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桌布

德国捡拾

白桌布

作者:程丹梅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0日 15版)

    德国人有一种本事,吃过饭的桌布整洁如初,没有水印儿,没有渣,也没有油渍。你说他们怎么吃的饭?而且,德国人很喜欢用白桌布,祖传的、手绣的、钩针钩的、棉的、麻的,不一而足。

    你会说,西餐和我们的不一样,都是土豆、牛排什么的。错了错了,那是最大众化的,真正的西餐,也是汤汤水水、稠稀不等、细刀细切的,尤其是按祖传食谱烹制出来的佳肴,没几个精细的步骤,就不算是正宗的。所以,大抵讲究点儿的正餐都要荤素兼并,凉热无缺,且刀叉烦琐。关键是,这盘碗的使用和多道程序,避免了汤汁的滴溅。还有就是餐具的摆放、饮食的动作与习惯,使得桌布一尘不染。所谓的餐具摆放,除了吃鱼或肉的刀叉、饭后甜点的小勺小叉外,通常汤盘下面还有底盘,正餐下面有时也有底盘,这样流淌到盘沿儿的汁就最多被拦截到底盘上。而动作和习惯则是:不可将双臂置于餐桌之上,用餐时低头接近餐具,并且杜绝咀嚼时说话;若是家庭聚餐,每个菜盘里都放有一公用勺,谁想取哪种菜肴就将该盘端到自己面前,以离自己碗碟最靠近的距离盛菜。其实,这些规则国内人都知道,不需我废话。

    但是,我不信邪,我请了一桌子德国人到我家吃饭,铺了白桌布,主食有饺子、炒面、米饭,炒菜有鱼香肉丝、红烧牛肉(德国人不喜欢吃刺多的鱼和带骨头的排骨)和炒油菜等。我大显身手,竭尽所能地操办了满满一桌。我的客人们也都爱戴中餐,并视其为上品,为能在欧洲吃到正宗的、未掺杂欧洲口味的中餐而欢欣鼓舞。为了显示咱们的瓷器文化,我将结婚时父母送的青花梧桐餐具一一摆放在餐桌上,自然赢得一阵赞叹。按照咱们一般使用餐具的做法,我们是碗下有碟,筷下摆筷托,托下放餐巾纸。这样,碗可盛饭,碟可装菜或盛酱油、醋。当然,每个菜盘内也有公用勺。在吃的当口,你别说,我还真留意地看了看,看看他们掉不掉汤汁和饭粒,饺子蘸醋时会不会有飞溅出来的东西。

    我并非恶狠狠地监督,我只是想知道中餐会不会让他们乱了方寸,把他们一贯的秩序打乱了,好奇聚会之后杯盘狼藉到什么程度。我居然失望了。因为,众人离去后的桌布上,竟然没有我预想中的渍迹!甚至孩子们的那桌也如此。这高超的技术究竟是怎么培训出来的呢?

    浆洗过的亚麻桌布上,配着银质刀叉和点缀的花朵,一般人总得当心别让食物破坏了桌子上的和谐与美妙。显然,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吃,可能没有大快朵颐之感,但是慢慢咀嚼或许也是一种享受。

    其实,桌布在德国人家里的用场是很多的。你瞧吧,什么日子、什么天气用什么样的桌布都很讲究,就更别提圣诞节、复活节、新年之类的重大节日了,那都得用带有标志性图案的桌布。每次用过,桌布都浆洗、熨烫,然后如工艺品似的叠好。你说这样累不累?不累。人家习惯了,这是日常的规矩,你不那样,你就只能是邋遢人。

    那么,用筷子可不可以慢慢用呢?中国人不是也有“慢慢吃”,或者“慢慢用”的说法吗?我跟德国人直译过这些,他们觉得特棒,觉得这是很懂享受的表现,而且我也认为这跟德国人饭前互道“祝你胃口好”的意思是一样的。

    试试用白桌布!

    (作者现旅居德国,有《是我的朋友跟我走》《谁送宝贝去睡觉》《德国,缺自行车的鱼》等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餐礼仪
参加宴会的礼仪
吃西餐的礼仪
餐桌礼仪的基本知识——中餐、西餐、自助餐
老外:中国人用筷子是出于文化原因,还是觉得它比西餐具更容易?
宴请活动的组织安排和宴席上的社交礼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