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删注楚辞有真知

删注楚辞有真知

    万历二十八年,张京元中举,又四年,中进士,任户部主事,正式进入仕途。入仕后,张京元因“侃直不群”,为他人所忌,一直得不到重用。晚明社会的腐败、政治的黑暗,正直的知识分子已经边缘化。既然外部社会现实是如此的混乱和俗气、喧杂而危险,是如此的无奈,张京元遂把人生的重点转到文学上来,这一来反而进一步发挥了他的特长,使张京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张京元著有《楚辞删注》、《寒灯随笔》等书。

    张京元在中国研究楚辞的学派中,属开宗立派的人物。楚辞的世界既博大精深,又令人神往!但是,楚辞的研究与研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相比较,不知要难多少。所以,国学大师姜亮夫说:“至于屈宋、赋家之学,既无古今、文字、学说是非,地也人也之辩,举不能以治经治史之方术绳之,故人之苟焉而已者,多欲染指尝一脔,而不知其难有倍于六经诸子者。”

    著名的楚辞研究大师周建忠也说:“由于时代的隔阂、事实的冥昧、文句的

    艰奥、词旨的婉曲,导致了疑义纷纭,久讼莫断。或囿于旧说,难脱藩篱;或游谈臆说,并无实据;或治丝愈紊,遂成死结。”

    为张京元《楚辞删注》作序的焦竑在序中说:“离骚惊采绝艳,独步古今,其奥雅闳深,难以遽测。”

    因此,面对这座隐在云雾中的高峰,好多人望而却步,“有能虚心求之者鲜矣”,不是高手是不敢走进这个“世界”的。

    张京元的《删注楚辞》成书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所谓“删注”,是删去王逸、朱熹两家的注文约十分之七,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批注。张京元受明代后期解放思潮的影响,研究楚辞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做“遵用朱子之书说者”,而是“核者存之,谬者祛之,未备者补之,或辞意未惬,即出自大儒不难为之定正”。他把王逸以来影响很大的“讽谏说”,朱熹以来影响更大的“忠君爱国说”置于一旁,对儒家文艺观进行否定,所以,焦竑称赞他“令读者不主故常,而得作者之本旨,君诚独得其解,而非随人以为妍媸者已”。

    张京元在《九歌·序》中说:“沅湘之间信鬼,好祀,原见其祝辞鄙俚,为作九歌,亦文人游戏耶,散怀耳篇中,皆求神语,与时事绝不相涉。旧注牵合附会,一归怨愤,何其狭也,今悉为正之。东皇等名,皆楚俗所祀神。”张京元认为《九歌》只是用以散怀的“游戏”之作,并无寄托。因此,“逸(指汉代注释楚辞的权威王逸)注牵合附会,悉归怨怼,几失楚人面目。”

    王逸认定《九歌》是屈原放逐沅湘时期所作,因而在《九歌》注解中不但蕴含了屈原的情绪体验,而且也包括了王逸自己的兴寄思想,即通过“讽谏”表达忠君爱国。王逸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宋代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中分别得到发挥,如洪兴祖言《云中君》:“此章以云神喻君,言君德与日月同明。故能周览天下,横被六合,而怀王不能如此,故心忧也。”

    近年来,随着许多考古的新发现,学者们以出土文献研究楚辞,取得了不少新成果,如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竹简,其中的有些祭祀对象就与《楚辞·九歌》祀主相同,《九歌》中诸神在郢都大都出现,这就否定了屈原只有流放到沅湘时才能见到这些祀神歌舞的成说。今日越来越多的学者赞成《九歌》的创作时间应该在楚怀王执政的三十年之内,出土文献的部分资料起到了有力的辩证和推动作用。王逸、洪兴祖和朱熹认为《九歌》作于屈原晚年流放于沅湘时期的说法,也就是所谓的“屈原放逐说”逐渐失去说服力,从而证明了张京元注释楚辞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正确性。

    对于前人多有阐述的“四书”,张京元不是照着孔孟说,而是接着孔孟说,得其志趣之所向。故郭一鹗称赞他:“无始随笔而记四书,书不必尽说,说不必尽阐,阐不必尽强,合千载之全晤,言于一室之内”,“以其余绪妙析奇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作者为退休人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湘夫人 屈原
问天
古诗词发展史(一)
《楚辞集注》
屈原|九歌 (附 云门舞集 九歌 现代舞及蒋勋解读)
历史的尘埃——“秦破郢都”说的来龙去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