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肠道间质瘤里程碑!瑞派替尼显著患者延长生存期
userphoto

2023.09.24 山东

关注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与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症不同,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起源更为复杂,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

| 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胃肠道间质瘤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出现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消化道症状。如果肿瘤破裂或出血,还可能出现呕血、黑便、血便等症状。

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方法。如果肿瘤较小,可以进行局部切除;如果肿瘤较大或发生转移,可能需要进行全胃或全肠切除。放疗和化疗通常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减小肿瘤体积,降低复发的风险。对于不能进行手术的胃肠间道质瘤患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等。

尽管一线靶向药伊马替尼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但多数患者在用药两年左右时就会出现耐药。对于一线药物耐药的患者来说,二线、三线药物的治疗效果一般。因此造成了三线治疗之后的胃肠间道质瘤患者由于过往治疗手段无法抑制造成耐药及疾病进展的原发和继发突变的局面,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直到瑞派替尼出现,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2021年3月31日,瑞派替尼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已接受过包括伊马替尼在内的3种及以上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成人患者。

| 瑞派替尼(ripretinib)

瑞派替尼(ripretinib)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KIT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激酶,包括野生型、初级和次级突变,用于治疗KIT/PDGFR驱动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M)以及其它癌症。

瑞派替尼的疗效在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INVICTUS研究(NCT03353753)中进行了评估。符合条件的患者患有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并且之前接受过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格非尼治疗。研究结果显示:

与安慰剂相比,瑞派替尼降低了85%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瑞派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3个月,而安慰剂组仅1个月;瑞普替尼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5.1个月,而安慰剂组为6.6个月。

瑞派替尼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了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瑞派替尼是中国批准的首个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四线药物,填补了我国在这一肿瘤治疗领域的空白,为广大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带来更多选择和希望。2023年1月18日,靶向药瑞派替尼顺利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患者可享受医保报销,大大减轻用药负担。

| 参考资料

1.https://nctr-crs.fda.gov/fdalabel/services/spl/set-ids/9f18e462-03dd-4296-a02a-a0577e3ee78d/spl-doc?hl=Qinlock.

注:本文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做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作者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CCN】胃肠间质瘤临床实践指南2020.1版
2015胃肠间质瘤NCCN临床实践指南——个体化治疗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更新要点解读
2018年终盘点 | 胃肠间质瘤国内外研究新进展(上)
2019年终盘点丨胃肠间质瘤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胃肠间质瘤(GIST)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