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耻辱,还应该反思什么?
除了耻辱,还应该反思什么?
沐风他爹(自由撰稿人)

    事实上,如果仅以“精神”来定义“求败”应不应该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金牌”而“求败”受到了人们的口诛笔伐,那是不是有了一个高尚(比如好莱坞大片里常用的“拯救世界”)的理由就可以打破规则、不择手段了呢?我觉得,靠“道德约束”远不如“维护规则”来得理性和靠谱。

    在金牌越拿越多的今天,人们已经很难记清每位奥运冠军的名字,而一届奥运会如果不出点事,人们似乎都无法记住该届奥运会有什么特点。

    遥想一下,多年以后人们提起北京奥运会,恐怕只会记住“刘翔退赛”。而伦敦奥运会呢?后面还会出什么热点事件,人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就算接下来风平浪静,人们也会因为“4对羽毛球选手因消极比赛被取消资格”而记住伦敦。要知道,这4对选手中,还有1对中国选手——于洋/王晓理(世界排名第一)。

    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体育界的耻辱,对羽球队的掌门人李永波(队员其实是替罪羊)恨得牙痒痒。以李永波为代表的“唯金牌论”者确实应该声讨,因为李永波们不是第一次玩这种“手段”(此前林丹多次退赛,护送另一名中国运动员获得足够奥运积分;陈忠和也曾因“让球”风波焦头烂额)。

    玩“火”者必自焚,但为什么李永波们可以玩那么多次,为什么直到被“焚”了才开始反思?说白了,在“金牌至上”、“成绩等于政绩”的体制下,李永波们有玩“火”的“土壤”。

    而且,“土壤”的成分构成并不单一。拿羽毛球来说,“奥运选拔积分制”和伦敦奥运会羽球“小组赛+淘汰赛”的赛制都存在不小的漏洞,对于“金牌至上”者来说,有空子为什么、凭什么不钻?其实,“金牌至上”的界定都已经高了,有便宜可捡还不违法、违规,换成普通人,有几个扛得住这份诱惑?

    伦敦奥组委如果以违反“奥运精神”的名义来处罚4对羽毛球选手,我觉得就过了,因为现在的奥运会虽然打着弘扬“精神”的旗号,可跟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当年的初衷其实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

    事实上,如果仅以“精神”来定义“求败”应不应该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金牌”而“求败”受到了人们的口诛笔伐,那是不是有了一个高尚(比如好莱坞大片里常用的“拯救世界”)的理由就可以打破规则、不择手段了呢?我觉得,靠“道德约束”远不如“维护规则”来得理性和靠谱。

    所以说,从维护羽毛球运动(其实是任何一项运动)公平竞赛、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伦敦奥组委以“消极比赛”的名义处罚4对选手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之前已经错了,在规则上有漏洞,现在补救还不晚。只要,在技术上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认定4对选手“消极比赛”。

    窃以为,伦敦奥组委在取消4对选手比赛资格的同时,还应该让“小组赛+淘汰赛”这项赛制的制定者站出来公开道歉,乃至引咎辞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羽男单谁可陪林丹共舞 突围伦敦绝非轻易之事
奥运金牌价值几何
蔡振华:很多干部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层次不高
伦敦盘点中国体育八宗最?刘翔摔倒告别最悲伤
江湖救急!奥运来了,文案咋整?
第五幕:希腊领衔运动员入场 为马拉松选手颁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