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经.河水注》卷四新考(上)

一、《水经.河水注》卷四风山、孟门、燕完水等考略

○河水四

△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北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

北屈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吉县车城乡麦城村城址。城址颇具规模,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米。现存城墙残段。墙体夯筑,夯层厚0.1-0.15米。采集有战国的泥质灰陶豆,汉代泥质灰陶罐残片及铜箭头等[5]。(2006,山西文物局)

风山,风山即今山西吉县人祖山又名庖山,因山上有祭祀人祖女娲和伏羲的庙宇而命名为人祖山。《帝王包纪囤存》:庖牺氏,风姓也。制嫁娶之礼。故有认为因伏羲氏属古风姓,所以人祖山就又被古人称为风山或是庖山。但按注文“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考量,风山显然是因其山上的风洞而得名的。风山海拔高度1742米,山体风景秀丽多姿。山中历代庙宇约达200处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建有娲皇宫伏羲皇帝正庙的人祖庙。

风山(人祖山)完整保留了原始森林的古老风貌,兼有众多伏羲时代先民的传说。据考古发现,这里很可能曾是伏羲女娲早期生产生活的地方,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柿子滩古人类遗址女娲岩画,就在人祖山脚下[6]

图表1人祖山风光

风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门山与龙门山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涅石。《尸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邱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盟门,九河之隥。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濬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元和郡县志》称壶口为石槽:“河中有山,凿中如槽,束流悬注七十余尺”又云:“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已与上述注文描述不大相同;反映出到唐代壶口瀑布已逐步向上游推移,在石河床上形成了一条长一千步,宽30步的深槽。而如今的壶口瀑布已上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的龙王辿附近,号称十里龙槽。清乾隆《宜川县志》(编纂者吴炳),指出黄河壶口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故名。并称孟门属平佐里,在县东北100里黄河中,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其所著《壶口考》一文,对前人文献中的一些不实之处,给以纠正,在壶口研究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宜川县志》卷十八)

 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是河床上裂点发展和移动的结果,裂点就是河流中突然形成的急坡地段。最典型的裂点就是瀑布,因为瀑布是河水垂直跌下的地方。因此,瀑布必须有一层坚硬岩石所成的造瀑层才不易被河水所侵蚀而使瀑布变为急流。瀑布的下面即有由瀑布冲下所成的深潭。如果造瀑层被蚀后退,那么瀑布前方就会形成一个不长的峡谷,表示瀑布不断后退的结果。壶口瀑布的地形正是这样。

孟门曾经是壶口瀑布过去的位置。由于溯源侵蚀,裂点不断沿河向上游推移,瀑布下的深潭延伸成原河槽中的小河槽——十里龙槽。如今这段黄河的裂点已到达龙王辿,即今之壶口瀑布;而孟门就是较近地质时期裂点后退与河流下切时遗留在河床的两个石岛。

图表2壶口瀑布,摄于201691

又有燕完水注之,异源合舍,西流注河。河水又南得鲤鱼涧,历涧东入,穷溪首便其源也。《尔雅》曰: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非夫往还之会,何能便有兹称乎?

燕完水,谢鸿喜老师认为:“文城河当与燕完水较合[7]”。但按注文所述次序,燕完水当在壶口瀑布下游,当然正如谢师所说将燕完水比定为清水河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清水河即羊求水);故此本文以为燕完水当是位于壶口瀑布与清水河之间的那条小支流。(发源于高祖山,流经吉县王家山村、陈家岭村、柴家庄村,在壶口高速收费站南入黄河)

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水东出羊求川,西迳北屈县故城南,城即夷吾所奔邑也。王莽之朕北也。《汲郡古文》曰:翟章救郑,次于南屈。应劭曰:有南故加北。《国语》:二五言于献公曰,蒲与二屈,君之疆也。其水西流注于河。

羊求水,按注文“水东出羊求川,西迳北屈县故城南”考量即今清水河。

二五亦称二五耦,晋国人称晋献公外嬖梁五和东关嬖五为“二五耦”;耦:两人耕地。出自《左传·庄公二十八年[8]》;“二五耦”可理解为狼狈为奸。

河水又南为采桑津。《春秋.僖公八年》:晋里克败狄于采桑,是也。赤水出西北罢谷,东流谓之赤石川,东入于河。

采桑津,谢鸿喜援引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认为采桑津即今蛤蟆滩[9]

河水又南合蒲水,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阴山县,王莽之山宁也。阴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丹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

蒲水,有学者认为蒲水即今宜川县境内的鹿儿川河,源出宜川县西北,由两条河流汇聚而成符合注文所述;阴山县,即今党湾乡党湾村东的秦汉古城遗址;出土有外绳纹瓦、布纹瓦残片,在附近已发现古城中属于面积较大者,当为阴山县故城[1]

但笔者对此论不敢苟同,首先将蒲水比定为鹿儿川河是不大妥切的,按注文“阴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丹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比对陕西省地图(见下图)则蒲水上游、长松水、北溪与今南川水、西川水、交川水是大致吻合的,而蒲水则可视为上述几条支流汇合而成的仕望河。其次将今党湾乡党湾村东的秦汉古遗址(陕西文物地图集未将其判定为古城遗址)比定为阴山县故城也是比较欠妥的,因为该遗址面积约6万平米明显远低于汉代县级城邑的一般规模。经爬梳相关文普资料笔者以为位于党湾乡定阳村的定阳城址更有可能为阴山县故城。该城址平面略呈方形,东墙残长约500米,北墙残长约400米,残高2-8米,基宽约6米,夯层厚6-10厘米[2]。按城址规模(至少约25万平米)及夯层等结合注文综合考量定阳城址极有可能为西汉阴山县故城,当然仍待微观层面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报告支撑。

 河水又南,丹水西南出丹阳山。东北迳冶官东,俗谓之丹阳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矣。其水东北会白水口,水出丹山东而西北注之。丹水又东北入河。

河水又南,黑水西出丹山东,而东北入于河。

河水又南至崿谷,傍谷东北穷涧,水源所导也。西南流注于河。

河水又南,洛水自猎山枝分东派,东南注于河。昔魏文侯筑馆洛阴,指谓是水也。

丹水,按注文所描述次序,丹水应位于蒲水(仕望河)与鄂谷(河)之间,但又在黑水之上游;故综合考量丹水约相当今之白水川而黑水应为今之猴儿川。

崿谷,即今鄂河[3]

丹阳城(冶官)治所,今集义镇马树坪、流万头、南庄南沟顶等处发现有铜矿石矿藏,抑或与注文所谓的“东北迳冶官东……城之左右犹有遗铜矣”有关;而南庄附近的汉墓群[4]亦为“丹阳城(冶官)”在附近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1]石春平:《西汉时期西河郡河西属县治城位置考》,《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5

[2]《陕西省文物地图集》(下),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12月,第848

[3]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8月,第18页。

[4]1998,陕西省文物局

二、龙门、梁山、畅谷水、崌谷水、三累山、司马迁陵、子夏石室等考略

杨年生 水经注探究系列 3月15日

△又南过皮氏县西。

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

皮氏县故城,县址在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南,太阳村原村口牌坊上书“古皮氏城”四个大字。

注文(皮氏)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是郦道元对经文出现错误的校勘,指出(皮氏)故城在龙门的下游,不可能先经皮氏故城再过龙门;也间接反衬了郦氏的严谨。

 又南出龙门口,汾水从东来注之。

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岸上并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复识,一碑是太和中立。《竹书纪年》:晋昭公元年,河赤于龙门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京房《易妖占》曰:河水赤,下民恨。

龙门,即今禹门口。《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相传这里是大禹治水时开凿,故称禹门,又称龙门。这里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之处。《三秦记》中有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下者为鱼的神话记载。传说:“每岁季春有黄鲤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之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代为龙。”今韩城孔庙中有鲤鱼登龙门的浮雕,即这一故事的艺术概括。

梁山,今称吕梁山,又称为龙门山;为吕梁山最南端[1]。而按注文“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考量则梁山为横亘黄河贯穿秦晋的吕梁山西南余脉;而按下文“河水又南迳梁山原东”所述则注文中的梁山还当涵指陕西境内的黄龙山。

河水又南右合畅谷水。水自溪东南流,迳夏阳县西北,东南注于河。

畅谷水,疑即今凿开河。

河水又南迳梁山原东。原自山东南出至河,晋之望也。

在冯翊夏阳县之西,临于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晋侯以问伯宗,即是处也。《春秋谷梁传》曰:成公五年,梁山崩,遏河水三日不流。召伯尊。遇辇者,不避,使车右鞭之。辇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远矣。伯尊因问之。辇者曰:君亲素缟,率群臣哭之,斯流矣。如其言而河流。

河水又南,崌谷水注之。水出县西北梁山,东南流,横溪水注之。水出三累山,其山层密三成,故俗以三累名山。按《尔雅》,山三成为昆仑邱,斯山岂亦昆仑邱乎?山下水际有二石室,盖隐者之故居矣。细水东流,注于崌谷。侧溪山南有石室,西面有两石室,北面有二石室,皆因阿结牖,连扃接闼,所谓石室相距也。东厢石上,犹传杵臼之迹。庭中亦有旧宇处,尚仿佛前基。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丰周瓢饮,似是栖游隐学之所。昔子夏教授西河,疑即此也,而无以辨之。

崌谷水,按注文所述次序与今涺水相当。

子夏,原名卜(bǔ)(507年—?),字子夏,被尊称为“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后来孔子丧,孔门乱,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为师。孔门弟子中,子夏不像颜回、曾参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异端倾向的思想家。

三累山,按注文所述方位,当在今涺水河流域韩城市西北。(另按《清一统志》引《陕西通志》:今有三峡山,在韩城县西北四十里,疑即三累山也

溪水又东南,迳夏阳县故城北,故少梁也,秦惠文王十一年,更从今名矣。王莽之冀亭也。其水东南流注于河。昔韩信之袭魏王豹也,以木罂自此渡。

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水出西北梁山,东南流,迳汉阳太守殷济精庐南。俗谓之子夏庙。陶水又南迳高门南,盖层阜堕缺,故流高门之称矣。又东南迳华池南,池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阳城西北四里许。故《司马迁碑》文云:高门华池,在兹夏阳。今高门东去华池三里。溪水又东南迳夏阳县故城南。服虔曰:夏阳,虢邑也,在大阳东三十里。又历高阳宫北。

夏阳县故城,秦汉时故城遗址在今韩城市城区南10公里,芝川镇瓦头村以西,吕庄村之北,堡安村以东地带。夏阳县故城城址规模非常庞大,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7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夯层厚7-9厘米;城内还发现陶窑、冶铁遗址及墓葬区。(《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6期)

陶水即陶渠水,亦即今之芝水。

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太史公自叙》曰:迁生于龙门;是其坟墟所在矣。溪水东南流入河。昔魏武侯与吴起浮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于此也。

司马迁,字子长,韩城高门原人。逝世后,葬于现韩城市芝川镇东南高岗上。西晋永嘉四年(310),汉阳太守殷济将其墓冢建为石冢,立碑树垣。后经宋、元、明、清诸代扩建修葺,始成规模。1957年,司马迁被尊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世界历史之父。司马迁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政府屡次拨款修葺,祠庙焕然一新,中外游人络绎不绝。司马迁墓祠在澽水河口。司马迁祠原有的建筑物,主要有寝殿、献殿、祠门、山门和四座牌坊,除第三座牌坊已不存在外,余皆完好[2]

河水又南,徐水注之。水出西北梁山,东南流迳汉武帝登仙宫东。东南流绝疆梁原,迳刘仲城北。是汉祖兄刘仲之封邑也,故徐广《史记音义》曰:郃阳,国名也。高祖八年,侯刘仲是也。其水东南迳子夏陵北,东入河。

河水又南,迳子夏石室东。南北有二石室,临侧河崖,即子夏庙室也。

徐水,应即今徐水河。

刘仲城,据《合阳新志资料》:刘仲城在坊镇东北五里和阳村。

子夏墓,在合阳县东北徐水沟南大原头村。相传子夏设教西河合阳县东老崖下黄河岸边曾有子夏石室[3]

[1]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8月,第18页。

[2]韩城市志编纂委员会:《韩城市志.文物志》,三秦出版社,199101

[3]《合阳县文物大全》,三秦游网,2012-7-8

三、《水经.河水注》卷四汾阴脽、瀵(fèn)水、舜都蒲坂、尧城等考略

△又南过汾阴县西。

河水东际汾阴脽,县故城在脽侧。汉高帝六年,封周昌为侯国。《魏土地记》曰:河东郡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去汾水三里。城西北隅曰脽邱,上有后土祠。《封禅书》曰: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于汾阴脽邱是也。又有万岁宫,汉宣帝神爵元年,幸万岁宫,东济大河,而神鱼舞河矣。昔赵简子沈栾激于此,曰:吾好声色,而是子致之;吾好士,六年不进一人;是长吾过而绌吾善。君子以为能谴矣。

汾阴县,汾阴故城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荣河镇庙前村。(2006,山西文物局)

汾阴脽,汾阴脽故址在今万荣县庙前村西;按注文“(汾阴)城西北隅曰脽邱”,c位于汾阴故城的西北角;是汾河入黄河处的一处土丘,可惜已为黄河所没。原来的汾阴脽高十余丈,宽两里,长四五里,背汾带河,四面环水,是一块天然的泽中方丘,传汉武帝曾于脽上得古鼎二[2]

汾阴脽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是轩辕黄帝扫地而祭之所。注文中的后土祠位于“汾阴脽”上。汉武帝即位后把祭祀后土列为国之大事。从元鼎至天汉元年,汉武帝曾八次巡幸汾阴脽祀后土。元鼎元年六月得宝鼎于祠旁,即兴作《宝鼎之歌》,并改年号为元鼎。明万历年间,由于黄河泛滥,汾阴脽被激流冲刷而塌陷,后土祠择地迁建。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黄河泛滥,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门殿及秋风楼。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黄河决口,原后土祠建筑已荡然无存。

现今的后土祠位于今万荣县庙前村北的高崖上,是清同治九年荣河知县戴儒珍所迁建。后土祠现存有山门、井台、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东西五虎配殿等,规模宏伟,构思巧妙。山门与井台组成国内罕见的“品”字戏台,对研究中国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证。万荣后土祠是全国最大的后土祠且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96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水又迳郃阳城东,周威烈王之十八年,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雒阴、郃阳,即此城也。故有莘邑矣,为太姒之国。《诗》云:在郃之阳,在渭之涘。又曰: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谓此也。城北有瀵水,南去二水各数里。其水东迳其城内,东入于河。又于城内侧中,有瀵水,东南出城,注于河。城南又有瀵水,东流注于河,水南犹有文母庙,庙前有碑,去城一十五里,水即郃水也。县取名焉。故应劭曰:在郃水之阳也。

河水又南,瀵水入焉。水出汾阴县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平地开源,濆泉上涌,大几如轮,深则不测,俗呼之为瀵魁。古人壅其流以为陂水,种稻,东西二百步,南北一百余步,与郃阳瀵水夹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潜相通,故吕忱曰:《尔雅》,异出同流为瀵水。其水西南流历蒲坂(吴本、乾隆山西志辑要卷七引水经注均作“朔板”)西,西流注于河。

郃阳城,故治在今陕西合阳县洽川镇莘里村。(《郃阳县志》县东南有莘里[3]

瀵(fèn)水,上述注文涉及几处瀵水;“水出汾阴县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之瀵水(魁),故址在今万荣县西南南赵村(今属临猗县)[4]。“郃阳瀵水”则位于陕西合阳县东王乡的黄河之滨,在不足100米的地段内,分布着王村瀵、勃池瀵、西鲤瀵、熨斗瀵和小瀵等五个泉眼。《合阳县志》说此处之泉“水口如车轮许,喷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曰瀵”。“瀵”原指由地底深处瀵泉水浇灌农作物,有明显的肥田效果,所以现在人称此处的泉为“瀵泉”。瀵泉的涌水量较大,流量也稳定,冬夏水温变化不大,泉水呈碧绿色。瀵泉是地下深部石灰岩层中的岩溶承压水,在地下流动过程中,溶入了多种常见离子和氮、钾、磷等肥料元素,用其灌溉,使农田水肥兼有,增产效果显著[5]

谢鸿喜认为注文“其水西南流历蒲坂西”是错误的,因为蒲坂今称蒲州城,在永济,与瀵泉南北相距95里,瀵泉仅三里流程,故郦氏所说朔板绝非蒲坂..而南赵村处峨眉台地之下,黄土坡随处可见,南赵村西有坡板沿河是事实,名之朔板与蒲州西达黄河土坡称蒲坂相同[6]

河水又南迳陶城西。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南对蒲津关。汲冢《竹书纪年》:魏襄王七年,秦王来见于薄坂关。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象齿焉。

  陶城,学界多认为陶城在山西省永济市张营镇黄河岸边有南陶城村。

  蒲津关,按注文所述,本文从谢鸿喜等所论,蒲津关即今永济县蒲州老城西二里处,已为河水所湮没[7]

蒲坂县故城,谢鸿喜援引《郡国志》等所载,认为注文所谓的蒲坂城在今永济县蒲州故城南二里处。

黄河大铁牛,摄于2017年4月27日

△又南过蒲坂县西。

《地理志》曰:县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应劭曰:秦始皇东巡,见有长坂,故加坂也。孟康曰:晋文公以赂秦,秦人还蒲于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反也。薛瓒注《汉书》曰:《秦世家》以垣为蒲反,然则本非蒲也。皇甫谧曰: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阳,及潘者也。今城中有舜庙。魏秦州刺史治,太和迁都,罢州,置河东郡。郡多流杂,谓之徙民。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酝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焉。别调氛氲,不与佗同。蘭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贡选,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牵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顾,思同旅语。索郎,反语为桑落也。更为籍徵之隽句,中书之英谈。

舜都之蒲坂,比对相关考古资料笔者以为今蒲州镇仁和堡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有庙底沟二期文化及龙山文化三期类型文物,面积约32万平米[8])极有可能便是当年舜都之蒲坂。(备注:抑或如谢鸿喜等所论[9],如注文所述,陶城与蒲坂两地都曾做过舜都。)

桑落酒,桑落酒因用桑落泉的泉水酿制,味道独特,是我国传统名酒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的大文豪庾信在诗作中曾多次提到桑落酒,留下了诸如:“蒲城桑落酒灞岸菊花香、“蒲城桑叶落,灞岸菊花秋”等名句。宋代桑落酒曾被列入御酒。南宋文学家朱弁在《曲洧旧闻》记述:“内中供御酒,盖用蒲州酒法也。太祖微时至蒲,饮其酒而甘,喜之。即位后,令蒲州进酿酒方,至今不改。”至明代,其酒广为传颂,隆庆年间(1570年),冯时化曾将此酒录于《酒史》里:“桑落酒,河中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其寒暄所得,以井水酿酒甚佳。是也。”可惜的是,清初桑落酒古法已佚。

桑落泉,乾隆《蒲州府志.山川》:桑落泉郡城外东南五里土龟原后土祠下,旧以北魏刘(白)堕桑落酒得名。可惜今泉亦缩,无酿者[10]

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西迳历山下,上有舜庙。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耕于历山,而始宁、剡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余案: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比宁壤。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矣。《尚书》所谓釐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入曰汭。然则汭似非水名。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

历山,约今中条山五老峰一带之山岭。

妫水,今称苍龙峪水,在永济市城西南21里处。汭水,今称苍龙峪水《汉唐地理书钞.尚书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为妫水,北流者汭水[11]

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骃曰:蒲坂,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是,千载眇邈,非所详耳。

雷首山,在今中条山脉西南端。

尧城,比对相关文普资料,颇疑尧城即今蔡坡遗址。(2006,山西文物局)

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县雷首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阚骃《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攒茂邱阜,俗谓之夷、齐墓也。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传》曰: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昔赵盾田首山,食祁弥明翳桑之下,即于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春秋左传》谓之涑川者也。俗谓之阳安涧水。

伯夷、叔齐墓,永济市首阳乡长旺村附近。现存二冢,各高4米,周长45米。墓之东面原有二贤庙,已毁。现存采薇歌伯夷颂碑记两通和伯夷叔齐庙碑等。

涑水亦曰雷水、阳安涧水,今称安家涧水,发源于山西端上阳村东。涑水流域西候度、匼河古遗址、伯夷、叔齐墓等,是古迹集中,考古学家十分重视的“河曲”地区[12]


四、《水经.河水注》卷四华阴县、河曲、船司空县等考略

杨年生 水经注探究系列 3月28日

△又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

汲郡《竹书纪年》曰:晋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璧于此。子推笑曰:天开公子,子犯以为功,吾不忍与同位,遂逃焉。

华阴,游富祥、梁云等在杨长玉[1]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考古发掘资料;进一步夯实了汉华阴故城与秦宁秦故城同址的观点(即碾峪乡瓦渣梁遗址),汉华阴县城承袭秦宁秦县城;汉京师仓遗址是瓦渣梁遗址的一部分,汉京师仓修建于汉华阴县城内西北角[2]

河曲,今永济、芮城西南境黄河夹角地带。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西西南门户,以蒲津观、风陵渡与陕西潼关为其津要,黄河南来由此折而东去,《水经注》中的舜帝躬耕、夷、齐退隐、晋文投壁、虞芮让畔等均在此地[3]

河水历船司空与渭水会。《汉书.地理志》:旧京兆尹之属县也。

船司空县,从秦始皇陵遗址出土板瓦陶文中的工匠印戳“船司空口”、西安相家巷出土的“船司空丞”秦封泥(如下图)来考量,船司空置县至迟始于秦;西汉的船司空县当是沿袭秦县。而按注文“河水历船司空与渭水会”,则船司空县当在今潼关的河、渭交汇处(渭水以北)。另据周晓陆等考证:“船司空在秦属内史”同时周氏等推测船司空(县)应在陕西大荔县以东黄河故道中。【周晓陆按《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桥。《正义》: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河桥为浮桥,系船而成,故置船库官。则船司空应在陕西大荔县以东黄河故道中[4]】。此外杨延霞、王君在《秦代船及船官的考察--以里耶秦简为视窗》一文中通过解读里耶秦简中有关司空与船只的记载,初步论证了秦代“船司空”为主船之官[5]

图表 1船司空丞封泥印


[1]杨长玉:《汉晋华阴县地望及相关问题考辨——兼论 <水经·渭水注>的相关记载》,《历史地理》第二十六辑,

[2]游富祥、梁云:《汉代集灵宫与华阴故城考证》,《考古学研究》,2014年第8期,第20页。

[3]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8月,第30页。

[4]周晓陆,陈晓捷,汤超,李凯等《于京新见秦封泥中的地理内容》,《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7月第4期。

[5]杨延霞、王君:《秦代船及船官的考察--以里耶秦简为视窗》,《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


五、《水经.河水注》卷四华山(华岳)、潼关考略

杨年生 水经注探究系列 3月30日

古语云: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遁甲开山图》曰:有巨灵胡者,偏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所谓巨灵赑屃,首冠灵山者也。常有好事之人,故升华岳而观厥迹焉。自下庙历列柏,南行十一里,东回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谓之北君祠。诸欲升山者,至此皆祈请焉。从此南入谷七里,又届一祠,谓之石养父母,石龛木主存焉。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回,顿曲而上,可高六丈余。山上又有微涓细水,流入井中,亦不甚沾。人上者皆所由涉,更无别路。欲出井,望空视明,如在室窥窗也。出井东南行二里,峻坂斗上斗下。降此坂二里许,又复东上百丈崖,升降皆须扳绳挽葛而行矣。南上四里,路到石壁,缘旁稍进,迳一百余步。由此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神,名曰胡越寺。神像有童子之容。从祠南历夹岭,广裁三尺余,两箱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祀祠有感,则云与之平,然后敢度,犹须骑岭抽身,渐以就进,故世谓斯岭为搦岭矣。度此二里,便届出顶,上方七里,灵泉二所:一名蒲池,西流注于涧,一名太上泉,东注涧下。上宫神庙近东北隅,其中塞实杂物,事难详载。自上宫东北出四百五十步,有屈岭,东南望巨灵手迹,惟见洪崖壁而已,都无山下上观之分均矣。

  王森在其硕士论文《秦汉至明清华山祠庙地理分布与空间变迁》中对秦汉至隋代、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的华山祠庙的地理分布与空间变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认为秦汉至隋代是华山祠庙的初步形成期[1]。现将其文中与上述注文相关的华山(华岳)部分祠庙考释摘录如下:

下庙:此庙为后世所称西岳庙,汉武帝时所建,原位于平山黄神谷,后屡遭毁坏。关于西岳庙的迁建时代说法不一,但据《西岳华山庙碑》可知,东汉延熹四年(161)弘农太守安国亭侯袁逢,对西岳庙进行重建。据此推断,东汉末西岳庙得以新建,其址可能已从黄神谷迁至华山以北五里,今西岳庙所在地。根据《水经注》卷四《河水》推断,作者首先经过“下庙”,当为华山西岳庙,之后东回三里至“中祠”,“中祠”为何,待考。

南北二庙:南庙为北君祠,北庙为汉文帝庙。据《水经注》卷四《河水》中载,作者过下庙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谓之北君祠。”关于北君祠,在宋代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中载“北庙有古碑九所,其一是汉镇远将军段煨更修之碑,黄门侍郎张昶书。魏文帝与钟繇各于碑阴刻二十字,此碑垂名海内。

南庙是华北君祠,今有北君灵台,上仙下仙四祌童院。其庙外柏树二千余株,即后周文帝所植。”

北庙即汉文帝庙,《太平寰宇记》中记载与《水经注》卷十九《渭水》中记载相似,太康八年在庙植柏树,即段煨所修之祠。

石养父母祠:北魏时期建于华山青柯坪上的神祠。据《水经注》载,作者过南祠后,又“南入谷七里,又屈一祠,谓之石养父母,石食、木主存焉。”《水经注》所说的入谷七里,很可能就是入华山略七里,此山峪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路。乾隆《华阴县志》据此认为其离华山靑柯坪不远[2]》。青柯坪位于华山莲花峰下,其地平坦广阔,石养父母祠在此附近建立的可能性较大。其祠名称由来,很可能与古代先民对华山石神崇拜有关,石神崇拜是古代较为普遍的然崇拜之一。

胡越寺:建于华山苍龙岭附近的神祠。据《水经注》卷四《河水》载:过石养父母祠“南上四里,路到石壁,缘旁稍进,送百余步,自此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祠,名曰胡越寺,祌像有童子之容。”胡越寺位置从《水经注》中可知,离华山搦岭不远,搦岭即今华山苍龙岭。胡越寺建于华山苍龙岭附近,估计所建目的是因为苍龙岭险峻万分,登山者在登山过程中为求平安,故建祠以祷告。

上宫:北魏时期建于华山三峰处的神祠。据《水经注》卷四《河水》载,“上宫”是此时唯一位于华山山顶的祠庙,按文中描述推断,“上宫”可能位于华山西峰附近。

同时王森在文中认为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山道教宫、观的逐步建立,华山道士才真正有了修炼与起居之所。

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灌水注之,水出松果之山,北流迳通谷,世亦谓之通谷水,东北注于河。《述征记》所谓潼谷水者也。或说,因水以名地也。

河水自潼关北,东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傍绝涧,涉此坂以升潼关,所谓泝黄巷以济潼矣。

潼关,潼关属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的港口镇,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说。自古以来长洛大道、渭河、黄河、漕渠在这里交汇,使潼关成为了控制东、西方交通的重要战略要地。东汉末年,为了防止羌民的起义,威胁到首都洛阳而建。潼关南有禁沟、十二连城,北有黄河抱关而下,东有黄巷坂五里暗门”,唐朝诗人崔颢用关门扼九州来形容潼关的险要与重要……,谢立阳认为西汉武帝时兴建的京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从东方进入长安的最后一个屏障。在潼关没有建立以前,它与潼关一样起到保卫长安的作用.…..船司空县是潼关的孕育,京师仓城客观上为潼关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而潼关在东汉建立后到明代之前的主要职能是保卫(长安)[3]

潼关作为战略要塞,解放前便饱受了战火的摧残;而1959年三门峡水库的修建,雪上加霜,致使部分城垣被拆,遗址遭到严重破坏。《陕西文物地图集》认为今港口镇潼关城遗址为唐-清代遗存。但从港口镇附近分布的数处颇具规模的汉墓群推析唐-清潼关城很可能是在原汉潼关城遗址上所经建[4]


[1]王森:《秦汉至明清华山祠庙地理分布与空间变迁》,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2](淸)陆维乾降《华阴接志》卷四《祠》,乾隆五十三年修(据民国十七七年(西安艺林印社铅印本影印,第38

[3]谢立阳:《潼关历史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5-01

[4]陕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卷》(),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第582 

六、《水经.河水注》卷四函谷关、风陵、河北县故城、段干木冢、黄帝铸鼎原等考略

杨年生 水经注探究系列 4月2日

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陕,车不方轨,号曰天险。故《西京赋》曰:岩崄周固,衿带易守,所谓秦得百二,并吞诸侯也。是以王元说隗嚣曰: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其弊足霸矣。郭缘生《记》曰: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道东原上,云李典营。义熙十三年,王师曾据此垒。《西征记》曰:沿路逶迤,入函道六里,有旧城,城周百余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氏置关以守峡。宋武王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地结垒,为大小七营,滨带河险,姚氏亦保据山原,陵阜之上,尚传故迹矣。

函谷关,此处注文“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应指今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王垛村附近的秦函谷关和曹魏函谷关及相关的崤函古道。(秦函谷关与汉函谷关后文郦道元有进一步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有地方学者以为郭缘生所记“曹公垒”,与《三国志》记述的浇水冻沙筑成堡垒故事是相符的,即今渭水汇入黄河的“三河口”南岸“靠黄河之西”。那时的潼关城在麟趾塬上,归属华阴县境。潼关城的范围就只有塬上古城和周边屯兵设塞的险要处,今日塬上有一条自城北村至上瀵井村约十余里的南北方向秦驰道遗迹,约一公里的上瀵井段遗迹明显,平地开挖深度约5米左右,宽度约20米。这就是自秦以来到塬上古城废弃那久远历史阶段,潼关唯一的南北向官道,堪称“潼关第一道”。郭缘生记“道东原上”,即这条官道东边的牛头塬上,驻有李典所辖军营[1]。但学术界对“曹公垒、李典营”的相关研究较少,故仍待进一步的细致校验。

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南则河滨姚氏之营,与晋对岸。

风陵(塠、堆),谢鸿喜援引《蒲州府志.古迹》风后冢所载(“今永济县风陵乡焦芦里”);认为风陵位于今风陵渡乡北3里焦芦村。但爬梳相关文普资料今风陵渡镇赵村墓葬判定为风陵更为妥切[2]。据民国《芮城县志》载,赵村墓葬为黄帝轩辕贤相风后之墓。

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迳皇天原西。周固记开山东首,上平博,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上有汉武帝思子台。又北迳阌乡城西。《郡国志》曰:宏农湖县在閺乡。世谓之阌乡水也。魏尚书仆射阌乡侯河东卫伯儒之故邑。其水北流注于河。

河水又东迳阌乡城北,东与全鸠涧水合。水出南山,北迳皇天原东。《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矣。《西征赋》曰:咸徵名于桃园者也。《晋太康地记》曰:桃林在阌乡南谷中。其水又北流注于河,

玉涧水,现名双桥河;古名玉溪涧、玉溪河、阌乡水、涧水。玉涧水是黄河进入古阌乡县,今灵宝市所汇入的第一条河,今天的流域面积包括豫灵镇和陕西潼关县的各一部分。明代阌乡古城东迁四十里,清雍正十二年在古城阌底镇又设阌乡县丞(副县级),民国玉涧河流域设有阌底镇、玉涧乡[3]

湖县,张维慎在《“桃林塞"位置考辨》一文中认为湖县原本为建元元年(公元前140)的胡县,自建元三年汉武帝改胡县,为湖县……灵宝市阳平镇阌东村在湖水东岸,而阌东村西北约两公里处的湖县旧址(即阌乡县城旧址)则在湖水西岸,这与郦道元记载的湖县故城的位置是一致的[4]

全鸠涧水,张维慎认为即是盘涧水杨守敬认为盘涧水(盘豆河)在妫水之先入河与注文所述不同,可能是水道已改。(守敬按:《注》叙盘涧水入河,在永乐涧水入河之后,今盘豆河在妫水之先入河,盖水道改矣[5]。)但亦有学者对此有不同见解,认为全鸠涧水今名十二里河。古名泉鸠涧、全节水、全鸠水、泉鸠涧水、鸠水。流域内有今故县镇栗家崖、冯家原及豫灵镇底董、庙上等村,由西北湾村流入黄河。十二里河河名的来源应该是泉鸠里距古阌乡县城十二里而起。而盘涧水即今枣乡河。古名盘涧水、盘豆河、郎水、兜津[6]

汉武帝思子台,戾太子(刘据)墓位于位于河南省灵宝县西50公里的豫灵镇底董村南约2公里处。戾太子墓北约1.5公里处,有一石碑,原碑高1.6米,宽0.85米,厚0.1米,正面刻着“汉台风雨”四个大字。西北2.5公里处,原有“归来望思台”和“思子宫”,为汉武帝时所建,以表汉武大帝对太子的哀思。

桃林,张维慎认为从《水经注》的记载可以看出郦道元认为桃林有二个地方:一是在描述阌乡城时提到了全鸠涧水即全节水,亦即盘涧水,认为桃林在全节水以西的阌乡南谷,并引《述征记》、《西征赋》、晋《太康地记》等书加以论证;一是在描述阌乡城以东的湖县故城时提到了湖水,认为桃林就在湖水流过的夸父山之北,并引《三秦记》、《山海经》等书加以论证。由于阌乡本汉湖县之一乡,况且湖县,湖城县,是因湖水绕县城而得名。所以郦道元虽把桃林分在二个地方,但却都在湖县境内,而湖县就是隋代的阌乡县,并于1954年并入灵宝县……桃林塞是指秦函谷关以西逶迤而至于湖水西岸的湖县故城之间的函谷古道.它以此间谷道两旁及其以南衡岭塬(南部为焦村塬)、铸鼎原的桃树成林而得名[7]

湖水,今名阳平河。

△又东过河北县南。

县与湖县分河。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流注于河。

河水又东,永乐涧水注之。水北出于薄山,南流迳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晋献公灭魏,以封毕万。卜偃曰:魏,大名也。万后其昌乎?后乃县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县也。今城南、西二面,并去大河可二十余里,北去首山一十许里,处河山之间,土地迫隘,故《魏风》著《十亩》之诗也。城内有龙泉,南流出城,又南,断而不流。永乐溪水又南,入于河。余按《中山经》,即渠潴之水也。太史公《封禅书》称华山以西,名山七,薄山其一焉。薄山,即襄山也。徐广曰:蒲坂县有襄山。《山海经》曰:蒲山之首,曰甘棘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东则渠潴之山,渠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如准《封禅书》,二水无西南注河之理。今诊蓼水川流所趣,与共水相扶;永乐溪水导源注于河,又与渠潴势合。蒲山统目总称,亦与襄山不殊。故扬雄《河东赋》曰:河灵玃踢,掌华蹈襄。注云:襄山在潼关北十余里。以是推之,知襄山在蒲坂,溪水即渠潴之水也。

河北县故城,谢鸿喜援引《太平寰宇记》等典籍资料认为即今龙泉村(永乐宫所迁建处)[8](《元和郡县志》芮城县:故魏城,在芮城县北五里。《太平寰宇记》芮城县:魏城郡,汉河北县。)而按注文“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亦即此意,比对山西文物地图集,河北县当即今古魏城遗址。(古魏城遗址规模庞大,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1125米,夯土厚约0.06-0.08[9]

蓼水,谢鸿喜认为今胡营村在芮城县西42里处,有小河南流如黄河者,当为故蓼水;永乐涧水(渠潴之水):今称葡萄涧,在今芮城西18里处;龙泉,今仍称龙泉,位于龙泉村,是古魏都城中的泉水[10]

共水,《山海经》所载之共水,至今其名称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今称浢水涧,在芮城县东45里与平陆交界处。其水有三源,西源名浢水涧,东源在平陆交界境,今称南候涧。三源于下游前沟村西汇流,南行10里入黄河。蒲山,当是中条山早期的统称,不能把它看出是中条山某处山名。《水经注》共水在河北县西河和今浢水涧不称浢水而称共水,而恭水不称共水而称浢水,今恭水与浢水应互换名称[11]

据传说上古之时,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受到重重阻隔,无法顺利入海四处泛滥成灾,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结果惊动了上天;于是玉皇大帝便命巨灵神下凡搬走群山,疏通河道,拯救万民。注文援引扬雄《河东赋》曰:河灵玃( jué 古书中的一种大猴子)踢,掌华蹈襄。描述的便是巨灵神像猴子一样乱串乱踢,以疏通河水的神话情形;掌劈华山(力劈华山之招数可能源于此),脚踹襄山。(华即华山,襄即襄山,为中条山西端一处山名。)

河水自河北城南,东迳芮城。二城之中,有段干木冢。干木,晋之贤人也。魏文侯过其门,轼其庐,所谓德尊万古,芳越来今矣。汲冢《竹书纪年》曰:晋武公元年,尚一军。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匪直大荔故芮也,此亦有焉。《纪年》又云:晋武公七年,芮伯万之母芮姜逐万,万出奔魏。八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九年,戎人逆芮伯万于郏。斯城亦或伯万之故画也。

芮城,古称芮伯城,故址在今芮城县西20里郑村。

段干木冢,谢鸿喜援引《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段干木墓在芮城县东北十五里,唐贞观十五年禁樵采。又县西北18里上段村亦有段干木墓,方志以为段干木故里。谢氏认为段干木冢在今芮城县西北10里张村;但山西文物局却采纳了清代光绪《山西通志》所载“段干木墓在芮城县东北”的说法判定即今古魏镇涧西村墓葬。不过按涧西墓葬现存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段干木祠堂碑”推析本文姑从山西文物局所论。(2006,山西文物局)

河水右会槃涧水。水出湖县夸父山,北迳汉武帝思子宫、归来望思台东,又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迳湖县故城北,昔范叔入关,遇穰侯于此矣。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广圆三百里。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之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湖水又北迳湖县东,而北流入于河。《魏土地记》曰:宏农湖县,有轩辕黄帝登仙处。

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有龙垂胡于鼎。黄帝登龙,从登者七十人,遂升于天,故名其地为鼎湖。荆山在冯翊,首山在蒲坂,与湖县相连。《晋书地道记》、《太康记》并言胡县也。汉武帝改作湖。俗云:黄帝自此乘龙上天也。《地理志》曰:京兆湖县,有周天子祠二所,故曰胡。不言黄帝升龙也。《山海经》曰: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其中多马。湖水出焉,北流注于河。故《三秦记》曰: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若有军马经过,好行则牧华山,休息林下。恶行则决河漫延,人马不得过矣。

闻名遐迩的黄帝铸鼎原处于豫陕晋三省交界的阳平镇境内,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黄帝铸鼎原,位于荆山脚下,依山傍水,北有黄河,西临阳平河(古名湖水),东依沙河(有学者认为即古柏谷水,但按《一统志》,柏谷亭在灵宝县西南朱阳镇考量,则柏谷水上游应为今沿灵宝马家湾村、马河口村、朱阳镇一线的那条河流,显然并非东依沙河原上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加之东西两条四季长流不息的河水,适宜古代先民农耕、定居、繁衍生息。黄帝在此铸鼎铭功,祭祀天、地、祖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灵宝铸鼎原西坡遗址进行的发掘,出土了大批仰韶中期的文物遗存。发现仰韶中期单间房屋基址多座,占地面积均达到90平方米以上……特别是最近发现的一座房址,是在地势高亢开阔,叠压于同属仰韶中期的稍小的房基之下。整个基址坐西向东,室内净面积约204平方米。整体占地约516平方米。此房基以半地穴式主室为中心,四周围以回廊,斜坡式门道伸出回廊外,近门口处还有一火膛。其布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形成一个结构复杂严谨的建筑整体。此房基的发现,是迄今为止在时间总跨度约2000年的整个仰韶文化中所见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规格最高的房屋基址。是中国传统的回廊式古典建筑中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开创了中国古代大屋顶建筑的先河,显然已非普通的居住型房屋而具有殿堂的性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突破,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创举…….另外,在西坡遗址还发现了铜矿石,有研究者提出它预示黄帝在此铸鼎的故事当非虚言,铸鼎原当时已有铸铜是可能。并且,铸鼎原正处于庙底沟类型的中心分布区,而庙底沟类型存在的年代正涵盖了黄帝登上历史舞台前后,灵宝铸鼎原既有黄帝铸鼎的传说,所以可将其作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或谓“黄帝时代”的一个切入点[12]

                 黄帝铸鼎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班尺'吉数尺寸'分段高清照片整理,帮您节省时间,建议收藏
《老子》10句名言,道尽人生真谛!
阴阳先生用书(四)(李仁贵珍藏版)
欣赏-唐-李翰---【蒙求--68】
欣赏-现代-潘长宏诗-----《晨练四首》
欣赏-唐-刘禹锡诗-【乌衣巷】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