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君子贞而不谅(15-37)

孔子非常重视“言必信,行必果”,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但是,“信”必须服从于“道”即仁、礼、义,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信。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注释】
贞:正,坚定,固守正道。
谅:信,诚信,指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地守信。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固守正道,而不应该无原则地守信用。”
“贞”即正、守正,坚守正道。“谅”即信,却是小信,而不是大信,正如《论语·子路》中子路问“士”,孔子所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虽然也能守信,但是不讲变通,不分是非、不讲原则而死守“信”,这种人只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君子贞而不谅。”君子为了天下百姓死守“善道”,有些“信”则可以不守。《孔子家语·困誓》记载,“孔子适卫,路出于蒲,会公叔氏以蒲叛卫而止之。孔子弟子有公良儒者,为人贤长有勇力,以私车五乘从夫子行,喟然曰:'昔吾从夫子遇难于匡,又伐树于宋,今遇困于此,命也夫,与其见夫子仍遇于难,宁我斗死。’挺剑而合众,将与之战。蒲人惧,曰:'苟无适卫,吾则出子以盟。’孔子而出之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乎?’孔子曰:'要我以盟,非义也。’”孔子一行到卫国去,从卫国的蒲地经过,遇到公叔氏占据蒲地反叛卫国而阻止他们继续前行。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公良儒的人,为人贤良且身材高大、勇猛有力,带着五辆私车跟着孔子周游列国。他长叹说:“往日我跟着先生在匡地受到围攻,又在宋国被人伐树驱赶,如今又受困于此,难道这是命吗?与其看到先生仍旧遇到这样的厄难,我宁愿和他们拼命死掉罢了。”说完拔出剑来,合着众人就要与围困他们的人血战。蒲人胆怯了,说:“如果你们不到卫国去,就放你们出去,但要发誓。”孔子一行从蒲城东门离开后,孔子仍然要前往卫国。子贡说:“誓言可以违背吗?”孔子说:“要挟我立的誓,是不道义的!”孔子认为,凡是不符合道义的“信”,可以不必遵守。
《论语·宪问》中,子贡质疑认为管仲不仁,因为桓公杀了公子纠,辅佐公子纠的管仲不但没有自杀殉节,后来却做了桓公的相。孔子则认为,管仲辅佐桓公,使齐国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百姓到如今还享受到他带来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都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落后民族了。孔子说,“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难道管仲应该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可见,孔子认为凡是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小节小信。
《孟子·离娄下》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这种“不信”不仅不是小人的轻诺寡信,反而是君子讲道义、守原则、有立场的品格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中有“仁”,勇往直前,坚守大义
【共读】《论语》卫灵公篇第三十七
5)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仲由
君子说
朱东:儒家的“权”是对道义的坚守,而不是对利益的掂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