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十可当“哲学家”
七十可当“哲学家”

  宁白

  我理解,此话的意思,还不仅仅是孔子所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只是说,心与万事万物可融会贯通,不会超越规矩。此话要强调的是,人过70,经历了各种生活体验,对生命过程有了透彻的了解,因此在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上,变得坦然、宽厚、更具爱心,更懂得对生命的珍惜,这不是对生命的最好诠释?能诠释生命,便进入哲学境界了。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人过70,谁还不能作点反思,谁还不能对自己的人生作点归纳,对自己的行为作点调整呢? 

  我这样说,是因为耳闻目睹的一些事例,让我觉得这一说法有着实际的依据。 

  我老家不远的里弄内,曾住着两位老艺术家,一位是油画家,一位是戏曲女演员。油画家鹤发童颜,每天拄杖散步时,口袋里都装着糖果,有小孩叫他爷爷,他便拿出糖果送孩子,满脸慈爱。这样的老人已到净化之境。有邻居说,经常能见到他的孩子,长大也会心怀善心的。戏曲演员颇有名声,但从不摆架子,年过70了,每次见一位坐轮椅的青年妇女要进弄堂,便上前把那扇弄堂的铁门推开,那位残疾人好生感动。其实,两位老艺术家,都经历过生活的磨难,知道生活中的关爱最能抚慰人心。这慈爱的糖果和开启铁门的推力,都来自他们坎坷生活中对爱的认知。一个“爱”字,曾引出无数中外哲学家的经典高论。 

  也有些老人,凭着自己一生的经验,偶然讲出的话,就令人警醒,并永久难忘。我有一位老邻居,年轻时干过一些事,却无大成,又无后,老来与妻孤伴。有次去他家串门,他说起往事,有句话让我思忖良久。他说,年轻时干事,碰到困难,摔倒了,不要沉湎于伤痛停留太久,否则,等你站起来,机会可能就没有了。听他说这话时,他已过80岁,我30出头,听时没理解透,话却记住了。20多年间,不断记起此话,不断地体味内中的涵意。这里,有着这位老人历经曲折和困境的深切体验。这是从失败中提炼的生活哲理。有一位农村老妇的话,近来常被人在网上提及:哪有那么多顺心的事,你自己把它扒拉过来,头拱地做好就是了。都是老人的感悟,异曲同工。头拱地与不停留,都是在说,生命无几,不容沉湎于感叹啊! 

  行走人生几十年,老之将至时,往往言出真诚,言意也深。我认识的一位著名脑外科专家,102岁还出一专著,书中除有逻辑缜密的理论阐述外,在后记中,一定坚持要记下他的人生感悟共享于读者。其中有:何以解忧,助人为乐;坦诚待人,良友必多;扬人之长,避言其错。这是一生的方法、经验和长寿秘诀,也是一位智者的留世哲言。两年后老人去世。我想起,他80岁时,我曾陪长年头痛的太太求医于他的专家门诊,经一番检查后,他亲自去注射室给我太太头部打了一针,几十年未再复痛。他当时的和善、精心,给我们留下难忘印象。他的书出版后,送了我一本,以百岁高龄端正写上我的名字,并请“指正”。老人的感悟,其实也是他的离世遗言。这里面,有多少值得后人深思的生活体验。 

  我喜欢与老人聊天,觉得这是与智者的对话。那些漠视老人、把老人看作落寞过客的后代人,他们与无数的生活“哲学家”侧身而过了。谁知道,他们因此而损失了什么。但是,如果他们善于倾听,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因此变得更加平和而丰富,有坚守也有舍弃,充满快乐而又气定神闲。说不定,未到70岁,就成长为“哲学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随感 | 逝去也是一种永恒
【人生体验 - 七句实在话珍惜生命、好好活着】
我的人生意义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
减少生命中的垃圾时间,何以可能
生命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