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拉康与禅宗:作为当代关注的自体

Raul Moncayo

译者:张涛

真正的主体即无我。

 马克·爱泼斯坦(Mark Epstein1995)在他广受好评的书《没有思想者的思想》中指出:

随着治疗的重点从性的和攻击的冲突转移到关注患者如何与自己无法相处的焦点上去,因为从某种根本上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自体的问题就出现,作为佛教和精神分析的共同焦点。(第6页)

当代形式的盎格鲁-撒克逊的精神分析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去解释苏格拉底式的“认识你自己”的格言,后者认为牵涉对的是指无意识思想,冲动和表象的知识。相反,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学派更多地关注身份的问题,这是自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功能。据推测,先进技术社会中的人们不再遭受与性和侵略性的传统冲突,而是遭受身份混淆和“自尊”或自恋问题的困扰。

然而,尽管当代精神分析学和佛教都对自我有共同的兴趣,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根本的矛盾。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关注的是拥有和建立自我的重要性,而佛教则关注无自体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正如我将在后面的部分中详细讨论的那样,这一事实已被诸如Engler(1981),Suler1993),Rubin1996)和Epstein1995)之类的先前作者确定为当代精神分析学与佛教之间的矛盾或者差异最明显的地方。

Engler(恩格尔)提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准则,即在成为任何人之前,你必须先成为无名之人。换句话说,拥有自体的前提是你要能放下它。通常可以这样去理解:如果你没有健康的自我意识,那么这将导致对自恋的病理性形式的固着。如果你拥有一个自我,那么你就不必去考虑自己是否有一个自体,或者根本不用去担心自己了。这很容易导致人们相信一种持久的或实质的自体,这构成了我们现实感的基础和根本:弗洛伊德称之为“现实自我”。此外,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的自我是建立在儿童时期的家庭和家庭关系中的。

在早期佛教中,无自体也与抛弃世界和家庭关系有关。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家庭并且彼此之间具有同等的或相互关联的自体,那么就更容易理解一个人在离开一个家庭之前必须如何去拥有一个家庭。没有父母就等于没有出生(在佛教的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而上层面上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中未出生的方面并不是天生的,而且也不会死去)。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无自体的教导会实现什么样的自体(离开家或家庭生活时),尽管想象的自我和家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已经存在着什么样的无自体了呢?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它指向后来佛教的大乘教义。其次,因为在北美佛教中,师傅也要结婚并有家庭。

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观点来看,理想的自我和自我理想是必要的建构或精神形态,但它们仍然是想象的而非实体性的。它们是异化的必然形式,但仍然需要去克服它。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谁”,是因为不知道我们是由什么组成的,也不知道我们与谁有关系,或者大他者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自体的苦痛,并非是我们自己的或者看起来获得了自己的怪异品质。自我是一种无意识的精神形态,其独特的任务是掩盖或捍卫自体的缺乏或匮乏。正是这种自体的空无,或在拉康之后我称之为“真实”的主体,才构成了我们的真正的自体。因此,真实的自我与无自体是等价的。相反,自我是对真实的自体/非自体的防御。根据佛教,我执的自我是一种膨胀,它掩盖了自体的虚无。

尽管如此,尽管自我的防御并不健康的或美观的,但它却是必不可少的防御措施。理想的自我通过在大他者身上架设起镜面的身体形象来防御母亲或对象的缺失。镜面的形象也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以促进孩子自己与他人的独立。自我理想主义者通过认同完美理想,支配性或统治性思想,防御象征性阉割、大他者的丧失/缺乏或身体中/自体中的迷失。人们可以看到佛教和宗教,甚至是精神分析,它们如何暗含与这一防御过程有关的东西的。

Kohut和Winnicott甚至是Bowlby的依恋理论都从这样的前提开始,即自尊或自卑的问题是由于缺乏足够的镜像,足够好的母亲或在幼儿期没有牢固的依恋所致。孩子生命中所有这三个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自体或自我的健康的意识,而母亲的渴望和关注/关注的缺失会导致自我缺陷,以及缺乏凝聚力的自我。尽管母亲的欲望和专注确实是根本的,但经常被忽略的是母亲的欲望永远不会自恋,因此也需要在拉康所说的“父亲的名字”下进行的父亲的干预。

换句话说,对母亲和孩子的依恋不仅带来了健康,安全的自我意识,而且还带来了自恋投资、带来的理想的自我。对母亲而言,孩子不仅代表一个主体,一个自我或一个人,而且是一个无意识的对象,可以补充她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或自我意识。这就是拉康在弗洛伊德之后所称的想象阳具。后者代表需要划杠的自体或划杠的S($)。在拉康派的精神分析中,$是代表分裂的自体的符号,但也可以用作代表佛教徒教义中非自体( no-self即无我)的符号。就像细胞分裂对于生命的再生至关重要一样,这种无自体对于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自体与非自体,依恋与超脱,约束与解脱,对于健康发展都是根本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精神分析中的自体观与佛教的无我观之间是没有矛盾的。两者都可能包含在拉康-弗洛伊德的观点中了。因此,也有可能提出现代的身份混淆或自恋的不适,不仅是由于缺乏自体,而且是由于过度的自体。如果有必要的母亲投资和对孩子的爱,那么这将导致理想的自我以及自我膨胀。自我既是必要的,也是个问题。如果理想的自我没有得到发展,那么这将是一个问题,尽管理想的自我也将被挫败并被发现缺乏进一步自体发展的能力。正如拉康所说,这两者都是父母或父亲职能的各个方面。由于不同的原因,母性和父性的依恋与分离都是必要的亦是成问题的。

尽管父亲的名字的介入对于阻止作为母亲想象的阳具起作用的自体是必要的,但是父亲作为想象的阳具的持有者却给符号阉割相关的心理发展提出了下一个重大挑战。在这一点上,危险不再是精神病或边缘性的病理,而是神经症的。另外,在从自体/非自体的角度简要地来检查神经症问题之前,关于父亲功能的在早期失败,我还有几句话要讲。

我已经提到过把父亲的否定是划杠了想象的阳具的那个父亲。然而,这个否定  在早期不仅由母亲也由父亲自己进行了妥协。如果父亲的干预太严厉或太残酷,例如在弗洛伊德(1911)著名的精神病案例中,施雷伯的父亲就是一个例子,那么这也可能影响自体的否定或放任自体堕落。理想的自我不是被自我理想所取代(朝着无自体的方向,最终会是拉康的主体的方向),而是被原始的折磨的超我所替代,它阻止并扭曲了必要的超脱或无自体的功能。与父之名的仁慈是有的关。因为,这种原始的超我是建立在坏母亲的基础上的。

现在,这是否意味着这里的功能太少或太多,就像母亲的欲望一样呢?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两者都会导致对想象意义上的自体的依恋。父亲的否定代表登记的定性的符号转换:从想象到符号。在拉康派的理论中,“想象”首先代表了欲望和幻想的领域,以及与母亲之间的差异(二元统一),然后才将自体与他人区分开来。自体和他人之间的区别是从与代表符号规则(语法,禁止乱伦,亲属规则,性别差异,对谋杀的禁止)的“大他者”的关系演变而来的。

但是,在某些条件下(例如已经提到的条件),可以将“符号”包含在“想象”中,而不是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无我”不会导致真正的自体或真正的否定。相反,它会产生假性否定。父亲的否定太少或太多会产生一种想象的而非自我和无自体的符号性意义。换句话说,假性否定不能将错误的肯定转化为真的否定,因此导致登录从想象到符号的移动失败了。父亲的名字在符号中被取消掉了,并停留在它的想象和倒错的版本中。在母亲的欲望和残酷的消极形式的影响下,想象将符号性的事物包含在内了。

相反,如果将想象包含在了符号之中,则想象是可以在符号内产生生成作用的。在这里,我们有一个想象父亲以及神经症的能力和俄狄浦斯结构的正确到达的例子。现在,这些价值被颠倒了,父亲代表自体,而母亲和孩子代表无自体。父亲被认为是母亲和孩子($)所拒绝的想象的自我/阳具。

但是符号父亲的这种想象功能只是暂时的,不要与上面讨论的残酷的父亲相混淆(尽管通常是这样)。父亲的这种想象功能将导致阉割情结或导致人类神经症的沉船的难以负载的石头出现。反过来,阉割情结是自我理想发展的动力。

理想或规范的认同涵盖了阉割情结下的损失。在这一点上,损失不仅是母亲的特殊的自体客体,而且是与性别差异有关的损失。女孩不会拥有父亲所拥有的东西,而男孩将会拥有父亲有的,但是却害怕由于进入符号秩序而不可避免的损失。

但是,与符号的关系需要超越这一点。否则,在想象中,男孩和女孩则会认为男孩有女孩所没有的东西。因为通过接触文化,女孩将获得她认为自己被剥夺的东西,而男孩将失去他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只有在符号内,人才能透过不拥有而拥有和透过拥有而不拥有。性别的区别在于符号的损失是发生在俄狄浦斯结构的入口(女孩)还是出口(男孩),而不是一个人是否拥有而另一个人则没有。就本书而言,在性化(sexuation)或禅性化(zenxuation)中,我可以称其为性化的自体和非自体具有很不同的含义。

空虚并不是实现空虚,而被宗教或禅宗的形式所覆盖:等级,位置,地位等。在真正的实践中,实践的形式必须是自主的,而不是成为获得空虚或无我的力量的手段。无我的力量就是放弃的力量,而不是去统治的力量。

对于传统的日本禅宗老师来说,北美人似乎很以自我为中心,始终将自己的兴趣和欲望放在首位。这与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远离中世纪传统特征的个人价值有关。出于同样的原因,日本年轻人大批放弃了佛教,转而接受西方文化。但是除此之外,正如已经提到的,自恋的个人主义不仅源于不良的父母养育,而且源于对自我的自恋维度的错误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另一种仍然是必要的,但现代性的到来则产生了一个显着的例外。

正如拉康所指出的那样,主体需要从大他者欲望中获得适当的欲望。这与以大他者为中心的传统社会对欲望和自我克制特征的压抑形成鲜明对比。但是,欲望的调用也不同于佛教所说的藏识(storehouse consciousness)的这个适当维度。后者代表了自体如何适应(无意识和前意识)大心的元素或要素,并通过一种认同来利用自我或自我意识来构建自体,以支持自体并获得大他者的期望的社会认同(这相当于现代的个人主义)。与此相反,拉康对欲望的认识则包括去认识到去认识的欲望,而使欲望独立于这种认识,也没有使用大他者或客体来作为支持或给予自我的它的存在的手段。

——————————————————

精神分析与佛教系列:

1禅宗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引言(1)

2禅宗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剑:拉康学说中的“精神病”(一)
不可言说的原质:斯拉沃热齐泽克关键词研究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44——想象界
父之名(Nom du Père)
【讲座十】儿童精神分析讲座
小明老师教你学拉康(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