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八个小矮人

第八个小矮人


  □戴冰
  对我来说,幺哥(陈启基)实际上有两个,第一个是艺术家,我最先认识的就是这个幺哥。那时我还是个少年,随父亲的一帮同事去看一个双人展,留下非常特别的印象:逼窄的空间、化纤材料散发的浓稠气味,诡异的、一惊一乍的音乐、完全模仿梵高笔触的油画、巨大的麻布片挂了满墙,上面是莫可名状的令人惊恐的图案;还有立在墙边的那些半人高的木雕,表情蒙昧而且凶残……事后想想,那次画展很有些装神弄鬼的味道,整个展厅乌烟瘴气又神秘莫测,像一个贫穷、有怪癖的人的房间。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现代派艺术在当时的贵阳还像一个试穿新衣的年轻人,又骄傲又害羞,带着冒险的冲动和为指责事先预备的种种委屈、抵触甚至蔑视之情。许多年后,我从不同渠道,偶然地,一点一点拼凑出那次画展的一些具体情况:音乐是瞿小松的一部著名作品,模仿梵高的画家叫章治华,而壁毯和木雕的作者之一就是幺哥。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和幺哥一起弄现代派艺术的他的同辈们,艺术探索大多停在了那个时代,本人也成了现代艺术中的“古典人物”,只有幺哥,悄无声息又排上了“当代艺术”的队,和董重之类的小屁孩们混在“城市零件”里,居然也并不觉得扎眼——董重可以自豪了,他的“城市零件”里有一个也许是全中国年纪最大的“当代艺术家”。这个幺哥从观念、行为到影像、装置……几乎一步不落地历经了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全过程,一起厮混的艺术家平均年纪也越来越小,简直就是铁打的幺哥,流水的主义。不过表面看,这个幺哥仍执拗地保持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现代派艺术家的派头:浓密的长发像元谋人一样散落双肩、深色灯笼裤加深色球鞋,还有缀满无数鼓胀口袋的灰色摄影背心——第一次看到他的人大都以为他随身携带着全部家当,而实际上不过是胶卷、镜头、老花镜、钥匙、笔记本、大头速写笔、圆珠笔、铅笔,以及移动硬盘、连接线、照片、拭镜纸等等细碎物品而已。
  艺术家幺哥,尤其是当代艺术家幺哥,自然有合乎这个身份的种种行为,比如我就耳闻过他在外地参加展览时聚众裸舞的传言,据说那场面真的很疯狂,想想看,一堆白花花的肉身向四面八方凌乱地伸缩,把暗黑的房间切割得支离破碎……几年后,我又有机会亲眼目睹了他的狂放劲头。那次是朋友聚会,酒喝多了点,大家兴致膨胀,深更半夜还舍不得散,又跑到一家夜总会蹦迪。那天的幺哥像一个施行密仪的巫师,在一群都比他高半个头的男女中间,披头散发,跌跌撞撞,做出千奇百怪的姿势,最终在一片惊呼声中灵魂出窍,一头栽倒在地……
  我这人天生拘谨,碰上疏狂的人,心先怯一半,避之唯恐不及。艺术家幺哥我虽然识得早,交往却不多,究其原因,大约是被他的画展、他的祼舞之类的吓住了吧。
  二零零五年。我父亲出版《一个人的安顺》,幺哥受到启发,与我商量,说自己的家世经历及家乡石阡的一些人和事,在心中盘桓多年,很想也用文字记录下来,但苦于从未写过文章,不知如何下笔,所以想跟我合作,由他说给我听,再由我执笔写出来。我听了失笑,说记忆类的文字如何可以委与他人代笔?劝他还是自己写,他勉强同意了。一年后,一部十几万字的书稿终于杀青。原稿上的字迹小如蝇头,密如蚁群。据他自己说,握惯了画笔和相机的手握起笔来重如千钧,所有的文字都是在作画摄影之余,书桌前、沙发边,甚至马桶上,一字一字累积而成。书名是我给他取的,叫《我的石阡》。书被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后,我和他商量,说这是一部以个人视角为叙述方式的石阡方物志、文化志,体裁独特,应该联系石阡县文化宣传部门在当地作一个首发仪式,宣传一下这本书,也宣传一下石阡。他听了很兴奋,立即和石阡联系,不想当地某领导看了书名,大惑,说石阡是所有石阡人的石阡嘛,如何会是他陈启基一个人的?遂罢。
  首发仪式虽没开成,却因为这本书,我对石阡发生了兴趣,几次跟着幺哥去玩,渐渐和他熟悉起来,交往日多,终于又认识了另一个幺哥。
  这个幺哥与上面那个截然不同,老实厚道到几乎超出常情,你说什么,他大都诺诺,实在与其观点背道而驰了,他也反驳,但神情内疚,语气惶惑,像是如非万不得已,实在不愿出此下策;如果你再坚持,他仍旧诺诺,似乎还松口气,觉得一个回合下来,既对得住自己,又没伤了和气,算得侥幸。某次他到市文联聊天,聊到中午,我准备回家了,忽而想起他家与我家同方位,于是说正好一起结伴回家。他一听这建议,立即眉开眼笑,连声说对对对,正好接着聊。于是我们一起出门,走下文联那个又长又陡的大坡,再转左手朝向贵乌路口。一路上我高谈阔论,他不时抚掌附和,还笑出大声的哈哈哈。但不知怎的,我总觉他步履迟疑,神思恍惚,像不时有隐秘的心事冒出来打扰他。几乎就要来到日报社大门了,他终于停下来,仰面看我,是那种忍无可忍又义无反顾的表情,呢喃半天,才说清楚,原来他并不回家,而是要到相反方向的师大去办事。所以……他说。我听了骇笑,说咋不早说,那还不快去。他如释重负,脚步弹簧似的轻快起来,妩媚地一笑,转身,一蹦一跳走了。我独自回家,想着这七八百米的距离,他保不定多为难委屈呢。不过转念又想,活该,谁叫他这么爱口识羞的。他委屈,我还委屈呢。
  七八年前一个春节长假,他约我去城郊探一个朋友,一路上都在给我说那个朋友的情况。那是一个年轻女人,有志于艺术,曾经跟他学过画,后因交友不慎,染上毒瘾,从此只能在戒毒与复吸之间生活。幺哥几次试图给她找个工作,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成功,最终那个女人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此销声匿迹,多年没有联系。说这些的时候,幺哥口气沉重,嗓音低沉。但等真的见到那个女人,他却几乎说不出一句话,只是五味杂陈、束手无策地坐在椅子上。有一刹那,我觉得他心软得要命,而那个表情冷漠的女人孤独得要命。
  两个幺哥,谁会相信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呢。
  《我的石阡》是幺哥一部带自传性质的散文系列,以个人经历为线,讲述那个时代那块土地上的人和事,笔调平和,不渲染,不雕琢,不矫饰,反倒应了鲁迅先生“正因平实,转为新鲜”的话。我是个迷信文字的人,相信一个人的文字正是一个人的本质。看了《我的石阡》后,我认定它的作者才是那个更为本然本真的幺哥。而艺术家幺哥,在我看来,实际上缺乏那种真正的内在的疯狂,他表现出来的不过是对疯狂的一种向往姿态,是对身处的那个环境一种因为怯懦与焦虑而作出的过激反应。
  《我的石阡》中有一篇叫《两个小矮人》,讲述少年时幺哥和一个与他同样身材矮小的朋友的交往过程。每次想起这篇东西,我都会莫名其妙地同时想起白雪公主,觉得幺哥就是童话中没写出来的那第八个小矮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雕刻艺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无趣味的现代艺术
流动的艺术|遇见幺哥
一个艺术家的自由舞蹈 | 正午沙龙“微画展”李一鸣现代观念绘画分享会
上海油画界的一次联展
世界上最小型的画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