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下)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下)
------《水经·河水注》卷五所涉河南地域考略
杨年生
摘要:本篇按“三层二维法”[①]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百度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为据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卷五黄河下游流域所涉史地疑问:湛水、向城、毋辟邑、河阳县故城、临平亭、旋门关、虎牢关、汜水、东关水、杨兰水、东蒲、石城山、鄤水、荥泽、陆浑、廪延邑、白马津、濮阳县等地望进行系统探究。期冀能为修复和保护黄河流域相关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历史文脉恪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水经注、河水、湛水、虎牢关、东关水等
○河水五
△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北来注之。
△湛水出河内轵县西北山。
湛水出轵县南原湛溪,俗谓之椹水也。是盖声形尽邻,故字读俱变同于三豕之误耳。其水自溪出,南流。
湛水,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②]。(备注:湛水条原散见于卷六末,全祖望认为“其为错简无疑[③]”。经系统梳理,本文以为卷六末“错简”的湛水条“湛水出轵县南原……湛水又东南迳邓,南流注于河,故河济有邓津之名矣”按方位及行文次序等作综合考量,应将其置于卷五首湛水相关处,即附于经文“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北来注之”之后)
轵国故城,位于济源城南5公里的轵城镇南。轵国故城遗址规模庞大,面积约325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稍宽,东、南城墙保存较为完好,城门遗迹各两处。西城垣北段夷为平地,南段尚存残段,城口,水门各一处。城墙系夯筑而成,历代修茸,加以利用。城墙自下而上包括有春秋战国、西汉等夯土层,轵国故城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④]。轵国古城自公元前633年筑城至公元627年废弃,经历了1260年的历史,延续时间长,保存较完整,四周遗留了大量的遗迹遗物,对研究古轵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力水平,都有重要价值[⑤]。
△东过其县北,又东过波县之北。(备注:此句应是经文针对“河水”而言,颇疑系后世传抄乱窜所致)
湛水南迳向城东,而南注。
向城,清《济源县志》载:“向国,今在县西南五南山西曲,地名左家山云”按此约今济源左山村附近。按注文“湛水南迳向城东,而南注”的方位描述,结合济源市相关文普资料推析本文颇疑向城与留庄遗址有关。(备注:留庄遗址位于济源坡头镇留庄村南的黄河台地上。遗址平面呈刀把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在耕地层散布的陶片以灰色绳纹陶片居多,器形有罐、瓮等,鉴定属龙山文化[⑥]。)
△又东过毋辟邑南。(备注:此句亦系经文针对“河水”而言)
原《经》所注,斯乃湨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闲关也,是《经》之误证耳。湛水自向城东南,迳湛城东,时人谓之椹城,亦或谓之隰城矣。溪曰隰涧,隰城在东,言此非矣。《后汉.郡国志》曰:河阳县有湛城,是也。
毋辟邑,即无鼻城,在河南孟州市东[⑦]。毋辟邑即无鼻城。在河南孟州市东[⑧]。当地学者认为无鼻城又称无辟邑。《水经注》云:“淇水又径无辟邑西”。冯志按:“无辟邑在前后姚村间。今西姚村西南里许,城迹犹存,高七尺许,南北长二步,东西长六十步。《齐书》谓在河桥北二里”。即北魏太和间孝文帝囚其长子废太子元恂之城。[⑨]
湛城,在今洛阳吉利区西部的送庄村与南陈村之间,西临湛河。与注文“湛水自向城东南,迳湛城东”的方位描述基本相符。坐落在湛河二级台地上,与东寨村隔河相望,南临黄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2004年在古湛城城址的南部至黄河北岸断崖之间进行等古发掘工作,从发掘的情况可以看到,文化堆积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仰韶文化晚期和东周中晚期。古湛城遗址,近方形,每边长约450米。从现存的古城遗址能够看到南墙、西墙、北墙的一部分。从文化遗物分析,该古城的始建年代在东周中晚朗,延用至汉代废弃。根据当地人的传说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古湛城遗址可能和军事活动有很大关系[⑩]。
湛水又东南迳邓,南流注于河,故河济有邓津之名矣。
邓津,当地学者认为古汉祖渡、邓津、汉王渡、冶坂津,冶坂津浮桥故址等当在今吉利区白坡渡口一带[11]。
△又东南当平县之东北,南入於河。
河水又东,迳河阳县故城南。《春秋经》书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晋侯执卫侯,归于京师。《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冬,会于温,执卫侯。是会也,晋侯召襄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狩地。服虔、贾逵曰:河阳,温也。班固《汉书.地理志》、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晋太康地道记》、《十三州志》:河阳,别县,非温邑也。汉高帝六年,封陈涓为侯国,王莽之河亭也。《十三州志》曰:治河上,河,孟津河也。郭缘生《述征记》曰:践土,今冶坂城,是名异《春秋》焉,非也。今河北见者,河阳城故县也,在冶坂西北,盖晋之温地,故群儒有温之论矣。《魏土地记》曰:冶坂城旧名汉祖渡,城险固,南临孟津河。
古河阳县治所,罗火金等认为即位于孟州市西南18公里处的洛阳市吉利区白坡村南,隋唐以前一直是河阳县治所。2008年孟州市西北石庄乡雷河村附近出土的隋司马融墓志[12]载:“仁寿元年……迁葬于河阳县北原廿里之上乐乡”而现在从白坡村向北到石庄乡雷河村,基本上为10公里,与墓志上记载的“北原廿里”相符。这说明仁寿元年(601年)河阳县治所还在白坡村,还没有进行第一次迁移[13]。但亦有学者认为西汉河阳县故城治所约今孟州市槐树乡西部岭区东周河阳古城[14]。)经百度地图作方位校验,本文认为河阳县故城洛阳市吉利区白坡村南说是相对正确的,比较符合注文“河水又东,迳河阳县故城南”、 “今河北见者,河阳城故县也,在冶坂(今吉利区白坡渡口一带)西北”的方位描述;而孟州市槐树乡东周“河阳”古城则距黄河较远。
河水右迳临平亭北。《帝王世纪》曰:光武葬临平亭南,西望平阴者也。
临平亭,按注文“光武葬临平亭南”推析则临平亭应位于光武陵之北,按此临平亭约今孟津县铁谢村西一带,而城址亦可能被湮没。
河水又东迳洛阳县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题云:洛阳北界,津水二渚分属之也。上旧有河平侯祠,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郭颁《世语》曰:晋文王之世,大鱼见孟津,长数百步,高五丈,头在南岸,尾在中渚河平侯祠。即斯祠也。
洛阳县,此处应指北魏洛阳县,其治所亦应在汉魏洛阳城。(详拙作《<水经注>里的洛阳》[15])
河平侯祠碑,河平侯,当为黄河水神之称。晋文王,当指西晋文帝司马昭,“河平侯祠碑”当立於曹魏中晚期司马昭当政之时,此碑仅见于《水经注》,欧、赵、洪诸家皆未有著绿,当早已亡佚[16]。
河水又东,迳平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济北贞王子刘遂为侯国,王莽之所谓治平矣。俗谓之小平也。有高祖讲武场。
平县,据当地学者考证:西汉初年,(朝廷)将洛阳县北部的部分地区分出去,设置了平县。到王莽时期将平县更名为治平县,到东汉初又将治平县改为平县。汉灵帝在县城北部置“小平津”,是汉魏洛阳都城八大关之一。平县县城之位置在今会盟镇花园村北的黄河河道中。1962年初春,因上年天气干旱而造成黄河“亮底”,当时近两千年未见天日的平县故城突然呈现在世人面前,街道遗址乃至房屋根基等清晰可见[17]。
河北侧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徙诸徒隶府户并羽林、虎贲领队防之。河水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夷齐之歌,所矣曰登彼西山。上有夷齐之庙,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雒阳令徐循与处士平苏腾、南阳何进等立,事见其碑。又有周公庙。魏氏起玄武观于芒垂。张景阳《玄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竦跱岧峣,直亭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飙也。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春秋左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常以十二月采冰于河津之隘,峡石之阿,北阴之中。即《邠诗》:二之日凿冰冲冲矣。而内于井室,所谓纳于凌阴者也。
首阳山,按注文“河水南对首阳山”考量,则符合上述注文载的首阳山应即今河南偃师县西北7.5公里处之首阳山。
凌阴,我国古代利用天然冰进行人工冷藏的冰窖。[18]
河南有钩陈垒。世传武王伐纣,八百诸侯所会处,《尚书》所谓不期同时也。紫微有钩陈之宿,主斗讼兵阵,故遁甲攻取之法,以所攻神与钩陈并气,下制所临之辰,则秩禽敌,是以垒资其名矣。河水于斯,有盟津之目。《论衡》曰:武王伐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中流,白鱼入于舟,燌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又曰富平津,《晋阳秋》曰:杜预造河桥于富平津,所谓造舟为梁也。又谓之曰陶河,魏尚书仆射杜畿以帝幸许,试楼船,覆于陶河,谓此也。
盟津(孟津),当地学者认为孟津遗址在今会盟镇扣马村邙山“钩陈垒”下东南约3公里处,商代始置。汉献帝时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曾经此渡河聚会盟誓[19]。
富平津,东汉桓帝时(147 - 167),始有富平津的记载。而按杜预所述“预以孟津渡险,请建河桥于富平津”则显然富平津与孟津并非一处地望。当地学者认为富平津的具体位置应在如今会盟镇的小寨村以北。富平津是与花园渡相距不远的另外一个渡口,这里的河面相对是比较宽阔。[20]
昔禹治洪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及子朝篡位,与敬王战,乃取周之宝玉沈河以祈福。后二日,津人得之于河上,将卖之,则变而为石。及敬王位定,得玉者献之,复为玉也。
白面长人鱼身,盛文强以为在汉民族的神话中,河伯也是人鱼的形象,《尸子》载:“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博物志》亦载:“昔夏禹观河,见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所谓的河精,也就是河伯,是中国神话中的河水之神在古人的想象中,水中之神必要人面鱼身,才符合水神的身份,毕竟那时的水域内,仍是鱼的世界[21]。
河水又东,湨(jú)水入焉。《山海经》曰:和山,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阳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是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吕氏春秋》曰: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遇大风雨,迷惑入于民室。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即东首阳山也。盖是山之殊目矣。今于首阳东山,无水以应之,当是今古世悬,川域改状矣。昔帝尧修坛河洛,择良议沈,率舜等升于首山,而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相谓《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也。五老乃翻为流星而升于昴,即于此也。又东,泲水注焉。
湨(jú)水,即今河南济源市、孟县、武陟县境之黄河支流漭河。《水经·济水注》:“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俗谓之为白涧水,南径原城西。湨水又东南径阳城东,与南源合。……又南注入河。”《清一统志·怀庆府》:溟水“在济源县西南,东流经孟县北,又东南入河”[22]。
泲(jǐ)水,即古济水。《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说文》作“泲”。《汉志》注引师古曰:“泲本济水之字,水声”[23]。济(泲)水为古四渎之一[24]。
萯山,一名东首阳山。在今河南巩义市北,黄河南岸。[25]
△又东,过巩县北。
河水于此,有五社渡,为五社津。建武元年,朱鲔遣持节使者贾强、讨难将军苏茂,将三万人,从五社津渡,攻温。冯异遣校尉与寇恂合击之,大败,追至河上,生擒万余人,投河而死者数千人。县北有山,临河,谓之崟㟶邱,其下有穴,谓之巩穴,言潜通淮浦,北达于河。直穴有渚,谓之鲔渚。成公子安《大河赋》曰:鳣、鲤、王鲔,暮春来游。《周礼》:春荐鲔。然非时及佗处则无。故河自鲔穴已上,又兼鲔称。《吕氏春秋》称:武王伐纣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即是处也。
五社津,在今河南巩义市北。为古黄河津渡。《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遣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军五社津,备荥阳以东”,即此。[26]
崟㟶邱,按注文“县北有山,临河”推析崟㟶邱约今巩义市西北马峪沟一带之丘陵。
鲔渚,《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给出了鲔渚的大致方位,即今河南巩义市西北[27]。按注文所述结合巩义市西北一带地貌等综合考量颇疑鲔渚与今巩义市西北马峪沟南之泉源有渊源。
△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
洛水于巩县东迳洛汭,北对琅邪渚,入于河,谓之洛口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河,清浊异流,皦焉殊别。应玚《灵河赋》曰:资灵川之遐源,出昆仑之神邱,涉津洛之峻泉,播九道于中州者也。
巩县,即今巩义市康北城址。位于巩县城(巩义市)西3公里的康北村邙山山巅的窑顶沟。[28](详拙作:《水经.洛水注》考略)
洛汭,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尚书·禹贡》:导河“东过洛汭”。水曲流曰汭。洛汭,洛水入河处。[29]
△又东过成皋县北,济水从北来注之。
河水自洛口又东,左迳平皋县南。又东,迳怀县南,济水故道之所入,与成皋分河。河水右迳黄马坂北,谓之黄马关。孙登之去杨骏,作书与洛中故人处也。
平皋县,汉武帝建元年间(约前140年),割温县、怀县两县地置平皋县(今河南温县赵堡镇北平皋村),属河内郡。北平皋村东北有一古城遗址,周长4000余米,南部城墙保存较完整,现存高约6米。城内东南部有一高出地面3-4米的台地,面积380-390平方米,四周断崖处有许多春秋到汉代的陶片,有的陶片上印有“邢公”、“公”文字。史籍记载与实物证明,此遗址为春秋晋国的邢丘城,汉代在此置平皋县。[30]
怀县故城,位于武陟县城西南8公里的阳城乡土城村周围。北靠沁河大堤,南距东张村500米,其西500米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乐寺塔。该城遗址尚存,南面有城门券顶,整座城东西宽800米、南北长1400米,因沁河多次决口,城大部淤于地下,仅存部分土城垣,断续可辨。[31]
黄马关,在今荥阳市汜水镇成皋故城西。魏晋置关,地势险要,常为兵家所用。东晋咸和三年(328)后赵石勒攻赵主刘曜之洛阳。刘曜闻石勒已渡过黄河,遂增兵荥阳戍,把守黄马关。刘曜兵力不支,关不能守,败退洛阳,于洛阳西门外被擒《资治通鉴》卷九十四:刘曜“增荥阳戍,杜黄马关...即指此关。[32]
河水又东,迳旋门坂北,今成皋西大坂者也。升陟此坂而东趣成皋也。曹大家《东征赋》曰: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门者也。
旋门关(旋门坂上所置),旋门关是东汉所置八关之一,也是大伾山虎牢关城以西又一处险要之地,是东汉以来洛汴东西大道的重要关隘;但其具体方位,典籍记载模糊。陈有忠先生认为,它应该是今汜水镇西6公里的寥峪(古称蓼子谷和蓼子峪)。今蓼峪居临黄河南岸,村东有一大坂,坡长约150米,且古为通道,直到清朝嘉庆年间,为维修此坂,方便来往交通,汜水县还豁免该村丁壮外出服差役。地形、交通之形势古今相同,古旋门关即今蓼峪无疑[33]。
曹大家(gū),名班昭,东汉博学高才的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固死时所撰《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零,并未完成。她奉昭帝命与马续共同续撰之。《汉书》初问世时,读者多未能通,她又亲授同郡马融等诵读。和帝时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因以其夫曹世叔之故,被世人称之为“曹大姑”。年七十余卒。今存《东征赋撇女诫》等书。“家”字,从《集韵》古胡切,义与“姑”同。“大家(音gu)”者,古时人们对有成就的妇女的敬称。如同近代以来,学术界亦尊称有学问、有地位、有影响的女性为“先生”一样。[34]
河水又东,迳成皋大伾山下,《尔雅》曰:山一成谓之伾。许慎、吕忱等并以为丘一成也。孔安国以为再成曰伾,亦或以为地名。非也。《尚书?禹贡》曰:过洛汭至大伾者也。郑康成曰:地肱也。沇出伾际矣。在河内修武、武德之界。济沇之水与荧播泽出入自此,然则大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经》所谓济水从北来注之者也。今泲水自温县入河,不于此也。所入者奉沟水耳,即济沇之故渎矣。成皋县之故城在伾上,萦带伾阜,绝岸峻周,高四十许丈,城张翕崄,崎而不平。
成皋县故城,位于荥阳市汜水镇虎牢关行政村周围的大伾山上。据初步调查,该城址北濒黄河,东临汜水,城墙依山就势,筑于原上,外临深涧,凸凹曲折,很不规则,其走d向大体为西北一东南方向。遗址西城墙长约700米,南城墙长约600米,东、北城墙不明(估计已被河水冲毁和建筑民宅时挖掉)。据地貌判断,城址北侧宽于南侧,总面积应不小于60万平方米,现存城墙中以西墙最为高大,最高处10米以上,一般在2至5米,宽一般在20米左右,最宽处约在40米以上。夯层明显,厚度在6至13厘米之间,夯窝圆形,底有平、寰2种,但以平底居多,直径5至7厘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城墙夯筑情况以及采集陶片的器形等分析,城址的时代应为战国时期[35]。
《春秋传》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即东虢也。鲁襄公二年七月,晋成公与诸侯会于戚,遂城虎牢以逼郑,求平也。盖修故耳。《穆天子传》曰:天子射鸟猎兽于郑圃,命虞人掠林,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擒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然则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为关,汉乃县之。城西北隅有小城,周三里,北面列观,临河,苕苕孤上。景明中,言之寿春,路值兹邑,升眺清远,势尽川陆,羁途游至,有伤深情。
东虢,西周封国。姬姓。约今河南荥阳市东官庄遗址[36]。
七萃之士,按《穆天子传》卷一:“赐七萃之士战。”晋・郭璞注:“萃,集也,聚也;亦犹传有七舆大夫,皆聚集有势力者,为王之爪牙也。”又同书卷三:“七萃之士高奔戎,刺其左骖之颈,取其膏血以饮天子”。七萃为周王的禁卫军,由七支精干的队伍组成。后世常用以泛指皇帝卫队,或泛指精锐的部队。[37]
虎牢关,陈隆文根据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认为:历史上的虎牢关、成皋关是二关而非一关;受黄河侧蚀的影响,虎牢旧关址发生过变化,后迁徙至今汜水镇,即汜水关。陈氏认为郦注“城西北隅有小城,周三里”是虎牢旧关城的所在;隋唐以后因受黄河侵蚀,虎牢旧关迁徙至今汜水以北的汜水镇。[38](备注:史念海先生也认为此处所谓周3里的小城自然是由于黄河侧蚀而崩塌于河底了[39]。)
河水南对玉门,昔汉祖与腾公潜出,济于是处也。门东对临河,泽岸有土穴,魏攻宋司州刺史毛德祖于虎牢,战经二百日,不克。城惟一井,井深四十丈,山势峻峭,不容防捍,潜作地道取井。余顷因公至彼,故往寻之,其穴处犹存。
玉门, 据陈隆文考证虎牢城北有一门名玉门,对临黄河,说明郦道元到此之时黄河距虎牢城还有一段距离。黄河所对临之玉门曾为津渡,故汉高祖刘邦与滕公为避项羽追杀,曾由此渡河。因此,此城在交通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今成皋故城以东汜水人河之处,仍存一古渡口——玉门古渡。玉门古渡在广武,大伾两山之间,中有汜水穿流,是明清以来北渡黄河的重要津渡。自今玉门渡口过河向北便是太行山东南麓的焦作温县。由玉门古渡向南溯汜水河道而行,便可到达今天的汜水镇。故此陈氏疑玉门古渡与《水经注》中大伾山顶成皋虎牢城的北门玉门有关[40]。
河水又东,合汜水。水南出浮戏山,世谓之曰方山也。
汜水,即今汜水,经腾讯地形图校验,源出今河南巩义市东南浮戏山雪花洞景区南伏羲大峡谷附近。北流经荥阳市汜水镇西,北入黄河。
图表 1汜水腾讯地形图
浮戏山,即今浮戏山,一名方山。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南[41]。
浮戏山红叶  图片摘自网络(郑州市旅游局)
北流合东关水。水出蒿渚之山,泉发于层阜之上,一源两枝,分流泻注,世谓之石泉水也。东流为索水,西注为东关水。西北流,杨兰水注之。水出非山,西北流,注于东关水。
东关水,经Google earth 鸟瞰,颇疑东关水即今沿马粪沟、小西沟、上泉沟一线的那条支流。而按此推析,则杨兰水颇疑系沿荷叶沟村注入本文认为“东关水”的那条小支流。而杨兰水源出之非山,则颇疑即张坡村北一带的那座小山。(当然此流域内注文提及的河流山川之自然原貌已为人类改造得面目全非)
又西北,蒲水入焉。水自东浦西流,与东关水合,而乱流注于汜。
经Google earth 鸟瞰校验,东蒲颇疑约位于今东架子沟村东一带(有数处池沼分布)。按此蒲水则是与之有渊源的大致出于其间的那条小支流。
汜水又北,右合石城水。水出石城山,其山复涧重岭,欹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下有滥泉,东流泄注。边有数十石畦,畦有数野蔬。岩侧石窟数口,隐迹存焉,而不知谁所经始也。又东北流,注于汜水。
经Google earth 鸟瞰校验,石城山约今西冯沟一带之山岭(此处地貌特征与注文“其山复涧重岭,欹叠若城”大致相符,当然仍待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细致校验。)
而按“右合石城水”推析,上述注文“(石城水)又东北流”应校正为“(石城水)又西北流”。
图表 2疑为石城水出石城山谷歌地球鸟瞰图20181024
汜水又北,合鄤水。水西出娄山,至冬则煖,故世谓之温泉。东北流,迳田鄤谷,谓之田鄤溪水,东流注于汜水。
鄤水,经Google earth鸟瞰疑即今沿荥阳魏窑村、仁信沟一线注入汜水的那条支流。按此鄤地亦应在这一带;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鄤水还出现了关于温泉的记载。
汜水又北,迳虎牢城东。汉破司马欣、曹咎于是水之上。汜水又北流,注于河,《征艰赋》所谓步汜口之芳草,吊周襄之鄙馆者也。余按昔儒之论,周襄所居在颍川襄城县,是乃城名,非为水目。原夫致谬之由,俱以汜、郑为名故也,是为爽矣。又按郭缘生《述征记》、刘澄之《永初记》,并言高祖即帝位于是水之阳,今不复知旧坛所在。卢谌、崔云亦言是矣。余按:高皇帝受天命于定陶汜水,又不在此也,于是求坛,故无仿佛矣。
虎牢城,仍指虎牢旧关城,即前注文所述(成皋)城西北隅之小城(“周三里,北面列观,临河,苕苕孤上”)位于大伾山顶。(详前文虎牢关条)
河水又东,迳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
板城渚,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北邙乡牛口峪附近[42]。
河水又东,迳五龙坞北。坞临长河,有五龙祠,应劭云:昆仑山庙,在河南荥阳县。疑即此祠,所未详。
五龙坞,一说在今河南省荥阳广武镇桃花峪村东北黄河道中。待考。
△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
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荡渠也。
荥阳,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正始三年 (242)为荥阳郡治[43]。纪信墓在东距汉荥阳故城约300米处[44]。
荥泽,按杜预“荥泽,在荥阳县东[45]”结合Google earth作海拔及方位校验;荥泽约今古荥镇东乃至东北一带成片的低洼地带。侯卫东认为 荥泽的形成与距今7000至3000年间本地的暖湿气候有重大关系,古济水、今索河、枯河和贾鲁河等河流均给荥泽补水,则是直接而重要的原因。荥泽的形成年代至少为商代中晚期之际,很可能更早就已经形成。荥泽的消失是一个过程,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方面的,即干冷气候的影响;人为地决其附近下游的黄河水,也会造成水源流失,应该也是荥泽干涸的原因之一。公元1世纪荥泽主体上成陆,南北朝提到的“荥泽”水域已经很小,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荥泽”了[46]。近年来,肖冉等通过对史料及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与分析,认为按今荥阳枯河、索河、贾鲁河地区发现的商周时期的郑庄、石河城、小双桥、王寨北、大河村等遗址,以及春秋时期的垂陇故城遗址的分布情况看,推测荥泽的方位与范围大致为:北可与黄河相连,南不出郑庄、石河、小双桥、王寨北等遗址,西不过广武山,东不越垂陇故城,受黄河泥沙影响,西汉末年荥泽日益淤堵,“自汉平帝 (前1年-6年)后,荥泽塞为平地”,东汉时几成平陆。然仍谓其地为荥泽,因北与河、济相通,西晋时尚有积水,唐初彻底淤成平陆[47]。
蒗荡渠,一作莨荡渠、狼汤渠。即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汉书·地理志》河南郡荥阳县:“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48]。
汉平帝之世,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月弥广,门闾故处,皆在水中。
汉明帝永平十二年,议治汴渠,上乃引乐浪人王景,问水形便。景陈利害,应对敏捷,帝甚善之。乃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以钱帛。后作堤,发卒数十万,诏景与将作谒者王吴治渠,筑堤防修堨,起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有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开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回注,无复渗漏之患。明年,渠成,帝亲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景由是显名,王吴及诸从事者,皆增秩一等。顺帝阳嘉中,又自汴口以东,缘河积石为堰,通渠,咸曰金堤。灵帝建宁中,又增修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津耗则辍流。
王景,字仲通,乐浪䚴邯(今朝鲜平壤北)人。历官侍御史、河堤谒者、徐州刺史、庐江太守。对治理黄河、兴修汴渠等水利上程有贡献。《后汉书》卷七六有传。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49]..
中国现代水利建设先驱者李仪祉先生曾高度推崇东汉王景治河的功德,称颂王景在治黄史上为功最巨;“其治功几与大禹相埒[50]”。
辛德勇认为由于济水和汴渠两岸有许多居民都因遭受严重水灾而发出“怨言”,汉明帝才下决心治理水道,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黄河主要水量所行用并泛滥成灾的汴渠,而随着黄河主溜夺汴南下,黄河下游的河水泛滥,已经不会造成严重破坏。正是这一情况,决定了王景受命治理的直接对像是汴渠而不是黄河。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在审视《汉书·王景传》中包括“十里立一水门”在内的各项具体治理措施时,理应首先考虑这些措施更有可能是施用于汴渠[51]。
本文基本赞同“(王景)这些措施更有可能是施用于汴渠”这一观点。但对辛氏所谓“随着黄河主溜夺汴南下,黄河下游的河水泛滥,已经不会造成严重破坏”的说法则姑且存疑;因为即便当时可能有“黄河主溜夺汴南下的”情形,但黄河大溜颇多,下游河水泛滥还是可能会造成严重破坏的。
十里立一水门,辛德勇经过周密的论证后分析认为:《后汉书·王景传》所说“十里立一水门”应当是指王景治理汴渠时,在某些特殊地段,大致以十里左右的同距设置水堰,用以保障航道畅通。由于渠水受到堰埭阻拦后会产生逆向的回流,所以也就有了“令更相洄注”的说法[52]。
河水又东北,迳卷之扈亭北。《春秋左传》曰:文公七年,晋赵盾与诸侯盟于扈。《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河绝于扈。即于是也。
扈亭,春秋郑邑。今河南省原武县西北有扈亭。[53]
河水又东,迳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令谒者太山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
八激堤,中国古代黄河上的水工建筑物。位于今河南原阳西南。东汉永初七年(113年)于岑为了保护汴口安全,在石门东积石八处,皆如小山,以捍御黄河水溜冲击,故名。其作用与挑水坝相似[54]。
河水又东,迳卷县北。晋楚之战,晋军争济,舟中之指可掬。楚庄祀河,告成而还。即是处也。
卷县,古县名。本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省原阳县原武镇古圈城村[55]。两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北魏太平真君时废,太和中复置。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北濒黄河,为河津要地[56]。
河水又东北,迳赤岸固北而东北注。
赤岸固,今原阳县磁固堤。[57]
△  又东北,过武德县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
河水自武德县━━汉献帝延康元年,封曹叡为侯国,即魏明帝也。━━东至酸枣县西,濮水东出焉。
武德县,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十四里挡店乡大城村。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武德故城,在武陟县东南,秦县也,始皇东巡置” [58]。
酸枣县,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酸枣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十五里。《元和志》卷8: “以地多酸枣,其仁入药用,故名”汉属陈留郡。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属东郡,移治今延津县北十五里[59]。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推析颇疑秦酸枣县故城即今延津县南古墙村战国城址(备注:城址位于延津县新安乡南古墙村北,城址全貌因黄河淤积不详。现存一段南北长700米的城垣,墙宽1 0米,夯土筑成。曾在此发现大量战国铜镞.俗称此为“鬼打城”。[60])
沁水一名少水,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沁源县北绵山二郎神沟,南流经安泽、沁水、阳城诸县,入河南济源市境,东流至武陟县南入黄河[61]。
濮水,濮水本是黄河的一个支流,自河南延津东北经长垣,至濮阳锁城附近入境。东北流经山东鄄城的临濮集,再东北入濮州界。后来又在濮阳锁城引濮水入渠,名濮渠,沿濮水南面东去注入钷野泽。后濮水、濮渠都被黄河湮没。濮阳、临濮、濮州都因濮水而得名,而这些地名也正是研究濮水故道的历史见证。[62]
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大发卒塞之。故班固云:文堙枣野,武作《瓠歌》,谓断此口也。今无水。
金堤,原指黄河堤防。《史记·河渠书》:“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金堤一名千里堤,在白马县东五里。”后泛指修筑坚固的江河堤塘。著名的有:西汉时东郡、魏郡、平原郡界内黄河两岸,都有石筑的金堤,高者至四五丈。东汉时自汴口以东,沿河积石,通称“金堤”。今西起河南卫辉市、滑县,经濮阳、范县、山东阳谷,东至张秋镇东,有古金堤,相传宋所筑,一说东汉王景所修。[63]
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石勒之袭刘曜,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号是处为灵昌津。昔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挟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示无吝意。赵建武中,造浮桥于津上,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流去,用工百万,经年不就。石虎亲阅作工,沈璧于河。明日,璧流渚上,波荡上岸。遂斩匠而还。
延津,津渡名。宋代以前黄河流经今河南延津县西北至滑县一段,为重要渡口,总称延津。据《水经·河水注》其在今延津县西北者,亦称灵昌津。其东有“棘津”,亦名“石济津”或“南津”,其在旧滑县以北的亦名“延寿津”;历代作战时常为行军所经[64]。另据《河南省新乡县地名志》(1983版)延津关,汉代关名。在新乡市区中心东南,新乡县申店、关堤南、古黄河北岸[65]。
澹台子羽,即澹台灭明,孔子学生,品行端正,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貌取人的典故便与澹台子羽有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即澹台子羽。澹台子羽入水斗蛟的故事,在《博物志》中有记载与上述注文大致相仿。[66]
阳侯,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淮南子》高诱注:“阳侯,陵阳国侯也。其国近水,溺水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之波。”[67]
△又东,过燕县北,淇水自北来注之。
燕县,本春秋南燕国。秦置县,治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属东郡。《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三年(前204年),卢绾、刘贾渡白马津,入楚地,“与彭越复击破楚军燕郭西”,即此。寻改为南燕县。东汉复为燕县。永平二年(59年)封樊鯈为燕侯于此。西晋末改为东燕县[68]。此外按《延津县志》载,1932年曾在大城置南燕镇。当地学者认为《春秋》之南燕国,汉之南燕县,东汉之燕县,晋之东燕县,隋、唐及宋之胙城县,均治于今延津县王楼乡大城村。[69]
淇水,古黄河支流。即今河南淇河,南流至今卫辉市东北淇门镇南入河。《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洪水在右。”(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共县:“北山,淇水所出,东至黎阳入河。”东汉建安时,曹操在淇水口筑枋堰,遏淇水使东北流,注入白沟(今卫河)。此后遂成为卫河支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九年(204),“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即此。[70]
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亦谓之石济津,故南津也。《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晋将伐曹,曹在卫东,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即此也。
晋伐陆浑亦于此渡。宋元嘉中,遣辅国将军萧斌率宁朔将军王玄谟北入,宣威将军垣护之以水军守石济,即此处也。
石济津(即棘津)。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古黄河畔。《宋书·垣护之传》:“玄谟攻滑台,护之百舸为前锋,进据石济。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71]。另据《中外地名大辞典》(段木干主编)石济津,胙城之北,名南津,亦名石济津,今湮。(左传昭公十七年一:晋苟吴帅师,涉自棘津。[72]
陆浑,南留古城位于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南留村东田地之中。2013年,在对伊川徐阳被盗墓进行发掘时调查发现,结合《水经注》所载,推测其可能是西汉早期的陆浑县城的县治所在。经初步调查得知,该城平面大致呈梯形,墙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014年11月,为了解该城的夯筑方式及时代,考古工作者在东城墙进行了试掘。发现有城墙、灰坑、灰沟、房屋、墓葬等遗迹,出土有陶器、骨器、蚌器、铁器、铜器等[73]。
河水又东,淇水入焉。又东,迳遮害亭南。《汉书.沟洫志》曰:在淇水口东十八里,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处也。
遮害亭,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淇口之东十八里,古为黄河所经。《汉书·沟洫志》:哀帝初贾让献治河策,“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74]
河水又东,右迳滑台城北。城有三重,中小城谓之滑台城。旧传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城即故郑廪延邑也。下有延津。《春秋传》曰:孔悝为蒯瞆所逐,载伯姬于平阳,行于延津,是也。廪延南故城,即卫之平阳亭也。今时人谓此津为延寿津。宋元嘉中,右将军到彦之,留建威将军朱修之守此城。魏军南伐,修之执节不下。其母悲忧,一旦乳汁惊出,母乃号踊,告家人曰:我年老,非有乳时,今忽如此,吾儿必没矣。修之绝援,果以其日陷没。城故东郡治。
滑台城,《中国历史大辞典》滑台古城即今河南省滑县东滑县故城。十六国南燕慕容德曾建都于此。北魏、南朝宋时为兖州及东郡治,又是北魏河南四镇之一。城池坚固,北临黄河,为东晋、南北朝时期军事要地[75]。
廪延邑,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古黄河南岸。《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郑“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杜注:“廪延郑邑。陈留酸枣县北有延津。”即此[76]。按注文“城有三重,中小城谓之滑台城……城即故郑廪延邑也”当时的廪延邑则是将滑台城包括在内。
平阳亭,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南。《左传·哀公十六年》卫候饮孔悝酒于平阳,醉而送之,《杜注》燕县东北有平阳亭。[77]
《续汉书》曰:延熹九年,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疏曰:《春秋》注记,未有河清,而今有之。《易乾凿度》曰:上天将降嘉应,河水先清。京房《易.传》曰:河水清,天下平。今天垂异,地吐妖,民厉疾,三者并作而有河清。《春秋》麟不当见而见,孔子书以为异。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徵,岂独诸侯有窥京师计也?明年,宫车宴驾,徵解渎侯为汉嗣,是为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又清也。
汪前进认为黄河河水变清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那“天人感应、皇权神授”的年代,它却具有了预示皇权更迭或预示圣上贤明的重要功能。朝野因此而展开了一系列呈报祭祀与颂扬活动。一种自然现象演变成了政治文化现象。过去人们对它的解释不是从自然的角度,而是从政治文化的角度,人们忽视了它的自然成因,放弃了对自然成因的探索,使得生态环境的恶化得不到及时与有效的控制,反而将黄河清出现的时间,人为地概括成定期出现的规律……如《清史稿.樂志》则曰:“河千年而一清,聖人千年而一生” [78]。
△又东北,过黎阳县南。
黎,侯国也。《诗.式微》黎侯寓于卫是也。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迳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以为名也。王莽之黎蒸也。今黎山之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故刘桢《黎阳山赋》曰:南阴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
黎阳县故城, 战国赵邑。在今河南浚县东。《战国策·赵策三》:“赵以公子郚为质于秦,而请内焦、黎、牛狐之城,以易蔺、离石、祁于赵”。[79]此外浚县城东的大伾山汉墓群等亦可为佐证。(备注:大伾山汉墓群,位于浚县县城东大伾山南坡,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大批汉代土坑墓及空心砖蔟。曾出土陶器、铜钱等[80]。)
黎山,又名黎阳山、大伾山。在今河南浚县东南二里。《汉书·地理志》魏郡黎阳县注引晋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81]
昔慕容玄明自邺,率众南徙滑台,既无舟楫,将保黎阳,昬而流澌冰合,于夜中济讫,旦而冰泮,燕民谓是处为天桥津。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戴延之谓之逯明垒,周二十里,言逯明,石勒十八骑中之一,城因名焉。郭缘生曰:城,袁绍时筑。皆非也。余案:《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平邱、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即是城也。今城内有故台,尚谓之鹿鸣台,又谓之鹿鸣城。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者也。济取名焉,故亦曰鹿鸣津,又曰白马济。津之东南,有白马城,卫文公东徙渡河,都之,故济取名焉。袁绍遣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关羽为曹公斩良以报效,即此处也。白马有韦乡、韦城,故津亦有韦津之称。《史记》所谓下修武,渡韦津者也。
鹿鸣城,即战国魏鹿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北。为黄河重要渡口[82]。
白马津,大体在今滑县枣村乡鱼池村北、白马坡西端之酸枣庙南街(今称马村,原属白马县、滑县,1949年后为浚县辖)附近,当地的地形显示,该村位于古黄河南(东)岸,往对岸望去,五六里宽的黄河故道相当平坦,对岸就是故黎阳津,这与《浚县志》“河南岸曰白马津,北岸曰黎阳津”的记述相吻合今枣村乡鱼池村北白马坡中有“汉将军颜良之墓”碑,于注文“关羽为曹公斩良以报效,即此处也”可为参照[83]。
韦城,夏王少康时,封颛顼后代元哲于豕韦,称为“豕韦氏国”,又称韦城。“韦”在《国语》、《左传》中皆作“豕韦”的简称。今滑县万古乡妹村曾发现韦城城隍庙碑(现存于滑县高平乡政府),故妹村之地当属于原来韦城的范围,亦即豕韦氏国。《诗经·商颂·长发》载商汤讨伐夏桀时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旧。故此有学者认为此处“韦”即为“韦城”即今滑县万古乡[84]。
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沟,故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者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
白马渎,在今河南滑县、濮阳市境[85]。
故渎东迳鹿鸣城南,又东北,迳白马县之凉城北。《耆旧传》云:东郡白马县之神马亭,实中层峙,南北二百步,东西五十许步,状丘斩城也。自外耕耘垦斫,削落平尽。正南有躔陛陟上,方轨是由。西南侧城有神马寺,树上修整,西去白马津可二十许里,东南距白马县故城可五十里。疑即《开山图》之所谓白马山也。山上常有白马群行,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注》云:山在郑北,故郑也。所未详。刘澄之云:有白马塞,孟达登之长叹,可谓于川土疏妄矣。亭上旧置凉城县,治此。白马渎又东南,迳濮阳县,散入濮水,所在决会,更相通注,以成往复也。
白马山,《清一统志》:白马山在滑县东北三十四里,山上有关帝庙;与唐《元和志》宋《寰宇记》所载合。按《重修滑县志》:县东北三十五里酸枣庙南有土山,俗呼为白马山。白马县、白马津皆以山名。后因河水决溢,山久颓圯,踪迹湮没,今已不可考矣[86]。按注文所述颇疑“神马亭、神马寺、白马县”等均在白马山一带。
白马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二十八里。取白马山为名。西晋属濮阳国。北魏天兴中为西兖州治,徙治滑台城[87]。当地学者认为白马城即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2009年5月经安阳文物管所探测,已发现城墙基和城门[88]。
濮阳县,按注文“白马渎又东南,迳濮阳县”应指北魏濮阳县。吴宏岐、郭用和认为北魏时期濮阳县治移至今县西南二十里子岸乡故县村处。(备注:故县村遗址位于濮阳县子岸乡故县村·汉代,面积约9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深2-3米;采集有陶瓮、板瓦、简瓦、空心砖、绳纹小砖等遗物;据传故县村是汉濮阳县城.但未发现城垣遗迹[89])
河水自津东北,迳凉城县,河北有般祠。《孟氏记》云:祠在河中,积石为基,河水涨盛,恒与水齐。戴氏《西征记》曰:今见祠在东岸临河,累石为壁,其屋宇容身而已,殊似无灵,不如孟氏所记,将恐言之过也。
凉城县,北魏天兴中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北[90]。
河水又东北,迳伍子胥庙南,祠在北岸,顿邱郡界,临侧长河,庙前有碑,魏青龙三年立。河水又东北,为长寿津。《述征记》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
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六十余里[9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给出了长寿津大致的方位:“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古黄河上[92]”
河之故渎出焉。《汉书.沟洫志》曰:河之为中国害尤甚,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酾二渠以引河。一则漯川,今所流也。一则北渎,王莽时空,故世俗名是渎为王莽河也。
漯川,古漯川是黄河下游主要支流.它源自黄河,东北逶迤流经一千余里,至千乘流人渤海。自夏禹至宋初,先后称漯川、漯水、隰水、武水、武河等。《水经注》详尽记述了自东武阳以下漯水河道流经,而对于自东武阳以上之漯水河道只字未提;足见古漯水上游河道消失过程之复杂,时间之久远。[93]
王莽河,东汉以后对西汉时黄河自濮阳以下故道的俗称,因改徙于王莽时,故名[94]。
孙铁林、屈军卫等认为:黄河是经过几千年的变迁仍旧存续的河流,在历史时期对于它的记载较多,地质学证据也证明了黄河在《水经注》中的记载可信度较高。在汉代黄河经历了两次改道,而河南境内的黄河应当为从郑州以北经过新乡、濮阳北上的方向,结合黄河改道历史,所提取河网中北上的较大量级河流与之吻合,推测其为禹贡时期的黄河[95]。
东北迳戚城西。《春秋.哀公二年》:晋赵鞅率师,纳卫太子蒯瞆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今顿邱卫国县西戚亭是也。为卫之河上邑。汉高帝十二年,封将军李必为侯国矣。
戚城,位于濮阳市区京开大道西侧,北临古城路口。1965年曾进行过试探性挖掘,城垣基本呈长方形(东西稍宽),周长1520米,残高最高处8.3米,最厚处16.5米,城角为圆形,唯西南城角略向外突,城内面积14.4万米。现存东西北三面墙体。地下依次叠压着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汉等文化。城墙先后分两次筑成,城垣东36米与80米处有土丘两个,均高6米,呈长方形,西丘较小,东丘长20米宽16米高4.6米,夯筑而成,属戚城的附属建筑。戚城是春秋之际卫国的重要城邑,曾有许多国家在这里会盟商讨大事。(据《春秋》和《左传》记载诸侯在此会盟8次)。在遗址东北部有子路慕和蒯瞆台遗址[96]。
故渎又迳繁阳县故城东,《史记》:赵将廉颇伐魏,取繁阳者也。
繁阳县故城,西汉置,属魏郡。《汉书·地理志》繁阳县注引应劭曰:“在繁水之阳” 故名。西晋属顿丘郡。当地学者认为繁阳县故城在今楚旺镇北三华里处[97]。
北迳阴安县故城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封卫不疑为侯国。
阴安县故城,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集。西晋属顿丘郡。(备注:阴安县故城位于清丰县古城乡古城村东北,城址呈方形,周长约3公里,夯筑城墙宽10米,遗址东部原有高土台,面积约300平方米,存高0.50米。在距地表3至4米深处发现水井,房基,板瓦、瓦当、建筑残件、货币、瓷器等。据《清丰县志》载:此地汉置阴安城、唐改置清丰县.其上层曾发现元、明、清代墓葬,可证该城宋时为水淹而废[98]。)
故渎又东北,迳乐昌县故城东,《地理志》,东郡之属县也。汉宣帝封王稚君为侯国。
乐昌县故城,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南乐县西北。东汉废[99]。
故渎又东北,迳平邑郭西。《竹书纪年》:晋列公四年,赵城平邑。五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十年,齐田汾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获韩举,取平邑、新城。
平邑,本为赵国邑,后归齐国,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100]。
(备注:本稿摘自:2020年7月《庚子年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网络论坛优秀作品选》,第46-103页,约占全书篇幅的1/12)。不妥之处,敬请有识之士不吝指正。
备注:拙作之前的三篇大作均为特别奖,作者分别为郑杰祥先生(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璋先生(第十三届郑州市政协主席)、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而学术类6名优秀奖获得者中则几乎都是研究员或博士;仅愚不过一小民学
故再次致以诚挚之谢意
附:庚子年黄帝文化网络论坛征文获奖名单出炉  2020-07-31 09:53:25
中原网讯 庚子年黄帝文化网络论坛自3月26日征稿启事发布以来,得到了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写作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支持,截至4月30日,共收集作品138件,其中学术论文22件,文学作品116件。文学作品类包括诗歌77件,散文33件,传说、小说、剧本6件,目前,网络征稿、专家约稿、网络评审、专家评审和工作已经结束,我们评选出了学术类特别奖、优秀奖、纪念奖;文学类优秀奖、纪念奖,共计123个获奖作品。以下是(学术类)获奖作品名单:
学术类(共22篇,特别奖3篇,优秀奖6篇,纪念奖13篇)
特别奖:3篇
王 璋《弘扬黄帝文化 做好龙的传人》
郑杰祥《略论五帝时代》
陈隆文《黄帝淳化虫蛾与双槐树牙雕蚕》
优秀奖:6篇
李立新《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
黄兴年 《黄帝祭祀: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凝练》
杨年生《<水经注>里的黄河》
朱传志《黄河、黄帝与中国精神》
王荣亮《新时代利用黄帝文化推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应用研究》
刘祯贵《近年来黄帝文化研究综述》
大力保护和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囊者愚意凭籍郦注这一至重舆地典籍延续河水之历史文脉
然愚乃一介小民学
愚公移山之感啊
仅《水经.河水注》探究系列尚缺山东、山西(部分)、内蒙、宁夏、西域、中亚、南亚篇……
The Yellow River of《Shui Jing Zhu[101]》(HenanProvince·Part 2)
------A new study on the region of Henan in volume 5 of 《Shui Jing Zhu》
Yangniansheng
Abstract: on the macro level,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cords,this paper focuses on multiple comparison and inspection from the timedimension (in view of the fuzziness of the literature records), on the mesolevel, with the help of Baidu map, Google Earth and other tools, it focuses onthe orientation verification of the spatial dimension, and on the micro level,it uses the relevant archaeological data as the basis for detailed explorationand identification.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ime and spacedimens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macro, meso and micro, this paper focuses onth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questions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Basin involume 5 of shuijingzhu: Zhanshui, Xiangcheng, wubiyi, the old city of HeyangCounty, linpingting, xuanmenguan, hulaoguan, Sishui, dongguanshui, yanglanshui,Dongpu, shichengshan, Gushui, Xingze, Luhun, qingyanyanyanyanyi, baimajin,Puyang County, etc Line system exploration. It is hoped that we can do our bestto restore and prote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continu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Key words: ShuiJing Zhu, Yellow River,Zhanshui, Dongguan water, etc
[①]详拙文《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上)
[②]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669页。
[③]【清】全祖望:《鲒埼亭集.柬东潜水经湛水篇帖子》曰:《水经》第六卷,自汾水以至晋水,皆异源而同入于汾,以达河者也。顾独强附湛水于其末,其为错简无疑矣。(摘自【清】全祖望:《鲒埼亭集》,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第327页。)
[④]按《盐铁论.通有篇》:“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
[⑤]程峰:《先秦时期焦作地区古城邑述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第36页。
[⑥]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70页。
[⑦]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527页。
[⑧]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527页。
[⑨]政协河南省孟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孟州市政协文史资料》第6辑(孟州史志丛话),第56页。
[⑩]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志》,2009年9月,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57页。
[11]周得京:《古代黄河最长的浮桥--晋富平津浮桥》,洛阳日报 ,2018-08-16
[12]2008年5月该墓志在孟州市西北石庄乡雷河村附近起土时发现,出土后被运到西虢镇,后被卖往外地,遂不知所终,现仅存拓片(摘自:罗火金、刘刚州:《隋代司马融墓志考》,《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第94页。)
[13]罗火金、刘刚州:《隋代司马融墓志考》,《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第94页。
[14]《河南孟州市发现东周河阳古城》,北方网,2001-7-12
[15]杨年生:《<水经注>里的洛阳》,《2019河洛文化传承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年11月,第470页。
[16]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第267页。
[17]李永贵总主编;孙顺通,卞金星,裴建宗副总主编.《孟津文化大观》,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第175页。
[18]袁明仁等主编:《三秦历史文化辞典》,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284页。
[19]张士恒著;孟津县文物管理局编,《话说孟津》(内部刊印本),2015年。
[20]李永贵总主编;孙顺通,卞金星,裴建宗副总主编:《孟津文化大观.都城》,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15页。
[21]盛文强:《中国古代半人半鱼生物:鲛人泪化珍珠 海人鱼貌美》,《北京晚报》,2016年02月19日。
[22]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454页。
[23]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343页。
[24]详拙作《水经·济水注》考略
[25]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669页。
[26]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44页。
[27]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802页。
[28]详拙作:《水经.洛水注》考略。
[29]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987页。
[30]杨保群主编;杨贵金等编纂;焦作市文物局编,《焦作市文物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31]杨保群主编;杨贵金等编纂;焦作市文物局编,《焦作市文物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32]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志》(1991-2000)第1分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20页。
[33]陈隆文:《虎牢关变迁蠡测》,《文物研究》,2009年05期,第90页。
[34]张涵编著:《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08,第116页。
[35]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志》,2009年9月,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55页。
[36]张贺君、吴倩、魏青利:《郑州地区西周城址探析》,《洛阳考古》,2014年第3期, 第62页。
[37]范之麟主编:《全宋词典故辞典》(上),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38]陈隆文:《虎牢关变迁蠡测》,《文物研究》,2009年05期,第91页。
[39]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第83页。
[40]陈隆文:《虎牢关变迁蠡测》,《文物研究》,2009年05期,第91页。
[41]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21页。
[42]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652页。
[43]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925页。
[44]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志编辑室:《河南省文物志选稿》(内部资料第四辑),1983年,第70页
[45]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宣下第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46]侯卫东:《“荥泽”的范围、形成与消失》,《历史地理》,第二十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2页。
[47]肖冉、何凡能、刘浩龙:《鸿沟引水口与渠首段经流考辩》,《地理学报》(第72卷第4期),2017年4月,第713页
[48]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315页。
[49]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715页。
[50]《李仪祉水利著作避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年,第108—112、153、164页
[51]辛德勇:《由元光河决与所谓王景治河重论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原因》,《文史》,2012年第一辑,第40页。
[52]辛德勇:《由元光河决与所谓王景治河重论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原因》,《文史》,2012年第一辑,第40页
[53]段木干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1-5册),北京,人文出版社,1981.06,第3249页。
[54]河海大学《水利大辞典》编辑修订委员会编:《水利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0,第22页。
[5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53页。
[56]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644页。
[57]郑原林主编,《新乡地区黄河志》(新乡市黄河河务局编志组内部资料),1993年,第23页
[58]武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陟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09,第652页。
[59]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791页。
[6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61页。
[61]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350页。
[62]中共濮阳县委宣传部:《濮阳县文物志》(内部资料),1980年6月,第4页。
[63]河海大学《水利大辞典》编辑修订委员会编:《水利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0,第20页。
[64]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编纂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
[65]郑季铭主编;新乡县地名办公室编著:《河南省新乡县地名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66]李剑平主编,《中国神话人物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702页。
[67]霍松林主编,《中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 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第261页。
[68]《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69]王培勤著;濮阳日报社编,《濮阳春秋·下》(修订版),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7月,第579页。
[70]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438页。
[71]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593页。
[72]段木干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1-5册),北京,人文出版社,1981.06,第3661页。
[73]吴业恒、马占山、郭改委等:《河南省宜阳县南留古城东城墙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7年第4期,第17页。
[74]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806页。
[7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915页。
[76]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923页。
[77]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656页。
[78]汪前进:《黄河河水变清年表(公元前1035年—公元1911年)——敬以此文恭祝何丙郁先生80华诞》,《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年第2 期,第13页。
[79]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864页。
[8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29页。
[81]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864页。
[82]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915页。
[83]刘守森:《古白马县浅探》,《河南省滑县和广西白马移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第21页。
[84]仝相卿:《古代滑县政区地理沿革述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4期,第27页。
[85]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12页。
[86]河南省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标注,民国《重修滑县志》标注本.上,1986年10月,第159页。
[87]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23页。
[88]刘守森:《古白马县浅探》,《河南省滑县和广西白马移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第21页。
[8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01页。
[90]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021页。
[91]孙铁林、屈军卫:《从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探寻古漯川流经轨迹》,《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3期,第12页。
[92]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87页。
[93]孙铁林、屈军卫:《从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探寻古漯川流经轨迹》,《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3期,第12页。
[94]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15页。
[95]孙铁林、屈军卫:《从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探寻古漯川流经轨迹》,《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3期,第12页。
[96]河南省文物局:《河南文物志》2009版(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第138页。
[97]王培勤著;濮阳日报社编,《濮阳春秋·下》(修订版),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第530页。
[9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10页。
[99]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42页
[100]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57页
[101]Shui Jing Zhu(水经注,Notes to the Bookof Rivers)(备注:《水经注》的英译,主要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总编例英译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堤的故事
[转载]范县、台前划归河南省的经过
黄河故事 | 陈公堤
地理志第八上
济水变迁史考
说“白马” 文/杜冠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