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经.江水注一》考略(四)20231020

A4江水东迳广都县,汉武帝元朔二年置,王莽之就都亭也。李冰识察水脉,穿县盐井。

广都县,西汉元朔二年(前127)置,属都。治所在今四川双流县中和镇。《晋书·李特载记》:永宁元年(301),李特“进攻成都。……(赵)廞独与妻子乘小船,走至广都,为下人朱竺所杀”。即此。东晋移治今双流县东北十里。后又移今双流县。隋仁寿元年(601)改为双流县。

“......李冰识察水脉,穿县盐井”,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察水脉,穿广都盐井、诸破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又载有“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铁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富足,以富相尚”。结合上述所载,刘广志等学者认为大致说明了两点:一是肯定李冰入蜀后才穿广都盐井;二是自此以后,家有盐铜之利,而不全依赖于解盐入川。 开凿广都(今成都市双流县境)盐井以及治理都江堰水利,应该治水利在前,开凿盐井在后。这些措施都是在一个地区比较平和安定时实行的政策。在司马错于公元前316年进蜀后,过5年才置蜀郡,一年后又诛蜀相壮;9年后即公元前301年,蜀侯辉反,司马错再次定蜀,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又以蜀攻楚的黔中。当时的黔中也包括今川东、重庆市一带。公元前277年,蜀守张若又攻打楚,并取巫郡及江南设立黔中郡,这时则包括今川西川东及重庆市。几十年中,征战不断,是一个不断扩张和巩固的阶段,待秦灭六国及周后,李冰为蜀守,方进入建设治理阶段,也是秦治巴蜀的百业待兴的转折时期。更主要的是,李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具有兴修水利和开发地下盐业资源的知识和才干,才立下了千秋不灭的功绩。有些学者认为,广都盐井具体位置有二处:一是根据《华阳县志》所说在双流县文星场南杏花山下有地名“十八口”,认为是古盐井遗存地名;是根据《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三《剑南道下·陵州》说:贵平县,本汉广都县之东南地,平井盐井,在县东南七步。而贵平县在今仁寿县境内。盐井的掘凿技术,主要是依赖当时的铁器工具,并推广了北方中原的掘井技术,从“广都盐井”可能产盐的地质条件看,也可能是位于白垩系彭灌组与芒硝共生的盐层,岩石较软,主要是红色泥页岩及砂岩,易于掘进,埋藏很浅,往往10~30m即可见盐层。因此,发现盐水和成井工艺技术在当时条件下是能够成功的。但硝、盐的盐水质量不好,炼制中必须与“胆水”(主要含氯化钙)经过化学置换后方可。至于在某些局部地质构造上会不会在自流井群或香溪群内凿盐井,还有待考实。[0]

胡砺善在《四川盆地自流井天然气开采的研究》(1957年)中云:“李冰已经有'识齐水脉’的地质知识”“认识了地下盐水的规律,于是在成都一带(双流)钻成了盐井”(胡砺善《祖国石油与天然气史话》1957年)。周国荣编《中国钻探发展简史》(1982年)释道:“识齐水脉(亦作“识察水脉”,就是考察卤水脉的意思。”申力生主编的《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1984年)谈道:“钻井,首先要确定井位。……识'脉’,也就是要根据地质条件来确定井位”“李冰了解盐卤水的脉络……在广都开凿盐井”等等。综上所述,刘德林等学者认为“识齐水脉”“识察水脉”“认识了地下盐水的规律”“考察卤水脉”“识脉,也就是要根据地质条件来确定井位”“了解盐(卤)水的脉络”,虽说法各异,但基本释义一致。“识齐水脉”,也就是李冰应用其渊博的地学知识,识察地下卤水(或盐水)脉络分布的规律即卤(盐)水富集地区,然后在卤(盐)水富集地区或富集地带,选布井位,开凿盐井[1]

江西有望川原,凿山度水,结诸陂池,故盛养生之饶,即南江也。又从冲治桥北折曰长升桥。城北十里曰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将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后入邛蜀,果如志焉。“江西有望川原,凿山度水,结诸陂池,故盛养生之饶,即南江也”,据地方史志学者考证东汉时成都还在外江水系开凿了一条人工河溪,叫望川原。历史上,它又叫流江、酸枣河、阿斗河,元代叫马坝渠,以后又称温江,即现在的新开河、新江,又名江安河、江安堰河等。望川原的起水口在都江堰市城南十里马耳墩,从外江分流为江安河,经土桥流入温江区称为温江,经悦来场、吴家场、夏家场,再南流经悦来场至温江城区东北,过邹家场后,由升平场南流入双流,绕县城东北,经马家寺、金花桥,复南流入华阳,经谢家渡、胡家滩后,东南流至中和场汇入府河。史载广都县“江西有安稻田,穿山崖过水二十里”。江西,即郫江下游府河之西。安稻田,指望川原在经过今双流县文兴场附近牧马山尾。东汉人凿崖石而开溪,类似都江堰宝瓶口,历经千年而不变,故称“安”,安稳不变也。又说:“江水东经广都县,李冰识察水脉,穿县盐井。江西有望川原,凿山度水,结诸陂池,故盛有养生之饶,即南江也。”南江,这里当指望川原与成都城附近的“二江”相比为南,同时也可以说此外江分水南行。“穿山崖过水”即是“凿川度水,结诸陂池”,将堰水引向丘陵蓄水灌溉。新开江东流,经过牧马山后汇合于府江。府江就是郫江下游的府河。望川原在牧马山麓汇入郫江,其地在郫江之西,故称“江西有望川原”。在这牧马山麓的丘陵地带,用“长藤结瓜”的办法引取新开河的水进行灌溉,故说是“穿山崖过水”,或是“凿川度水,结诸陂池”。望川原系一较为大型的水利工程。在东汉豪族势力高度发展的背景下,要在地方上兴建这类水利工程,必须依赖强有力的官府谋划协调、组织管理。当是官民共建。成都自李冰之后,水利大兴,代有发展,此即为一。与外江水系其他引水溪相比,历史上新开河的水灾相对较少较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水经·江水注》述此事时将其接于李冰事下,后世遂有人认为望川原是李冰时开凿。清·王先谦《合校水经注》云:“若此神功,要非李冰不能。”实际上,这是东汉工程,当然也属于都江堰水利系统,但此工程的修建与李冰无直接关系。[2]

升仙桥,升仙山在清代成都县北十里。升仙山,一般认为即驷马桥北约二里的羊子山。升仙水上有桥,名升仙桥,桥边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在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以赀为郎时,路过此桥,在送客观下题其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可见升仙桥在西汉早期已存在。[3]

李冰沿水造桥,上应七宿,故世祖谓吴汉曰:安军宜在七桥连星间。汉自广都,乘胜进逼成都,与其副刘尚南北相望,夹江为营,浮桥相对。公孙述使谢丰扬军市桥出汉后,袭破汉,汉坠马落水,缘马尾得出,入壁。命将夜潜渡江就尚,击丰,斩之于是水之阴。

李冰沿水造桥,上应七宿,最早记录成都七桥位置及名称的文献,是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这七桥的桥位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相似,既富有神秘色彩,又使人难忘,因之对成都人来说,这七桥是成都最久远的记忆。在早期的城市决策者看来,城市规划与占星学、风水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之,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篇》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地上的建筑物包括城市都与此相关,才能求得吉运。罗开玉先生在谈到七桥时观:“战国秦汉间的五行思想流行把神秘数字与五行、方位、家人、城邑,甚至与国运相联系。”这“两江”与“七桥”,是“二与七为朋,居南方”的具体表现。李冰还计划利用天人合一的风水观念治蜀:“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以天地。”此外,两江上的七桥,还具有“关锁”之意,欲将吉气、旺气、财气留在成都。但不管如何,这七桥的来历总不是随意就兴建的意思。枕山、环水、面屏,是古代城镇风水理论的重要模式之一。成都城经多次兴废、扩建、变革,都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录下了七桥的情况:西南两江有七桥,直西门郫江上,日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吴汉入蜀,自广都令轻骑先往焚之。桥下谓之石犀渊,李冰昔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穿石犀渠于南江,命之曰犀牛里,后转犀牛二头,一头在府市市桥门,一头沉之于渊也。大城南门曰江桥,桥南曰万里桥,西上日夷里桥,下曰笮桥。南岸道东有文学,始文翁为蜀守,立讲堂,作石室........又从冲治桥北折曰长升桥。城北十里曰升仙桥......李冰沿水造桥,上应七宿....江水又东至南安为璧玉津,故左思云东越玉津也”由此可知成都七桥的大致位置:郫江之上共有五桥,郫江包围成都城区之西面及南面大段,而流江上仅有两桥。至汉代,七桥演变成两江九桥。冯汉骥教授曾记王建永陵:“出南门为江桥(员星桥),过江桥即万里桥(长星桥)。郫江,江桥所跨。万里桥跨外江(流江)与江桥相值。沿江桥西上为市桥(玑星桥)。渡市桥南跨外江者日夷里桥(夷星桥),此南面两江之四桥也。出西门曰冲治桥(冲星桥),再西北曰长升桥(尾星桥),再西北曰永平桥(曲星桥),此西面郫江上之三桥也。”据以上,是郫江上之员星、玑星,与流江上之长星、夷星,组成象征北斗之斗勺,更由郫江上之冲星、尾星、曲星作为斗柄,北斗七星于以形成。”此桥名虽不尽相同,大致可以看出其流变。这里且看长星桥:长十余丈(约三十四米),高三丈(十米),宽一丈五尺(五米),七孔石板桥,势如饮虹,当时名“长里桥”。《华阳县志》记,桥下有一笃泉,故又名“笃泉桥”。万里桥故址即今老南门大桥,在成都历史上,这座桥是成都名桥,文人雅士所写的诗词歌赋很有不少,如岑参《万里桥》: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这里的维扬即扬州。吕大防《万里亭》:“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兴堤平。拏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彻骨清。”盖唐宋时,成都人出行,多从万里桥码头上船,古为送客钱别之地,酒家特多,商贸繁荣,这可以说延续了旧时长星桥的余韵。现在所知最早索桥是笮桥,它建于秦李冰任蜀守之前(公元前二五一年),距今二千二百余年,跨城南面的流江,又名夷星桥,是当时按北斗七星形状建成的七座桥中的一座。西汉王褒在《益州记》中载,笮桥在司马相如宅院南一百步,建造时用三个大铁锥来系桥柱紧竹索(现今铁锥仅有两个)。《晋书·桓温传》记载,永和三年(三四七年)桓温伐蜀进攻成都时,曾与李势战于笮桥,可见,时隔两六百年后,笮桥仍在....流江是从都江堰流下来的河流,水质最佳,蜀锦织成,在江中漂洗后锦色更鲜。这才有汉代在笮桥南岸设立“锦官城”管理织锦手工业。到了唐代,这里又为居民制造彩笺的地方。这也就是后来成都西南至杜甫草堂前一段江流称为浣花溪的由来。七桥的名字并非是固定不变的,《益州记》云:“一长星桥,今名万里。二员星桥,今名安乐。三玑星桥,今名建昌。四夷星桥,今名笮桥。五尾星桥,今名禅尼。六冲星桥,今名永平。七曲星桥,今名升仙。又冲星桥,市桥也。”由此可见,除了名胜之外,七桥就是成都的地标。晚唐时修筑罗城时,郫江改道,江上五桥遂被弃置。这些桥记载了成都人的城市地理和文化,只能供后人加以凭吊了。而唯一在今天可看到的就是万里桥了。成都城除了两江之外,还有四座因修城而挖的池塘。城北为龙堤池,其具体位置在今市内青龙街一带。魏晋以来即相传,扬雄故宅就在池畔。龙堤池也被人们认为是扬雄的洗墨池,简称“墨池”。又,城东千秋池,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津流径通,冬夏不竭。”这一时期的成都水系发达,也是可以想见的。汉代成都城区并不大,东部是大城,为官府区,西部小城,为居民生活区,我们可以设想正是由于这样的居住和商业的分离,两江之上的七桥带给成都人的是生活便捷,两江沿岸构建的都市生活,凸显出成都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在《蜀都赋》中,可看到西市和南市所构成的商业圈,使成都在全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七桥如今俱已消失,但从旧日文献中我们可以感知其应有的温度,也正因如此,这古桥遗韵成为成都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已深深地融入到成都人的生活当中去了。[4]

         

江北则左对繁田,文翁又穿湔氵臾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顷。江水又东绝绵洛迳五城界,至广都北岸,南入于江,谓之五城水口,斯为北江。江水又东至南安为璧玉津,故左思云东越玉津也。

繁田,兴文教之外,文翁在其他方面同样卓有建树,特别是水利方面。文翁是李冰之后第二位在成都平原大兴水利的蜀地最高长官。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文翁“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就是开凿湔江分渠,导湔江水入青白江,灌溉今日彭州、新都等地大片农田。这一水利工程,成为都江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代造福着成都平原。[5]

五城,三国汉置,属广汉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五城县,郡东南,有水通于巴。汉时置五仓,发五县民,尉部主之,后因以为县”灭蜀后废。西晋咸宁四年(278)复置,太康六年(285)废,次年(286)又置,仍属广汉郡。南朝宋改为伍城县。

玉津,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岷江上。《清一统志·眉州》:玉津“在州东四里陆游有诗”。


   


[0]刘广志主编,中国钻探科学技术史,地质出版社,1998.12,第11页

[1]刘德林,周志征,刘瑛著,中国古代井盐及油气钻采工程技术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07,第467页

[2] 罗开玉,谢辉著,秦汉三国(蜀汉)时期,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11,第291页

[3] 罗开玉,谢辉著,秦汉三国(蜀汉)时期,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11,第291页

[4] 朱晓剑,闲雅成都,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06,第54页

[5] 许蓉生著,书香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06,第152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都说不完的李冰故事
李冰
拜水的夜晚
岑参五古《万里桥》读记
秦统一巴蜀的战略决策及其治蜀成效
卷六十七 四川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