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71,72)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刘晓林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字意双解:

知道的再多也仍然能认识到自己还有不知到的,这是值得你我尊崇的(很高明)。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很糟糕了。那确实把弊端看作弊端的人,他们是无缺陷可言的。有道的人没有缺陷,就在于他们正确、客观的认识到缺陷就是缺陷(而不管缺陷存在谁的身上、存在何处)。

旁注: 

一个人在主观上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已经很不简单了!但这样还不够。真正高明的人实施行动时会在自己主观认为极其正确的前提下再把其他的“偏差因素”也考虑进去。因为,他们始终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主观偏差,从而不会出现自以为是、惟我独尊的行为。也就是说,他们即使在孤注一掷时也会留有“生存后路”。

任何人都有缺点,得道的人也不例外!但他们大的缺点(缺陷)没有。对于一个对自身缺点非常清楚的得道之人来说,他们知道如何来“护短”。自知者智,知人者明。你我想成为内外洞晓的人很难,其必经之途是先从知己开始。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刘晓林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字意双解:

当人民不畏惧(社会管理者)的权威时,更大的权威(灾难)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得人民无法安居,不要阻塞人民的生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社会管理者。得道的人知晓自身的能量却不过度自我表现,懂得自我珍惜却不显示高贵。所以,好的社会管理者要懂得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旁注: 

“度”的把控对有所成就非常重要,只有“修短合度”才会产生平衡。世间万物的承受也是有“度”的!一旦当A对B的作用力过大,B势必会对A进行更大的反作用力。对于非生命体来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对等的。

然而对于人类来说,当过了“度”以后往往是反作用力会大于作用力。当你我忍无可忍时,他人(社会管理者)100斤的重量压到我们身上,你我不回击150斤才怪!得道的人对自身的能量大小很清楚,但他们绝不会在不合适宜的时候展现出来。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理解黑格尔?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
想哪儿说哪儿---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道德经》给管理者的启发
《道德经》:不去主观的干涉事情,便是无为而治,这才是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