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哨响起
    耳边,忽然响起了悦耳的口哨声。眼前的场景,瞬间变得模糊起来,脚步跟着哨声,思绪却随着响亮的曲调声,飞落到我的故乡那曾经的岁月……

    上个世纪70年代,当电影《桥》演过之后,那首有着口哨伴奏的《游击队之歌》快速流传起来。不长的时间里,用口哨吹歌曲,也在南太行东麓的故乡风靡开来。别说成年人,就是刚会说话的小娃娃,也会在大人的引导下,努起小嘴,发出几声稚嫩的直直的哨响。无论迎着满天朝霞下地,还是披星戴月回家,或者是干累了拄着锄头,故乡的天空下,总会有口哨曲响起。

    当时,一个月还看不到一次电影,到年底才可能看到现代京剧。请人说山东快书和游走来的盲人二胡,是农闲时乡村里的主要文化活动。而吹口哨曲的流行,使辛劳困顿的百姓,又找到了一种简便易学轻松自在的娱乐方式。人们也从口哨声中得到了一种抒发情感的途径。吹几声口哨儿,不仅来神,还能表达出心气儿来。听一个人吹出的声调高低快慢,十有八九能猜出他心里是喜乐还是哀怒。

    我在离家十五六里远的新城上高中。每个星期六下午放学后往家赶,星期日下午返校,背去够六天吃的干粮和咸菜。路上要过三道丘岗,两条小河。几个同乡只要一吹起口哨,很容易地就缓和了这几天学习的紧张,也忘了路途的遥远和疲劳。尤其是冬天,黑得早,用劲儿吹着口哨,驱寒又壮胆。要是前边那个响亮的哨音戛然而止,不用说,不是让石头绊倒了,就是额头撞上了路边的干树枝。

    后来,听到的口哨声就少多了。只是偶尔在傍晚,能听到有人散步时吹出的口哨曲。再后来,几乎听不到口哨声了。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已经很难听到口哨吹出的歌曲。

    其实,人们用吹口哨来抒发情怀,由来已久。1981年国际口哨大赛总冠军被一位美国女性南希·福兰获得。殊不知在《诗经》诞生的时代,很多中国女子都能吹出流利婉转的口哨曲。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的时候,人们能够在桑榆树旁,欣然听到悠悠的口哨声。那便是女性吹出发自心底的情怀。她们或“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或“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更在“之子归,不我过”时“其啸而歌”。口哨声,排解着人们心间的幽怨,自纾着离人胸中的郁闷。

    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就喜欢吹口哨,无论是悠闲还是身处险境,常常会用一曲口哨,来表达自己的超然和镇静;口哨声也在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口中响起,飘逸着十足的“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才情;口哨声在晋代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口中响起,不仅飞扬出人性中的狂傲无羁,更将口哨升腾到一种艺术的高度和境界。以至五百多年后的白居易,对那个年代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口哨音乐的重要流派———苏门长啸,倍加迷恋,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悠然意自得,意外何人知?”

    口哨是发之于心,响之于口,响之于空谷幽兰中的口哨声,无异于天然之音、天籁之声。如今,用口哨吹歌儿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少了。也许,现实的喧嚣繁闹,使得当今的人们很难用口哨声真切并舒展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都改变不了吹口哨这一人类自娱自乐的本能。能够淡定自我的人,口哨声还会在他们口中响起。

    其实,熟悉口哨的人们都清楚,快乐的前提是心无负累,还有力所能及的审美期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吹出响亮的“流氓哨” 吹口哨技巧图解
怎么吹出响亮的“流氓哨”-----吹口哨技巧图解
学吹口哨
【转载】学吹口哨
流氓哨(狼哨)简史
谁吹的口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