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经注》卷九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考略

《水经注》卷九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考略

清水,据《水经·清水》载,源出修武县(今河南获嘉县)北,上游即今河南卫辉市以上的卫河。汉魏以前在今淇县(朝歌镇)南入黄河。《后汉书·袁绍传》注引《英雄记》:绍在朝歌清水口,即指此水[1]晋以后改道东会淇水入白沟,隋以后自今新乡市以下成为永济渠的一部分,清水之名渐废[2]。经Google earth 校验清水上游按其“南流,西南屈”的河道走势特征推析郦注所描述的清水上游源流大致相当于今卫河支流石门河。  

沁水,即今沁河。

淇水,今淇河。

淇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流经河南省林州市临淇乡,东流至今河南省鹤壁市大贵店,又南折流向淇县(古朝歌),再东流至浚县新镇乡淇门注人卫河。临淇、淇县、淇门等地名,都因依傍淇河而得名。淇水又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近40次提到了淇水或直接写到淇水。在淇水两岸还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时代和殷商之前的古文化遗址和遗迹,比如著名的鹿楼刘庄仰韶文化遗址[1]、刘庄先商文化遗址[2]、淇县宋窑先商文化遗址[3]、大番店龙山至商周文化三迭层遗址[4]、辛村周代卫贵族墓地[5]等,这些非常密集的偎傍淇水而居的古代聚落遗址和遗迹,都为淇水作为商代境内的重要水系提供了可信的实物材料。但是在甲骨文中并未见从水从其的“淇”字。(朱彦民,2011[6]

[1]唐云明:《试谈豫北、冀南仰韶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1977年第4期

[2]刘庄先商文化聚落墓葬遗址,2005年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新发现的先商文化遗址,尚未见正式的发掘报告发表。可参看赵新平、韩朝会、靳松安、王青:《河南鹤壁刘庄遗址》,《中国文物报》2006127日。桂娟:《河南鹤壁发掘先商文化遗址》,《人民日报》200629日。

[3]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考古组编著《河南淇县宋窑遗址发掘报告》,《古学集刊》第10,地质出版社,1996年。

[4]刘耀(尹达):《浚县大赉店史前遗址》,《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1936年。

[5]]郭宝钧:《浚县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

[6]朱彦民:《甲骨文淇水探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12-15

荡水,源出今河南鹤壁市东,东流经汤阴县至内黄县西入卫河[1]。《汉书·地理志》 河内郡荡阴县:荡水东至内黄泽。” 

洹水,即今河南北部卫河支流安阳河。甲骨文中有洹水,《甲骨文合集》 7854正:洹其作兹邑祸。《左传》: 成公十七年 (574)初,声伯梦涉洹安阳当地方志学者经过认真细致的实地勘查证实:洹河确实发源于林县林虑山。《水经注》:洹水出上党泫氏县.水出洹山,山在长子县。与事实不符,是错误的。

具体辑释详下:

卷九《水经.清水注》考略

《水经.沁水注》考略

《水经注》里的淇河------《水经.淇水注》考略

《水经.荡水注》考略

《水经·洹水注》考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经注9
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
郦道元《水经注》卷九清水(沁水、丹水、淇水)
纣都朝歌地望与思考
辞赋|越水携虹桥可度,泛舟载诗韵而欣《沁...
沁水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