiuense Koidz.
Ligustrum amamianum Koidz.
Ligustrum japonicum Thunb. var. pubescens Koidz.
科名:木犀科(Oleaceae)女貞屬(Ligustrum )
別名:女貞木、冬青木、東女貞、女真花、凍青樹、毛貞木、毛女貞
原產地:日本、韓國、中國
分佈:分布中、北部之中、低海拔山區。
用途:1. 庭園樹、綠籬、盆栽。2. 食用:ㄅ.新芽及嫩葉可供食用:新芽及嫩葉略帶苦味,故宜先用沸水燙過或用盬水浸過,再行煮食或炒食。 ㄆ. 種子可供泡茶飲用:將種子炒熟,可泡茶飲用,具有強身效果。3.藥用:性味:葉:苦、微甘、涼。效用:葉:清熱,止瀉。治頭目暈眩,火眼,口疳,無名腫毒,水火燙傷;芽、葉:可代茶用,有消暑功能。
莖:常綠小灌木,株高可長到 3 公尺高,小枝上生有細柔毛,然後轉為光滑。枝條纖細而質硬。
葉:
葉對生,革質,光滑,闊卵形至橢圓形,2.5~6 公分長,葉脈不明顯;葉柄長 0.4~0.8 公分,新葉鵝黃色,老葉呈綠色。
花:
圓錐花序,頂生,花小,白色,花序具 12 輪分枝。花冠筒長 0.2~0.5 公分。開花期 5~8 月。
果實:核果,果實卵形至橢圓形,結果期 8~10 月。
特性:
常綠灌木。嫩枝有細柔毛。葉對生,革質,闊卵狀至卵狀長橢圓形,光滑。圓錐花序,頂生,花小,白色,開花期 5~8 月;橢圓形核果,結果期 8-10 月。因長年枝繁茂、葉青綠,常見做為綠籬,也因此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曾說:此木凌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以貞女狀之。樹皮、葉、果實毒性強。有休眠性。
植物圖片
※※※※※※※※※※※※※※※
 
        
    
    
        
9.止宮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止宮樹
英文名稱:Timor Allophylus
學   名:Allophylus timorensis (DC.) Blume
Allophylus cobbe (L.) Raeuschel
Allophylus cobbe auct. non Blume
Allophylus cobbe Blume
Schmidelia timorensis DC.
科   名:無患子科(Sapindaceae)止宮樹屬(Allophylus)
別   名:假茄冬、止槓樹、帝汶異木患、海濱異木患
原產地:菲律賓及太平洋諸島,馬來西亞;台灣則產於恆春海岸。東沙島上各處可見。
分布:恆春半島海岸叢林內。恆春半島海岸有較大的族群,東海岸亦有少數個體。
用   途:1. 海岸防風林帶。2.庭園美化用。
莖:植株高約 2~5 公尺,小枝上具有顯著的皮孔。
葉:葉互生,三出複葉,總葉柄長約 4 公分,小葉橢圓形或卵形,紙質,兩面光滑,粗鋸齒緣或波狀緣,長 8~12 公分,寬 5~8 公分。
花:花小形,多數,綠色或淡白色,開放時徑 0.4~0.5 公分,雌雄異株或雜性花,呈腋生的圓椎花序或總狀花序;花序長 6~12 公分,具分枝,光滑無毛;花柄長 0.1~0.2 公分,光滑無毛;雄花:萼片 4 枚,對生,卵形,長 0.1~0.18 公分,寬 0.07~0.09 公[分,先端鈍,光滑無毛;花瓣 4 枚,對生,舌形,長 0.07~0.12 公分,寬0.05~0.06 公分,先端鈍,基部漸狹;雄蕊 8 枚,花絲細長,有毛茸;花藥基生;雌花:花萼及花瓣與雄花相同,花盤具腺點 4 枚;子房有長柄,2 裂,2 室;每裂片呈扁圓形;花柱短,柱頭 2 枚,有毛茸;退化雄蕊短,著生於子房基部。
果:核果為綠色呈球形,直徑約 0.6~0.8 公分,成熟後轉為鮮紅色。
特徵:常綠灌木,植株高約 2~5 公尺,小枝上具有顯著的皮孔。葉為互生、三出複葉厚紙質,小葉呈橢圓形,葉片兩面光滑,葉緣具有粗鋸齒和波浪形;總狀花序或圓錐狀,腋生,花白色或淡黃色,單性,雌雄同株,單一朵花小,直徑約 0.3 公分,花萼花瓣各為 4 片;雄花有雄蕊 5~7 枚;雌花之整房 2 室,由 2 心皮組成;核果為綠色呈球形,成熟時候轉為紅色。止宮樹屬於海岸灌叢具耐鹽性佳、抗強風及抗旱性極佳的樹種,最適宜海岸防風林或庭園觀賞樹種,但不易移植和不耐寒是它的缺點。性喜高溫、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可單植、列植、叢植。
植物圖片
※※※※※※※※※※※※※※※
10.水社柳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水社柳                                      更多水社柳
英文名稱:
Kusano Willow
學名:
Salix kusanoi (Hayata) C. K. Schneid.
Salix kusanoi (Hayata) Schneider
Salix tetrasperma Roxb. var. kusanoi Hayata
Salix warburgii O. Seemen var. eucalyptifolia Ying
科名:
楊柳科(Salicaceae)柳屬(Salix )
別名:
金柳、草野氏柳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產地有宜蘭神秘湖(Shenmihu)、雙連埤(Shuanglienpi)、草埤(Tsaopi)屏東東源(Tungyuan)、南仁山(Nanjenshan)等,海拔分布 1,000 公尺以下濕地。
分布:
生長於平地原野及低海拔山地,約海拔 0~300 公尺處,30 年全島可見,常沿小溪流或池塘邊生長。現已瀕臨絕滅。
用途:
1.蝴蝶食草:水社柳是台灣特有種七彩蝴蝶的蜜源植物。2.可作為河川護岸固坡、水土保持樹種。
莖:樹枝水平伸展,細長,有毛茸,小枝條幼時被覆鐵銹狀絨毛。
葉:葉橢圓形、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7~12 公分,寬 3~4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略呈心形,紙質至革質,不明顯粗鋸齒至細鋸齒,表面光滑無毛,背面有黃褐色絲狀絨毛,側脈每邊 10~13 枚;葉柄長 1.5~1.8 公分,無腺體,有溝紋及毛茸。
花:雄葇荑花序為伸長的圓柱形,先葉開放或近似與葉同時開放,長 5~9 公分,寬 0.7~0.9 公分,近似疏花;花序有毛茸,花序梗長 1.2~1.6 公分,微有灰色毛茸;苞鱗片 4~5 枚,早落性;苞片倒卵狀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 0.25~0.35 公分,寬 0.16~0.2 公分,色澤表裏相同,先端圓,邊緣有毛且捲曲,內有絨毛,外面下半部有白色絨毛;腺體 2 枚,基部合生或呈假性盤狀,長 0.04~0.05 公分,寬 0.08~0.09 公分;雄蕊 6~7 枚,花絲離生,長 0.25~0.4 公分,基部有柔毛。雌葇荑花序長 3.5~5 公分,徑 0.8 公分花序軸有柔毛;苞鱗片倒卵形,長 0.11~0.18 公分,寬 0.8~1.2 公分,先端尾狀尖突或尖突,基部楔狀銳尖或圓形;苞片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鈍;腺體腹生,長 0.04~0.05 公分,寬 0.08 公分,先端截斷狀,頭部略凹陷;背生腺點無或小而圓形;子房披針狀圓錐形,先端鈍,有子房柄,長 0.08 公分,光滑無毛;花柱長 0.05~0.06 公分;柱頭短,頭部凹陷。
果實:蒴果長 0.65~0.7 公分,寬 0.2 公分。
特性:
落葉中喬木,樹枝水平伸展,細長,有毛茸,小枝條幼時被覆鐵銹狀絨毛,芽紅褐色,橢圓形。葉卵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基部圓至心形並有耳狀腺體,細鋸齒緣,稀全緣。雌雄異株,雄花黃色,雌花白色,花序腋生;苞片兩面光滑。蒴果長 0.65~0.7 公分,寬 0.2 公分。
植物圖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歇后语解析》14.裹脚布做鞭子
鸡冠花(8)
逆向思维:不要在人性上谈利益,要在利益角度上谈人性
职场人员要注意的行为准则之十三(44)
男人害怕离婚,会有4种异常表现,妻子要懂
白岩松:被病痛折磨暴瘦50斤,数次想自杀,55岁头发花白让人心疼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