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马《王氏族谱》始祖溯至东周
白马《王氏族谱》始祖溯至东周 作者:佚名 日期:2011-7-12点击数:0 来源:泰州晚报 字体【
《王氏族谱》中大总统对王丁氏的题褒。家谱中关于白马王姓始祖王处俊的记载。
    日前,市民王九萍致电本报热线,称父亲过世后,留给自己一套《王氏族谱》,看着已有年代了,想请记者前去看看。
    昨日,记者联系我市两位专门研究家谱的专家李华平、吴克嘉,前往查看家谱。惊喜发现,该套《王氏族谱》为我市现存最完整版本,其中详细记录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500年来,王氏族人繁衍迁徙情况。
    ■一套10卷,完整记载2500年变迁
    记者看到,该套《王氏族谱》共10卷,除首卷前几页破坏严重,其余均保存完好。封面上,清晰书写“王氏族谱”四个字和修谱人“陈桂金氏辑”。
    王九萍说,父亲一直珍藏着这套家谱,轻易不肯拿出来,只有在重大节日祭祀时,才会“恭请”出家谱。从自己记事时开始,就不断有上海、无锡等地的王姓人来找父亲,请求看一眼家谱,查找自己的老祖宗。父亲每次推脱不过,请出家谱,大家也要向家谱烧香拜首。
    为何如此郑重其事?王九萍也不清楚,直到父亲去世,她也没弄明白。
    翻开家谱,两位专家很惊喜,家谱中,从东周经春秋、战国、秦、汉、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二十八年,详细记录了王姓家族约2500年的繁衍迁徙情况,并有详细谱系图。“这应该是我市现有《王氏族谱》中最完整的一套。”李华平说,自己研究家谱近10年,见到好几种版本的《王氏族谱》,唯有此套最完整,追溯到王姓的“根”。
    家谱中,王姓根植山西太原,始祖名“王晋”。李华平说,天下王氏出太原,该“王晋”其实是东周灵王太子晋,约生于公元前565年,本姓姬,字子乔,为黄帝第42世后人。子乔年轻有为,官至司空,仗义疏财,直言时弊,因触怒灵王被贬为庶人,十七岁时“驾鹤升天”。
    当时,人们称呼子乔为王家,即周王家的人。其王姓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后人尊称子乔为王氏“系姓始祖”。子乔的儿子宗敬曾任司徒官职,他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遂辞官避居太原。宗敬一家与乡邻和睦相处,深得爱戴,大家因其为王者之后,都以“王家”尊称,此后全族也以王姓自居,尊称宗敬为太原王氏“立姓始祖”。宗敬逝后,葬于晋阳北五里。
    家谱中,王氏家族后人从山西太原迁金陵(现江苏省南京市),又迁至山东兰陵,继而迁祁门(今安徽省黄山西南),再迁西乡苦竹……在不断的迁徙中,王姓族人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先祖多为达官显贵,曾多次受皇帝褒奖
    在谱系表中,一个个王姓名人跃入眼帘,秦朝大将王翦、东汉名臣王允、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唐朝文学家王勃和王维、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宋代兵部侍郎王祜……王姓一族可谓人才辈出,达官显贵居多。
    李华平说,王氏是太原地区最显赫的名门望族,北魏时期,定太原王氏为天下四大姓之一,唐太宗将太原王氏定为天下五大姓之一。王氏家族的发展,至晋朝时最为鼎盛。史籍曾有歌唱王姓、谢姓两大世族在晋朝时无比显赫的诗句:“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王氏家族之气派与繁盛,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古代那些振聋发聩的王氏名人,近现代史上,王氏后人中的杰出人物也不少。家谱“内纪世系”中,记载一位“王崇德”,生于民国四年(1915年),他是孙中山的学生,是当时中央陆军军官分校第一期毕业生。
    “所谓‘内纪世系’即白马王姓这一支,也就是说王崇德是王九萍的先祖。”吴克嘉说。
    此外,家谱中还详细记载清朝以来,白马王氏祖先受褒奖情况,并有诏书和题褒。光绪五年正月二十五日,王氏二十世瑞堂公之妻王丁氏获光绪帝荣典;中华民国七年十二月,王丁氏受大总统题褒“节励松筠”;中华民国九年十二月,王蔡氏受大总统题褒“贞孝之门”。
    “皇帝或大总统亲自褒奖,这是当时的最高荣誉。”李华平说。
    ■白马王姓为 “三槐堂”,从常州迁居而来
    该套家谱为民国二十八年第四次重修谱,首次修谱时间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其间在嘉庆二十四年、光绪十四年、民国十二年,三次重修。在“重修家谱序”中,记载有“吾王氏祖籍金壇,世居西塔山,元末迁泰。”在“海陵徐家庄白马庙王氏重修族谱年表卷之三”中,记载王氏迁泰一世祖为“王处俊”,“公世居金壇西塔山,时值元纲不振,土豪横肆,公凛然持正论之以益,无不感化,至草寇劫掠,公为倡率,日夜防禁,族赖以安,后盗寇益炽,潜行纵火,室庐烧毁,兄弟数十人乃散徙于四方,公迁徙海陵之始祖。”
    “金壇(即金坛)在现在的常州。”李华平说,这一段重要记载,说明元末明初,金坛战乱,海陵王氏一世祖王处俊,不得已举家迁徙而来,躲避祸乱,从此,在徐家庄白马庙生根,繁衍后代,一直至今。
    王九萍说,自己家住白马村,原先叫徐家庄,庄上曾有王氏祠堂,每年,全庄几百王氏族人都要到祠堂祭拜。后来,王氏祠堂改为学校,在“文革”时期被毁。
    在家谱每一页的边上,都写有“三槐堂”。李华平说,泰州王姓大多为“三槐堂”,而“三槐堂”是王姓中人数最多的一支望族。
    据了解,王氏植根晋汾,支分脉衍,就现所知的有两百多个,其中著称的衍派为“开闽王”、“郎琊王”、“三槐王”、“潮州王”、“琼崖王”、“赣湘王”等。“三槐堂”是“琅琊王”衍派中的知名堂号,在古代又被达官贵人、名流大家誉为“槐荫启秀”,这出自《宋史·王旦传》。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祜写文章、做官都很出众。他相信王家后代必出公相,于是在院内种下三棵槐树,作为标志。王祜植三槐,是借用三槐喻三公。所谓三公,是当时朝廷中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周代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来,王祜的儿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当时人称“三槐王氏”。
    文学家苏轼,曾写了一篇《三槐堂铭》。此文被编入《古文观止》一书,广为流传。“三槐堂”家族皆为北宋重臣。
    目前,该套《王氏族谱》只记载至海陵王氏第二十四世,王九萍希望能将谱续下去。“父亲王家肇是第二十四世,但现在已经过世了,知晓家族情况的老人家越来越少,我很希望能赶紧将谱重修、延续。使这套珍贵的《王氏族谱》不至于在我一代断掉。”王九萍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姓:一竖擎天撑寰宇,三横分陈天地人
海州当路村王氏族谱(三槐堂)简介,山东诸城王氏溯源
【请问王氏族谱有吗】
求王氏族谱续谱
中国家谱体例概说(一)
南阳镇平晁陂王姓蒙古族家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