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黄牛与水牛不相及

风黄牛与水牛不相及


  舒飞廉
  金神庙集的牛马市,在老戏台的后面,一个荷叶般的池塘旁边。我猜在这一处所谓的“商代遗址”上,如果“金神庙”作为诸神的庙宇,真的存在过的话,它的基址,一定也是在这里。它被拆掉了,牛头马面们没地方可呆,倒是将这风水宝地,给了卖牛、卖驴、卖骡子、卖猪、卖羊的“中人”们。当家的男人由前面鸡肠一般的卖菜的小街上挤出来,出没在漠然地吃着草料的牛犊马驹中间,躲避着种种动物的粪便,与袖着手的“中人”们讨价还价,嘴边都堆上了白沫——买一头牛、挑一只猪娃回家,这件事的意义,大概是仅次于娶媳妇吧,会上本年度“我家新闻”的头条的!当然,也有将家里老病缠身的牛拉来卖掉的人,他们将牛绳交到牛贩子的手上,抹着眼泪,一步一回头地走掉。这种情形,也是常有,下一步,牛绳会被牛贩子交到屠夫们的手里,牛肉这种东西,多半是绿林好汉与城里人的美味,乡下人却是不大愿意吃的——吾不忍见其觳觫,又怎么忍心吃它的肉!
  父亲在朝霞与晨露中将牛犊牵回家的情形,我到现在都还历历在目。一家人围着它打转,抚摸着它光滑的皮毛,牛犊扑闪着温润的大眼睛,一副怯生生的样子。我们想它多可怜啊,离开了母亲,来到一个陌生的家,所以前几天,除了喂稻草给它吃,还会特别去田野上割回很嫩的青草,希望能以舌尖上的美味,宽慰它的孤单与悲伤。等到一年之后,它身材长得健壮,牛角也完全长出来。黄牛的角是直的,稍稍一点弯,像匕首;水牛的角则又长又弯,像一个环。我想田单的火牛阵,立功的一定是黄牛,而神话剧里,蚩尤炎帝牛魔王们戴上的牛角,大概是水牛角吧。大人们会将“少年”牛绑在枫杨树上,用烧得火红的铁刺穿它的鼻翼,将“牛转”装到它的鼻梁下。这种办法在印第安人的习俗里也有,他们将自己的鼻子插上细木,是为了装饰与美。“牛转”的作用,却是驯服与管制,从此之后,牛就通过牛转与牛绳,与主人的意志联系在一起。所以给牛“穿转”,又有一点像它们的“成年礼”,那头让人垂怜的小牛犊也从此成为劳作田间的“水牯”、“水沙”、“黄牯”、“黄沙”中的一个。“穿转”的痛苦让我们这些围观的家伙心惊胆战、感同身受,但想一想将要被阉割的猪与公鸡,小牛们的成年仪式,通过穿鼻子跟主人达成约定,要求的,也只是“听话”而已,比诸鸡豚,受到的痛苦,还是要少得多。
  本地方言中的“水牯”是指公水牛,“水沙”是指母水牛,“黄牯”是指公黄牛,“黄沙”是指母黄牛。再加上“老”、“中”、“小”,四个类别、三种情状的分类学,可将一个村里的二三十头牛区分开来。既有黄牛,又有水牛,小时候,我们习以为常,只是到现在,我慢慢地看一点书,才觉得这种现象,其实值得深究。来飞廉的村庄里访问的朋友,比如诗人柳宗宣大哥,也专门跟我讨论过这一点:起码,在我们的见识里,很少有这样的乡村:黄牛与水牛,井水不犯河水地生活在一个村子里。也许,这只是江汉平原上某些村庄里,非常特别的例子。
  我家里养过黄牛,也养过水牛。印象里,黄牛有绵密的牛皮与牛毛,摸起来行云流水,油光水滑,很舒服,书上形容春天的牛毛细雨,用来作喻的牛毛,多半是黄牛的毛。黄牛好像是不会游泳的“旱鸭子”,怕水,不会像水牛那样看见泥坑与水塘就扭着头往前冲蹭,黄牛也稍稍有一些“贼”,它们爱在吃草时偷吃麦子,将犁具套到它们的脖子上时,它们也并不情愿。我还觉得,黄牛可能还会受到主人的性情的影响,比如我们家养的一头黄牛,是与村里另外一家合养的,爸爸就很担心,黄牛到别人家去养的时候,被人家教坏了。我猜牛郎织女故事里,那甘愿牺牲自己的金牛大哥,多半也是一头被牛郎的善脾气所影响的黄牯。据说黄牛肉比水牛肉也要好吃。一般的黄牛比水牛的个头也要稍微小一些,我们觉得,它们去犁麦田刚刚好,如果将它们赶进水稻田深深的泥浆里,心里就会非常抱歉,就好像叫一个木匠,去做了人家泥瓦匠的活似的。
  所以在我们的印象里,水牛要比黄牛“老实”,它不爱偷吃麦子,脾气也很温顺,因为身体更健壮,放牛的时候,骑在它的背上,也殊无负疚之感,画家们画画,江南晚归什么的,牧童骑的牛,可能会是水牛,一则是江南多半产水牛,一则是水牛也愿意被骑乘。春天发情的时候,不仅是菜花黄,公狗狂,平时温和顺明的公牛们见面,也都是“道路以目”的,放牛的人如果避让不及,两头公牛就会有决斗的危险。但黄牛的意志,是不太坚决的,扯着牛绳,多半可将它们分开。两只公水牛遇到一起,想分开它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家养的水牛,曾经跟邻居家的水牛顶上了架,最后,是爷爷抱来柴禾,点着火堆,才将它们分开的。大家又说,水牛老实是老实,但行起蛮来,也蛮得很呢!村里人讲哪个孩子蛮得像头牛,这个被比喻的牛,多半也是水牛。我们这边的气候,是四季分明,冬天冷起来,冷得可怕,夏天热起来,也热得要命。黄牛大概是怕热,它们除了躲在树阴里,用尾巴赶苍蝇,急吼吼地等着南风来,好像没有更好的纳凉的办法,而这时候,水牛早就一头钻到水塘里去了。水牛怕冷,冬天大雪纷飞,黄牛的皮毛,就像一件毛衣似的,而水牛的“毛衣”稀疏得像鱼网和丝袜,如何能挡得住针尖一样的北风呢?这时候,爷爷多半会用稻草编出蓑衣,搭在水牛的背上,助它抵挡冬夜江汉平原上的阴冷的奇寒——老水牛们多半都是在这样的严寒里冻死的。
  有一点贼的黄牛与平时老实、有时候会“行蛮”的水牛,它们一起在村庄里,为这个村子里的人世代当牛做马,承担农事之中最为繁重的劳作。公黄牛与母黄牛,也就是黄牯跟黄沙交配,生下牛犊。公黄牛之间在春季发情的时候,就像足球场上抢球的两支球队似的,打斗成一团。但是公黄牛不会去缠斗公水牛,也不会爬到母水牛的背上,黄牛的牛犊,也不太会与水牛的牛犊在一起玩。书上讲,风牛马不相及,事实上,就是将黄牛与水牛放到一起,它们也是不相及的。我小时候,对这件事,其实是不得其解的。狗的样子千奇百怪,但并不妨碍它们之间活跃的交配。马与驴,有时候还会制造出骡子。但是黄牛与水牛,这两个部落之间,却划出了一条鸿沟,就像我们听说的,姓潘的人,不能与姓杨的人结婚一样,因为千年之前潘仁美与杨令公的反目,他们已经结成了“血仇”。
  对于乡土社会来讲,动物的驯化,就像植物的驯化一样,都是真正的奇迹。水牛的先祖,是在东南亚地区驯化出来的,它们跟土苗族的先民们一起,创造出了由华南到马来西亚等地的稻作文明——如果没有牛力参与的话,再能干的农夫,一个人能照顾的水田,也只能限定在一二亩吧,养活自己尚且不足,后面的巫师武士百工等食于人的专业阶级,恐怕就无法出现。但是黄牛的先祖,却是来自于西亚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神奇的“新月地带”,它们几乎是与被驯化的小麦一道,沿着丝绸之路的方向,来到中国北境的。在北方扎下根脚之后,随着目前讲江淮官话的移民一道,越过江淮,越过大别山与秦岭。这大概就是我们村的田地,一半种着小麦,一半又种着水稻,而喂养的牛,一半是黄牛,一半却是水牛的原因吧。
  而这种二元的格局,多半是过去好几千年,北方的移民一波接一波向着南方渗透的结果——当商代的部族最初到达金神庙集市建立卫星城邦的时候,他们带来了黄牛与小麦,他们面对的,是以水牛耕种水稻的“南蛮”们。因为掌握着青铜冶炼的技术,北方的来客,对“南蛮”的农耕部落,有武力的优势,为了争夺肥沃的土地,商人与南蛮的血,一定染红过金神庙以下的小河与大河。南蛮中的“蚩尤”们被砍掉了头,煮在“鼎”里,女人们被迫嫁给了敌人,田野上,小麦与水稻混种在一起,高处种麦,低处种稻,新成长起来的,父亲是商人、母亲是南蛮的孩子们,养成了早晚吃米饭,中午吃面食的胃,也不太会去管外祖父与蚩尤舅舅们被杀戮,被驱赶进西南山林桃花源的故事,人类的婚配,终将泯灭掉彼此的血仇,留下无数基因复杂的脸孔。
  但是水牛们,它们的潜意识里面,还有那些火光冲天的杀戮之夜吧?牛是被用来献祭的动物,从前的“太牢”祭里,牛是首要的奉献给神与祖先的家畜,它们的皮,蒙在鼓面,发出上达天庭的鼓声。作为人与神的中介的牛,它们通晓人性,还能在冥冥中与蚩尤们沟通吧。即便是金神庙集市外的人类,已经泯灭了恩仇,水牛们却一代一代将老主人的血仇传递了下来,将“蛮性”一代一代地传递了下来,所以在牛的世界里,它们虽以“老实”与“蛮性”,臣服于商人与蛮夷混血的后代,却与由几万里辗转而来的黄牛们,始终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黄牛之于水牛,小麦之于水稻,北客之于南蛮,山川之于河泽,严冬之于酷暑……我们的江汉平原老家乡,就是在这样奇妙的二元的交会里,生长出来的啊。我们的这个家乡,之前属于野生的水牛,之后属于驯养的水牛,再后来,被水牛与外来的黄牛所分享,再往后,终会为“铁牛”们所取代,耕牛会由河堤田野里走向饲养场,成为“肉食”吧——更麻烦的“进步”是,科学家们据说已经在实验室里培养出牛肉了,三D打印的新时代来临,乡土会退回到神话之中?
  2014.8.26.武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亦有道——人才管理,差之毫厘,贻笑大方!
一牛可代七人力-养牛史话
与牛有关的歇后语
关于牛的歇后语
散文天地||​乔加林:骑在牛背上的童年
各种各样的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