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生连夜抢救坠楼民工10小时,手术间隙坐在地上就睡着了

从晚上8点到早上6点,ICU、心脏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输血科等30多位医生,连夜奋战10个小时,帮患者取出两个巨型“夺命”血栓,将患者从“鬼门关”拉回。由于彻夜手术,累极、困极了的医生们趁着手术间隙,坐在手术室里椅子和地上小憩一会儿,然后继续工作,而这对手术室里医生来说几乎是常态。

这场跨越昼夜的“生死营救”,要从两天前说起。8月28日深夜,一名中年男子被紧急送到安医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念见到他时,已是呼吸窘迫,一喘一喘地非常痛苦,吸氧也不能有效缓解。男子名叫何洋(化名),45岁,8月初在工地施工时,不慎从高空坠落导致胸椎骨折、脊髓损伤并伴有截瘫。在外地医院手术之后,何洋转到合肥某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于是再度转院。

收治何洋后,重症医学科立即给他“上”了呼吸机,症状有效缓解。可第二天就出现急性肺栓塞,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左肺有一个长20厘米、宽2厘米的巨型血栓,右肺的血栓也有10厘米长、宽1厘米。”刘念说,何洋肺部的血栓是个“巨无霸”,几乎将血管完全堵死,已经引发心肺衰竭,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以往类似病例大多都“撑”不到手术。

为了给何洋争取“生机”,安医大一附院决定使用神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多学科协作救治。“简单说,就是给患者添个‘人工肺’、‘人工心’。‘人工心’将血液从人体内泵出,经过‘人工肺’过滤,引入氧气,去除二氧化碳,再输回体内。”刘念解释。当“人工心肺”运行时,患者衰竭的心、肺可以暂时“休息”并进行治疗,等逐渐恢复之后就能“交接上岗”了。”

确定“人工心肺”治疗方案之后,安医大一附院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对何洋的“生死营救”拉开“大幕”。20时许,重症医学科团队实施穿刺,将一根0.7厘米的导管,从何洋大腿动脉送入心脏,开通静脉通道,连接“人工心肺”。午夜12点,何洋被送入手术室。凌晨1:30,断开“人工心肺”,心外科团队进行心脏“不停跳”取栓手术,3个多小时后,两个巨型“夺命”血栓成功取出。

凌晨6点,何洋被送回ICU病房,呼吸、心跳正常,血压稳定。若是能顺利度过72小时“危险期”,他就真正康复了。

从29日晚到30日早晨6点,30多名医护人员坚持守护10个小时。这中间,累极、困极了,他们就趁着手术间隙(一般是麻醉或转台小憩一会儿,期间医护人员坐在冰冷的地上靠墙而睡,或是身体僵直地趴靠在椅背上睡觉,很多人都说“太辛苦”“很心疼”。可刘念却觉得没啥,这样的场景对医护人员来说几乎是常态,早就已经习惯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之窗
从呼吸机说起.doc
美国医院那些让人“过目难忘”的小细节…
患者“晕”过去后,麻醉医生在干啥?山晚记者山医大二院手术室探秘记
落户山西省3个月 完成手术51例 这个会做手术的机器人真棒!
河南一医生手术完后睡倒在手术室(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