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界来到青春的广场

越界来到青春的广场


  王宇
  大凡读过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的人,无不对其中反面人物三仙姑记忆深刻,尤其是小说对三仙姑外表的一段描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驴粪蛋上下了霜”一直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广为流传,一如鲁迅《故乡》中的那段“其实地上本没有路”的话,成了50后、60后、70后的一种文化记忆,甚至一种张口就来的表达。如今看到广场上那些穿红戴绿盛装起舞的大妈们,依然还会有人用三仙姑以及那个著名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嫌恶。其实,平心而论,三仙姑的这身打扮,现在看起来似乎恶俗透顶,却完全符合她所处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山西农村的审美趣味和物质条件。那时候的山西农村,没有精致的粉饼粉底彩妆系列,更没有假发套、生发剂。尽管每一次出门,三仙姑都要从头到脚细细打扮,无奈美发、美容硬件跟不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真难为她了。再说了,身体是所有权最为明确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认为美的方式来布置这个地盘,至于布置的效果如何,那又另当别论。可三仙姑为何就被剥夺了对自己地盘的自主权?这恐怕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她的年纪。45岁了还像二八少女那样穿红戴绿,装嫩卖萌,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至少是触了男人们的众怒。记得《围城》中方鸿渐就挖苦女博士苏小姐,快三十了,旗袍却越来越花!中国男人对年轻女性尚能够怜香惜玉,甚至“冲冠一怒为红颜”,而对上了年纪的女性,尤其是上了年纪却又不“安分守己”、相夫教子、含饴弄孙,企图“越界”“出格”的女人,那真是嫌恶之极。古者有贾宝玉,觉得女儿都是水做的,一旦成了婆子,那真比男人更可杀;今者对广场舞大妈的讨伐,不仅因为广场舞扰民,还因为跳舞的是大妈。试想,假如广场上起舞的是体态曼妙的二八佳人,而不是臃肿的大妈们,那民愤一定没有这么大!近年来“中国大妈”几乎成了公共空间一个负面名词。这其中固然有大妈们自身的种种欠缺,但性别歧视以及更严重的年龄歧视却是不应忽略的事实。
  好了,还是回到赵树理的小说上来。三仙姑的形象所以遭到残酷的嘲讽,很重要的原因是触碰到了我们的文化为女人设置的年龄界限,越界了。可以说身体形象与年龄之间的反差始终是这篇小说挖苦、讽刺三仙姑的一大着眼点,伴随着小说情节从高潮至尾声。小说高潮部分,写区长为了小芹、小二黑能够自由结婚,传唤三仙姑到区里训话,但见到三仙姑后,区长率先关注的却不是三仙姑对女儿婚事的态度,而是她的打扮:
  区长打量了她一眼道:“你就是于小芹的娘呀?起来不要装神弄鬼!我什么不清楚!起来!”三仙姑站起来了,区长问:“你今年多大岁数?”三仙姑说:“四十五。”区长说:“你自己看看你打扮得像个人不像?”
  这个时候围观的群众也不断地响应:“四十五,穿花鞋”,“四十五,穿花鞋”,“三仙姑羞得只顾擦汗,再也开不得口,”接下来区长的工作就顺利多了。正是对自己身体形象的羞愧使得三仙姑一改往日的顽固,对区长提出的种种要求都“一一答应了下来。”至于区长所灌输的婚姻自主的新法令、新思想、新观念,她始终不甚了然。那也就是说,致使三仙姑羞愧难当的不是对女儿婚事的破坏,而是自己越界的身体形象。小说的尾声交代了各人的结局,边区政府主持正义,小二黑、小芹顺利结婚,代表邪恶势力的金旺兄弟受到严惩,“两个神仙也有了变化”。这变化在二诸葛那里是收起那套阴阳八卦,而在三仙姑那里,又是体现在她的打扮与年龄的纠葛上(这点和对二诸葛的改造完全不同):
  三仙姑那天在区上被一伙妇女围住看了半天,实在觉着不好意思,回去对着镜子研究了一下,真有点打扮得不像话;又想到自己的女儿快要跟人结婚,自己还卖什么老俏?这才下了个决心,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
  赵树理显然看到了三仙姑的跳神活动与她穿戴打扮之间的密切关联。的确,两者都是身体的越界,并由身体的越界带来精神的越界。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三仙姑之所以成为三仙姑源自她不幸的婚姻。跳神扶鸾的行当实际上赋予她一种超越现实压抑性环境、寻求精神自由的可能性。当口中念念有词,身体手舞足蹈之际,三仙姑实际上进入一个虚拟世界,获得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自由解放。她随心所欲的越界装扮也是这种精神状态的独特表达。这是一种非常另类的自由解放,完全不同于女儿小芹所追求的自由解放。后者具有不证自明的合法性,而前者则被视作异端妖孽,需要被改造、清除。
  三仙姑的时代以及讲述三仙姑的时代都离我们远去了,可每当看到广场上鲜艳起舞的大妈们,我们还是会想到三仙姑以及那个残酷的比喻。但我们是否还能想到,在不忍直视的妆容和被人讥嘲的舞姿背后,是一个个在岁月尘垢中日益陷落的身体的一份挣扎与不甘,穿过井臼柴米、鸡毛蒜皮,甚至病痛伤残、机关算计,“越界”来到了本属于青春的广场,尝试凡俗甚至庸俗的生命中一次短暂却坚定的飞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如何书写革命——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解读
时隔70年,重读经典《小二黑结婚》,这篇小说仍有其现实意义
从《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二诸葛”形象谈巫觋文化
梁恕俭:谁不渴望《小二黑结婚》
摘录: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赏析
《小二黑结婚》与赵树理的乡土气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