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孔子于乡党(1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篇集中记载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从中可以看到孔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优秀品格,集中表现出孔子是言谈举止都符合礼的君子。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注释】
乡党:指家乡。
恂(xún)恂:温和恭顺。
便(pián)便:同“辩”,善于辞令。
 
【译文】
孔子在自己的家乡显得温和恭敬,好像不会说话的样子。而在宗庙朝廷上,却善于言辞表达,只是言语比较谨慎而已。

《周礼·地官·大司徒》规定:“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根据当时的规定,令五家组成一比,使他们互相担保。五比组成一闾,使他们有事需要照看时可以互相托付。四闾组成一族,使他们有丧葬之事时可以互相帮助。五族组成一党,使他们有灾有难时可以互相救助。五党组成一州,使他们互相周济。五州组成一乡,使他们对乡中的贤士以宾客之礼相待。由此可见,当时的政区规划以500家为党,12500家为乡,合称乡党。乡党,有本乡、故乡之意,也指父兄宗族所在之地,后来渐渐成为“家乡”的代称。
“于乡党”,就是跟本乡父老乡亲们在一起。孔子本应是很会说话的人,但是回到乡里,变得好像不会说话了,总是表现得非常温和恭敬。这是孔子尊重乡亲的谦虚表现。因为跟父老乡亲在一起,不能摆架子,也不能高谈阔论,更不要显得聪明过人甚至高人一等,而是要跟乡亲们无所差异、完全一致,认真倾听乡亲们所谈论的话题。 
宗庙、朝廷,都是非常庄重严肃的场合。孔子则与在乡党不善言辞的表现截然相反,而是言辞流利、谈吐自如、能言善辩。但是,孔子非常谨慎,绝不会口无遮拦,而是谨言慎行。可以想象,孔子上朝时,与比自己级别低的官员说话态度应该是和蔼可亲,从不会目中无人;与比自己级别高的官员说话态度热情礼貌,但不会谄媚奉承;当国君在场时,态度多少会有些紧张敬畏,说话自然更加小心谨慎。

公、私两种场合,孔子都严格按照礼仪制度的规定行动,处处以身作则,时时率先垂范,确实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后世我辈,鲜有人能与孔子媲美。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与孔子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的言行。比如,私人场合里,一些成功人士高调“荣归故里”的现象不时上演,有的驾驶直升飞机降落庭院,有的极其奢华铺张补办婚礼,更有甚者,对前来拜望的邻里视作路人,假装从不认识,更不愿意和当年小伙伴坐到一条板凳上言欢叙旧。又比如,公共场合中,有的人对下属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同事猜疑嫉妒、疏远排斥,对上司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有朋友还遭遇过这样一个特例:朋友当年有一位关系要好的同事,多年以后升任了自己主管部门的主官。一天,这位同事“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朋友正好有事请求领导协调解决,还没来得及说明事由,就被这位同事“领导”以不要影响检查工作为由当众拒绝并加以训斥,朋友至今对“领导”的威严记忆犹新。 
孔子以实际行动提醒我们,说话必须注意场合,特别要注重在场之人的感受。私下场合,是亲人朋友邻里相聚的难得时光,贵在交流情感、沟通思想、增进感情,不宜夸夸其谈,最好洗耳恭听。庙堂之上,是研究国家大事、进行重大决策的场所,必须慎之又慎。即便作为普通人终生没有接触庙堂的机会,但都会有机会参与相关组织的活动、会议或者交流、讨论,发言时应该论据扎实、说理充分,言语慎重、把握分寸。这既是人际交往的艺术,也是为人为仁应该具备的品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10.1
《乡党篇》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学习的力量一小磊学《论语》 之“孔子于乡党”
再读《论语》:乡党第十.1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0.1】孔子在乡党、宗庙、朝廷言貌之不同
论语日课239:情商高的人懂得如何说话让人舒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