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历者的叙述(图)
亲历者的叙述(图)
——重读林希先生的《蛐蛐四爷》
作者:宋曙光
2013-01-16     天津网-数字报刊

  《蛐蛐四爷》早先读过,对改编之后上演的话剧也有印象,从小说人物到舞台形象,林希先生于1993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蛐蛐四爷》,可以说是经过了时间的打磨,越发焕发出奇异的馨香。一部作品能够长久地存活,并葆有一定的生存价值,既是作家文学功力的体现,也是读者认可的幸运。《蛐蛐四爷》虽不算林希先生发轫创作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系列小说的开篇,但也是其储备充足、倾尽心力的一部力作。

  重读《蛐蛐四爷》,是与《天津闲人》、《相士无非子》、《醉月婶娘》、《高买》等中篇小说一起读的,这些作品虽有发表先后,但大体可看作是同一主题的同一系列,具有大背景、同地界、小人物的特点。不同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可以互补互衬、连筋接骨、有血有肉,但各篇中的人物又绝不雷同,他们面目各异,性别、出身、情态各有别样,在各自的小说环境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玩宠物、管闲事、看卦相、好诗词、行偷盗,煞是精彩、出彩儿,成为津味浓郁的一组鲜活生动的人物画像。 

  从这组人物形象中,再品读《蛐蛐四爷》中的主角蛐蛐四爷,便又有了与原先不同的感受。余之诚是旧时天津卫养玩蛐蛐有了名分的,人称蛐蛐四爷。他虽是父辈余大将军的亲生骨血,但因母亲吴氏出身偏室,终不能住进余府官邸。余之诚从7岁开始养蛐蛐,及至而立之年,无论前面几个哥哥、后面几个弟弟,如何胡作非为,他是一星点儿恶习未沾,而居然把争强好胜之心,用在了玩养蛐蛐身上。这样,余之诚心中除了忠孝廉耻、仁义道德之外,便再无其他。

  说起余四爷养蛐蛐,那是天津卫的一景,其声势、气派,津城无人可比。每年都要给蛐蛐罐更换新土,那土多得要用马车拉;逢到夜半,余家后院那蛐蛐的鸣叫声赛过老龙头火车站的汽笛声;余四爷的搭档常爷,一心为了调养蛐蛐,前半年睡不醒,后半年不睡觉,只待秋风一起,他便精气神十足,指挥一百名童子为蛐蛐们喂食;全天津卫,只有蛐蛐四爷的搭档常爷,怀有能用三根手指将三颗赤豆捻搓至熟,从而灵活下签的秘诀……

  养蛐蛐养到这个份上,真是成了精。不管小说中有多少夸张的成分,但于人、于事、于情节,都是可听可信的,如此夸张手法的运用,反而更好地突出了作品主题。虫性者,人性也。因为养蛐蛐,余之诚竟然修成正果,母子二人被太夫人认可,住进了大帅公馆。但从此之后,余之诚便要和人打交道了,官府里的亲属们不似蛐蛐,需要防范明枪暗箭。

  随着故事的发展,吃斋念佛的母亲吴氏的一番教诲,终于在儿子身上灵验。曾为余之诚带来声誉和金银的蛐蛐常胜将军,死后被误埋入祖坟,成为余府问罪余之诚的把柄,由大哥余之忠实施家法:掌脸!母子二人随后被逐出余家花园,余之诚还被革去族籍。

  即使是流落乡间,余之诚玩蛐蛐之心不死,他时常念叨常爷、夜寻蛐蛐之声、熟练手指捻豆的秘功,仍是一心想成就大事。然而母亲告诫儿子,任由他人荣华富贵,我们母子平安即福,咱要认命。

  余府里的蛐蛐照养,只是换了主人,变了心态。大哥余之忠关心的只是虫王,他要靠一只猛虫去赢得房产、黄金、美女,与留在府里的常爷隔心离义,最终还是将常爷逼出了余府。常爷怀念旧情,拼死找到余之诚,将养蛐蛐的绝杀秘招儿告知余之诚:那是将三颗珍珠捻在手指之间,直到化作齑粉,那样练出的手指,在下签时才会更为灵便,定能打败对手,称雄于天下。

  余之诚复仇之心愈加强烈,就在他即将赶赴蛐蛐局之时,母亲吴氏将他揽入怀里,哭诉之中,竟用剪刀突然剪断儿子的食指——剪掉了祸根,也便最终断了儿子的复仇之心。这一惨烈的结局,鲜血淋漓、情爱飞溅。吴氏的做法,出于一位母亲的无奈,她既想保护儿子免受伤害,又心疼儿子流血,这种血染的结尾,揭示了吴氏母子一生的悲剧。

  《蛐蛐四爷》通篇充盈着蟋蟀之声,看似闲情逸致,实则隐喻人生。蛐蛐斗局,哪一场、哪一次,少了人之操控,险恶居心?哪次赢、哪次输,不是深结仇恨,倾家荡产?时局、社会、生存、前程,都是蛐蛐会赌局的真实背景,各色人等轮番出场,都是期盼一个“赢”,惧怕一个“输”。如此,小说《蛐蛐四爷》在娓娓讲述之后,无视吴氏的哀恸、儿子的哭喊和蛐蛐的悲鸣,訇然落幕……

  小小的蟋蟀,演绎如此血腥的厮杀,作家的用意不言自明。不仅余四爷,其他各篇中的人物,也有着相类似的命运,是惨烈的社会现实,使他们为当时年代留下了人证。当然,作为小说艺术,作家仅是能够起到记载和讲述的作用,作为那段时间的亲历者,林希先生又经过了后50年的风雨人生,他的责任感和职责,是如何回忆并叙述那段历史,而不是想要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事件、某一段历史,给出价值取向或说教式的圣言,因为人总是要往前看的,历史也是要朝前走的。

  感谢林希先生将20世纪初叶的市井之声,还原成艺术的多彩画面,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性格鲜明的人物组像,原始、原声、原态地上演历史活剧,为我们这座城市的过往,留存下可供回味而且弥足珍贵的印记,在走向未来的步履声中,我们会听到和见到历史的回声和留言……

  2013年1月9日

  此文系作者在“著名作家林希5部小说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题图为《蛐蛐四爷》话剧剧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诗人到小说家——林希
名著导读 | 《骆驼祥子》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人事丨蓝天野:创造·生活·回忆——《茶馆》的台前与幕后
天津的斗蛐蛐大赛让人大开眼界
天津老玩家,斗蛐蛐70多年,没有蛐蛐睡不着觉
2014中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十一——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