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听那冷雨》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②鉴赏课文,体味文章中流淌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③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雨中蕴含的诗词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层解读作者在雨中寄寓的文化忧思。
重点难点:鉴赏课文,体味文章中流淌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当它一走进艺术世界,便带有了各种感情色彩:(从经典古诗中体会意象的主观色彩)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农作物得到滋润,这是喜雨。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时候,景致最美,这是好雨。
归纳:这是喜雨、好雨,心暖则雨暖。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这是苦雨。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初冬时候,送别友人,离愁万千,这是寒雨。
归纳:这是苦雨、寒雨,心苦而雨寒。
雨本是平凡的景物,进入诗中就成为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抒情意象。通过刚才的分析,可以知道:听雨,其实也是一种心境,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情境下,听雨的感受也不同。(投影)
二、介绍作者
那么,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我们又会感受到怎样的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听听那冷雨》。(投影、板书课题)
1、检查预习情况
首先,回答预习时我们布置的问题:在本文中,听雨的人是谁?
整个情境中有没有听雨的“人”?——“他”
再具体一点:
是二十五年没有回家乡的“他”、是中年的“他”、是“发上下一点白霜”的他(他就是作者的化身)。
2、介绍作者
作者是谁?——余光中
(投影)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
3、一起回忆他的作品:《乡愁》
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四年,海峡两岸已经阻隔了整整二十五年。(和文中的25年相吻合)“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对历史来说不过是一瞬间,对余光中而言,却是人生之中难得的壮年、有所作为之际。然而,在这样宝贵的二十五年里,他却只能漂泊异乡、浪迹天涯。一个游子的心中,会是怎样的情思?——乡愁!
(引导背诵《乡愁》,同时投影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他的诗歌中,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牵引着他对大陆母亲的牵挂。这种牵挂,血脉相连、割舍不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就让我们跟随着这位浪迹天涯、满怀乡愁的游子,走入台北的长巷短巷,风里雨里,一起 “听听那冷雨”。
三、理清思路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划出文章中提示文章行文思路的语句。(拿起笔,划出提示性的句子。)
示范:第1小节“惊蛰一过,春寒加剧。”春寒料峭,雨季开始。“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什么呢?“想这样子的台北……想整个中国”。想的是什么?故乡,大陆。由现实生活中的雨写到思乡之情。
第2小节中“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依然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明确:
第3小节中“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通过感觉写雨,重点写嗅觉。
第4小节中,“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这一段重点写看雨,用文中的话是:观雨。
第5小节中,“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第6小节中,“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
第7小节中,“各种敲击音和滑音密织成网”,都是写听雨。
第9小节,“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第10小节,“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还是写听雨。
第11小节中,“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现在雨下下来……没有音韵的雨季。”“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写雨的音乐,还是写听雨。
第12小节中,“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作者又回到现实。
2、总结:
根据大家的回答,文章的脉络就比较清晰了。前2小节由雨季引出思乡之情,第3小节写嗅雨,第4小节写观雨,第5—11小节写听雨,第12小节回到现实。
(板书:雨季思乡   嗅雨   观雨   听雨    回到现实)
3、文章结构:
眼前——回忆联想——眼前(板书)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眼前的雨会勾起作者的乡愁?
请同学们从文章第一小节中找找理由。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投影)
“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二十五年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再也无法和大陆相融,只能寄情于淅淅沥沥的春雨、秋雨。几十年的情感时空,“一切都断了”,隔断了的不仅是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的自由来往,更在于年复一年地隔绝了往来的书信、亲人朋友的音讯和大陆故乡的真实消息。唯一不断的,“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只有雨还连着台湾和大陆,连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都阻隔不断的乡愁。
长期不能得到大陆的音信,只有从大陆来的寒流,才能给我带来一些安慰。只有在雨中,才能让游子感觉到:故乡,似乎就在身边;自己,似乎从没离去。
2、春雨勾起了作者对故乡、对大陆的思念之情,那么,在雨中,作者又品味到了怎样的故乡、怎样的中国呢?
我们一起来看“回忆联想”的部分。
(1)第2小节研习
“杏花。春雨。江南。”我们可以联想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天街小雨润如酥”。春天的雨,是少女,她温柔、清新。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她的衣袂飘过,天地万物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多美啊!美丽的中文!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方块字,就是汉字,因为每一个汉字一般占一个方块面积。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一个民族的精神就在其中。无论是霜雪云霞的美丽,还是雷电霹雹的骇人,它们一个个都寄托着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
中华文明、传统文化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强烈地吸引着自己。可是,自己却“不能扑进她怀里”,这是怎样的愁苦啊!
(2)第3小节研习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投影)我们划上停顿的符号,再读一遍。
一个个镜头密集地闪过,在这个世界里,到处是雨,雨到处都是。它铺天盖地地袭来,把你整个儿包了进去。它下得酣畅淋漓,你只能听它,只能看它,只能沉浸在它营造的氛围里。(投影)
在这迷幻的雨气中,对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也钻了出来,在那雨里,嗅出的,是故乡的泥土气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里,萌动的是对大陆的回忆。
(3)第4小节研习
雨可嗅,雨里有故乡的泥土气息。雨也可观。
在美国的丹佛山住着,他想念着大陆的雨。
“荡胸生层云,绝眦入归鸟。”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也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感到眼眶似乎也要裂开。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湖上几处山峰孤清寂愁苦,到了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下一场雨。
这样的灵感,这样的意趣,只有中国文化中才有。
在台湾“两度夜宿溪头”,看着那“润碧湿翠”的夜雨,他怀想的是“云缭烟绕,山隐水退”的宋朝山水。
台湾的山水,“雨意迷离,山也虚无”,却比不上那画里的山水。“而究竟……说不清楚了吧”,画里的山水和那大陆的记忆,早已分不开了。
雨,留在中国的诗词里,留在宋画的韵味里。作者的心,永远在那片出生的土地上,在那片土地上的悠悠历史里。
五、重点突出(分析听雨)
雨可嗅,雨可观,雨更可以听。
1、阅读第5小节回答问题:
(1) 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
首先是听觉上的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的秋雨。疏雨滴梧桐,滴,短促。点点滴滴,扰人心绪。骤雨打荷叶,打,噼里啪啦,乱敲一阵,无端带来一阵慌乱。
秋天的雨,本身听来就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而如今,在岛上回味起来,则多了一层凄迷。
(2) 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
不同。迷茫的是什么?——离开了这么多年,故乡是什么样子?亲友可都安好?“凄凉、凄清、凄楚”和“秋雨”的特点正符合,而“凄迷”更可见作者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3)这种“凄迷”的感觉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化用诗句,使感情更形象。
(4)朗读,投影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归纳:
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
(5)提问: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作者的处境与蒋捷相似,都是“饱经风霜”。面对萧萧秋雨,自然会想到自己的一生。
明确:
余光中去台湾时才21岁,“掉头一去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投影)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少年时候,欢乐无忧,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客舟”一词就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惆怅和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更是凄苦无奈。(投影)
这一切,都与雨景交融一起。雨声让他沉静,让他找到灵魂深处的自己,雨在窗外召唤着那个迷失的灵魂。
(6)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
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2、研读第6-10小节
在第6-10小节里,作者一直在写雨的音乐。作者说“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在大陆和岛上,听到的是一样的雨吗?我们对照着来看一看。
(1)第6、7小节里的雨是什么样的雨?
“韵律清脆可听”“温柔”“低沉的安慰”“温柔的灰美人”,是温柔的雨,是绵绵细雨。雨打屋瓦,奏出的是柔和的情韵。
(2)第9、10小节里的雨是什么样的雨?
第9小节里,我们看到了:四月里霏霏不绝的黄梅雨、七月的台风台雨、雷雨、滔天的暴雨,还有斜斜的西北雨。
四月的雨,绵绵不绝,我们可以联想到《岳阳楼记》里这样的文字: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哀。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投影)
雨声滴滴嗒嗒、没完没了,作者的心再也无法平静。就像“湿黏黏的苔藓”一样,“去国怀乡”的冷湿情怀,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对大陆的回忆,在心底越积越多,越发苦涩、厚重。
七月的雨,作者连用了“挟”“掀”“压”“泻”“扑”“弹”“刷”“鞭”“打”等九个动词,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是什么样的雨?——雨下得那么急,那么有气势,显示出一份狂野。
在台湾,再也听不到大陆上那样温柔的雨,狂野的雨里,找寻不出一丝安慰,正像作者此时的心情,思念大陆,心潮澎湃,难以平复。
第10小节告诉我们,其实在岛上,也有绵绵细雨,可这样“潇潇”的雨,和江南的雨是那般相似。对故乡的记忆是那么清晰,作者听到岛上的细雨,只能是回想起江南。
(齐读、投影)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两种读法,比较一下哪一种更好。
——明确:
没加任何标点表明一气呵成,说明大陆在心中。作者思绪万千,一泻万里,对大陆的回忆,剪不断理还乱。
3、研读第11小节
雨是回忆的音乐,在回忆中,游子似乎回到了故乡,回到了大陆。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是要回到现实的。历史在前进,它放弃了太多,甚至是那“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它“一下子长高了”,瓦屋变成了一幢幢无瓦的公寓,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里。(投影)
干涸的土地需要滋润,干涸的心田同样需要滋润,但从此,再也听不到雨打灰瓦的美妙音乐,回忆的凭借没有了,又拿什么来滋润游子思乡的心田?在这岛上,又能到哪里去寻觅文化的寄托?
七十年代的台湾,黑白屋瓦的公寓,雨,无声地降落。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投影)没有人去在乎那些能够温暖、安慰你心灵的东西,要寻找,也只能从几千年前留下的《诗经》里去找了。
如果从没接触过中华的传统文化,记忆里从没有过《诗经》的身影,那在这黑白的默片中,人又会是怎样孤寂地活着?
也许,居住在都市森林中的人们,早已没有了听雨的闲情逸致,即便有,他又能听到什么呢?大概只有雨滴打在坚硬的街道和水泥屋顶上所发出来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声音吧,而那差不多是一种让人厌烦的噪音。谁还能体会到“雨打芭蕉读红楼”的诗意,谁还能听到雨在大自然中所演奏出的天籁般的音乐?
六、讨论交流
1、研习第12小节
生活在都市里的他,很久没听过雨的音乐。他只能站在雨中,听雨打在伞上。
“索性……”再冷一点,就能带来更直接的回忆:雪。
(投影)问题:台湾会不会下雪?
(投影)资料展示:台湾位于靠近赤道,同时处于太平洋之中,有海水调节气候。只有在冬季寒流来袭,平地气温大概在十度以下、水气充足时,超过二、三千公尺的高山上才会下雪。
雨的音乐,温柔的,狂野的,都听不到了。仿佛一瞬间,失去了和大陆的所有联系。要是再冷一点,也许,就能看到只有故乡才有的雪,就能放下手中的伞,直接和故乡来一次拥抱,扑进她的怀里。
二十五年了,无论是怎样的英雄,也经不起岁月的等待,额头已经滋长出纹理;而对祖国的思念,对传统文化的思慕,也日积月累,在心底积成了厚厚的苔藓。
2、探究“冷”字
随着作者,我们一起进入这雨的世界,文化世界。“雨”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作者就是在春寒料峭漫长雨季中,思慕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遥望着祖国大陆。回顾这雨中肆意流淌的文化,我们不禁要问:作者写了这么多雨的文化,为何用一个“冷”字修饰?
明确:
(1)突出雨在春寒料峭中给人的真实的触觉感受
(2)表现了作者远离祖国、远离中国传统文化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凉。
这“冷”雨,是作者在思念故土时感受到的雨冷、心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难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忧,因为“古屋不再”、“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如果台湾少年不去了解传统文化,自然会与祖国文化渐行渐远。所以,作者一再呼唤台湾的青少年“听听那冷雨”,去感受那传统文化带来的人文关怀,不要遗忘了自己血脉中的华夏文明。
七、拓展阅读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余光中 先生真切的《呼唤》:(投影)
就像小时侯
在屋后那一片菜花田里
一直玩到天黑
太阳下山  汗已吹冷
总似乎听见  远远
母亲喊我
吃晚饭的声音
可以想见晚年
太阳下山 汗已吹冷
五千年深的古屋
就亮起一盏灯
就传来一声呼叫
比小时更安慰动人
远远 喊我回家去
“喊我回家去”,是的,就是回家。回哪个家?“五千年深的古屋”是任何人也回不去的,晚年是回不到小时侯的“菜花田里”的。家在哪里呢?
就这样苦苦寻找,但是“前尘隔海,古屋不再”(投影),无论母亲是如何深情地“喊我吃晚饭”,“我”也回不去了;无论我是如何饥肠辘辘、归心似箭,“我”也回不去了。海峡还是那湾海峡,“坟墓”还是那方坟墓,可“母亲”已经离去,“新娘”已经苍老。(投影)现代都市里,再也找寻不到传统的意趣。
但是,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沧桑,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当我们恋恋不舍地从《听听那冷雨》的艺术世界里走出的时候,作者的苍凉和感伤,也随着“冷雨”一同流入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八、布置作业(投影)
写一写你所感受到的“冷雨”。(2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喜雨 好雨   心暖则雨暖
苦雨 寒雨   心苦而雨寒
绵雨/暴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雨|我的乡愁
【百花驿站三刊】(新疆)雨墨 | 乡愁
《听听那冷雨》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乡愁——于佑任
白庆祥抒情诗——《柳笛里的乡愁》(外四首)
5.22第84天 乡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