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忠康书法,写得真是好!


陈忠康,1968年出生于浙江永嘉,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曾任职于温州博物馆、温州师范学院。2008年中央美院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

其书法取法“二王”,用笔精熟,法度森严,是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实力派书家之一。陈忠康的行书、楷书,均已形成了自己面貌,而且是一种很好的面貌。当今“二王”盛行的背景下,许多号称承继“二王”的行草笔法精熟,但千人一面,盖上落款根本分不清谁写的,缺乏个人风貌;有的虽强调个人风貌,却失之于野、俗。这也是陈忠康的可贵之处。



陈忠康:总在与古人对话........

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坚定而刻苦的学古派,私意钦慕于如米芾、董其昌、王铎、何绍基等一路学古出新的路数。学书三十余年,一路过来,摸爬滚打,须臾未尝离开古帖,不同时期总在与形形色色的古人对话.........


很多老师都会总结出一套自己的东西来教学生写字,这套东西是他们多年来一路摸爬滚打得出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他们来说是适合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是合适呢?这值得思考。比如,现代人以及以前的老先生如沙孟海、启功,他们说的那一套对他们来说是对的,参考他们的意见会有启发,但他们所有的东西都难贴上传统的标签,他们的那套不一定都行得通。

陈忠康

朱晦翁《墨梅》


因此,我在想,有没有一种更客观、更科学的方法启发大家自己去研究?我希望能为大家建立一种方法、一种思路,通过我搭的“桥”去看整个历史上的东西,通过我的指引看到一片天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杜甫《堂成》


书法史的资料有几种:一是魏晋以来的名家体系;二是明清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金石碑刻系列;三是敦煌民间残纸墨迹。第一个系统唐以前的资料极度缺失,中间很多环节断掉了,后两个系统大都是善书者而书,特别值得研究,可以作为第一个系统的补充。但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信息,每个时代又有每个时代的信息,这些信息加起来太庞杂,我们该如何脱离固定模式去认识它?创作上可以从上千个信息里抓到几十个信息,甚至把一两个信息并将其无限扩大就可能成名,但从研究上这样的认识方式可能会片面。


题竹石牧牛


认识东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感觉的方式,一种是描述的方式。比如一本帖,我们怎么去认识它?大部分靠感觉,模模糊糊的,很虚无。人的感觉很多时候是不准的,而感觉又受思维框架影响,不可靠。历代人想了很多办法想把书法说清楚,但把目前所有的概念加起来,也只是说了很少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说不清的。邱振中说书法研究的意义在哪里?前人描述书法,只能说清百分之五,他想提高到百分之七,那就是对这个时代最大的贡献了。



崔颢 《黄鹤楼》


这个定位很对,没有一个人的感觉能把所有信息打通,每个人感到的信息是有限的、局部的,就看你敏感不敏感,有没有想象力。想象力有很多种,你能不能从刻帖想象王羲之墨迹的面目?能不能把这个字的结构想出另一种样子?

感觉的好坏,首先是天赋问题,其次是生理问题,这些都不是学习能掌握的。



东坡浣溪沙词


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那些通过学习能把握得住的。历史上有一个说书法的系列,是充分利用中国语言的策略,任何人都可将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到这个语言体系里去,形成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上古时候,造字的人感应到了某些东西而造字,这是李泽厚研究过的—美的积淀。怎么积淀?天、地、人的某种道理暗合到文字造型里面。早期的人看书法就像看物象,汉代人说的“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之类的话,是他们那时看书法的方式,那时没有什么“中锋”“侧锋”,他们用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感受来表达对书法的理解。



黄庭坚诗   51x40cm


后来又转换到人伦品鉴方面,魏晋时代有“九品中正制”,这在《世说新语》里多有保留。这些人伦品鉴方面的语言流行于上层士族,渐渐地就会用这种观念去改造他们的书法品评观念,王羲之的书法就深受这些观念的影响。再后来又提出神采论。魏晋时代的书法论述实际上还是模糊的,但在逐渐精确,概念若有若无,处在模糊与清晰之间。虽然还没说到书法的具体东西,但笔法、墨法、章法全都包含了,他们用一种混沌朦胧的方式把这些我们今天看来很抽象的概念全包含了进去,这个很厉害,是最高级的。章祖安有篇文章提到关于书法鉴赏的“模糊反精到”的道理,说的就是这个。后来慢慢分化,词汇越来越多,分析越来越具体,但离书法的本质反而越来越远。理性越来越发达,感觉就越来越迟钝了。理性的概念往往是一把双刃剑。



鉴定学里有“观气”一说。从唐代开始,儒、道、释、文学、兵法、音乐、舞蹈等领域的语言都被借鉴来说书法,如苏、黄、董用佛法说书法是典型的例子。文学理论词汇对书法影响很大,所以研究书法还得看些文论。总之,神采论的语言都是虚的,外国人是看不懂的,现在中国人看得懂的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古代汉语的语境系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书法集联


古人也偶尔谈形质,如唐代的一些技巧性的书论,往往假托于名人名下,大谈笔法、结构、执笔之类,这些东西就像今天充斥于书店里那些学书速成秘诀之类的出版物,是针对普通人的。古代的高级知识分子不这样说,因为彼此的高度相差不远,他们喜欢说虚的,跟打暗语一样,一句话就能把人给震住。可悲的是我们的古汉语能力太差了,说到形容词,只会用粗犷、豪放、纤细这样的几个,古人看了会笑话的。词汇量一低,感觉力就不行,就体验不到古人细腻的感悟。季惟斋的《书史》写得好,他用综合的古代人文系统的词汇说书法,他的词汇量很多,且都有来历,都很准确。



杜甫诗一首     364x145cm


现代的书法理论不是这个方法,他们要精确、要分析、要科学,从客观形质上进行描述,建立起一个框架,虽然论形质的词汇越来越发展,但大部分却很难触及事物的本质。如古人论笔法有起笔、行笔、收笔、中锋、侧锋、留、驻、蹲、内擫、外拓等,讲章法有“一字为一篇之准”“如众星之列河汉”“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计白当黑”等,而我们现在用的更多的则是点、线、面、空间、角度、节奏、中轴线等。古代的概念符合书法原生态发展,现代的概念将书法拉到和美术造型等视觉艺术共通的层面来分析。与中国人偏感性、讲内在体会不同,西方人喜欢具体化分析,这样就把书法片面化了。当我们放弃了感觉和体悟,由老师灌输这些概念的时候会贻害无穷。现在书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此,学生没有体悟,只从概念入手,得到的只是一鳞半爪,都是碎片。我们把认识书法的那种“模糊的”“唯观神采”的方法丢掉了。现在老师一上来就教学生各种概念,一教,学生的注意点就会在这个概念上,就不会直觉地去发现问题。当学生缠在概念里就会产生弊端,造成书法最后徒有形式,创作模式简单化。


吴昌硕题兰诗 


中国的艺术有其特殊性,比如京剧、昆曲、古琴、中医,这些都不能用西方的词去分析,否则就是隔靴搔痒。把一个特殊的东西拉到一个共通的层面,实际上是降低了这个艺术的档次。书法先要进入普通平台,然后再超出这个平台。书法在普通平台时是造型艺术,但到了特殊的层面就不是了,用西方艺术中的视觉艺术和造型艺术是说不通的。我们要从本质上考虑书法,不要在小问题上纠结。


苏东坡同王胜之游蒋山 41x35cm


以上只是大略梳理了从古至今人们阐释书法的基本状况,各种理论都有自己的利弊,从虚到实、从模糊到越来越精确是大概的趋势,任何的语言描述都有利于认识书法,但也都存在陷阱。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学习,广泛理解各种理论所使用的词汇以及它们所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又不能丢掉直观的、不依赖于理论认识的、一种更原始的感悟方法。经过这样打磨的脑袋,才会通达,不拘泥于某些成见,才会更理智地吸取、判断别人具有独特价值的各种学书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种感悟与描述机制。



苏轼诗    248x124cm

苏东坡诗一首 19x53cm


崔颢 《黄鹤楼》


陈忠康 | 二王笔法如何突破?


1、如何打通五体?

第一。这个问题太高大上了,我没法回答,因为我没打通。初学者先掌握一两种书体的熟练运用,然后再铺开学学五种书体,五体之间相辅相成,对专业人士很重要。要打通估计需存一以贯之的道理。但真正打通的其实少之又少,历史上五体俱优的书家并不多,能擅两三种就不错了。这是高阶段要想的问题,初级阶段想这个不务实。但五体对学习技巧和审美的完善很重要,即使不精,也要广泛涉及很有必要。开始学不同书体还是各学各的,到一定阶段自然会融通的。



2.写二王用什么纸笔最佳?求推荐
    

具问题现在人特别注重。工具固然重要,不如功夫重要,想当初我们学书法就没什么好纸笔,拿破报纸就写。纸,现在普通的练习纸如毛边纸就可以,写二王忌用生纸。笔,狼毫、兼毫、羊毫都可以,但要有一定弹性,锋不能太长。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试用各种纸笔,体会材料的性能,这也是学习,就是得费钱。不同材料都可以表现不同的味道,要体会到。我近年来用的笔有宣和、千枝秀、晋风堂、艺云笔庄、刘广生、安邦、吴云辉等的狼毫,近来用一些羊毫,如日本回流的八十年代上海工艺的宿羊毫。


3.在临习王右军手札时,经常遇到炫技之笔,例如截锋(笔画突然变细)的笔画,我们在临帖的时候,需要不需要照搬。谢谢陈老师。
    

二王及书谱有很多你说的这种截笔,是折纸造成的跳跃,可以学,有奇特味道。对经典,任何细节不能放过,都是有意味的,而且应该先迷信它,他们随便一个涂抹一根贼毫都是好的。二王孙过庭他们应该觉得这个挺好看,所以保留了,否则把纸抹平就没了。



4.我想問一下陳忠康老師: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我們總想追求個人風格,天天臨不同的帖本去尋找出路,除了與自己的文化修養藝術審美有關外還要怎樣做才更為有效?
    

还是先别追求个人风格吧。这个问题对初学者很有害。当今很多的所谓个人风格基本是没意义的。我自己的体会是学古时要无我,主观上消灭自己,古人才能进得去。一开始那个“我”是有毛病的,无需保留,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经过传统的洗礼,你再找到的那个我才是有价值的。当然,学字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的提高也是头脑、观念、学养、境界的共同提高过程,要建立一个大“我”的观念,才有希望找到有价值的个人风格。


5.我请教下陈老师 关于魏晋绞转笔法 是否可以演示下 一直很困惑
    

绞转问题建议仔细看看邱振中老师的文章。他有个比喻,绞转像天空飘扬的彩带。我的理解是线条中段的换锋换面问题,笔毫不是平铺直叙的。唐以后,由于楷书影响,后人习惯于注意笔画两端的动作,而忽略笔画中间的变化。到清代为甚,一些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如包世臣反对中怯,而绞转可以避免中怯。关于绞转,在二王书法中其实也是部分用笔特征,要研习二王只关注这个还是不够的。



6.我想问书法艺术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
    

循序渐进,不能越级,一个阶段干一个阶段的事,路就会走得远。


7.您好老师,关于写二王行书。初学者最需要在哪方面进行学习?
    

先要有楷书基础,最好是唐楷功夫。对笔头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快写慢写结合,然后,对二王行书有一定的理解就可以写了。



8.之前看陈忠康老师书《寒食帖》的视频,非常过瘾,我提个比较初级的问题:如何解决字型结构不准的问题,帖学笔法和碑学笔法有何异同?是否就是大字学碑,用篆隶笔法;小字学帖,用二王笔法?
    

字形不准要提高观察能力,人的眼睛经常会欺骗的,心细、反复观察对比字帖应该可以解决。但很多人眼睛有惰性的,不善于反思自己的能力。一般经过美术训练的眼睛会比较准。还有,观察要经常变换视点,不要老是用一种办法看字帖。
帖学和碑学我以为先学帖比较好,知道什么是自然书写,对“写”有深刻体会后可以学碑,避免写碑的描画涂抹。实际上现在很多人体会不到他们的区别。
关于你说的大字学碑用篆隶法,小字写帖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帖也可以写大字的。


9.魏晋与明清如何嫁接?如何找到平衡点?
    

魏晋和明清甚至民国是书法史的不同板块,各有胜处,作为当代人,都要研究,不能偏废。不知道嫁接是何意思?所有的好书法,不管是碑是帖大字小字各种书体,它们都有共通的道理的。魏晋和明清好书法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找到共通性就可以了。


10. 请教陈教授:我看了您原本与创作的对比图片,非常惊叹!想请教一下,一个帖在您手上写上多少遍即可以用它的笔法创作,比如大王《频有哀祸》?
    

写多少遍可以用,不好说。有的看几眼就可以,有的写很多也没办法。还是基础问题吧,积学乃成。就像读书,很多学问大的人,读过很多书以后,遇到新书,就可以一目十行,因为他大脑已储存太多的知识点了,他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强。



11.请问陈老师:书法学到一定程度后,要从哪些方面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风格?往往临得越多越无可是从。谢谢!
    

临得越多,如果没有消化能力确实会写乱,所以一般先练一帖,能灵活运用,建立初步根据地。在此基础上,开拓路径,广泛参学。到一定程度,建立自己的风格。如何建立风格,因人而异。有传统共性,又有真正的新意,才算吧。当然,有时老师为了打开大家的书写能力,有意识的临很多字帖,那又临当别论了。


12、前段时间在国博看陈老师的展览,非常喜欢陈老师的小楷,希望陈老师能指点一下小楷的学习路径,并推荐一下法帖。
    

无需刻意练小楷,会太狭隘了,多练大字,偶尔写点小楷就行。小楷晋唐之间的写经,明清名家的都可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忠康:写二王行书,先要有楷书基础,最好是唐楷功夫
兰亭奖评委:写行书要有楷书基础,最好是唐楷功夫!
书法-颜真卿《勤礼碑》笔法入门05陈忠建老师
说说陈海良,王厚祥,翁志飞,
陈忠康小楷《心经》书法欣赏
陈忠康小楷《心经》,写得真是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