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晓林:君子之交的模样
君子之交的模样
刘晓林

宋朝两大理学家陆九渊、朱熹论道,三天未决高下。

后来陆九渊之父去逝,亲往请朱熹撰墓志铭。朱熹借机请陆九渊为门徒授课,陆九渊讲“君子喻于义”。闻之,朱熹行弟子礼。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在《与梅圣俞书》所记。他对苏轼赏之再三,大呼避路。

欧阳修对其子欧阳裴说:“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世人只知道苏轼,再也没人知道我的诗文了。”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欧阳修在颍州(今属安徽省)的家中,留下一万卷藏书、一千卷集古录、一张琴、一局棋和一壶酒,溘然长逝了。得其成全的苏轼评价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1101年,苏轼从岭外回归。在南京,第二次与米芾相见。苏轼64岁,米芾50岁。游览金山时,有人请苏轼题词。苏轼说:“有元章在。”米芾说:“某尝北面端明,某不敢。”苏轼拍拍他的背:“今则青出于蓝矣。”然后米芾开始自语,缓缓道:“端明真知我者也”。端明是苏轼的官职,端明殿学士。

这次会面后不久,苏轼开始闹肚子。米芾送药,并不见效。六月,在江苏仪征的东园,苏轼再见米芾。两人彻夜交谈,喝了过量冷饮。在一起呆了十天时间,聊得十分痛快。苏轼的肚痛始终不好,告别米芾后转往常州。一个月后,苏轼客死此地。

米芾在苏轼落难之际探望,可谓多仁。苏轼在米芾崛起之时赞誉,可谓厚德。生命已近终点,苏轼仍与米芾推心畅谈……

宋代孕育了中国文化的高峰,它为后世呈现了理性与感性双具的高士。以君为子,以子为君。这既是包容,也是换位。

什么是君子之交的模样?陆九渊、朱熹、欧阳修、苏东坡、米芾,他们便是。灵魂与灵魂碰撞,尔后温情般大化无痕,尔后共同谱写了千古道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至理格言选读
2021届高三各地最新试题汇编文言文专项训练(一)
宋 欧阳修等三十人信札 YS
儒家君子观
“风度人品第一流”——南宋书法的“尚意”之风
宋四家的几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