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经.江水注一》考略(二)20231020

A2

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郭景纯所谓玉垒作东别之标者也。县即汶山郡治,刘备之所置也。渡江有笮桥。江水又历都安县。县有桃关、汉武帝祠。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入郫江、捡江以行舟。《益州记》曰:江至都安堰其右,捡其左,其正流遂果,郫江之右也。因山颓水,坐致竹木,以溉诸郡。又穿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是以蜀人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水旱从大,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俗谓之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

左思《蜀都赋》云:西踰金堤者也。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益州刺史皇甫晏至都安,屯观坂。从事何诱曰:今所安营,地名观坂,自上观下,反上之象,其徵不祥。不从,果为牙门张弘所杀。

开明,战国君。蜀王杜宇相,因治水有功,杜宇效尧舜禅让之义,禅位于他。迁居成都,始立宗庙,并与秦交往。

“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成都方志学者认为成都平原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占代文献有大量关于古蜀时期的治水活动。其中主要有大禹治水和鳖灵治水。关于大禹在岷江流域的治水,古代文献《禹贡》记载:“岷山道(导)江,东别为沱”。意思是大禹在岷山开凿河道,导引岷江分流向东,流入沱江,从而减轻岷江的流量,达到泄洪减灾的目的。“东别为沱”,是“岷山导江”在工程技术上的具体实施.大禹岷江治水及治水经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大禹与蜀地的种种联系的传说和神话,自汉以来两千多年间流传不绝。这些神话、传说和由此而产生的大禹崇拜,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流域水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传说中的鳖灵治水大约在大禹之后一千多年。关于鳖灵的记载,最早见于扬雄《蜀王本纪》:“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陆处。”所谓鳖灵治水,实际情况应该是鳖灵率领他的部族作为治水工程的核心力量,然后集成都平原全体蜀人之力,完成了这场工程。鳖灵治水的另一传说是凿金堂峡。传说鳖灵率领蜀中民众,经过艰苦奋斗,疏通了金堂峡,壅塞在峡口内的涝水得以下泄,人民始“得陆处”。鳖灵“东别为沱”分流岷江的遗迹已无处可寻,凿金堂峡则留下了若干遗迹和传说。后世的学者把鳖灵治水的基本方略解释为“东别为沱”。这一方略传说是大禹确立的。而鳖灵的“东别为沱”,还有一些传说和文献记载流传下来。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郭景纯所谓玉垒作东别之标也。”此后一千多年,有关成都平原水利的著作、方志,大多沿用了郦氏的说法。[0]

汶山郡治,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汶江县(今四川茂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邛崃山以东,岷山以南,北川、都江堰市以西地区。地节三年(前67)并入蜀郡东汉建安备复置,治所在绵虒县(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西晋移治汶山县(今茂县北)。东晋时废。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处郦注所云“(绵虒县县即汶山郡治,刘备之所置也”之汶山郡治所在绵虒县(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

笮桥,又名夷星桥、夷里桥、竺桥。战国时秦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上。《寰宇记》 卷72华阳县: 笮桥 “以竹索为之,因名”。《晋书·桓温传》: 永和三年 (348),桓温灭李氏成汉,“ (李) 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势众大溃”。即此。

都安县,三国汉置,属汶山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二十里导江铺。《晋书· 李特载记》:惠帝年间,“ (罗) 尚频为特所败,乃阻长围,缘水作营,自都安至犍为七百里,与特相距”。南朝宋为汶山郡治。北周天和三年 (568)废。

桃关,即今四川汶川县南岷江东岸桃关。《水经·江水注》: 都安县 “有桃关”。《方舆胜览》 卷55茂州:桃关 “在汶川县之南八十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关北当风穴,其 一二里间,昼夜起风,飞沙扬石”。清设汶川县丞分防于此。

“李冰作大堰于此....俗谓之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著名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整个工程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效益显著。都江堰的建成,奠定了成都平原灌区经济发展的基础。都江堰古称“湔堋”、“湔堰”、“金堤”、“都安大堤”等,唐代又叫“楗尾堰”,到宋时方称“都江堰”。它是秦昭王时由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一项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东汉应劭《风俗通》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灌田万顷。”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称:“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捡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江水注》对李冰筑都江堰的情况又作了补充:“江水又历都安县,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江水入郫江、捡江以行舟……俗谓之都安大堰,亦日湔堰,又谓之金堤.......

都江堰工程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整个工个两大部分组成——水利枢纽工程和灌区的渠堰工程。工程因地制宜,就近取材,便于维修护理。在此后的两千余年间,灌区人民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多次改进扩充,日趋完善,但就基本技术原理和水利枢纽工程而言,战国时的创制并无大的改革,后世所做的改进工作应是在李冰创建都汇堰的基础上进行。灌区的渠堰灌溉工程则是历代人民不断增修而建成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有都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百丈堤、金刚堤、人字堤等设施。其中都江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其他部分为附属设施(如下图)。

         

都江鱼嘴又叫大鱼嘴、分水鱼嘴,它是建在岷江中心天然洲渚上的分水堰,由装满卵石的竹笼堆砌而成,分岷江水为内外二江,外江泄洪,内江溉田。都江鱼嘴即李冰“壅江作堋”的堋,形似鱼嘴,故得此名。飞沙堰是内江泄洪排沙工程,由竹笼装石修筑而成,位于内江右岸。现堰身长240米,上距鱼嘴700米,下离宝瓶口200米,比内江河床高2米。当内江水流过大时,就从飞沙堰溢出倾入外江,洪水越大,溢出的水量也越大,如遇特大洪水,则冲毁堰堤,直泄外阿,这样就保障了内江灌区的安全;当水量较小时,则束水内江灌区,以行灌溉之利。飞沙堰还有排沙功能,水流在内江右侧飞沙堰附近形成变道环流,激沙入堰排进外江,从而避免了宝瓶口前的泥沙淤积,达到“正面取水,侧面排沙”的良好效果。宝瓶口系内江灌区的咽喉,调控内江进水流量。宝瓶口左岸是玉垒山,右岸是离堆,现宽20米、高40米、长80米,劈山建成,坚不可摧。岷江水流增大时,则限制进水流量,确保了内江灌区的安全。三大主体工程布局合理,联合运用,调节内江水量,加上人字堤、百丈堤、金刚堤等附属设施的导流、分洪、溢流作用,使都江堰成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多样、效益显著的水利枢纽工程。古代有“分四六”的说法,意即洪水时内外江水量之比为4:6,而在枯水时则引大部分水流人内江灌溉农田,过水量为6:4.这种调节作用,也为现代实测资料所证实。古代还曾在江水中分别立三石人,以测量水位高低。《华阳国志·蜀志》记李冰“于玉女房下自涉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1974年3月,在分水鱼嘴附近发掘出一个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所立李冰石像,高3.9米,肩宽0.96米,上刻“故蜀郡李府君讳冰”,“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1975年又出土一个石人。东汉所立神石人与李冰造三石人可能都具有同样作用。建设都江堰时,就地取材,省工、省时。主要建筑材料为卵石、竹木,岷江流域多有出产。修建堤堰时,用竹子编成竹笼,装满卵石,唐《元和郡县图志》载:“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沿用这种方法建堤筑堰。施工截流的马槎也主要应用竹木绑扎。竹笼法和杩槎法是都江堰工程在施工技术上的特殊发明。此外,都江堰工程性能优良,有人喻为“重而不陷”,“击而不反”,“硬而不刚”,“散而不乱”。现在都江堰研究者多认为李冰时代不可能创建如此完善的水利工程,其中有后人改进增补的成分,但都江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三大主体工程当时已建成。整个灌区渠堰灌溉工程由一系列的引水渠道和灌溉渠道组成,主要干渠有8条,另有若干小型渠道,构成了一个扇形渠道灌溉网络。每条干渠引水渠口都采用鱼嘴分水,湃水隘流的构局。在内江下游有三大干渠仰天窝鱼嘴将内江分为走马河和蒲阳总河,太平鱼嘴又将蒲阳总河分为蒲阳河和柏条河。在外江则有沙沟河、黑石河、羊马河、江安河和杨柳河五条干渠。这8条干渠均为天然河道,其下灌溉支渠则多为人工开凿。渠道连绵伸延,纵横交错,既有灌溉功能,又起到防洪排水的作用。对于这样一个结构复。杂、范围广大的灌溉网络,研究者普遍认为李冰时代不能全部完成,它是历代人民不断增建、扩后建成的。

但李冰时都江堰灌溉农区已有一定规模,《水经·江水注》称:李冰“开成都二江,溉田万顷。”成都平原上出现了“沟油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梗稻莫莫”的壮丽图景。都江堰灌区后来不断扩展,成为中国古代的重要经济区之一......按秦汉1亩合今0.69市亩折算,万顷农田约为今69万亩。西汉景帝(公元前156-前141年在位)时,蜀守文翁又穿凿湔江口,沟通浦阳、清白二江,灌溉新繁一带农田1700顷,使都江堰灌区向东北方向大面积扩展。

除都江堰外,《华阳国志·蜀志》和《水经注》等记载李冰还修建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据说“冰又通管,通汶井江,经临邛与蒙溪分水。白木江会,武阳天社山下合江”。由于原文记载可能有错落,后人对这段文句的解释亦多附会之处。《中国水利史稿》考释后认为,通笮即造滕索桥,汶井江是今崇庆县西河,临邛是今邛崃县,蒙溪指青衣江,白木江指今邛崃县南河,武阳是今彭山县。西河上源与青衣江分水,南河与西河在新津县汇流入岷江(新津县古属武阳)。全文所指大概是三合堰灌区的前身,当时兼有航运、灌溉功能。

此外,李冰还可能是现今官渠堰灌区和沱江灌区的开创者。《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澡口,经什邡、郫别江会新都大渡。又有绵水出紫岩山,经绵竹人洛。东流过资中,会江阳,皆溉灌稻田,膏润稼穑。是以蜀人称郫繁曰膏腴,绵洛为浸沃也。”洛水即今石亭江,绵水即今绵远河,洛水支流经什邡与郭江汇合,洛水正流即今郫江的分支,绵水在绵竹入洛。李冰通过治理洛水等河流,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又发展了一个新的高产农区。史料还记载李冰多种事迹,其中开挖岩石施工中的创造性方法在后代广为流传:在宜宾清除险滩施工时,“基崖崭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使用火烧岩石,趁热浇水或醋以使岩石在热胀冷缩中炸裂。在古代单纯依靠简单的铁农具无力进行坚硬的岩体开挖工程时,李冰创造的这种火烧水激的方法确是很大的技术进步。[1]

观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三国志·书·后主传》:建兴十四年(236),后主至湔县,“登观坂,看汶江之流”。


   


[0]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成都市志大事记,方志出版社,2010.12,第580页

[1] 张波,樊志民主编,中国农业通史  战国秦汉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9,第128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忠一:都 江 堰 游 记
李冰
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疏导岷江水:李冰(2)
都江堰治理“六字诀”
千秋水利杰作都江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