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经.淇水注》里的石城、白沟等考略

○淇水

△淇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

《山海经》曰:淇水出沮洳山。水出山侧,颓波漰注,冲激横山,山上合下开,可减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积隍涧,倾澜渀荡,势同雷转,激水散氛,暧若雾合。又东北,沾水注之。水出壶关县东沾台下。石壁崇高,昂藏隐天,泉流发于西北隅,与金谷水合,金谷即沾台之西溪也。东北会沾水,又东流注淇水。淇水又迳南罗川,又历三罗城北,东北与女台水合。水发西北三女台下,东北流注于淇。

淇水,今淇河。

淇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流经河南省林州市临淇乡,东流至今河南省鹤壁市大贵店,又南折流向淇县(古朝歌),再东流至浚县新镇乡淇门注人卫河。临淇、淇县、淇门等地名,都因依傍淇河而得名。淇水又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近40次提到了淇水或直接写到淇水。在淇水两岸还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时代和殷商之前的古文化遗址和遗迹,比如著名的鹿楼刘庄仰韶文化遗址[1]、刘庄先商文化遗址[2]、淇县宋窑先商文化遗址[3]、大番店龙山至商周文化三迭层遗址[4]、辛村周代卫贵族墓地[5]等,这些非常密集的偎傍淇水而居的古代聚落遗址和遗迹,都为淇水作为商代境内的重要水系提供了可信的实物材料。但是在甲骨文中并未见从水从其的“淇”字。(朱彦民,2011[6]

沮洳山(大号山),今称浙山,在陵川县东北。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淇水陵川县东北浙山。

沾水,今郊沟河。发源于壶关县太行峡谷紫团洞一带。

沾台,今苍龙洞亦称禹公洞。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苍龙洞在(壶关)县洞一百里玉峡山西南,深半里,有灵湫,即《水经注》沾台也。

金谷水,今五指河。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五指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高二十里,五指河源出东井岭东南,至河郊口会后山沟水,又东南经大河村入林县界,案此《水经注》金谷水。

三罗城,按《寰宇记》共城县治西北六十里大山中,有罗门,即山峡陉东之所,内有南罗、中罗、北罗三城,各相去六七里。《辉县志》有平罗村,在县西北六十里侯赵川中,盖罗城遗址地方学者认为现在西平罗乡中的西平罗,南平罗,中平三村应该是注文所说的三罗城[7]

淇水又东北历淇阳川,迳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带涧枕淇。淇水又东北,西流水注之。水出东大岭下,西流,迳石楼南,在北陵石上,练垂桀立,亭亭极峻。其水西流,迳注于淇。

石城,按《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彰德府林县:“又有石城。《括地志》在县西南九十里。秦惠文王十一年,伐赵拔石城,即此”。具体位置不详,但按注文“城在原上,带涧枕淇”结合地形及《括地志》“(石城)在县西南九十里”的方位与距离综合推析,石城应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赵长城遗址西北淇河东岸一带;因相关文普资料的匮缺,石城地望迄今尚未明确。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石城与位于其下游的石楼是两处不同地望,不可混淆。《民国重修林县志》将石城与石楼混为一谈显然是错误的。(备注:《民国重修林县志·河流》载入境东流过石城,亦名石楼,一石而水壁立,下有门如城楼。)

石楼,疑即今淇河楼。位于林州市临淇镇河东村波兰掌自然村北,淇河将军潭边的石楼是一组高大矗立于淇河的奇石,石中有洞,洞形似门,故称“石楼”楼分3层,下层常年淹没于水中;中层是一段笔直的巨石,高出水面十几米,酷似楼的基座;上层是天然生成的三道拱门,令人叹为观止。惟两旁石柱分化严重,看似危若累卵.实则稳如泰山。1958年,上游的要衡水库决口,滔天大水呼啸而至,河东附近几个村庄冲走大半,河水漫上十几米高的石楼,从拱门中奔腾而过,人们都认为石楼要被冲垮,事后却发现,仍安然无恙完好如初[8]

 

(临淇波兰掌 石楼 张永杰摄)图片摘自《“石城”在哪儿?》太行文学公众号2018-12-8

又东迳冯都垒南,世谓之淇阳城,在西北三十里。淇水又东出山,分为二水,水会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沟,左为菀水,右则淇水。自元甫城东南,迳朝歌县

北。《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淇绝于旧卫,即此也。

淇阳城,按《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在彰德府林县淇阳城条:在县南三十里。隋初置淇阳县,属相州。大业初,并入林虑县”。而按淇阳县隋开皇初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七十二里淇阳城[9];则郦注之淇阳城亦应即今河南林州市南七十二里的淇阳城村。1970年以前淇阳城村村西头券门上仍存有砖刻古淇阳城四字[10]

 菀水,一作宛水。在今河南浚县西[11]

淇水又东,右合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东南流。老人晨将渡水,而沉吟难济。纣问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实,故畏寒也。纣乃于此斮胫而视髓也。其水南流东屈,迳朝歌城南。《晋书地道记》曰:本沫邑地。《诗》云:爰采唐矣,沫之乡矣。殷王武丁,始迁居之,为殷都也。《禹贡》,纣都在冀州大陆之野,即此矣。有糟邱酒池之事焉。有新声靡乐,号邑朝歌。晋灼曰:《史记.乐书》,纣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时也。故墨子闻之,恶而回车,不迳其邑。

泉源水(肥泉),今河南淇县南折胫河[12]。《诗经·邶风·泉水》: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朝歌城, 商代帝乙、帝辛 () 别都。即今河南淇县。西周为卫国都。春秋属晋。《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550)齐侯伐晋,取朝歌。战国为魏邑[13]

《论语撰考谶》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揜目,宰予独顾,由蹙堕车。宋均曰:子路患宰予顾视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堕车也。今城内有殷鹿台,纣昔自投于火处也。《竹书纪年》曰:武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南单之台,盖鹿台之异名也。武王以殷之遗民,封纣子武庚于兹邑,分其地为三,曰邶、鄘、卫,使管叔、蔡叔、霍叔辅之,为三监。三监叛,周讨平,以封康叔为卫。箕子佯狂自悲,故《琴操》有《箕子操》,迳其墟,父母之邦也,不胜悲,作麦秀歌。地居河、淇之间,后乃属晋,战国时皆属于赵。男女淫纵,有纣之馀风。土崄多寇,汉以虞诩为长,朋友以难治致吊。诩曰: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论语撰考谶》,汉无名氏撰。谶纬类典籍,汉代《论语纬》八种。宋均注。唐以后散佚,今存佚文十余条。篇中有释《论语》之文,如“子罕言利,利伤行也(《文选》邹阳《狱中书》注引)。“下学上达,知我者其天乎,通精曜也”(《文选赭白马赋》注引)。“孺悲欲见,乡党慕义”(《文选·喻巴蜀檄》注引)。又言及孔门弟子状貌言行。是书言撰述《论语》以自考校,故名《撰考谶》。有明孙瑴《古微书》、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乔松年《纬捃》等辑本[14]

鹿台,又名南单台,商代晚期宫室之一。在河南淇县朝歌镇附近。商朝末年,纣王在南起朝歌北至邯郸及沙丘一带,广建离宫别馆,鹿台即其中之一。《新序》载其大三里,高千尺。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15]

邶,一作鄁。周武王封纣子武庚于邶,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三十里邶城村。《史记·周本纪》: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注:邶以封纣子武庚。《诗经·邶鄘卫谱》:自纣城而北谓之邶[16]   

鄘,古国名。周武王灭商后,分其京师之地为三国,即邶、鄘、卫,使管叔监于鄘。在今河南省新乡市西北[17]

卫,西周封国。姬姓。都沬邑(今河南淇县)。《史记·卫康叔世家》: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18]

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水出朝歌城北,东流,南屈至其城东,又东流与美沟水合。水出朝歌西北大岭下,东流迳骆驼谷,于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沟之目矣。历十二崿,崿流相承,泉响不断,返水捍注,捲复深隍,隍间积石千通,水穴万变,观者若思不周赏,情乏图状矣。

其水东迳朝歌城北,又东南流,注马沟水,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也。故《卫诗》曰: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注》云:同出异归为肥泉。《尔雅》曰:归异出同曰肥。《释名》曰:本同出时,所浸润少,所归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犍为舍人曰:水异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异出同归矣。《博物志》谓之澳水。《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毛云:菉,王刍也;竹,编竹也。汉武帝塞决河,斩淇园之竹木以为用。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馀万,以输军资。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惟王刍编草,不异毛兴。又言:澳,隈也。郑亦不以为津源,而张司空专以为水流入于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诗》所谓泉源之水也。故《卫诗》云,泉源在左,淇水左右。卫女思归,指以为喻,淇水左右,盖举水所入为左右也。

淇澳,同淇奥。《诗经》有《淇奥》三章歌颂周相卫武公的美德。后因以淇奥为颂人美德的典故[19]

淇水又南,历枋堰,旧淇水东南流,迳黎阳县界南入河。《地理志》曰:淇水出共,东至黎阳入河。《沟洫志》曰:遮害亭西一十八里至淇水口是也。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征艰赋》曰: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自后遂废,魏熙平中复通之。故渠历枋城北,东出,今渎破故堨。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其故渎南迳枋城西。又南分为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更相通注,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东流,迳枋城南,东与菀口合。菀水上承淇水于元甫城西北,自石堰东注菀城西,屈迳其城南,又东南流历土军东北,得旧石浢,故五水分流,世号五穴口,今惟通并为二水。一水西注淇水,谓之天井沟。一水迳土军东,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又南分,东入同山陂,溉田七十馀顷。二陂所结,即台阴野矣。菀水东南入淇水。

枋堰,一名枋头。东汉建安九年 (204) 曹操修筑,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20]按《大清一统志》河南卫辉府“古迹”条下云:“枋头城在浚县西南21里,即今之淇门渡,古淇水口也”今河南浚县新镇乡前枋城村发现一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东北距浚县城30公里,西北距淇县城及沫地10余公里。遗址长180米,宽120米,总面积为21600平方米。采集到的遗物有商代的陶鼎、陶盆、陶高、石斧、石镰、贝壳等,西周的陶豆、陶鼎、陶扁等[21]

白沟,公元204年,曹操为了从河南向袁绍的重要根据地邺(今河北临漳)进军,首先组织修建了白沟运渠工程。白沟(今河南浚县西)原来是黄河故道,由于流量较小,不能满足通航需要,于是在富有实践经验的工匠率领下,修建了拦截淇水使它不再流入黄河而导入白沟的工程。根据《水经注》的记载,这一工程主要包括三项:(1)在淇水入黄河的地方,用大枋木筑成堰,阻止淇水向南流入黄河,并且自淇水口开渠引洪水向东北流,与水会合而入白沟;(2)在元甫城(今淇县北)西北菀水与淇水连接的地方修筑石堰,使淇水在枯水时期不致因为分流入菀水而影响到白沟通航;(3)在菀水与禹河故道相接的宿胥口(今滑县西南),修筑石堰,使洪水全部向东北流入白沟,不致南出宿胥口进入黄河。由于采取了这些综合技术措施,保证了白沟能获得丰富的水量,提高了通航能力,使船舶可以循白沟进入洹(huan音环)水,进逼邺城附近。白沟工程完成后,保证了军运,使曹操的军队很快地打败了袁绍主力,攻克邺城。根据记载,这一工程的三个拦水堰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建筑材料,其中两个是石堰,而在入黄河的淇水口处则采用了以枋木为主的枋木堰。建造枋木堰时,还使用了铁柱、木、石等材料。这说明了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修建水利工程时,不但已经考虑到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且还能够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综合利用不同的材料,满足工程的要求。它显示出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相当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22]

黎阳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因古为九黎之地,故名。西晋末废。北魏孝昌中复置,为黎阳郡治[23]

     台阴野(田),陈桥驿先生认为是当地的水利工程白祀陂与同山陂所灌溉的丰产农田,面积约七十余顷[1]


[1]陈桥驿:《水经注》中记载的农田,中国农史  出版日期:1982  期号:1  页码:88-90  


[1]唐云明:《试谈豫北、冀南仰韶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1977年第4期

[2]刘庄先商文化聚落墓葬遗址,2005年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新发现的先商文化遗址,尚未见正式的发掘报告发表。可参看赵新平、韩朝会、靳松安、王青:《河南鹤壁刘庄遗址》,《中国文物报》2006127日。桂娟:《河南鹤壁发掘先商文化遗址》,《人民日报》200629日。

[3]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考古组编著《河南淇县宋窑遗址发掘报告》,《古学集刊》第10,地质出版社,1996年。

[4]刘耀(尹达):《浚县大赉店史前遗址》,《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1936年。

[5]]郭宝钧:《浚县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

[6]朱彦民:《甲骨文淇水探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12-15

[7]刘小亮:《“石城”在哪儿?》,太行文学公众号,2018-12-8

[8]王买金天下一绝---淇河楼,中国·林州 - 红旗渠网,2018-7-26

[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0]刘小亮:《“石城”在哪儿?》,太行文学公众号,2018-12-8

[1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4]赵传仁,鲍延毅,葛增福主编. 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M]. 2007

[15]《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

[1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7]《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9]《全宋词典故辞典·下》

[2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1]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浚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78页。

[22]《海河史简编》编写组,海河史简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7707月第1,27

[2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城”在哪儿?》刘小亮
河南浚县历史文化奇迹,任何大中城市都无法拥有的!知名学者说
淇河曾经流过鹤壁浚县和汤阴邶城,请看淇河古今谈
一条承载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卫河古今谈
1800年前,曹操的水利工程,让豫北一条河流抛弃黄河投了海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