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晓林:让艺术回到艺术

让书画回到书画

——让艺术回到艺术

刘晓林

让书画回到书画,让作品自己说话!当然并非所有的作品都会说话,当然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与作品进行互动!

我屡次跟朋友谈起类似的话:“人们在审美判断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层面的艺术工作者都有饭吃,或温饱或奢华。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的根源在于:1、人是极度主观的动物,在各自的内心深处秉持着顽固不化的“审美标准”。2、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艺术优劣没有标准,艺术市场的好坏完全通过宣传来决定。”于是,社会上的普通艺术工作者变成了艺术家,名家变成了大师。价格不再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起伏不定。这样,书画界的混乱局面造成。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当在于“艺”与“术”的和谐、完美结合的产物。任何被命名的艺术(当代、现代、油画、国画、水彩、抽象等等)中的杰出者,都要靠其内在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方能流传!脱离了基本技法的艺术不能称其为艺术,脱离了创作者深刻思想的艺术更不能称其为艺术!杰出的艺术永远是极少数的!大艺术家既要有思想、情感还要表达出来、传递出来,这样就牵扯到心手双应、心手双畅的问题。也就是大艺术家不仅要对客观物象表达、传递的愿望,更重要的要落在纸上。大科学家的成果多由基本的逻辑推理而得。也就是说,他们几乎不承担主观表达和传递的责任。在一定意义上,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比出现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的难度要大得多!

优秀的艺术中一定存在情感密码,连接着创作者与外界。即使光阴逝去,你我仍能感受到人之为人的“气息”与“味道”。艺术之神变幻莫测,而其始终摆脱不了情感的纠缠;这实在正常,“主客”交融者方有大美之谓。大美超越知理二性诉诸心灵体验与无限同行、与虚空结伴。“主”从何来?不是理性,惟有情感。“艺术原本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造型化,换句话,艺术是需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说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古人所谓心声心影即是。……艺术假使不借这些形体以为寄存思感之具,则人类的思维将不能借造型艺术以表现,或说所谓造型艺术将不成为造型艺术!”(林风眠先生语)优秀的艺术品、杰出的大艺术家岂能是浪得虚名?岂能是一味通过宣传而来?世人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需要多叩问一下自己的内心!

真正的艺术与官衔职位无关!可悲的是21世纪的书画收藏者、投资者们将精力、目光放在了五花八门的主席、会长、教授等身上。在不同的场所会听到如下的对话:“A、画的怎么样?B、谁画的?A、某某所画!B、哦!好!A、哪好?B、某某是会长,你知道吗?A、哦!我放心了。”简直滑稽到家了!略微好一点的会考虑师承关系,会“瞻望未来”,会想所谓的影响力。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生发了无数的“学习班”、“名家班”,好为人师的多了起来、好为人徒的也多了起来。九天居士的观点:老师不要轻易收徒弟,收徒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肚子里到底有没有货?学习的也不要轻易拜老师,要慎重考虑自己的综合条件。否则,还不如不拜。“瞻望未来”是对艺术工作者和收藏者而言,自己不要经常发现艺术史上的“新大陆”——吴昌硕、齐白石不会如同雨后春笋般井喷而出。所谓的影响力在衡量作品艺术性上有些关联,但绝不是关键!更不是全部!这与艺术品的创作者内在性情、特定阶段的市场需要存在着密切联系。陈子庄、张朋、梁崎、沙耆等人即是很好的例证。

大艺术家的形成几乎没有偶然的可能,或曰是必然下的偶然;所谓名家的出现则多出自偶然的上帝玩笑,或曰是偶然下的必然。说白了:大艺术家可遇而不可求,鲫鱼过江般的名家只要有风波便会更加泛滥。大艺术家不会突然“冒”出来,他们的成就可以用自己的“艺术轨迹”来诠释。当代中国无数热衷于“新奇特”的所谓艺术家们,喜欢“另立山头”的所谓艺术家们,你我能整理出他们的艺术轨迹吗?太难!当代太多的所谓艺术家喜欢以天才自居,他人凭什么认可你的天才呢?如果你的“艺术轨迹”越清晰、越具连贯性,那么你的艺术被“凡人”认可的可能性越大。大艺术家的每一个艺术征程都隐藏着“前因后果”,创新定然有创新的基石,大艺术家定然有辉耀星空的道理!你要把你的艺术轨迹呈现给世人才行,即使怪异的达利、毕加索等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行业的“符号式人物”无不是有一系列的具体作品(不同时期)积累升华而被社会接受的结果。基于此,书画收藏者要充分分析自己所看重的书画家的“艺术轨迹”,不要被所谓的新奇特所迷惑而不能自拔。(艺术形式上变化并非不重要,但决不是艺术创新的根本所在。作为一时有别于他人、使自己在艺术界更快站出来是有好处的。没有内涵、不具“基本功力”的的艺术形式是不会转换为艺术风格的。)

到底什么事好的书画?艺术家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画?2、画什么?3、为什么画?绝大多数的艺术工作者将如何画视为终生的目标。如何画是从事艺术基本的基本,即掌握绘画的技法。绘画的第二个问题则涉及到了题材等的选择性,一个人要结合自己的现状、整个行业的现状来决定自己的艺术创作重点。否则,一辈子都是他人的影子。为什么画是大艺术家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谈艺术即谈人的艺术,因此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绕不过去的。尤其是以表现为主的东方艺术更离不开创作者的主观想法!没有主观想法的艺术只能是美其名曰的艺术——艺术家要明白自己的内心深处想表达什么!

艺术家没必要排座次,而分层面则是可以的。我向来所持的观点:伟大的艺术家定然是伟大的哲学家。艺术家必须在艺术创作上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否则只能是囿于表象的、技巧的精雕细琢却自以为是的伪艺术家而已。举例如下:吴昌硕的作品符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雄浑”、渐江的作品与“冲淡”吻合……“洗练”、“典雅”、“高古”等都可以找到所对应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事实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孙过庭的《书谱》是哲学的文字阐述——从易经中可以推导出来。整体的平衡、局部的奇绝使得优秀的艺术品得以诞生,艺术的背后是大道。

林风眠先生讲“绘画就是绘画”,仿佛没说,其实说了!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事物没有精确的标准,但大致的标准是有的。像西湖的美,它究竟有多美?不好说。它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西子的美呢?你我仍不能明确,但如此的描述已然做到了在大多数人的心灵中产生了共鸣与默认。

让书画回到书画,人一时的“折腾”哪能长时间遮挡艺术规律的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令人心动和惊艳的10位艺术家与设计师
刘晓林:为什么要画 中国画家无法绕过的问题
人物访谈 │ 艺术家是个综合素养不高的群体
【每日一星】做贴近大众的艺术工作者——书法艺术家陈永革
五花八门的造型艺术……1
也许因误解而产生共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