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杨——扶我上马的人
老杨——扶我上马的人(附照片)
■杨淑心
我认识老杨,是在1976年春夏之交。那时他已六十开外,宽脑门,尖下巴,身材削瘦。记得那时他身上穿一件洗得起毛的白衬衣,深灰色的裤子旧得看不见裤线了,一点没有英国式绅士的派头,也没有老专家的架子,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杨”。
谁也想不到,我和老杨的友谊,是从一块儿去买菜开始的。那时外文局大门口的百万庄路上,是“自由市场”一条街。沿街摆满了瓜果蔬菜、鱼肉禽蛋,还有烤白薯、羊肉串之类的摊档。每到工间操时间,老杨和我都不约而同地加入采购行列。老杨一般是提个篮子,采购新鲜的农产品,特别是新鲜的草莓,见到必买。有时我见他买的东西较多,就争着帮他拎篮子。他开始谦让,后来见我态度诚恳,也就不再推辞了。
我在外文局担任的工作,是《中国文学》杂志(英法文版)“舞台与银幕”专栏的记者兼编辑。与老杨相识到第三个年头上,才与他有了真正工作上的接触。那时老杨从副主编升为主编,社里的业务统统归他负责。中文组的每一期稿件发给外文组翻译之前,都由他审定。因此我的稿件和选题,每期都由中文组组长初审后,再由我送老杨终审。为了办好这个专栏,老杨常为我找选题、出主意,帮我拓宽思路,联络渠道。如巴金、冰心、吴祖光、新凤霞、戴爱莲、戈宝权、胡絜青、端木蕻良等专家名人,都是老杨亲自为我打电话,联系对方,我才有机会结识和采访他们并建立了不解的文缘。1979年底,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宽银幕木偶片《阿凡提》在全国公映,受到观众好评。我向编委会建议,以英法文版对国外读者介绍,得到了编委会的同意。请谁来撰写这篇文章呢?老杨推荐戈宝权先生。我上中学时,曾读过戈先生译的普希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在大学里,有的同学还戏称他为“老渔夫”呢。老杨微笑着说:“戈老对比较民间文学也很有研究,曾发表过论文《谈阿凡提和阿凡提的故事》。”我一听真是喜出望外。由于有老杨的指引,1980年初春的一天,我在北京朝阳区西总布胡同找到了“老渔夫”的家,见到了慕名已久的戈宝权先生。不久,他撰写的《阿凡提上了银幕》在《中国文学》1980年第七期发表,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读者的好评。老杨还为我联系采访到舞蹈家戴爱莲先生,使《访舞蹈艺术家戴爱莲》一文成为1982年对外传播刊物的首篇报道。戴先生为人比较低调,接受我的采访后,曾有一个时期婉拒媒体采访。老杨担任主编后,即建议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熊猫丛书”,将我国一大批有影响的新老作家及其代表作介绍到国外。在他的指导下,我负责编辑了冰心的《相片》、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老舍的《月芽儿》、端木蕻良的《红夜》、白峰溪的《女性三部曲》、新凤霞的《新凤霞回忆录》,以及《单口相声作品选》《对口相声作品选》《川剧最佳剧本》等书。这些文集均译成英法两国文字,出版发行到世界各地。为了出版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老杨亲自写信,征求巴老对篇目的意见。巴老回信后,老杨又把巴金的信交给我,让我就有关此书出版事宜直接与巴老联系。这种支持和信任,让我感动不已。
在老杨手下工作时间长了,我对他谦和忠厚的为人、深厚的国学功底、高超的翻译水平,有了日益深刻的了解,从心底敬佩这位长者。《中国文学》杂志的主要对象是外国读者,社里要求,中文稿每篇不能超过三千字,否则译成外文后就会冗长。为了适应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社里要求我们撰写的文章朴实无华,方是方,圆是圆,切忌堆砌形容词。我写的文章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全靠老杨对我写作上的严格要求,是他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如何写对外宣传的稿件。可以说,真正扶我上马的人,是老杨。
1997年秋天,我到友谊宾馆颐园拜访了杨戴伉俪。此时乃迭已中风,但她始终饶有兴致地听着老杨与我们的交谈。老杨一支烟在手,不紧不慢地忆述自己的童年往事,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每一个问题。我曾问过老杨:您和乃迭一般是怎么合作的?他说:“通常是我先把中文原著译成英文初稿,然后由乃迭修改定稿。乃迭有时也亲自译些中国当代小说,然后交给我加工和校改,以便更符合中文的原意。”有时则由老杨手捧中文原著,口授英语译文,乃迭直接打印出英文稿。最后,两人一起审定。
我还问过他一些有趣的问题,如:“外界盛传您是酒仙,边翻译边喝酒,一口酒一句译文”,这是真的吗?老杨微笑着答道:“我翻译时是很严肃的,从来不喝酒。不过,到现在我还不会双手打字,只会用右手食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所以打得比乃迭慢。”
在外文局工作时,我每天早上七点坐局里的交通车,从东城区的和平里,到西城区的百万庄,进入外文局那幢五层的灰色大楼上班。每天一上楼梯,便能听到楼上“哒哒哒”的打字声。它告诉我,戴乃迭已经在英文组办公室工作了。她天天如此,几乎是中国文学出版社每天第一个上班的人。
乃迭性格内向,在办公室里话不多,衣着极其朴素。不卷不烫的灰白头发,随随便便地用一个黑色的发箍拢在一起。如果不是从正面看到她那双湛蓝色的大眼睛和高鼻子,从后面看她,简直就像从北京哪条胡同里钻出来的一位老大嫂。这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怀着深厚的感情,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与丈夫合作,译出了一百多部作品,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实在令人难忘。
1981年,“熊猫丛书”翻译出版《新凤霞回忆录》,乃迭亲自为该书作序。因为我是责任编辑,社里要我陪同乃迭到新凤霞家采访,其实她们早是老朋友了。采访一开始,两人非常严肃认真地一问一答。凤霞每回答一个问题,总爱加一句:“我这样说可以吗?”乃迭呢,总是微微笑,轻轻地点点头。
有一次杨戴伉俪请朋友们到家里吃晚饭。杯声灯影间,有人提起老杨的自嘲诗:“少小欠风流,而今糟老头。学成半瓶醋,诗打一缸油。恃欲言无忌,贪杯孰与俦。蹉跎惭白发,辛苦做黄牛。”也许是几杯酒下肚,老杨得意地说:“我年轻时,是很帅气的。要不,乃迭怎么会跟我来中国!”话音刚落,乃迭便幽默地用中文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我爱的,是中国文化!”是的,她钟爱中国文化。在她心中,杨宪益就是中国文化的化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风华 呼啸而过
玲珑四犯·社里所见
文学巨匠巴金的长寿人生
百年巨匠:文学篇 第5集 巴金(上)
巴金文学经典《家》之黄梅戏
他爱不爱你,分开一次就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