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教授经方应用总结(六)

79、附子汤

【组成用法】黑顺片、茯苓、麸炒白术、白芍、人参。

用水1000ml先煎附子至600ml,再入余药同煎至200ml,分l~2次温服。

【方证】a.后背恶寒、肢体拘急、关节冷痛或头晕、小便不利而脉沉者。b.各种痛证见手足冷(下肢更明显)、小便不利、心下痞硬或悸动而脉沉细无力者。c.妊娠胎胀,少腹如扇,发热而精神委靡,腹痛恶寒者。

80、薏苡附子败酱散

【组成用法】麸炒薏苡仁、附子、败酱草。

水煎,分1~2次服。

【方证】皮肤粗糙起屑,右下腹拘急,按之虚软无力。

81、大黄附子汤

【组成用法】大黄、附子、细辛。

水煎,分2~3次温服。

【方证】a.偏于一侧的身体疼痛,或绞痛,或掣痛,程度剧烈者。b.或发热,或恶寒,或便秘,或局部发冷者。c.脉或弦或紧。

82、甘草附子汤

【组成用法】生甘草、黑顺片、桂枝。

先煎附子,再入余药同煎,分三次温服。

【方证】a.剧烈的关节疼痛,功能受限,伴全身汗出恶风及小便不利。b.舌淡苔白润,脉沉或浮细涩者。

83、桂枝附子汤

【组成用法】桂枝、黑顺片、生姜、大枣、生甘草。

先煎附子,再入余药同煎,分2~3次温服。

【方证】a.身体疼痛、关节屈伸不利、转动痛剧、心烦、脉沉细或寸浮虚者。b.知觉障碍、肌肉拘挛、疼痛、上冲、舌质淡红,苔白滑润、脉浮涩数者。

84、白术附子汤

【组成用法】生白术、黑顺片、生姜、大枣、生甘草。

先煎附子,再入余药同煎,分2~3次温服。

【方证】a.身体疼痛、肢节不利、纳少、身重、便秘、尿量少、脉浮涩数。b.用于甘草附子汤证而大便硬、小便自利者。c.桂枝附子汤证而无气上冲,见小便不利、大便偏干者。

85、当归芍药散

【组成用法】当归、赤芍、川芎、茯苓、泽泻、麸炒白术。

上6味,共研细末为散,每服6g,酒和,日三次。或以水煎煮,日服三次。

【方证】a.妊娠腹中急痛,或绵绵作痛。b.头重,眩晕,心悸,小便不利,头面及足跗浮肿。c.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细缓或有弦滑之象。

86、当归四逆汤

【组成用法】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通草、红枣一袋 。

上七味,水煎煮,分三次温服。

【方证】a.手足厥寒、麻木、冷痛,甚至青紫。b.腹痛、头痛,或腰痛、腿痛、脚痛。c.脉细,舌淡苔白。

87、当归贝母苦参丸

【组成用法】当归、浙贝母、苦参。

上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饮服3丸,加至10丸。亦可作汤,入蜂蜜30g冲服。

【方证】a.小便淋漓不尽,溲时涩痛,尿色黄赤,大便干燥。b.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88、肾气丸

【组成用法】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两袋 、桂枝、附子。

将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9g,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每日两次。

【方证】a.浮肿、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多尿。b.腰腹疼痛,小腰或拘急疼痛,或麻木,或软弱无力。c.痰液、唾液、白带等量多且清稀如水。d.严重的疲劳倦怠感,肌肤虚浮,或有水肿,手足常怕冷畏寒,时常出现烦热感。

89、复脉汤(炙甘草汤)

【组成用法】炙甘草、桂枝、生姜、大枣、人参、生地黄、麦冬、麻仁、阿胶。

(黄酒或米酒和水各半,先煎八味,去滓,阿胶另烊后兑入药汁调匀,温服,每日三次。不宜饮酒者,水煎亦可)。

【方证】a.脉虚无力、三五不调。b.消瘦、面色憔悴、舌苔薄或无苔。c.倦怠、动悸、虚烦、头昏、多梦或失眠、便秘。

90、胶艾汤

【组成用法】川芎、当归、赤芍、阿胶、熟地黄、艾叶、炙甘草。

水煎,阿胶另烊后兑入,温服,每日二次。

【方证】a.出血不止或反复发作。b.腹中痛,按之软弱无力。

91、三物黄芩汤

【组成用法】黄芩、生地黄、苦参。

三味药同时水煎煮2~3次,取汁混合,分2~3次服用。

【方证】a.心烦失眠,手足烦热,甚则灼热疼痛、肤色红。b.唇舌干燥,口渴欲饮。c.舌质红而少津。

92、黄土汤

【组成用法】灶心土、熟地黄、阿胶、黄芩、黑顺片、麸炒白术、炙甘草。

阿胶烊化后,兑入煎成的药汁中,温服,每日二次。

【方证】a.出血而精神不振,手足烦热。b.腹痛、下利、或微有浮肿。c. 脉沉细、迟或紧。

93、酸枣仁汤

【组成用法】酸枣仁、炙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将酸枣仁捣为粗末先煎15分钟左右,再放诸药,水煎两次后混合,分成两份,早晚温服。

【方证】a.睡眠障碍,或失眠,或多梦噩梦惊醒,或睡眠浅而易醒。b.性情急躁,易心烦、心悸,容易紧张、兴奋。c.头痛、头晕,或胸腹痛,肢体疼痛。d.脉弦细。

94、木防己汤

【组成用法】

木防己、生石膏、桂枝、人参。

水煎,分二次温服。

【方证】a.颜面黧黑、或紫暗、或两颧暗红。b.喘息、动悸,呼吸急促,心下痞坚,气短乏力或口舌干燥,多饮,腹满,甚则面目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c.舌质红,苔少乏津,脉沉

95、吴茱萸汤

【组成用法】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水煎取汁,温服,每日三次。

【方证】a.干呕或呕吐涎沫。b.头痛,或痛连及肩颈。c.手足冷、烦躁而坐卧不安。d.心下痞硬且满,按之痛或不适。

96、桂枝芍药知母汤

【组成用法】桂枝、白芍、炙甘草、蜜麻黄、生姜、麸炒白术、知母、防风、附子。

水煎,分三次服。

【方证】a.剧烈的关节痛、伴关节肿。b.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c.身体消瘦,面色暗黄或有浮肿,脚浮肿。

97、续命汤

【组成用法】蜜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石膏、人参、当归、干姜、川芎。

水煎分二次温服,待微汗出为度。不汗,盖被助汗。若不汗,更服。总以汗出为度,但不可见风。

【方证】a.大青龙汤证咳而多涎唾,或心下痞虚,或头痛、腹痛者。b.体格黑胖病人,咳逆上气,面目浮肿,但伏不得卧,口干烦渴者。c.肢体不遂、言语涩滞、茫然不知痛痒或身拘急不能转侧,属表邪兼内虚者。

98、大黄䗪虫丸

【组成用法】熟大黄、黄芩、炙甘草、桃仁、杏仁、白芍、生地黄、干漆、虻虫、蛴螬、䗪虫、烫水蛭。

上药研成细末,炼蜜成丸。每次3~6g,温水或黄酒送下,每日二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可参照以上量或原方比例。

【方证】a.少腹部疼痛或有硬块、腹有胀满感、饮食减少。b.形体消瘦、面色暗晦、肌肤干燥如鳞甲、两目黯黑。c.舌质暗紫、或舌见瘀斑,脉沉细涩。

99、乌梅丸

【组成用法】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

水煎服,每日二次。作九剂时可按古法制丸,或用现代方法炼蜜为丸。成人每次服20g左右,儿童酌减。

【方证】a.手足厥冷、心中烦狂。b.呕吐、腹中痛。c.腹泻、大便稀溏或泻下粘液。d.口苦、目赤、小便黄赤。

100、温经汤

【组成用法】吴茱萸、当归、赤芍、川芎、麦冬、清半夏、人参、阿胶、桂枝、牡丹皮、生姜、炙甘草。

水煎二次,温服,每日二次。

【方证】a.月经不调、血色暗淡或有血块。b.自觉手足心热而又恶风、自汗,午后有发热感,或有头痛、恶心。c.腹壁薄而无力,小腹部拘急、疼痛或腹胀感。d.口唇干燥,舌质暗淡,脉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集锦100首(二)
经方100首方证(下篇)
温经汤与性功能的关系以及减肥的关系+揭开朦胧的面纱——柴胡桂枝干姜汤VS温经汤+关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和温胆汤方证的探讨
黄芪桂枝五物汤
倪海厦经典配方
补血方子的三重境界​——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