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晓林:自造清凉
自造清凉
刘晓林
 
人生唯有自造清凉,才会达到绚烂至极的平淡。原因如下:“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平静,即使隐在深山也会燥动不安;一个人如果不会自我化解,即使赏遍了天下妙景也会心生愁绪;一个人如果不善良,即使整日念阿弥陀佛也会惶恐无尽。”
 
清凉者,且清且凉也。清并非表相的冷清,凉亦非实际的寒意。其所指的是充满诗意的蕴藉,盛似春光的生机,令人徜徉的云影天光,静默自得的天心白月。一言以概,得清凉者可以心游万仞、驰鹜八极,与万物为徒。
 
风流倜傥的李叔同在历史上的某一日归隐灵魂的家园,成为了名满天下的弘一法师。他口吐莲花,发出了澄澈无比的梵音《清凉》: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清涼的确美妙无比,它求不能,唯有自造。平衡与化解是必经之途,别无异方。
 
儒家文化以智慧入世,释家以智慧出世、至大乘阶段则发生变化、出世入世合一,道家则依“情势”(实际情况)而定出世入世。出世涉无为法,入世涉有为法。无为法极致是无分别智,心物一体;有为法的佳境是和谐有序,趋利避害。儒、释、道三家对出世、入世侧重不同,但其终极都是采取无为法,也就是易经所阐述的把握阴阳统御整体——阴阳合则平衡佳。平衡在,一切皆在。为解决所需而争的“儒”,为惑之不解而托为“佛”,为心灵自由而追的“道”。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儒佛道尚且离不开平衡,居于其中、受其滋养的人能跳出平衡吗?
 
由文而化之,谓之文化。文化的落脚点是化解——没有了化解,文化便是徒有虚名的文化。悲欢离合的情感,风云际会的因缘……这一切都需要化解。否则,便会加剧矛盾、放大痛苦。清凉只能是海市蜃楼般的幻景,南柯一梦般的虚境。
 
王阳明的“我心即宇宙”不免主观,然并非全无道理。人受制于思,思的主要源泉则是终极意义上的本我。本我的通透与清凉互为一体——自造清凉,时时自在,处处天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晓林:清凉一笑
沁人心扉婉约唯美甜歌-刘晓晓《晓心有电》
清凉歌
弘一法师20句经典格言,惊艳了中华文化上百年!
诗词专辑 | 疏雨圆荷:微风几缕翩跹影,赠与怜花解语人
[转] 悲欣交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世今生 [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