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经注》里的胶河--《水经.胶水注》考略

《水经.胶水注》考略

○胶水

△胶水出黔陬县胶山北,过其县西。

《齐记》曰:胶水出五弩山,盖胶山之殊名也。北迳祝兹县故城东。汉武帝元鼎中,封胶东康王子延为侯国。又迳扶县故城西,《地理志》琅邪之属县也。汉文帝元年,封吕平为侯国。胶水又北迳黔陬县故城西。袁山松《郡国志》曰:县有介亭。《地理志》曰:故介国也。《春秋.僖公二十九年》,介葛卢来朝,闻牛鸣,曰:是生三犠,皆用之。问之,果然。晏谟、伏琛并云:县有东西二城,相去四十里有胶水。非也。斯乃拒艾水也。水出县西南拒艾山,即《齐记》所谓黔艾山也。东北流迳县故城西,王莽之祓同也。世谓之王城,又谓是水为洋水矣。又东北流,晏、伏所谓黔陬城西四十里有胶水者也。又东入海。《地理志》曰:琅邪有县,拒艾水出焉。东入海,即斯水也。胶水北迳晏、伏所谓西黔陬城东,今高密郡侧有黔陬县。《地理志》曰:胶水出邞县,王莽更之纯德矣,疑即是县,所未详也。

胶水,亦称胶河。即今山东东部胶莱河。源出山东胶南市西铁橛山,北流经高密、平度,至昌邑县东北入海。《梁书·武帝纪中》:“辅国将军刘思效破魏青州刺史元系于胶水。”即此。[1]

五弩山(胶山),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南六十里。《水经·胶水注》:“元于钦《齐记》曰:胶水出五弩山,盖胶山之殊名也。”《齐乘》卷2:胶水出“胶州胶西县西南铁橛山也, 北径密州东北卤山, 古名五弩山”。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6:李文藻《诸城县志》亦以卤山为五弩山,谓在县东南六十里。[2]

黔陬县故城,位于胶州市里岔镇董家庄东500米,系汉、明遗存。亦称“牧马城”。故城平面呈方形,边长500米,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每面城墙中部各辟一门。城墙皆已夷平,仅南门尚见遗迹。明代在此养马,曾重修故城,并在南门外筑瓮城,今瓮城仍保留10余米的残墙,残高2~3米,基宽约6米,板筑,夹棍洞眼仍清晰可见。城内文化堆积厚约0.80米。采集遗物有:汉代泥质灰陶罐、盂、壶、板瓦等残片及铜镞、洗、“货泉”、“五铢”钱;明代白瓷碗、杯等残片。该城春秋时期为介国,汉置黔陬县,后县治移置胶水之西,距此约30里,此城即称“东黔陬城”。清乾隆《胶州志》载:“东黔陬城在治西南八十里,胶水之东。牧马城,《汉书·地理志》之黔陬县也。”“明择地养马,因旧新之,至今犹形势可观[3]

祝兹县故城,祝兹,古乡聚名。在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西汉高后四年(184),封徐厉为祝兹侯,置祝兹侯国。元封元年(110),武帝又封胶东康王子延年为祝兹侯,又置国。此侯国仅一乡之地。[4]很显然祝兹县故城应位于黔陬县故城(胶州市里岔镇董家庄)之南的胶河西岸。比对《山东省文物地图集》今胶南市的位于胶河西岸柏乡汉遗址(如下图)很可能与祝兹县故城有渊源。柏乡遗址位于青岛胶南市六汪镇柏乡村西南500米处,系汉代遗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0~1.50米。采集的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少量泥质红、黑陶,纹饰有方格纹、布纹,可辨器形有罐、豆、缸、板瓦等[5]

图表1摘自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上册), 测绘出版社,2011-06,第150页。

张德苏等学者认为上古东夷地区的族名与地名,有相当多是以“句”、“姑”开头的:句容、句绎、句町、句章、句无、句鼆、句阳、句渎、句注、句骊;姑蘓、姑蔑、姑幕、姑眛、姑棼、姑射、姑熟、姑余、姑胥、姑逢等。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以“高”、“根”、“昆”、“介”这些见母字开头的族地名号,这些都应该是与“句”字同类,都是见母字,表夷语发声。如:根牟、根艾、高密、高阳、昆嵛、昆吾、季禺、介根。更进一步,东夷地区的族名、地名中还有如下一些例子:巨洋水、巨青山、岠嵎山、拒柳河、柜艾水、渠丘、于越、於越、於陵等。这些字虽非典型的见母字,但它们都与见母有着语音上的密切关系,如“巨、柜、拒、渠”皆从“巨”得声,属群母,与“句”同属牙音系列,为旁纽关系;而“於”属影母,“于”属匣母,皆为喉音,而上古“喉牙同音”“喉牙不分”[6],皆可与见母通转。所以应该判定为与“句”同类的“夷语发声”字。这种语音偏离不是夷语的变化,而是汉字写定的时间的不同。因为夷人没有文字,在用汉字书写的时候,由于时地的不同,授受者的不同,在记录时出现语音的变异是难以避免的……《大清一统志》云:“柜艾水,在胶州南,亦名洋河。[7]”而《汉书·地理志》“琅邪郡”“柜县”下则说:“根艾水东入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云:“以《水经注》考之,即拒艾水也,'根'乃'拒'之讹。”又说:“'柜'字《水经注》俱从手旁[8]。”钱大昕的意思是,这个“根艾水”原本作“柜艾水”,《水经注》把“柜”写成了“拒”,后人又因《水经注》而讹作“拒艾水”,再后来又因字形相像而讹为“根艾水”。故张氏以为“柜”、“根”、“拒”为一声之转,口耳授受有异,所用之字遂别,要皆见母发声字头的记音而已,并无所谓讹误。[9]柜艾水,今山东胶州市南泽河。《汉书·地理志》琅邪郡柜县:“柜艾水东入海。”《水经·胶水注》:柜艾水“出柜县西南柜艾山,即《齐记》所谓黔艾山也。东北流径柜县故城西,王莽之祓同也,世谓之王城。又谓是水为洋水矣”。[10]

艾山,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6胶州“铁橛山”条下:“艾山旁有天泽泉,即艾水之源也。”[11]

柜()县故城,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市北境王台乡。东汉属北海国,后废。《水经·胶水注》:柜艾水 “出柜县西南柜艾山……东北流径柜县故城西,王莽之祓同也。世谓之王城”。[12]

按前述,不同版本的郦注文本及其他典籍中出现的不论是柜县、柜艾山(水)还是县、艾山(水)、根艾水等,从汉字记音功能的角度来审视,其实是通用的。

△又北过夷安县东。

县故王莽更名之原亭也。应劭曰:故莱夷维邑也。太史公曰:晏平仲,莱之夷维之人也。汉明帝永平中,封邓珍为侯国。西去濰水四十里,胶水又北迳胶阳亭东。晏、伏并谓之东亭。自亭结路,南通夷安。《地理风俗记》曰:淳于县东南五十里,有胶阳亭,故县也。

夷安县,古县名。西汉以夷维邑置,治今山东省高密市。属高密国。东汉永平元年(58)封邓禹子珍为夷安侯,永初六年(112)改封珍子康为夷安侯(《后汉书·邓禹列传》),即此。属北海国。建安三年(198)改属城阳郡。北魏属高密郡。北齐废。[13]

胶阳亭,约今昌邑市高阳故城,位于昌邑市丈岭镇高阳村,系汉代遗存。城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约300余米。城墙、城壕早年平毁。文化堆积距地表深约0.40米。因高阳村坐落于城址上,破坏严重。时有汉代青砖、板瓦、简瓦等残片发现。《莱州府志》载:“高阳城,高密西北三十里,汉置县,武帝封淮阳王孙并为侯,即此”。《高阳志》引《太平寰宇记》:“高密西北三十里有高阳城,一曰胶阳亭,属琅玡郡,大业年(605~618)废”。北齐在此置高阳县。[14]

又东北流,左会一水,世谓之张奴水。水发夷安县东南阜下,西北流,历胶阳县注于胶。胶水之左为泽渚,东北百许里,谓之夷安潭,潭周四十里,亦濰水枝津之所注也。

张奴水,即今墨水河。墨水河古有张奴河、墨水、张鲁河、乌池河诸名。发源于胶州市西南部九龙街道高家艾泊及匡家茔一带丘陵地区,二源于胶西镇雷家孝源村南相汇,流经胶西镇沿胶北街道办事处西界北流,至刁家屯西人高密市境内,在高密市河崖乡郭家屋子村前再入胶州市境内,经胶北街道办事处、胶莱镇于官路滞洪区下游汇入梁沟河、小套河入南胶莱河。河道全长50千米,流域面积3399平方千米。胶州境内河长29千米。沿岸土质肥沃,村庄密布,是胶州市主要产粮区。[15]值得一提的是高密籍著名作家莫言曾把墨水河写到多部小说里;如小说《红高粱》里就有墨水河。

夷安潭,即《水经.潍水注》之夷安泽。在今山东高密市北。《水经·胶水注》:“胶水之左为泽渚,东北百许里谓之夷安潭,潭周四十里,亦潍水枝津之所注也。”《元和志》卷11高密县:“夷安泽,在县北二十里,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元于钦《齐乘》卷2“潍水”条载:“夷安潭,今名都泺,古奚养泽也。”[16]

胶水又东北迳下密县故城东,又东北迳胶东县故城西。汉高帝元年别为国。景帝封子寄为王国,王莽更之郁袟也,今长广郡治。伏琛、晏谟言胶水东北回达于胶东城北百里,流注于海。

下密县故城,下密县故城,西汉置,属胶东国。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东南十五里密城。东汉初废。安帝复置, 属北海国。西晋属北海郡。北齐徙治今山东潍坊市,为高阳郡治。[17]

胶东县故城,三国魏改胶东侯国置,属北海国。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西晋属北海郡。北魏移治今潍坊市东四十五里。北齐废。[18]

又北过当利县西北,入于海。

县故王莽更名之东莱亭也。又北迳平度县,汉武帝元朔二年,封菑川懿王子刘衍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利卢也。县有土山,胶水北历土山,注于海。海南,土山以北,悉盐坈相承,修煮不辍。北眺巨海,杳冥无极,天际两分,白黑分别,所谓溟海者也。故《地理志》曰:胶水北至平渡入海者也。

当利县,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三十六里。《史记·武帝纪》:“拜()大为五利将军,……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万斤,更名其邑曰当利。”东汉为侯国,后复为县。北魏改属长广郡。北齐省入掖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莱州。六年(623)废。[19]当利故城位于莱州市沙河镇路旺侯家村西250米,系汉代遗存。面积约11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0~1.50米。采集陶片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可辨器形有鼎、豆、壶、瓦当;铜器有印章、狗、兽形饰、五铢钱;铁器有釜、镬、匕首以及石磨盘等。据《掖县志》载当为西汉武帝时所置的当利县治所。现已无城墙遗迹。在故城内还采集到战国夹砂红褐陶素面鬲、齐刀币。故城南1千米有栾大墓。[20]

土山,按注文“胶水北历土山,注于海”所述方位结合地名渊源推析,土山约在今山东省莱州市土山镇一带。而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土山镇在山东省莱州市西南部、渤海湾畔。明末邱姓由黑羊山迁此立村。因地处土山山坡而得名[21]。此外相关地方史料亦显示:莱州市土山镇驻地曾经有个山包叫土山土山虽小,名气很大。莱州境内,山水之名见于北朝郦道元《水经注》者,仅土山而已;土山巅有鲁王庙,迤西有三圣祠、碧霞祠。山下有龙潭,乃天旱祷雨之处,曾有清翟云升书丹的《古龙潭祷雨碑》,所记祷雨事甚详[22]。故上述郦注所述之土山应即今土山镇之土山。

平度县,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六十七里。《汉书·五行志》:“哀帝建平三年,东莱平度出大鱼。”注:“师古曰:平度,东莱之县。”东汉省。 [23]《元和志》莱州胶水县:“平度故城,在县西北六十七里。西北有土山,古今煮盐处。”按,唐胶水县即东汉胶东县,治今平度市。今吕朋认为平度县故城应在今平度市西北张舍镇官庄,有汉代遣址(国家文物局,2007)正在平度西北六十七许,与史载里距、方位正合,应是平度故城所在[24]。但按上述郦注“县有土山,胶水北历土山,注于海”即《元和志》“(平度故城)西北有土山”比对《山东省文物地图集》(如下图2)综合考量,平度故城应位于土山(约今莱州市土山镇一带)西南不远处,而位于土山镇西南颇具规模的沙埠子遗址恰当其位。该遗址位于莱州市土山镇沙埠子村东南,系商~周遗存,面积约6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0~1米。暴露有灰坑。采集陶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灰陶为次,纹饰有绳纹,器形有簋、罐及鬲足、矮柄豆残片等。石器有斧、双孔刀等[25]。该遗址除了规模(约60万平米)远比平度市西北张舍镇官庄汉遗址(规模仅约7.5万平米[26])大外,从方位及距离上亦基本符合《元和志》等典籍所载“平度故城,在县(约今平度市)西北六十七里”的校验;故此本文初步推析平度县故城更可能与位于莱州市土山镇西南的沙埠子遗址有着密切的关联。

图表2摘自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上册), 测绘出版社,2011-06,第196页。

盐坈,先秦秦汉古书中所论及或者说为当时中原人所认知的海盐生产,主要集中在山东渤海湾、莱州湾沿岸。研究者已多引以为说的《水经注》等记载,山东沿海一带多“盐坑”,古人常煮其中积聚之卤水/咸水为盐。《水经注·胶水》“(胶水)又北过当利县西北,入于海”注:“(平度)县有土山,胶水北历土山,注于海。海南、土山以北,悉盐坈〈坑〉,相承修煮不辍”;《水经注·淄水》“(淄水)又东北入于海”注:“淄水入马车渎,……又东北至皮丘坈〈坑〉,入于海。故晏谟、伏琛并言:淄、渑之水合于皮丘坈〈坑〉西”;《水经注·河水五》“又东北过高唐县东”注:“(漯水)又东北为马常坈〈坑〉,坈〈坑〉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乱河枝流而入于海。河海之饶,兹焉为最。”熊会贞按语:“叶圭绶云,乐安北有宽阔稍为小清河所汇,王家冈等盐场皆近其地。马常坈为河海之最饶,古亦盐泽可知。”;《淄水》“皮丘坈”云云,《水经注疏》熊会贞按语指出,《北堂书钞》卷一四六引伏琛《齐地记》谓:齐有皮丘坑,民煮坑水为盐,色白如石(按熊会贞引漏此四字),石盐似之。上引文诸“坈”字应校改为“坑”,是研究者较为一致的意见[27]


[1]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册), 测绘出版社,2011-06,第111页。

[4]来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册), 测绘出版社,2011-06,第96页。

[6]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592。

[7]]穆彰阿,潘锡恩,等.嘉庆重修一统志(第十一册,莱州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钱大昕.廿二史考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35.

[9]张德苏:“句吴”之“句”意义追原,《德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1 P59-63

[10]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1]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2]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3]来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1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册), 测绘出版社,2011-06,第346页。

[15]胶州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胶州市志 1987-2013,方志出版社,2017.11,40

[16]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7]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8]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9]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册), 测绘出版社,2011-06,第240页。  

[21]来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22]此段文字选自《四续掖县志》。(刘国庆供稿) 摘自:孙家洲编,莱州文史要览,齐鲁书社,2013.05,387

[23]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4]吕朋:水经注》校笺 ——以《泗水》、《沂水》、《沭水》等篇为中心,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89页。

[2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册), 测绘出版社,2011-06,第242页。

[2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册), 测绘出版社,2011-06,第102页。

[27]参看陈桥驿:《郦学札记·别体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23—125页;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52—154页。


[1]备注:本文主要采用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为底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卷二百九
水经注 卷二十六
细读《汉书》————辨析淄川国之”剧“与北海郡之“剧”
莒县人民政府 历史文化 周初莒国建都故址考
昌邑四千年!
“胶东”这个词,曾经特指平度,如今变成半岛人的共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